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何泽中 《湖湘论坛》2002,15(6):91-92
剖析当代中国农村社会变迁和村民自治进程不难发现,以血缘为纽带的传统宗族活动,是国家管理农村过程中的不协调因素,也是影响村民自治的抗衡力量。在一定程度上说,当代村民自治是在与传统族民自治的抗衡中推进的,是法治战胜礼治、国法战胜宗法、民主思想战胜宗族思想的过程。而且宗族活动还将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对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和村民自治的发展产生较大影响。因此,正确认识农村宗族活动的历史、现状及危害,并采取有力措施,控制并肃清其影响,扫清村民自治前进道路上的障碍,是发展和完善村民自治的重要内容。一、农村宗族…  相似文献   

2.
一、民主选举结束不能被认为就是实现了村民自治贯彻村委会组织法以来,人们对村民自治的认识逐渐提高,具体操作程序比较熟练,成果明显。但在推行村民自治的过程中,碰到的第一个问题是部分地方用民主选举代替村民自治的全部,认为村民进行了民主选举就是村民自治了,选举结束就算完成了村民自治,这种看法直接影响着村民自治的深入发展。民主选举是村民自治的基础,没有民主选举就没有村民自治组织,其他村民自治的内容就无从谈起。民主选举是对村民民主与法制意识的最好训练,是提高村民法制观念的有效途径。但是,仅仅停留在选举上,不…  相似文献   

3.
《村委会组织法》刚颁布时,我们的思想认识不尽一致。有的认为村民自治是让群众画画自于,解决不了实际问题;我国农民宗族观念还很严重,目前开展村民自治还为时过早;有的还认为,开展村民自治就等于放弃党和政府对农村基层的领导.由于思想不统一,一段时间,我县村民自治建设措施不力,步子不大。中央莱西会议以后,我们感到,要大面积开展村民自治,必须首先解决认识问题。我们围绕现阶段农村要不要贯彻《村委会组织法》,要不要实行村民自治,组织干部深入实际,调查研究,看清了影响我县脱贫致富和社会稳定的主要因素,一是农民由于…  相似文献   

4.
村务公开与村民自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村务公开制度是村民自治的一项具体制度1、村民自治是农村基层民主建设的大方向村民自治是指村民民主选举村民委员会,通过村民委员会把村民组织起来,依法办理与村民利益有关的各项村务,实行村民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实行村民自治是社会主义民主的必然要求:第一,村民自治体现了社会主义民主是人民当家作主。1982年宪法第二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利属于人民。”①村民通过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实现了主人翁地位,表明了社会主义民主的根本性质。第二,村民自治体现了社会主义民主是广泛的民主。村民…  相似文献   

5.
农民流动与村民自治是三农问题的交织点,村民自治背景下农民工政治参与意识和能力的增强对村民自治绩效产生了积极影响,同时农民工政治参与的缺失也影响了村民自治的有效进行,农民工政治参与受阻的原因主要体现在客观参与的难度和主观动力不足方面,必须从政策环境、制度保障、组织管理、主体素质等方面拓展村民自治背景下农民工政治参与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6.
毛入玉  陈灵娟 《创造》2002,(9):40-41
一、坝区与山区村民自治的效果存在很大差异蒙自县2000年7月以新安所镇为试点,开始进行村级体制改革,实行村民自治,之后在全县展开。蒙自村委会运行至今,发展形势比较平稳,但因其经济发展水平的巨大差距,在坝区和山区明显地表现出了“两级分化”。在坝区,由于经济发展水平较高,村民文化素质较高,村民自治的作用逐渐发挥出来,有的还发挥得较好,村民自治前后变化显著,而在山区,由于经济发展水平较低,村民自治的作用发挥不大,村民自治前后变化不大。这从选举过程和结果,村民民主意识的变化,村委会的自治能力和政府工作作风的…  相似文献   

7.
《村委会组织法(试行)》实施10年来,具有中国特色的村民自治制度已经在我国的广大农村初步建立走来,这是依法治国的伟大实践。但长期以来,由于受计划经济体制下传统管理模式和中国传统封建观念的影响,在实际中,还不同程度地存在村民政治觉悟不高村民组织没有充分发挥应有职能.村民会议和村委会及乡镇基层政权之间关系不畅,村民自治的规章制度、监督机制不够完善等现象,制约着村民自治的健康发展,具体表现为:一是群众民主意识淡薄,参与自治热情不高。1982年,《宪法》给农村基层组织进行了重新定位:农村村委会是由村民选举产生…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村民委员会选举工作在全国各地农村深入开展,对保障村民实行自治、发展农村基层民主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应看到,有的地方村民委员会选举竞争行为不规范、贿选现象严重,影响了选举的公正性;有的地方没有严格执行村民委员会选举的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影响了村民的参与热情;有的地方对村民委员会选举中产生的矛盾纠纷化解不及时,影响了农村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9.
实施村民自治是依法洽国方略的重要内容,村民自治不能无法制、无政府,一盘散沙地进行,必须接受党的领导,必须受到法律的约束,必须促进农村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从现实情况看,村民有待于进一步提高法律和民主意识,正确理解自治;村委会成员有待于进一步确立自觉接受党的领导的意识,依法实施自治;村党支部有待于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对村民自治的领导,支持和保障村委会依法开展工作;乡镇干部,尤其是驻村干部有待于尽快更新观念,转变作风,做好服务指导工作,以满足村民自治不断发展的需要。村民自治不是放任自流@颜国保$…  相似文献   

