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美国和苏联可能就裁减欧洲导弹达成协议一事,在西欧,特别是在联邦德国和法国引起了安全政策的新思考。6月19日,联邦德国总理科尔提议组建一支5000人左右的德法陆军联合旅,由德国人和法国人轮流担任指挥。第二天,法国总统密特朗立即表示同意这个建议,认为这支部队必将成为“欧洲防务的雏形”。今年9月,科尔和密特朗将就此问题进一步具体商谈。 联邦德国和法国酝酿组建联合部队是两国在加强防务合作方面取得的一个重要进展,也是西欧在新形势下探索修正其安全结构的一种努力。 联邦德国和法国自1963年签订爱丽舍宫合作条约之后,在很长一个时期内,两国的军事合作一直虚多实少,而且只是停留在军事装备的共同研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中国同西欧国家的友好合作关系就象一辆列车,在符合双方共同利益的轨道上顺利行进。赵紫阳总理六月二日至十九日对英国、联邦德国和荷兰的正式友好访问,为这个前进中的中国西欧友好列车增加了新的动力。 访问期间,赵紫阳同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联邦德国总理科尔和荷兰首相吕贝尔斯就共同关心的国际问题和双边关系问题举行了会谈,双方对许多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3.
波恩专电 西欧经济总的形势不错,虽然没有高度的繁荣,却有持续、稳定、低速的增长。一九八六年是这样,一九八七年恐怕也是这样,增长率在百分之二到百分之三之间。这是联邦德国明斯特大学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赫尔姆施泰特教授对西欧经济的判断。  相似文献   

4.
美国国务卿舒尔茨与苏联外长谢瓦尔德纳泽9月中在华盛顿就全球范围内销毁中程导弹和中短程导弹问题达成原则协议后,受到世界许多国家及舆论界的欢迎。西欧政界,尤其是国家领导人,一方面肯定这一协议的积极意义;另一方面还抱有不同程度的疑虑和不安。 法国总统密特朗说,他完全同意美苏达成的中导原则协议,但双方还须对洲际导弹作重大削减,并对欧洲常规力量不平衡作深入考察。希拉克总理强调这“不应使我们产生幻觉”,“丝毫不应使法国离开其加强自己核手段的道路”。联邦德国总理科尔认为,  相似文献   

5.
斯德哥尔摩专电 瑞典首相英瓦尔·卡尔松5月13日至19日先后访问西班牙、联邦德国、比利时和英国,同这些国家以及欧洲共同体的最高领导人就西欧一体化等问题深入交换意见。这是瑞典为加强同共同体的合作而采取的新步骤。近一年多来,挪威、芬兰和冰岛也为加强同共同体的关系做了种种努力。  相似文献   

6.
巴黎专电 东欧政局的风云变幻使整个欧洲成为举世瞩目的中心。位居西欧地理中心的法国,经过一段短暂的“沉寂”之后,最近在外交舞台上又活跃起来:4月19日,密特朗总统飞往美国佛罗里达州会晤布什总统,同一天,他和联邦德国总理科尔就加速欧洲政治一体化建设发表了联合声明,4月25日和26日,密特朗和科尔举行高级磋商;4月28日,密特朗前往爱尔兰首都都柏林参加欧洲共同体12国首脑特别会议,讨论欧共体政治联盟和德国统一等问题。前不久,法国总理罗卡尔也到伦敦,同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进行了会谈。透过这一系列频繁的外交活动,人们  相似文献   

7.
国际经济贸易的战略态势 在新技术革命的影响下,国际经济贸易的战略态势,正在促发新的变化,新战略态势正在加速地代替旧的战略态势,首先是: 一、旧的不平衡引起新的不平衡——以美国经济为主导的国际经贸战略结构,正向西欧以联邦德国为主导的、亚洲以日本为主导的多  相似文献   

