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在新加坡,人们虽然对政府也有不满意的地方,但从未听到有人议论政府官员有贪污腐化行为,这是新加坡人最引以为自豪的地方。他们把新加坡政府的廉政.归功于被称为“现代新加坡之父”的前总理李光耀。早在五六十年代,东南亚一些国家独立之初,政府官员道德沦丧,贪污腐化,被某些西方国家称为“东南亚之癌”。新加坡独立后的第一位总理李光耀,立志要在新加坡根治这种不治之症。李光耀多次声明:我是政府总理,我可以造就出多个百万富翁、亿万富翁,但我自己绝不能成为富翁。  相似文献   

2.
有人说新加坡是个“花园国家”,因为环境优美,每年的外来游客几乎与本地人口一样多;又有人说新加坡是一间展览馆,在那儿各族人民和平相处,在绝无资源的情况下,共同建设了一个小型的现代化国家;还有说新加坡是崇尚儒家文化、勤劳智慧的华人在“欧风美雨”的沐浴下创建出来的国家……可是,大家可别忘记了新加坡与跨国公司的隔世情缘。早在1819年,当英国东鳊公司的代理人莱佛士爵士登上这个岛的时候,新加坡还是一个荒凉的小渔村,大约住着120个马来族渔夫和30个华人。莱佛士在当年6月给友人的一封信中写道:“在此地建立一个自由港,终将会威胁到荷兰的垄断局面,我们的目标不在拥  相似文献   

3.
开国之父李光耀的逝世,标志着新加坡一个时代的结束,他带领着新加坡独立,并且走向繁荣,创造了新加坡模式.他35岁出任总理,87岁宣布退休,奉行铁腕政策、集权治国,他曾说:“管治新加坡的人必须强硬如铁,否则只好放弃,这不是玩纸牌游戏,是关乎你我的生死存亡,我用一生去建立这个国家,只要我一日在位,就无人能够摧毁它.”他执政期间,新加坡从一个禀赋匮乏、国民素质低下、社会动荡不安的小岛跃升为亚洲“四小龙”之一.一路走来,新加坡各个方面都留下了李光耀思想和政策的烙印,时至今日依然深深影响着一代代国民. 建立新加坡的严刑峻法 新加坡地小人少,在短短十几年内,从一个又脏又乱的烂摊子变成一个社会、政治稳定,犯罪率极低的国家,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当有人问李光耀产生奇迹的原因时,他自豪地说:“新加坡的今天是多年法治的结果.没有铁的社会法纪,也就不会有今日的新加坡.” 英殖民当局给人民行动党和李光耀留下的新加坡混乱不堪,不仅国小民寡、资源贫乏、工业凋敝、失业严重,而且谋杀、抢劫、勒索、纵火、吸毒、贩卖妇女等恶性事件层出不穷,搅得人心惶惶,社会不得安宁.面对这种情况,律师出身的李光耀当机立断,决心用法律的铁腕来治理新加坡.  相似文献   

4.
王江雨 《南风窗》2013,(6):94-94
从根本上讲,所谓的"新加坡模式",有一点一开始就不易学,或者学不来,即新加坡并不是一个传统意义上的专制国家,而是一个具有自身特色的议会民主国家。面积不足700多平方公里,人口仅500万人的小岛国新加坡,在中国多年成为官商学各界甚至是普通老百姓的关注对象,也颇具传奇色彩。究其原因,无非两个核心因素吸引国人:一是它是经济成功的华人国家,二是它的威权发展模式。中国官员学习新加坡的热情之  相似文献   

5.
外论摘要     
新加坡《联合早报》 中国的决心和后非典的 中国现在举国同心,为拯救民族于非典苦难,正在打一场“民族之仗”。非典将会对后非典时代中国的政治、社会、经济乃至文化领域产生影响。以目前的迹象看来,这场“战争”不久就会过去,因为非典的肆虐已经开始在一些重灾区缓解。  相似文献   

