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监企合一”制度失灵的主要原因是国家在法律、财政保障等领域的制度环境供给不足,从而导致制度供给失衡,诱发了“监狱企业”不利于罪犯劳动改造质量提高这一次级制度的变迁。在转述的基础上引入新制度经济学的制度变迁理论和范式检验“监企合一”制度变迁的动因、逻辑和方向,主张当下的监狱改革不应简单否定传统的“监企合一”制度,而应当在继承和完善的基础上引导制度理性回归,在制度供给不足领域实施以地方政府为制度创新主体的诱致性制度变迁和以国家为制度创新主体的强制性制度变迁互为补充的相机组合方式,最终达成制度均衡。  相似文献   

2.
制度的产生并不根源于交易成本的存在,因为交易成本不能完全解释制度的产生。新制度的产生是由于社会分工和专业化的发展,不同经济主体的利益结构不断发生变化,不断产生新交易,新交易催生新制度,制度由此创新和变迁,交易成本也随之变化。制度的产生是交易本身的产物,即是在交易中协调不同经济主体之间利益冲突的机制和规则,而交易成本只不过是一个与制度同一层次的概念。  相似文献   

3.
制度的产生并不根源于交易成本的存在,因为交易成本不能完全解释制度的产生。新制度的产生是由于社会分工和专业化的发展,不同经济主体的利益结构不断发生变化,不断产生新交易,新交易催生新制度,制度由此创新和变迁,交易成本也随之变化。制度的产生是交易本身的产物,即是在交易中协调不同经济主体之间利益冲突的机制和规则,而交易成本只不过是一个与制度同一层次的概念。  相似文献   

4.
行政诉讼制度变迁的经济逻辑——以和谐社会构建为背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和谐社会之构建和法律制度之变迁在降低交易成本方面取得”共谋”。在政府与社会公众的利益冲突中,社会公众降低“特别牺牲”的制度需求,以及政府、法院和执政党降低道德成本的制度需求,共同推进着行政诉讼制度的变迁。根据我国目前的宪政条件,行政诉讼制度变迁的模式选择将遵循下列原则诱致性制度变迁与强制性制度变迁相结合;以司法救济的增量改革为突破口;规模效益递增的渐进性改革,逐步培育出法治力量,并最终推进行政诉讼司法体制的存量改革。完善的行政诉讼制度将为政府和社会公众的博弈行为提供明确的行为预期,激励双方由对抗走向合作,因此,行政诉讼制度变迁的绩效评价应以“官”、“民”关系的和谐为标准。  相似文献   

5.
寻租理论对于律师收费改革中的某些消极现象有着较强的解释能力。律师服务收费办法的制定与政府指导价标准的设立是政府对市场调节的一种行政干预,不可避免地导致寻租机会和寻租活动。正确界定政府在法律服务市场中的角色和作用,使其在充分发挥积极作用的同时有效地避免寻租现象的产生,已成为律师收费制度改革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6.
中美两国都是世界上最主的煤炭生产国和消费国.但是,两国的煤矿安全状况却存在较大差异.除了煤炭产业结构、技术水平和资源禀赋等因素之外,煤矿安全监管法治建设也是导致这一差异的重原因.美国煤矿安全生产立法经历多轮修订,不断纠正历次重大煤矿事故暴露出的监管缺陷,建立起独立高效的煤矿安全监管体系,完善煤矿安全监察和事故调查程序,优化了法律责任和执法机制.此外,煤矿安全监察员和煤矿从业人员的强制培训制度,也可以有效加强监管机构的监管能力和监管对象的合规水平.而美国矿山安全和健康委员会独立负责的行政复议,有效保障了对行政执法行为的纠错和对相对人的救济功能.这些经验值得中国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7.
寻租问题的法律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济学家大都对寻租作出否定性的判断并以此提出相应的政策结论 ,其中特别强调用正式的法律来减少和消除寻租现象 ,现行的寻租理论的基础过于静态化 ,对法律制度的变迁发展关注不够 ,对寻租活动促进制度变迁的积极效果也有所忽略。在我国特殊的渐进式经济改革方式以及相应的立法执法过程中 ,需要重新认识和理解寻租的性质及其在以立法为中心的制度变迁中的正面作用。  相似文献   

8.
章帆  刘建萍 《科技与法律》2009,78(2):11-14,17
软件是知识产品,其固有属性与实物产品完全不同。软件产权的界定是一个复杂的高成本的社会契约过程。现行的软件产权制度源于物权,是知识产权的一部分,表现为版权。而现行的软件产权制度与软件的固有属性之间不相协调,导致在实际商务活动中出现大量与软件产权相关的问题。软件产权制度必然向着有效发挥产权功能,促进资源高效配置的方向演化。  相似文献   

9.
农地流转制度是我国农村土地基本法律制度之一。农地流转制度的产生是农地制度变迁的必然产物,是需求性制度变迁基础之上的国家强制性制度安排。从我国当前法律体系来看,农地流转有其存在的法律制度空间,但尚需在既定制度框架内对相关法律规定进行修改和完善。  相似文献   

