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首要的和最基本的观点。注重实践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显著特征,实践的观点也是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的本质内容。能否正确地解决实践活动中主观与客观的矛盾,关系到实践活动的成败。在领导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的过程中,为了解决实践活动中主观与客观的矛盾,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形成了一条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这条思想路线既鲜明地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精神,又内在地融铸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粹。正是因为有了这条思想路线,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统一战线才蓬勃发展,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才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胜利。  相似文献   

2.
实践范畴在马克思主义哲学教材体系中的地位问题,还是一个需要深入探讨的问题。本文认为,在两个意义上可以说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首要的基本的观点:一是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任务的意义上,二是从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过程中科学实践观的形成所具有的决定性的意义上。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以科学实践观为基础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相似文献   

3.
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首要的、基本的观点,实践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基础理论。实践理论的凸现反映了时代的需要。哲学研究的重点,应由以往的认识世界的规律,转向研究改造世界的规律(即实践规律)。“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是实践的根本规律。实践过程是真、善、美三者的统一。实践过程中意志、信仰等非理性因素起着重要的作用。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在于它的实践性。坚持马克思主义不动摇,最重要的是坚持实践理论不动摇  相似文献   

4.
在人类哲学史上,马克思主义哲学首次以科学实践观为基础,正确地解决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即人与世界的关系,实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首要和基本的观点,这一观点使马克思主义哲学克服了以往哲学的形而上学性以及不彻底性等缺点,实现了哲学的伟大变革.实践唯物主义是马克思开辟的一条新的哲学道路.  相似文献   

5.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著作中“实践是什么”没有明确解释,后人往往认为物质生产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实践的基本样态。其实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已经从描述的视角详细阐释了实践,认为实践就是现实的生活,它包括两个层次、五种生产;他们并没有要建立实践本体论,而是将实践视为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建构原则,实践观点成为了马克思主义哲学首要的基本的观点。因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实现了哲学史的根本变革。  相似文献   

6.
从实践的观点出发 ,坚持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随着实践的发展 ,不断进行理论创新 ,与时俱进 ,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要求。“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正是从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继承与创新的统一的角度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这一本质要求。一、理论与实践的统一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 ,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统一的原则是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的根本要求。马克思主义始终是随着社会发展尤其是时代变革而发展变化的 ,这是由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品格及其理论的开放性所决定的。中国共产党的全部历史 ,就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 ,…  相似文献   

7.
张西立 《理论前沿》2003,2(6):43-45
简单地认定或否认"实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首要的基本观点是不科学的,这是因为理解视阈--"对象"和"问题"的不同.就"对象"而言,可以说"实践"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首要的基本观点,但若就"问题"来讲,则只有"物质"的或"客观实在"占据着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首要的基本的观点地位.  相似文献   

8.
通过一个月来的哲学班的学习,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些基本原理和基本观点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有了新的认识和体会。下面,仅就学习《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谈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9.
马列主义学风观主要是指从马克思、恩格斯并经过列宁而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学风观,其核心论点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基本内涵是从哲学的高度看待实践问题,把实践的观点作为马克思主义整个理论体系的基石;强调人类实践活动必须有科学理论作指导;指导实践的理论必须是对现实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着的科学理论和行动指南;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和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正式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紧紧围绕"什么是发展,怎样发展,为谁发展"等基本问题,始终贯穿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等诸多系统的理论观点。第一,五大发展理念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实事求是的哲学精髓;第二,五大发展理念体现了马克思主义辩证的发展观;第三,五大发展理念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系统的辩证思维;第四,五大发展理念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实践的认识论观点。  相似文献   

11.
实践观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首要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是人类哲学史上唯一真正科学的实践观。马克思主义哲学从根本上说就是"实践"的哲学,它批判地吸收了以往人类哲学思维的积极成果,实现了对以往哲学实践观的合理超越,创造了不同于前人的马克思主义实践观。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确立,使马克思主义哲学同一切旧哲学彻底划清了界限,从而实现了人类哲学史上最伟大的变革,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具有无可比拟的创新性。  相似文献   

12.
迄今为止,在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实质的理解上,主要有着"辩证唯物主义"与"实践唯物主义"以及"实践哲学"之争.笔者认为,上述三种理解各有合理性又各有其缺点,辩证的实践观是达到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实质合理理解的根本途径和消解马克思主义哲学实质之争的钥匙.在辩证的实践观看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真正实质是建立在实践基础上的实践特质和辩证唯物主义特质的统一,是以关于实践的概念逻辑体系为其基本理论形态,以辩证唯物主义为其基本理论特征的辩证唯物主义的实践哲学.这种理解在辩证实践观的基础上综合统一了上述三种理解中的合理性因素,并在辩证实践观的基础上消解了上述三种理解之间的分歧与争执.  相似文献   

13.
哲学课的教学目的是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武装学生,培养其初步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掌握科学的方法论.为达此目的,教学中必须坚持哲学知识体系本身的“四个统一”,即;“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理论和实践的统一”.  相似文献   

14.
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特征是实践性,它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实践的理论,建构了邓小平的实践哲学。邓小平的实践哲学不仅解释着世界,而且改变着世界,它推进了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邓小平以实事求是的思想作为其理论的精髓,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实践过程中创立了独到的实践观点和不同的实践模式,并从不同的角度和方面对马克思主义原有的理论进行了发展与创新,由此形成了邓小平实践哲学的个性。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作为一种世界观,马克思主义哲学只有转化为方法论,才能成为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科学指南和锐利武器。为了能够提供有关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系统理论,弥补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研究的薄弱环节,拓展和深化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更好地指导实践,本文通过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含义及其与世界观关系的概述、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三大层次的分析和六种主要的基本方法的讨论,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6.
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超越旧唯物主义的起跳点。从《手稿》到《提纲》,它们的基本思想是一脉相承的。马克思在《手稿》中体现了科学实践观的萌芽.对旧唯物主义直观性的否定;实践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作用和哲学的历史使命必然由认识世界转向改造世界。马克思在《提纲》中基本确立了新唯物主义哲学的实践观,宣告了哲学的历史使命是改变世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不断变革与发展处处体现着科学实践的作用,印证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实践性。  相似文献   

17.
"实践"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占有极为重要的位置,然而马克思主义哲学首要的基本观点并不是"实践"而是"物质",这里所谈的"物质"并非机械唯物主义所谈论的"物质",它既是"大无"又是"大有"."实践"本身是人类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发展着的科学 ,要历史地看待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质的规定性是辩证的历史的唯物主义 ,其基本内容是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否认马克思哲学的唯物主义性质、否认马克思辩证法的客观性等观点是错误的。“回到马克思”的观点不可取。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出路在于进行自我革命。  相似文献   

19.
实践观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首要和基本的观点,在马克思主义整个理论体系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在指导青年发展方面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虽然众多学者已从不同的角度对当代青年的发展问题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然而却少有以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为视角进行研究的。因此,笔者将在马克思主义实践观视阈下,试析当代青年发展的内涵之义,为进一步研究当代青年的发展问题提供有效的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首要的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的科学本质和革命特征,决定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中国化必然运用这一方法论将马克思主义哲学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紧密结合起来,指导实践又在实践中得到丰富、发展和创新,从而使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不断获得鲜明的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