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对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期以来,在社会上、官场上、市场上、生意场上、教学上出现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日益淡化和削弱的状况,危害甚大。为了抵制歪理邪说,用正确的理论指导社会实践,推进经济发展,必须完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在构建的方法和步骤上,要围绕固有的研究对象———生产关系来进行;要分工协作全方位铺开;要各种工具并用;要出成果、出成效、出成绩。  相似文献   

2.
拓展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层面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晓平 《探索》2003,(2):100-103
马克思创立的政治经济学以生产关系为研究对象,科斯创立的新制度经济学以制度为研究对象,二者在各自的研究领域中分别作出了重要理论贡献。同时,两种研究对象存在研究层面上的内在有机联系,具有互补性。整合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生产关系研究和新制度经济学的制度研究各自的理论贡献与研究优势,是发展我国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3.
1959年11月,刘少奇应党中央号召和要求,组织了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第三版)》学习小组,并召开了多次学习讨论会。在讨论会上,他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出发,对包括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特点、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质和目的以及自主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方法论原则等问题在内的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诸多问题进行了阐发。在他看来,社会主义社会可以按计划、按比例地实现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社会主义社会以公有制为主体,但同时可以保留和利用一些资本主义的“痕迹”和形式;社会主义社会坚持以按劳分配为原则,同时注重“物质利益和政治思想工作”相统一;社会主义建设注重调整“人们在劳动中的相互关系”。在他看来,社会主义建设实质上是不断认识和解决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即社会基本矛盾从而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过程,其目的是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发展进步的协调统一。他还提出并阐释了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若干方法论原则,明确了立足本国实际开展自主探索是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前提,认为建设和探索允许失误,但必须及时改正错误,同时总结提炼了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若干实践方法。刘少奇的这些分析和思考,为后来我们党深刻回...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主张回到政治经济学中对市民社会进行解剖和批判,他既不是从古典经济学家们抽象的,将劳动视为谋生意义上的,以获得一切价值目的的"物"的劳动;也不是站在"无人身的理性"立场上,将劳动放进纯粹概念和思辨逻辑的范畴中加以表述。马克思认为,只有深入到劳动的本质性的一度中,对异化劳动进行釜底抽薪式的批判,才是破解人类历史之谜的一把钥匙。马克思以劳动为本质的劳动辩证法超越以资本为本质的劳动价值论,是在古典经济学止步不前时,寻找并提供的一种变革政治经济学的合理的思考范式和全新的阐释路径。  相似文献   

5.
本文提出创建新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是新世纪中国经济学家的神圣使命 ,并阐明了新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对象、方法、体系框架以及若干重点、难点问题 ,概述了创建新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总体思路。  相似文献   

6.
十七大提出要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已然贯穿中国的政治与经济。民生问题受到强烈关注,是时代发展向我们党提出的执政新要求。实施民生工程是公正和效率的最佳结合点,是党执政理念的落实。解决民生难题必须更加自觉地走科学发展的道路。要坚持把改善民生作为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结合点,按照构建和谐社会的总要求和共建共享的原则,努力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生动局面。  相似文献   

7.
政治经济学在新中国的发展历史并不长,但每走一步都在新中国经济实践活动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迹。今天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践活动推动着政治经济学理论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在这艰难的探索过程中,思考走过的阶段对认清当前的政治经济学理论研究是有积极意义的。  相似文献   

8.
文章以明析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体指向性为起点,分析了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路径,提出城市产业工人、城乡居民、学校学生、文化工作者、普通公职人员等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最广泛的微观主体,考量微观主体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活动中的各自路径。  相似文献   

9.
吴志远 《求实》2017,(2):55-66
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既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新发展注入了丰富可靠的实践基础,又需要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新发展为其提供理论指导。科学界定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创新发展的性质并对其在实践与理论两个层面的积极成效进行分析评价,有助于不断开拓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新境界。  相似文献   

10.
劳动价值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基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深化对劳动价值论的研究,必须解决四个关键问题:一是准确区分价值的创造与财富的创造;二是准确区分价值的创造与价值的组成;三是准确区分价值的创造与价值的分配;四是准确区分决定劳动生产力的因素与决定价值的因素。  相似文献   

11.
新发展格局是一个创新的重大理论观点,其建立于当代中国经济发展实践的规律性总结基础之上,开辟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新境界.进入新发展阶段,构建新发展格局要贯彻新发展理念,学习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方法论,强化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增强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加快现代流通体系建设,增强整体资源配置效率;深化收入分配制度...  相似文献   

12.
传统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要害不是研究生产关系,而是研究虚幻的生产关系。新政治经济学由研究生产关系转向经济运行,不是进步,而是退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仍然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真正克服传统政治经济学不足的唯一方法是运用马克思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相互矛盾的理论,建立两个时期打通的、逻辑一贯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包括三个部分:(作为经济史的)计划经济的政治经济学,(反映当前现实的)转轨经济的政治经济学和(作为展望的)成熟市场经济的政治经济学。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六大报告为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进一步丰富和发展提供了依据,指明了方向。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必须把社会主义的经济发展作为主要研究对象,把“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这一基本经济制度作为研究的主要内容,把“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作为重要研究课题。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要研究“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形成较合理的收入分配结构问题;研究调整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改革国有资产管理体制问题;研究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建立和完善现代市场体系问题。  相似文献   

14.
2000年政治经济学和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热点问题集中在关于深化对劳动和劳动价值论的认识;公有制在社会主义制度中的地位;社会主义经济和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的关系;政治经济学基本理论和方法的坚持与发展等几个方面.在研究和探讨中,见仁见智,推动了对相关问题的深入认识和理解.  相似文献   

15.
16.
17.
邱海平 《前线》2017,(2):10-15
面对来自理论和实践方面的新形势新问题,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这表现出了巨大的理论创新勇气和胆识,至少在中国经济理论史上恐怕是第一次。在政府与市场关系、国有企业改革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问题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都具有重大的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党在复杂变幻的经济实践中逐步形成的习近平经济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发展的最新理论成果。准确把握这一思想的精髓,亟需以结构化的视角解析这一经济思想的时代内涵,提炼其中的理论结构和战略举措,挖掘原创性贡献。习近平经济思想紧密联系世界发展形势,立足国家发展现实,继承党的优良传统,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坚守人民主体立场,形成了立足战略全局把握时代变局的认识论,形成了领导驾驭经济工作的方法论,形成了制度与战略协同牵引的体系创新实践论。通过对国内外局势的精准判断、党领导经济工作的原则概括、制度设计和重大战略的宏观谋划,从认识论、方法论和实践论的不同维度,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实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贯通和提升。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提出,总结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是在建党百年历史条件下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需要。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不仅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础,而且是中国共产党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的重要理论根源。中国共产党的基本理论与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有着深刻的内在联系和深厚的理论渊源。从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再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特别是习近平经济思想,中国共产党与时俱进地把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放在新的现实条件中加以认识和运用,不仅证实了劳动价值论的科学性,而且赋予了劳动价值论新的生命力,增强了劳动价值论的理论内涵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教与学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函授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理论联系实际,采取适合函授学员学习的教学方式,运用正确的指导思想和科学的思维方式,安排好教学工作;学员必须明确学习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意义,正确把握其体系结构,坚持自学为主的原则,把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学好,以提高其理论水平和分析、解决社会经济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