6.
新加坡《海峡时报》的香港办事处在春节前,忽然来了一名应征者,她是一名在香港大学修读学士学位的学生,还有半年才毕业。这名应征者是偶然阅读《海峡时报》时发现招聘广告的,在其它媒体包括香港的报章上完全找不到这个广告,而她本来只想“碰碰运气”,结果就得到了一次面试机会。她很奇怪为何新加坡机构在香港要这么低调招聘员工。原来新加坡很重视人才,每年花费大量资源在海外抢夺精英,90年代曾在香港成功吸引数以万计专才移民新加坡,但这些港人没多久就跑回香港,而且,再也不愿意回到新加坡。后来,新加坡政府将“抢夺人才”的重点转移至中国…  相似文献   

7.
王江雨 《南风窗》2013,(13):95-95
新加坡的法律制度虽然暗合了法家的不少主张,但法家并不是新加坡法治的思想源头。说实话,几乎完全由英文教育的精英所统治的新加坡,恐怕在成为法治国家以后也不会有什么人懂得或有兴趣去了解何为"法家思想"。新加坡作为一个华人社会不同于传统中国社会(如中国大陆和台湾)的最大特征是它的法治,这一点新加坡自身深以为傲,也获得国际社会的广泛承认。李光耀曾经指出,新加坡成功的关键是法治(rule of law),以法律在今日新加坡社会至高无上的地位来看,可以说这一点并非虚言。  相似文献   

8.
新加坡是“东南亚各新兴国家中政治最清廉稳定、经济最繁荣进步、社会最和谐安定的国家。”①这幅美丽图景是人民行动党贯彻和谐社会理念,实施和谐执政方略的成功之作。一个只有640平方公里面积,自然资源十分贫乏的“袖珍”小国能在国家成立后几十年的时间里实现举世瞩目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新华 《工会博览》2010,(16):8-9
“这个夏天实在难熬!”此话已成为北半球许多居民的共识。入夏以来,一股股热浪频繁袭击北半球,俄罗斯、美国、中国、日本以及欧洲一些国家经历了几十年甚至百年不遇的高温天气。  相似文献   

10.
新加坡是个没有腹地的城市,就连引用水都来自马来谣亚的柔佛州。1961年9月,李光耀在电台广播里说:"我们单独生存不了。"新马分家时,李光耀把新加坡形容为"一个没有躯体的心脏"。可正是这个没有躯体的心脏,在1960年至1984年间,GDP年均增长9%,成为亚洲经济"四小龙"之一。今天它已经是世界上最繁荣的国家之一。世界上不少政治家对李光耀也评价很高。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认为,"新加坡从一个小岛国变成世界上最有活力的贸易与金融中心之一,这应归功于李光耀的卓越领导和远见。"不过,不同的评价背后,有着不同的意味。无论尼克松、里根、布什和撒切尔夫人怎样赞美李光耀和他的新加坡,美国和大不列颠都不会向新加坡看齐。但在东亚其他威权政治国家,李光耀和他的新加坡,却有别样的光环。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90年代“文化热”兴起后, 复兴中国传统文化已成为一个时髦的口号。在鼓吹者看来,21世纪甚至可以成为以中国文化为代表的东方文化的世纪,因为相对于以大自然为敌、事事强调对立的西方文化而言,体现了综合思维模式的中国文化“东学西渐”乃势所必然。我们首先要确定什么是中国的传统文化。现代人一看到这个字眼,首先想  相似文献   

12.
冷战结束后,亚太的发展日益受到世界瞩目,“亚太的堀起”、“21世纪将是太平洋的世纪”等均成为国际关系中的热门话题。其中,中国的发展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然而,在对中国的发展的评论中也出现了不和谐音,即所谓的“中国威胁”论。本文将试就这个论调的内容、影响及其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与评价。  相似文献   

13.
《南风窗》(以下简称《南》):1995年底,您在引发学界热议的《国际政治的世纪性规律及其对中国的启示》一文中,最早提出中华民族在21世纪崛起成为世界性大国这一战略哲学命题,10年过去了,中国的崛起已成为一个现实的趋势,你现在是怎么看待这个命题的呢?时殷弘(以下简称时):中国崛起的命题是甲午战争后百年来数代中国志士仁人对国家命运的一种追求、一种理想,但直到上个世纪90年代,中国崛起才真正出现一个可见的和可以谈论的前景。中国崛起的国家方向与带有根本性的未来外部环境界定——“重要战略机遇期”概念密切相关。在21世纪初期中国面临…  相似文献   