8.
美国、日本、联邦德国、法国、英国、意大利和加拿大七国首脑会议将于6月8日至10日在意大利“水上城市”威尼斯举行,这是西方七国首脑以讨论经济问题为主要议题的第13次会议。 这次会议是在西方国家贸易摩擦加剧和西欧对美苏军备谈判众说纷坛的背景下举行的。美国官方人士和一些经济学家最近认为,这次会议将主要讨论三个问题:避免世界经济增长速度放慢;抵制日益扩展的贸易保护主义;防止债务危机进一步危害世界经济。但是,国际观察家们认为,协调美国同苏联进行军备谈判的立场也将是这次会议的一项重要议题。 自1982年底西方经济摆脱衰退  相似文献   

9.
美国和苏联关于消除中程和中短程核武器的谈判已进入最后阶段。目前,妨碍双方达成协议的主要障碍是联邦德国的72枚潘兴IA导弹。 苏联外长谢瓦尔德纳泽8月6日在日内瓦40国裁军会议上强调指出,美国和联邦德国若不消除72枚潘兴IA导弹的话,苏联和其他华约国家将部署类似的武器系统。他还说,潘兴IA导弹问题不解决,不仅会影响到中程导弹谈判,而且会影响到战略武器和太空武器谈判。 美国拒绝苏联的这一要求,声称潘兴IA导弹属于联邦德国,是第三国的武器系统,不应列入美苏将  相似文献   

10.
波恩专电 “坚冰已经攻破”,这是苏联领导人戈尔巴乔夫在10月24日结束同联邦德国总理科尔的第一轮会谈后说的一句话。此间电视台每晚在报道科尔访苏时也总提到这句话。可以认为,科尔这次为期四天的访问,无论在政治上还是经济上都取得了一定成果,经济成果分外引人注目;这次访问实现了联邦德国和苏联的最高级会晤,两国关系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坚冰已经攻破”这句话有两层意思。1983年至1986年,由于联邦德国坚持部署美国导弹并且支持里  相似文献   

11.
西欧是世界工业革命的发源地,是目前世界上发达工业化国家最密集的地区。在当今两个超级大国以欧洲为重点进行全球性争夺的形势下,西欧在国际政治、经济形势和战略格局中占据着特别重要的地位。 中国一向十分重视加强与西欧的联系,近年来,我国同西欧国家的友好合作关系有了更加迅速的发展。去年上半年,赵紫阳总理访问了法国、比利时、瑞典、丹麦、挪威、意大利和欧洲共同体。下半年,李先念主席又先后访问了西班牙、葡萄牙和马耳他。联邦德国总  相似文献   

12.
《瞭望》1985,(31)
联邦德国——依法治林历史悠久 如果你到联邦德国漫游,就会发现这片国土无山不绿,有水皆清,处处风景如画。 目前联邦德国的森林覆盖率达百分之二十九。早在四、五百年前,他们  相似文献   

13.
具有人工智能的第五代电脑,目前已成为美国、日本和西欧激烈角逐的目标。在这场新的电脑战中,美国捷足先登,日本以惊人的速度追赶,西欧也不甘落后。本刊从本期起发表题为《第五代电脑之争》的连载文章,介绍这一争夺战的情况。  相似文献   

14.
第二次柏林危机期间,美国试图牺牲联邦德国利益与苏联达成妥协,动摇了联邦德国对于它的西方最强大盟友的信心,迫使联邦德国重新审视其依靠西方实力促进德国重新统一的政策,着手改善与东方之间的关系。对美国的失望,坚定了联邦德国走德法合作道路的决心,促使联邦德国更加密切与法国的关系。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第二次柏林危机对联邦德国的外交政策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15.
杨起 《瞭望》1984,(26)
巴黎专电西欧在联合过程中,正酝酿迈出新的一步:通过重振西欧联盟来协调各国的安全政策,推进军工生产合作,以加强自己的防务力量。由英国、法国、联邦德国、比利时、荷兰、卢森堡和意大利七国在三十年前组成的西欧联盟是西欧唯一的防务政策协调机构,已长期没有活动。六月十二日,该联盟在巴黎召开了十多年来首次举行的部长理事会年会,与会的外长或外交国务秘书一致同意给西欧联盟注入新的活力,使之发挥更大作用。部长们商定,他们今秋将在罗马与成员国的国防部长举行联席会议,就重振联盟的具体措施做出决定。  相似文献   

