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张林江 《传承》2011,(16):36-37
从全国各地看,各级领导干部对社会建设工作都极为重视,人民群众也得到了不少实惠。但是,应当承认,我们的社会建设成效离人民群众的要求仍有相当距离。现实生活中,不但出现了媒体热议、人民群众普遍反感的"就业难、就医  相似文献   

2.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邓小平重新确立了历史唯物主义的主体性原则,始终坚持党的群众路线观点。邓小平的人民群众主体观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人民群众是革命和建设的决定力量;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依靠人民群众;尊重人民群众创造,吸取人民群众智慧;解放思想,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主体意识;改革社会体制,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主体积极性。  相似文献   

3.
黄明 《公安研究》2008,(9):8-10
公安机关要牢固树立执法为民的思想,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新要求新期待,必须顺应人民群众对社会平安的新期待,深入开展平安建设活动;顺应人民群众对公平正义的新期待,大力推进公安执法工作规范化建设;顺应人民群众对改善民生的新期待,积极创新警务工作机制;顺应人民群众对公安形象的新期待,坚持不懈加强廉洁警队建设。  相似文献   

4.
农民群众是新农村建设的直接受益者,更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体和力量源泉。千方百计让农民群众自觉的拥护和参与新农村建设,激发他们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是搞好新农村建设的关键。否则,国家再多的投入,城市再多的扶持,工业再多的反哺,也甚难起到应有的作用。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和社会前进的动力,人民群众中蕴藏着无穷的聪明智慧和巨大的创造力。这是充分发挥农民主体作用的必然。虽然时代变了,环境变了,但人民群众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前进的动力作用没有变,党的群众路线没有变。因此,在新农村建设中,我们依然要紧紧依靠和充分发挥…  相似文献   

5.
袁琳 《人民论坛》2010,(10):60-61
从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相关理论的分析中,我们可以把马克思恩格斯社会主义建设思想概括为:消灭私有制、一切为了人民群众、一切依靠人民群众、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全面协调发展。这些都构成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的重要思想来源。  相似文献   

6.
今年以来.五莲县人大常委会坚持经济建设与资源环境和社会协调发展的思路,紧紧抓住人民群众最直接、最关心、最现实的热点问题,真心实意办实事,竭尽全力解难事.有效地维护了群众的切身利益,受到了人民群众的拥护和好评。  相似文献   

7.
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必须更加重视社会建设和改革。和谐社会不是没有矛盾的社会,而是要化解当前社会的突出矛盾,使整个社会充满生机活力。和谐社会建设要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出发,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让人民群众特别是困难群众共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成果。要  相似文献   

8.
人民群众是廉政文化建设最广泛的主体,也是廉政文化建设不断丰富发展的源泉."反腐倡廉要面向全党全社会",把廉政文化建设延伸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各个层面,形成一种"人人思廉、人人保廉、人人促廉"的浓厚社会氛围,而人民群众在廉政文化建设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陈川民 《今日海南》2007,(12):11-11
民政部门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要以社会救助体系建设为着力点和落脚点,切实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使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开放和社会经济发展成果,把城乡社区建设成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社会生活共同体。  相似文献   

10.
党的群众工作,是中国共产党依据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一历史唯物主义原理,宣传、发动、教育和组织广大人民群众,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共同推动中国社会发展的全局性工作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最根本的就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就是在党的领导下,支持人民当家作主,最广泛地动员和组织人民群众依法治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维护和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此,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必须坚持执政为民的政治理念,建立科学民主的政治制度,制定符合人民群众的各项政策,树立正确的权力观。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七大指出,“要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旗帜鲜明地明确了以人为本、关注民生的战略部署和价值取向。民生问题不仅是重要的经济问题、社会问题,也是重大政治问题。既体现着广大人民群众具体、实际和直接利益问题,又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  相似文献   

13.
韦志芬 《传承》2014,(1):32-36
毛泽东社会建设思想博大精深,有着丰富的内涵,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毛泽东始终把改善人民生活、促进人民幸福作为根本宗旨,提出了一系列富有创见性的社会建设理论与观点,指导并带领群众广泛地开展社会建设,取得了卓著的成就。当前,社会建设已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之一,研究和把握毛泽东社会建设思想的精髓,对我们加强社会建设、创新社会管理具有极高的智慧之启。  相似文献   

14.
<正>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健全基层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基层群众自治机制,扩大基层群众自治范围,完善民主管理制度,把城乡社区建设成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社会共同体。社区工作是党和政府密切联系人民群众的纽带,其保障社会稳定、人民群众安定祥和生活的重要性不可小视。特别是在新疆这个多民族地区加强社区党组织建设,提高社区党组织的领导和服务能力,对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相似文献   

15.
新社会组织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发挥重要作用,新社会组织发挥了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联系沟通的桥梁与纽带作用,新社会组织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中发挥积极作用,在加强对内对外的交流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6.
社会管理是社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党中央、国务院一贯高度重视社会管理,有效地维护了社会秩序,调动了人民群众的积极性,推动了社会进步。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央更加注重社会建设,把社会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不断就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制定方针政策、  相似文献   

17.
文物是人民群众和社会的公共财富,也是党领导人民发展先进文化、建设美好生活的宝贵资源。  相似文献   

18.
人民群众创造历史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原理。邓小平同志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 ,始终自觉坚持和运用这一原理 ,强调以人民为本 ,一切为了人民 ,一切依靠人民 ,以“人民满意不满意 ,答应不答应 ,高兴不高兴 ,赞成不赞成” ,作为判断一切工作得失成败的根本标准。邓小平理论正是在此认识基础上创立的。纵观邓小平理论 ,以人民为本的人民思想是其中最主要的内容之一 ,所谓“以人民群众为本” ,是指把人民群众看作社会实践主体、价值行为主体和价值判断主体 ,它不仅充分肯定了人民群众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和决定作用…  相似文献   

19.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药品是关系人民群众生命健康的特殊商品。加强对药品的管理,保证药品质量,保障人民群众用药方便、及时、安全、有效,是维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保持社会稳定,保证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顺利进行的一项  相似文献   

20.
党的执政能力,是指党领导和支持人民当家做主,动员和组织人民群众依法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维护和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的本领。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必须始终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努力做到正确领导群众、密切联系群众、真诚服务群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