14.
论点摘编     
东亚出口国的竞争格局东亚的劳动分工的推动者是日本。起初是日本在“亚洲四小龙”投资, 推动制造业生产。然后是日本和“亚洲四小龙”再向中国和东南亚国家转移高能耗、高污染和劳动密集型的生产活动。因为中国和东南亚国家都把电子和信息产业作为出口重点, 都有充足的劳动力, 都有相似的科技水平, 因此它们之间的竞争日益显现出一种低端产品的恶性竞争状态。而电子、信息等产业的至高点由日本牢牢控制, 近些年来日本相对于亚洲国家的技术优势甚至在加强。日本下面是台湾地区、韩国和新加坡, 它们从日本也从欧美进口较高级技术, 同时将成熟…  相似文献   

15.
新加坡于1965年8月9日宣布脱离马来西亚,正式成为一个独立国家。建国40年来,新加坡一直致力于建立一支现代化军队,经过几十年的努力,新加坡的军队已经成为东南亚国家最强大的武装力量之一。在新加坡的武装力量结构中,空军无疑是重中之重,当今的新加坡空军被公认为是东南亚地区现代化程度最高、作战能力最强的空中力量。长期以来,新  相似文献   

16.
维护国家安全对于任何一个主权国家来说都十分重要,也是任何一个主权国家所需关注的首要目标。进入新世纪以来,影响台湾问题的内外因素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台湾问题已日益成为影响中国国家安全的重大隐患。2000年5月,主张“台独”的民进党在台执政后,台湾分裂势力更加肆元忌惮地推行“去中国化”和“渐进式台独”活动,并试图以“宪改”方式谋求“台湾法理独立”,  相似文献   

17.
中国政法大学宪政研究所所长蔡定剑教授,2005年7月到10月,应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所之邀做访问研究,得以对新加坡的制度亲历考查。回国后,他撰文总结考察成果,认为国内官员、学者所推崇的所谓新加坡经验其实存在很大的偏颇和误解,对人们了解新加坡产生了相当大的误导。为此,本刊专访蔡定剑先生,请他谈谈他所了解到的新加坡经验。令人困惑的新加坡《南风窗》(以下简称《南》):从邓小平到江泽民的中国国家领导人,都对新加坡推崇有加,大量的中国干部被送到新加坡学习考察,你作为一个法学家对新加坡的兴趣是从何时产生的?蔡定剑(以下简称蔡):过去…  相似文献   

18.
在香港、新加坡等地流行一句行话:“未来的巨富是物业管理者。”因为这些国家和地区以立法形式保障物业管理公司必有10%的利润回报,从而使物业管理行业得享“未来巨富”的美名。我国近  相似文献   

19.
要闻     
中国新闻中国“神舟”五号飞船载人航天飞行取得成功 新华社消息,中国 载人航天工程指挥部 负责人在北京宣布,北 京时间10月15日清晨 9时,中国在酒泉进行 首次载人航天飞行。执行首次载人航天飞行的“神舟”五号飞船成功发射后,运行在轨道倾角42.4度、近地点高度200公里、远地点高度350公里的椭圆轨道上,实施变轨后,进入343公里的圆轨道。飞船环绕地球运行14圈后,次日在预定的内蒙古着陆点安全着陆,中国首位航天员杨利伟身体良好。这标志着中国成为继俄罗斯、美国之后,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  相似文献   

20.
中国没有CFO     
完善的CFO制度已成为中国企业不得不作出的选择。中国“秀”了一把CFO “CFO(首席财务官)这个新生群体的诞生是公司财务职位的革命。”10年前, 美国著名的商业杂志《财富》,在一篇题为“超级CFO”的封面文章中对CFO过于短暂的历史,作出了一个并不夸张的定性描述。10年后,中国北京的一个名不见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