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蒙田 《传承》2011,(13):48-49
"尊严"主词是"尊","尊"原是一种祭器,后来引申出高贵显达、威严肃穆、地位不可侵犯等意。"尊严"意为庄重有威严,使人敬畏,独立不可侵犯。温家宝总理曾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使我国人民过上有尊严的生活。尊严问题的提出,是我们党和政府在更深的层次上对以人为本要义的新诠释,具有重大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尊严的境界     
什么是尊严?词典上解释是尊贵庄严,可尊敬的身份或地位。尊严独立而不可侵犯,是一种高尚的人格,是不卑不亢的境界。  相似文献   

3.
《公安研究》2012,(6):89-89
马岭在《河北法学》2011年第12期撰文认为,国家权力也有尊严,但不能高于人的尊严,更不能建立在侵犯人的尊严基础之上。侵犯人的尊严有私人间的个体侵犯、当权者的侵犯、“上位者”的侵犯、多数人的侵犯等等。国家权力直接侵犯或参与侵犯人格尊严往往危害更大,而最严重的侵犯人格尊严多发生在国家权力与民间联手之时。宪法保障人格尊严意味着国家权力不仅不能侵犯人的尊严,还有保障人的尊严之义务。  相似文献   

4.
不一样的文化可一样尊重人的尊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豪才 《人权》2011,(6):2-3
第一,增进全人类的幸福与尊严,构筑人权保障的坚实根基 人的尊严,顾名思义是指人固有的尊贵与威严,即人之所以为人的基本品质。从历史的角度来看,人的尊严这一概念的提出源自于人的理性和道德性。从内容上来看,人的尊严包含了对人的价值重要性的概括和认可,也包含了人与人之间应得到平等对待的要求,反对歧视和不公正的待遇。  相似文献   

5.
从胡锦涛总书记的"体面劳动"论,到温家宝总理的"与民尊严"论,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已经被提升到国家层面的"体面"与"尊严"来认识。而作为中国共产党的基层组织,杭州市西湖国际高尔夫乡村俱乐部党支部这几年的实践告诉我们,在非公企业中,党支部同样是维护包括董事长在内的所有劳动者“体面”与“尊严”的坚强堡垒。  相似文献   

6.
个人主义。美国个人主义的内容包括《独立宣言》中提到的“个人的自由平等权利和尊严”,即任何势力,包括政府、社会、宗教等,都不得侵犯个人的某些不可剥夺的平等自由的权利;西部开发时期的“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的充分自由和独立性”,还有埃默森的“相信自己、依靠自己”;索罗的“个人有  相似文献   

7.
谈到"尊严"二字,我的眼前便会浮现跪地祈求者的眼睛,以及发生在他们身上一幕幕挥之不去的镜头;谈到"尊严"二字,我的耳际便会响起许多上访者、求助者对我说过的话;谈到“尊严”二字,我的脑海更会出现自己与许多记者同仁在采访报道中经历过的太多尴尬与无奈。  相似文献   

8.
刘树平 《人大建设》2004,(11):36-38
走进漯河市中级人民法院新建的审判大楼,人们可以看到门厅两侧的墙壁上装饰着两幅大型浮雕。西侧浮雕是一尊神情肃穆,头戴金冠,一手持天平,一手执宝剑,双眼被布紧紧蒙着的女神塑像,她是西方国家里家喻户晓的法律化身——正义女神。东侧浮雕是一尊正气凛然、威严庄重的中国古代官  相似文献   

9.
1908年中国清政府颁布的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宪法性文件。共计23条,由"君上大权"和"臣民权利义务"两部分构成。由宪政编查馆参照1889年《日本帝国宪法》制定,删去了日本宪法中限制君权的有关条款,充分体现了"大权统于朝廷"的立法旨意。规定:"大清皇帝统治大清帝国万世一系,永永尊戴";"君上神圣尊严,不可  相似文献   