10.
韦少雄 《人民论坛》2012,(35):164-165
村民自治主体问题是研究村民自治法律制度的基础性问题,对村民自治主体的正确把握,直接关系到村民自治权的实现。作为村民自治的基本要素之一,村民自治主体区别于村民自治权主体和村民自治法律关系主体,村民个人、村地方、村民委员会和村民会议都不是村民自治主体,村民自治主体应当是村民集体。  相似文献   

11.
罗法洋  马健芳 《前沿》2009,(5):66-68
村民自治在影响村治的各种因素相互影响、作用下,形成高水平均衡和低水平均衡,各个均衡水平上又有各自所能实现的均衡程度。均衡水平的高低总体上决定着村民自治水平的高低,它内在地受物质生产水平(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各个均衡水平上所能实现的均衡程度决定着村民自治的具体效果,它由系统内各种因素所形成的合力的大小决定。村民自治的运行状态取决于均衡水平的高低以及在各均衡水平上所能实现的均衡程度,这是村民自治运行的内在规律。  相似文献   

12.
何晓红 《人大建设》2009,(11):44-46
现阶段农民政治参与的路径主要体现为村民自治,由于村民自治是以村民的户籍所在地为依托,而农民进城务工过程中所伴随的农业人口流动问题不可避免地会对村民自治产生一定影响,譬如农民流动是否会造成农村精英外流,甚至会导致村民自治的“空壳化”?  相似文献   

13.
根据我国现行法律对村民自治权救济的规定和村民自治的实践,笔者认为,村民自治的法律救济,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一是救济程序不规范。程序既是对权力的制约,又是对权利的有效制度性保障。法治社会,法律既要规定社会主体的基本权利,同时也必须对权利的保护设定救济程序,否则,权利在实际运作中极易出现虚置。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作为村民自治的一部基本法,程序性规定极为简略,甚至存在缺失,影响村民自治实践的有序运转。二是救济途径不畅通。从村民自治的内部救济来看,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虽然分别界定了村民委员会和村民会议的权利范围及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14.
村民自治与乡镇政治变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村民自治是农民群众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全新民主实践 ,是新时期中国政治发展的重要内容和重要成果。本文从三个方面分析村民自治与乡村政治变迁的过程和意义 :村民自治发展的内源动力与法律基础 ;村民自治实践中国家与社会关系的调整 ;村民自治对乡镇民主政治发展的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5.
农村民主建设是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村民自治则是农村民主建设的最有效形式。文章阐析了我国农村村民自治实践所取得的成效及存在的问题,并客观地分析了制约村民自治发展的主要因素,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推动村民自治健康发展的若干对策。  相似文献   

16.
《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是关于村民自治制度的基本法律,它明确规定了村民实行直接民主的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即民主选举、民主管理、民主决策和民主监督,确立了村民行使民主权利的基本制度框架。进一步充实、完善这一框架体系,建立健全有关村级民主的各项规章制度,是贯彻落实《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的一项重要工作,是全面推进村民自治活动的制度保证。其中,村民委员会民主选举作为村民自治的前提和基础,加强有关问题的研究,对于贯彻《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实现村民自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村民自治极大地激发了农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热情 ,促进了农村的改革、发展和稳定。但是 ,我们对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成绩不能估计过高 ,村民自治在实践中还存在一些问题。1.对实行村民自治的意义认识不足。一些同志认为村民素质差 ,不能实行自治 ;有的民主意识不强 ,认为村官民选 ,村财民理 ,村事民管 ,会削弱基层党组织的领导 ;有的把宗教、家庭、派性问题对村民自治的影响看得过重 ,怕出乱子 ,影响经济发展 ;个别人思想偏激 ,认为“自治”就是“自由”,片面强调民主就是老百姓说了算 ,不要集中 ,不要法纪。2 .民主选举还不规范…  相似文献   

18.
2017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试行)》颁布30周年。30年来,学界关于村民自治的研究持续推进,从村民自治的制度文本研究到村民自治的实践研究,接着到村民自治的社会基础研究,再到村民自治的有效实现模式研究,研究的关注点不断转换。在研究范式转换的过程中,学界对治理主体、治理规则、治理单元等村民自治核心论题的研究,不仅深化了我们对转型期农村基层社会治理现实复杂性的认识,而且为探索村民自治有效实现形式,推进农村社会治理的现代化提供了理论支持和经验参照。回顾了30年来村民自治的研究成果,接下来的村民自治研究需要持续关注如何挖掘基层社会自治的传统资源、村民自治与家风建设、村民自治与公民权建设等论题。  相似文献   

19.
2017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试行)》颁布30周年。30年来,学界关于村民自治的研究持续推进,从村民自治的制度文本研究到村民自治的实践研究,接着到村民自治的社会基础研究,再到村民自治的有效实现模式研究,研究的关注点不断转换。在研究范式转换的过程中,学界对治理主体、治理规则、治理单元等村民自治核心论题的研究,不仅深化了我们对转型期农村基层社会治理现实复杂性的认识,而且为探索村民自治有效实现形式,推进农村社会治理的现代化提供了理论支持和经验参照。回顾了30年来村民自治的研究成果,接下来的村民自治研究需要持续关注如何挖掘基层社会自治的传统资源、村民自治与家风建设、村民自治与公民权建设等论题。  相似文献   

20.
刘颖 《求索》2008,(6):54-56
有些论著认为村民自治的主体是村民集体,本文村民自治权的主体应该是作为个体的村民而不是村民集体,村民集体无法行使村民自治权。村委会是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也不是村民自治的主体。本文从户籍和地域两个角度分析了两类特殊的村民,并对其参与村民自治进行了具体分析。此外,“户”作为一个补充,可以成为特殊的村民自治主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