10.
蔡德林 《行政与法》2006,(12):109-111
环境扰民是法律问题、制度问题,同时也是经济问题。长期以来,由于观念上的原因和制度上的缺陷,使这一问题没有得到有效解决。随着新制度经济学在我国的兴起,为我国政治、经济等领域提供了一个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新视角。新制度经济学中的产权理论、外部性问题、制度成本问题、寻租问题及制度变迁理论,在立法和制度建设上,在相关行政管理机关的观念上,对于分析和解决环境扰民问题有着重要的启发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对法律制度的一种经济学理解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依据新制度经济学的定义 ,法律作为政府按一定程序有意识创造的一系列正式规则 ,也是一种制度安排形式 ,且在全部制度形式中居于核心地位。法律制度主要通过激励、配置、保险和约束的作用 ,向人们提供旨在建立一种秩序的服务。法律制度变迁和创新是法律制度的供给者或决定者与接受者或需求者在制度市场上交易法律制度这一特殊商品的过程。法律制度本身也是一种重要的资源。  相似文献   

12.
银行制度不等同于金融制度,但在中国特殊国情下金融制度的变迁路径主要表现为银行制度的变迁,我国银行制度的变迁是在国家主导下进行的渐进的过程,具有一些特殊性。监于此,本文从新制度经济学理论的视角对此进行初步的探索。  相似文献   

13.
生产安全问题是在经济发展大潮中,在我国转型时期出现的,是影响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重大问题。我国对高危行业实行安全生产许可制度,建立安全生产市场准入机制,是行政许可法在生产领域的具体运用,是依法强化安全生产管理的重要标志,意义深远。但安全生产行政许可制度发展时间比较短,在实践中也暴露出不少问题。本文就安全生产行政许可制度在实践中产生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对该制度予以改进和完善。  相似文献   

14.
法律规避作为一种法律现象,不仅表现为一些守法主体之间对于某些违法行为造成后果的私了,还表现为守法主体与适法主体之间的合作。这种合作式的法律规避,使得作为国家正式制度的法律处于一种虚置的地位,具有严重的危害性。行为人选择规避国家正式法律,从双方的角度来说都是理性选择、追求效用最大化的行为。一种正式法律制度要想获得成功,必须在一定的制度结构中能够满足人们追求利益的需求,否则,就要被潜规则所取代。  相似文献   

15.
论煤矿安全投入法律制度的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煤矿安全投入的足额到位对预防事故的发生至关重要,急需完善的法律制度对其加以保障。但是我国尚未建立起煤矿安全投入的法律制度体系,现存立法较为混乱,内容互相矛盾,先期投入规定笼统,煤矿安全的"软件"投入被忽视,安全投入的监管机制不健全,违法责任的设定较轻。建议对现有立法进行全面清理,构建煤矿安全投入的制度体系,重视煤矿安全的"软件"投入,细化煤矿投产前的先期安全投入规定,借助社会力量来加强对煤矿企业安全投入的监管,强化安全投入的违法责任,加大处罚力度。  相似文献   

16.
罗尔斯的正义理论引起了西方政治哲学的巨大变革,对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重要的借鉴意义。罗尔斯的制度正义理论启发我们: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必须正确处理好正义和平等,正义和自由,正义和效率的关系,必须调节各种利益冲突,实现社会和谐稳定,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实现和谐社会的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17.
叶晖 《法制与社会》2013,(21):209-210
当前我国农业发展处于薄弱状态,农民也一直属于弱势群体,"三农问题"让人担心,以往的农村土地结构已经不能跟上时代的发展脚步。但是想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农村经济改革是最根本的体制变革,土地产权制度必须适应时代的需要。  相似文献   

18.
现代经济发展的现实表明,以生产要素投入论为核心的古典经济增长理论不能很好地解释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要把科学技术转化为促进经济增长源泉,还需要对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的安排作出适应性调整。新制度经济学在此方面贡献重大:其将传统理论中视为外生变量的制度内生化;对制度创新在宏观经济增长及微观经济绩效层面上的影响进行了经济学分析;确立了制度内生化经济增长理论,带动了现代经济增长理论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19.
本立足于法和经济学的分析方法,揭示了我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制度效率低下的根本缘由,提出了增进这一制度效率的立法途径,认为:从经济分析角度睦,重构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权制度仍是立法成本最低的一种立法路径,从交易成本理论考察,应将村民小组界定为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土地承包权的物权化有助于消除承包合同双方的协议障碍,降低交易成本,物权法在对土地使用权进行以利配置时,应区别土地承何种功能而遵循不同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我国煤炭生产事故频发,为了预防矿难事故,我国应利用刑法手段,加大刑法在煤炭安全生产领域里的调控力度,强化对煤炭生产过程中的违法违规行为的惩处力度,使煤炭生产企业和有关人员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关心矿工的生命安全,以期更好地预防矿难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