10.
陈斯喜 《中国人大》2012,(23):24-25
12月4日,我们聆听了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现行宪法公布施行3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讲话中深刻指出:"宪法与国家前途、人民命运息息相关。维护宪法权威,就是维护党和人民共同意志的权威。捍卫宪法尊严,就是捍卫党和人民共同意志的尊严。保证宪法实施,就是保证人民根本利益的实现。"  相似文献   

11.
马小娟 《人民公安》2011,(21):10-15
公安部部署全国公安机关开展网上追逃专项督察"清网行动"以来,一些潜逃多年的犯罪嫌疑人在强大的攻势下相继落网,法律的威严得到维护。  相似文献   

12.
在今年的全国人大政协会上,民生是代表委员们热切关注的话题。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涉及民生的篇幅更长,内容更多,提法更新,他说:"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要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要有尊严,让社会更加公正、更加和谐"。共和国总理把对民生的关切和重视提升到人民生活"尊严"的高度。民生是民政工作始终如一的主题。民政部门如何在履行保障民生、发展民主、服务社会的职责中,让人们生活得更有"尊严"?本刊特摘要辑发了今年"两会"代表委员对民生民政的关注点以及一些建言建议,供各地民政部门在解决民生的实践中,把代表委员们的智慧转化为决策行动。  相似文献   

13.
春晚上一曲《春天里》火了,两会中一个"幸福"词热了。记得温家宝总理在2010年两会前与网友交流时说"我们所做一切都是要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让社会更加公正、更加和谐"。何为"尊严",温总理给出了三层含义: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满足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需求、给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14.
在欧洲文学史上,帝王的爱情也和普通人一样是文学创作常见题材。但在中国文学史上,帝王却是那样威严神秘。他们的男女私情很少成为描写对象。一般地说,在中国封建时代文人眼中所见的,不是冷冰冰的礼教,所谓帝王之尊、后妃之德,便是乱烘烘的荒淫贪色误  相似文献   

15.
高峰 《政协天地》2010,(10):43-44
近些年来,中国每年都会产生很多流行词,比如"打酱油"、"躲猫猫"、"被就业"、"房奴"等等,都曾火爆一时。今年也产生了不少流行词,如"尊严"、"分蛋糕"等。  相似文献   

16.
施京吾 《同舟共进》2014,(12):72-76
右翼保守主义法学形态 德意志强烈的国家意识产生于拿破仑入侵,高涨于俾斯麦对德国的统一之后,特别是在德国精英阶层和中间阶层,形成了强大的右翼保守主义思潮。早在19世纪三四十年代,德意志法学就具有了强烈的国家主义色彩,当时德国的法学家德里希·尤里乌斯·施塔尔说,德国的刑法就是"通过消灭反抗国家之人或使之痛苦,来确立国家的威严和邦的威严"。  相似文献   

17.
随着国家不断强调使人民群众过上幸福生活、保障人的尊严、关注人的全面发展,残疾人作为社会弱势群体,他们的"生存权"、"发展权"和"参与权"应引起整个社会的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18.
王国华 《同舟共进》2010,(11):12-13
中国历史上,底层的平民百姓向来是最没有尊严的。但从宋元起,直至明清,民国,浙江东部一直存在着一个叫做"堕民"的阶层,这个阶层比平民地位更低,看上去更没有尊严。  相似文献   

19.
肖凌 《人大建设》2005,(9):43-43
近来。“人大代表”违法耍横、损害法律尊严、侵犯他人人身权利、扰乱社会秩序的事件不时见诸报端,在社会上造成了恶劣的影响,不得不引起我们的重视和深思。  相似文献   

20.
<正>毋庸置疑,"山寨明星"假冒"明星本尊"从事商业活动的行为,侵犯了"明星本尊"的民事权利,同时也构成对消费者和一般公众的欺诈,法律应予以规制。笔者认为,"山寨明星"的模仿性表演不乏娱乐价值,且关涉言论、表达自由,并不违法。但其假冒明星、从事商业活动的行为,是对明星肖像权、名誉权等人格权的侵犯。尽管"山寨明星"并没有直接使用明星的具体形象参与商业活动,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