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王建平 《传承》2011,(16):42
社会管理不仅是一种维持社会秩序与社会运行的模式,而且更应该是随着社会发展与变化不断调整、提升的动态过程。在中国社会经过长期改革开放发生了全面、深刻变化的  相似文献   

2.
陈创生 《岭南学刊》2007,13(6):29-32
从市民社会的视角来看,政治民主的实质就是国家与社会的相对分离及其良性互动。在当代,作为"物质的交往关系"的市民社会,既涉及私人领域,也涉及公共性的政治领域。伴随交往关系的发展变化,上层建筑的内在结构、性质和功能也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国家的发展体现出不断向市民社会渗透的过程。政府不再是惟一的权力中心,自主性机构是市民社会的物质形态,非政府组织可以成为不同层次的权力中心,在不同程度上分担提供公共品和公共服务的职责。市民社会的出现将使原来的国家统治向社会治理转变,市民社会为政治民主化提供了基本的前提,是推进政治民主的积极力量。  相似文献   

3.
社会表情是社会合作形成和延续的社会心理基石。一般而言,主要社会群体甚至整个社会可能呈现出社会幸福、社会安逸、社会冷漠、社会焦虑以及社会愤怒等不同类型的社会表情。从宏观的社会结构层面看,社会变革状态、社会财富配置、社会发展预期和社会调控能力等共同影响了社会表情的变化。在当代中国,形成和维持有利于社会合作的社会表情需要进一步完善政府引导下的社会群体间利益协商制度体系,还需要培育形成积极健康的社会心理氛围。  相似文献   

4.
当前,我国经济结构已经达到工业化的中期水平,但社会结构调整滞后,还处于工业化的初期阶段。本文从我国的阶层结构、城乡结构、收入与分配结构、人口与家庭结构四方面发生的深刻变化入手,对我国的社会结构变化给当前社会管理带来的难题进行了深入的剖析。  相似文献   

5.
在当前社会科学研究中,往往强调中产阶级维护社会稳定的功能,认为中产阶级是社会"稳定器",形成了中产阶级"社会稳定器论".考察"社会稳定器论"产生的理论渊源和时代背景以及中产阶级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发现中产阶级并不总是具有稳定社会的正功能,中产阶级也会引发社会冲突,社会冲突对于社会发展也具有正功能;相对于社会稳定和冲突,社会和谐才是更高的社会价值追求.  相似文献   

6.
刘同舫 《前沿》2006,46(4):222-225
技术与社会是一种双向互动的整合关系,其中,社会因素的变化强烈影响与制约技术的发展,社会因素参与技术的建构。社会实践、社会需要、社会选择、社会利益关系、社会心理和社会环境等,它们以独特的方式塑造人类的技术。  相似文献   

7.
赵静 《人民论坛》2014,(4):229-231
市民社会的概念发源于西方,随着社会历史和经济关系的变化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以及不同的文化背景和国别中,它的含义、构成、作用和性质也会有所不同.市民社会是一种历史现象,是具有特质的社会现象,不是一致的共同模式.文章结合时代的变迁对国内外学者关于市民社会的论述进行梳理,试图厘清市民社会概念的演变路径.  相似文献   

8.
企业社会责任的社会契约理论解析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林军 《岭南学刊》2004,(4):71-75
本文阐述了典型的企业综合社会契约理论,并运用社会契约理论解析企业社会责任的市场行为、责任行为、自愿行为三个基本要素;企业社会责任的经济责任观、慈善责任观、道德责任观和社会责任观四个理论流派;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的企业社会责任。企业社会责任的出现与发展是企业与社会之间不断变化的社会契约关系。社会经济发展不同阶段的特征决定了企业社会责任的社会契约具有不同的特征,因此,应结合我国企业的具体情况,借鉴美国企业社会责任的经验,探索适应我国企业社会责任的发展途径。  相似文献   

9.
刘涛  杨琳瑜 《电子政务》2012,(11):68-75
加强政府公信力建设是风险社会与虚拟社会相交织背景下巩固政府合法性的必然要求。利益冲突是社会转型期引发社会风险的根本因素,虚拟社会为利益冲突的产生提供了新的动力和运作空间;制度化风险与风险的制度化、"有组织的不负责任"和信任危机导致的风险经过虚拟社会的传播而扩散;虚拟社会中风险弥漫致使政府公信力进一步流失;加强政府公信力建设要着力破解现实社会中的各种深层问题,为此应构建面向风险社会治理的政府公信力实现机制,提高虚拟社会管理的科学化水平和深化政务公开,加强政务服务。  相似文献   

10.
现代社会中,思想政治工作不仅是独特的社会治理工具,而且是重要的社会治理方式,这是现代社会赋予思想政治工作的新功能、新定位。思想政治工作的社会治理功能就是将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功能延伸运用到社会治理领域,发挥社会治理的作用,社会控制、社会协调、社会动员等是这种功能和作用的重要表现。  相似文献   

