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浅议新时期我国农村的反贫困政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目前已经进入城市反哺农村的阶段,农村的发展成为近年来人们关注的焦点,关于农村反贫困政策的制定成为重中之重.针对我国现阶段反贫因政策存在的问题,应当把建立公平的财政体系,建立城乡统筹的就业、医疗和社会保障制度,加强农村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运用上游干预策略等作为政策的着力点.  相似文献   

2.
中国农村贫困与反贫困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扶贫开发进入到一个新阶段.本文全面分析了当前农村贫困的新特点及反贫困面临的新问题,提出了农村反贫困对策.  相似文献   

3.
我国农村反贫困的战略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旭  张秋涛 《理论前沿》2004,(21):44-45
贫困问题一直是社会焦点问题之一,我国反贫困工作从建国以来经过了几个阶段的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很大的问题。当前,收入差距进一步拉大、农民负担过重、农村保障制度不健全等贫困问题依然突出,本文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一些对策思考。  相似文献   

4.
中国政府农村反贫困战略措施的缺失及其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国政府十分关注贫困问题 ,制定了一系列反贫困战略措施 ,并一直努力解决好这一问题 ,效果显著。但是 ,近年来中国政府农村反贫困战略措施在取得显著绩效的同时 ,也存在一些制度性和非制度性缺失 ,亟待实现最优化  相似文献   

5.
贫困文化是对贫困的一种适应,一旦形成贫困文化,陷入其中的人将内化为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在外人看来他们就是"安于贫困",缺乏"进取精神"。基于这一认识,本文认为,当今反贫困的方式不能仅限于救助生活的反物质贫困,而更应注重贫困人口的心理层面和文化氛围的反文化贫困。  相似文献   

6.
段晓光 《理论前沿》2002,(23):31-32
建国以来,我国曾进行过三次大规模的反贫困运动并获得了巨大成功,这是中国共产党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7.
贫困问题研究是经济学领域的一个永恒焦点,世界不同的国家都面临着贫困问题的困扰,作为世界上最大发展中国家的中国存在着严重的贫困现象,特别是在农村地区贫困问题尤为突出。中国目前处于人口转变和经济结构转型期,人口结构和经济结构的变化给中国扶贫工作带来了挑战和机遇,面临严重贫困问题的农村地区应该在经济转轨期转换反贫困战略,以适应人口结构转变和经济结构转型带来的冲击,使反贫困工作能够在高效率的轨道上运行。  相似文献   

8.
无论从政策导向、贫困的本质,还是从国内外反贫困实践来看,法律之于反贫困都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我国的反贫困地方立法不仅效力较低,而且结构单一、内容简单,与复杂的反贫困实践严重脱节。由于贫困本质和反贫困价值目标所决定,反贫困立法应该属于经济法的范畴。反贫困立法可以从理念与原则、适用范围及调整对象、主体框定、法律关系与责任等方面进行构建。  相似文献   

9.
公共政策对不同群体的不同影响主要表现在利益的分化上,对外迁的农村移民妇女也不例外。从目前的研究结果来看,宜昌三峡库区农村外迁移民妇女较男性而言更容易陷入贫困状态。虽然国家库区移民政策为移民脱贫做了很大的努力,但这一系列政策缺乏社会性别敏感,移民对农村妇女会产生什么影响以及如何应对这些影响,没有进入政策关注和论证的领域。因此,对这一问题的关注必将推动移民妇女脱贫和发展的进程。对于决策部门而言,政策的出台应考虑如下几个方面:库区移民政策的制定应考虑其对妇女影响,并进行科学论证;政策执行过程中应密切关注政策是否有利于移民妇女的发展,并及时进行相应的调整;政策评估应加入妇女发展的指标,以反映政策的公平、和谐的价值导向;发挥公共政策的作用,支持农村移民妇女通过移民走上脱贫和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10.
正确群众观是各级领导干部开展群众工作、搞好社会管理的思想认识基础,但一些党政领导干部屡屡表现出以下错误的群众观:视领导或自己为父母官、高高在上;视群众个体如草芥、如无物,肆意妄为;视群众团体为刁民、为暴民,排斥对抗。影响领导干部形成正确群众观的原因很多,但自我、人际和群体三种认知偏差是更深层的认知根源。基于认知心理学的原理,可以采取一些心理学方法减少认知偏差的干扰。  相似文献   