16.
波恩专电 1989年是联邦德国和西欧经济发展的好年头,1990年其经济增长的势头虽将有所减弱,但总的看仍是一个可以乐观的经济增长年头。 联邦德国著名市场经济学家、明斯特大学经济科学系教授黑尔姆斯泰特最近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谈了上述看法。 现年65岁的黑尔姆斯泰特教授,早年任职财政部,后到波恩大学和明斯特大学任教,嗣时担任明斯特大学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和市场经济研究所所长职  相似文献   

17.
华盛顿专电 “美国的世纪已经过去了”,一些思想深沉的美国人早就这样说。当美国从1987年进入1988年的时候,有这种感慨的人更多了。 美苏两国首脑在年终前不久签订的销毁两国中近程导弹条约,多数人认为是走向缓和的一步。这个条约又是两个超级大国在军备竞赛中经过长期较量和艰苦谈判最后互相作出某些让步的妥协产品。究竟谁让步多,有人还在斤斤计算。有一点似乎是公认的:戈尔巴乔夫在美国电视上的风米,同以“出色的传神者”著称的里根比较,不说是占了上风,至少是平分秋色。这对美国公众来说,颇有一点吃惊而又不大服气。当然,这只是一种象征,实质问题是,美国认为尽管两国竞争的方式在变,但一夜之间不能化敌为友,双方对立的实质犹存,而对苏联今后的发展和战略动向感到更加难以捉摸和难以对付。 美国同盟国的关系本来就有些紧张,美苏销毁中导条约实际上造成一个美国同西欧核防御逐渐脱钩的局面。从经济开始,到政治、到防务,西欧独立的倾向更趋明显。西欧联合起来,经济实力也已超过美国。 不管是对敌还是对友,美国的地位和影响都大不如以前了。  相似文献   

18.
李原 《瞭望》1985,(35)
美国总统里根两年半以前在全国电视讲话中提出“星球大战”计划后,西欧盟国震动极大,它们对这项计划的重视并不亚于对美国在欧洲部署中程导弹和巡航导弹的要视,有些国家甚至将这项计划看作是关系到北约的存亡和西欧在未来立国的大事。为此,许多国家正采取积极但又审慎的态度,对这项计划进行分析研究和观察摸底,并就这个问题与美国进行磋商,力求作出正确的判断和对己有利的决定。  相似文献   

19.
日本作为经济、金融、科技大国的崛起,是当代世界经济中的一件大事。1988年,按购买力平价计算,日本的国民生产总值已经相当于两个多联邦德国;在世界25家最大商业银行中,日本占了16家;在计算机、生物技术、新材料和光电技术四个高技术领域,日本均明显领先于西欧,有的已经超过美国,有的则在步步进逼。在这种背景下,日本日益致力于扮演世界大国角色。亚洲是日本积极活动的重要地区之一,它意欲在这里起到比以前更为重要的作用。80年代美国的外贸和财政双赤字严重和1986年以来的日元升值,又被日本利用来作为对外扩张的新机遇,从而把日本在亚洲所起的影响推进到一个新阶段。  相似文献   

20.
华盛顿专电 美国总统布什与联邦德国总理科尔2月24日和25日在美国马里兰州戴维营的总统别墅举行会谈。双方讨论了联邦德国和民主德国的统一以及统一后德国同东西方的关系问题,并就以下几个方面达成了一致: 一、统一后的德国继续成为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正式成员国,包括参加北约的军事机构; 二、在统一后的德国,原民主德国的领土具有特别军事地位,要考虑包括苏联在内的所有有关国家的合法安全利益; 三、双方致力于大幅度裁减从大西洋到乌拉尔的军事力量,在今年举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