11.
李培志 《前沿》2013,(7):119-121
社会权利是公民的基本权利之一,它与人的基本生存与发展密切相关,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背景、阶段、水平、环境密切相关。我国改善民生、发展社会事业的实践与社会权利的实现具有内在一致性,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民生、发展社会事业也是在维护、实现公民的社会权利。维护公民社会权利既是"以人为本"的本质要求,也是改善民生、发展社会事业的重要保障。基于维护公民社会权利出发而实施的民生、社会事业的发展策略、相关政策,不仅具有人文价值关怀,而且还能够有效避免"短视""断裂"等问题。  相似文献   

12.
董军  王志红 《理论月刊》2012,(3):130-132
和谐社会建设需要构成社会的各个部分相互协调、有序发展,需要促进这些协调的稳定的社会整合,尤其是有效的经济-社会整合。在现实生活中,经济-社会的整合主要表现为企业与社会的协调与整合,而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则是实现经济-社会整合的有效路径与必然选择。因为企业社会责任融制度整合与伦理整合两种方式于一体,强调在追求经济目标的同时兼顾社会目标,既有利于经济发展,又有利于社会发展,从而实现社会的公平与正义,促进社会的健康与和谐。  相似文献   

13.
在浙江省社会主义学院参政党建设研究中心与中国统一战线理论研究会统战基础理论上海研究基地近期联合举行的统战理论研讨沙龙上,与会专家紧紧围绕"多党合作与社会团结--民主党派的社会属性与社会基础"这一主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和研讨.一是认为从政党的社会属性和社会基础的角度,思考和研究我国民主党派的自身建设和作用发挥具有重要价值和意义;二是认为我国各民主党派自产生以来,其社会属性和社会基础经历了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三是认为从政党的社会属性和社会基础的角度观察,当今中国民主党派产生了与社会大众以及自身所代表的特定阶层和群体的两个脱离.而要解决民主党派在社会属性和社会基础方面所面临的问题,需要民主党派和中国共产党共同的努力和作为.  相似文献   

14.
位于城市周边城乡结合部地区的治安形势日趋严峻。其深层次原因在于城市化进程中城乡结合部地区社会资本的下降,其原有的“熟人社会”变成了新的“陌生人社会”,人们相互之间缺乏一定的互动网络与信任,行为容易“失范”。促进城乡结合部地区社会安全的基本策略是建立规范、构建网络、建立组织、重建信任,以增进这些地区的社会资本;这已经初步为北京城乡结合部地区的实践所证实。要更有效地维护好城乡结合部地区的社会安全,就必须适应城市化快速推进的形势变化,加快城乡结合部地区的社会管理体制变革,加强社区建设,促进政府管理力量与基层组织的合作,推进社区警务战略,形成警察与基层组织的良好合作关系,努力建立规范,促进常住人口与流动人口的互动,建立相互之间的信任关系,努力增进这些地区的社会资本。  相似文献   

15.
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作为国家一项长期的理论、方针、政策,是为社会发展服务的,其重在引导,意在适应。社会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必然对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当前,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出现了许多社会问题和矛盾,破坏了社会的稳定,严重影响了社会的和谐,阻碍了社会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6.
在现代社会,社会的整合与和谐具有更重要的意义。但是,社会的整合是以社会的分化为前提的,社会的和谐是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全面的和谐。因此,和谐社会的建构一方面要有合理的国家政治制度,另一方面也要有充分发育的公民社会。公民社会、公民文化的状况以及公民的行为方式、价值态度,对于和谐社会的建构有着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在现阶段,农民对自己所处的地位、扮演的角色,与党政机关的关系及对农村社会的认同,发生了嬗变,产生了种种消极社会情绪,这些消极社会情绪困扰着农村社会的发展和农村和谐社会的建设。农村消极社会情绪具有非理性、制动性、渐发性,“剧场效应”的特点;其社会表征表现为腐朽传统的回魂,黄赌毒蔓延农村社会,民谣俚语流传街头巷尾,农民对抗乡镇党政机关行为增多。消解消极社会情绪关键是要健全社会预警机制,创新社会整合机制,完善社会表达机制,重构农民利益的生成机制和保护机制。  相似文献   

18.
人与社会的相互生成、相互诠释是马克思理解人与社会的关系的基本原则,从人与社会的关系嬗变来看,马克思关于社会的"三形态"可以描述为:"共同体"是人与社会的原初统一体;"资产阶级社会"是人在社会之外才是人的特殊"社会"形态;"自由人联合体"是人与社会的"真正的共同体"。  相似文献   

19.
付鸿彦  廉晓洁 《人民论坛》2011,(11):226-227
当前,我国在取得经济发展成就的同时,社会与经济发展的不同步现象也开始凸显。社会企业是社会性和企业性的完美集合,它将社会创新和商业企业精神结合在一起,创造出一种更为主动的社会福利供给机制。社会企业鼓励从业人员更多地为自己的生活负责,主动地学习未来发展的相关技能,从而打破福利的僵局。  相似文献   

20.
景天魁 《前沿》2010,(22):I0001-I0001
推陈出新是社会运行的主要方式。社会之所以不断地变化与发展,往往是由于在它内部出现了新的动力要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