11.
本文是在《崇左县农民贫困的成因探析》一文的基础上,探讨广西崇左县如何实施反贫困战略的问题。我们认为反贫困战略不是单一的战略,而是包括一系列战略的战略组合。崇左县反贫困战略的战略组合主要包括: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与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战略组合;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战略组合;与农民素质提高的战略组合。  相似文献   

12.
中国的反贫困政策:评价与展望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中国的贫困问题已逐渐由农村贫困发展为农村贫困与城市贫困并存的局面.本文考察了中国现行的贫困标准和总体贫困状况.并对国家反贫困政策绩效进行了初步评价.在此基础上,针对现行反贫困政策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应按照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理念,建立统一的城乡贫困标准、监测体系和国家反贫困政策,树立农村与城市反贫困并重的理念,统筹城乡社会保障和就业制度.  相似文献   

13.
贫困问题是对执政党的严峻挑战,实施反贫困是执政党的重要战略,执政成本应以反贫困工作为重点,要有科学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在分析资本主义社会的基础上形成了科学的反贫困理论,其基本内容包括贫困根源、贫困后果以及反贫困目标。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不仅揭示出资本主义制度是导致无产阶级贫困的根源,还从制度革新、发展生产力的角度为无产阶级摆脱贫穷指明了出路。研究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对于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反贫困事业的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15.
西部地区恶劣的自然环境,是农村绝对贫困的区域自然因素。西部地区的生态贫困导致地区贫困,地区贫困反过来又加剧了生态环境的恶化。因此,面对西部地区生态贫困这一主要特征,西部地区就应理性选择生态型反贫困的战略。  相似文献   

16.
贫困问题是对执政党的严峻挑战,实施反贫困是执政党的重要战略,执政成本应以反贫困工作为重点,要有科学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国外反贫困的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焦国栋 《理论前沿》2006,(11):21-23
当今世界不少国家反贫困的经验告诉我们,加快经济发展、政府大力扶持、直面贫困人口、重视人力资源开发、利用国际援助及合作是反贫困的关键举措。  相似文献   

18.
厦门城市反贫困制度设计要立足长远,追求系统性与科学性。一是建立系统严密的城市反贫困制度框架;二是尽快完善厦门市贫困群体医疗救助体系;三是建立社区公共服务社,甄别隐性就业,构建新的社会网络;四是重构“小额贷款”的制度体系和实施办法。  相似文献   

19.
厦门城市居民的收入差距持续拉大,贫困群体的规模亦呈扩大之势。导致我市城市贫困群体陷入 贫困的原因多种多样,其中,丧失就业机会、疾病、残疾、年老无依是我市城市贫困群体致贫的主要原因。厦门市城 市反贫困工作走在全国的前列,但是从改革、发展、稳定和三个文明协调发展的需要看,厦门城市反贫困工作中仍 存在这样那样的不足和问题。包括城市贫困群体医疗救助工作滞后、低保对象的动态管理存在困难、本地下岗职 工在就业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等等。  相似文献   

20.
邓小平与江泽民反贫困思想之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小平把消除贫困看成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江泽民认为 ,消除贫困是共产党的根本宗旨、是保持稳定的前提、是实现最基本的人权。在高度认识到反贫困问题重要性的基础上 ,邓小平提出了在中国社会改革、开放、发展的进程中消除贫困 ;把消除贫困与计划生育结合起来的战略设想。江泽民继承发展了邓小平反贫困战略理论 ,提出了开发式扶贫以及促进贫困地区经济、社会、文化全面发展等反贫困战略 ,大大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反贫困学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