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自1979年开始,东部地区在改革开放政策的推动下,经济得以迅猛发展。据统计,在1979年至1995年的17年间,我国经济按可比价格计算,年均增长速度为9.8%,东、西部地区的增长速度分别为12.8%和8.7%,东部地区高出西部地区4.1个百分点。这使一度缩小的地区经济差距又呈拉大之势。在近几年的国内生产总值比率中,东部地区占65%以上,西部地区仅占15%左右,在全国人均创造国内生产总值中,东部地区超过平均数4成以上,西部地区只有平均数的一半左右。  相似文献   

2.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杜鹰近日在昆明透露,过去5年里,中国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经济增长速度首次全面超过东部地区经济增速,这标志  相似文献   

3.
经过周多年不懈努力,西部社会、经济的各个领域都发生了巨大变化,整体实力不断增强,但与东部相比,差距仍不小。从1949年至1978年,国民生产总值增长速度西部地区高于东部地区0.44个百分点,到1978年东西部的年人均收入差距已缩小到200元左右。自1979年开始,东部地区在改革开放政策的推动下,经济得以超常规发展。1979年至1995年,我国经济增长速度东部地区高出西部地区41个百分点,使一度缩小的地区经济差距又呈拉大之势。在近几年的国内生产总值比率中,东部地区占65%以上,西部地区仅占15%左右。在全国人均创造国内生产总值中,东…  相似文献   

4.
“八五”期间是我国建国以来经济增长速度最快,经济成就最为显著的五年。但是,由于多种因素,东部与中西部的发展差距有所扩大。“八五”期间,全国国内生产总值(G*P)年均增长率为11.8%,其中,东部在16%以上,而中西部仅9%左右。1994年东部地区(GDP)是全国的55.4%,而占全国土地面积89%的中西部地区仅占44.6%,固定资产投资东部地区占全国的67.41%,中部占ZO43%,西部只占12.16%。东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差距扩大问题,已经到了非解决不可的地步。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东部与中西部差距问题,这是事关改革和建设全局的重…  相似文献   

5.
一、经济 增长,东快西 慢,中部最低 从三大带来 看,东部地带的 增长速度最快, 其增长速度明显 快于全国平均水 平,其中广东的 增长速度可达12.3%;中部地带的许多省份是我国的传统工业基地和重要能源原材料产地,重工业所占的比重大,国家计划调拨的产品多,经济增长缺乏后劲,有些省区目前正处于爬坡阶段,在中部地带的9个省区中,黑龙江、吉林、湖北、山西、安徽、江西、河南、内蒙等8个省区的增长速度都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西部地带产业结构水平有待提高,经济增长缺乏活力,部分原材料产地由于受国家价格政策的约束,经济效益难以改善。 二、工农业…  相似文献   

6.
中部与东部地区经济的互动关系及协调发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坚持科学发展现,统筹并实现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是新世纪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方针。中部与东部地区在经济发展中具有很强的互补性,二者存在协调互动发展的内在必然性。加强中部与东部地区经济的协调互动发展对于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以及中部崛起、东部发展和西部开发等都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由于党和国家高度重视西部的开发 ,并注意东、中、西部地区的协调发展 ,尤其是“九五”以来 ,随着国家加大对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 ,东部与中西部地区间发展差距扩大的趋势明显减缓 ,区域经济格局发生了一定的变化 ,表现出五大经济特征 :一、中西部地区GDP增长速度加快 ,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的增速差距出现缩小迹象。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的GDP增速差距由 1999年同期的 2 71个百分点减少到目前的 1 83个百分点。二、东、中部地区工业增加值保持快速增长 ,工业经济运行质量继续提高。 2 0 0 0年第二季度东、中西部占全国工业增加…  相似文献   

8.
《福建理论学习》2014,(9):48-48
●国家发改委发布信息,我国今年以来地区经济呈现两个积极变化:东部地区经济增速降幅逐渐收窄,呈现逐步趋稳的良好态势;中部地区积极承接东部沿海地区和国际产业转移,固定资产投资等增速居各地区之首。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五大指出:“进一步发展东部地区同中西部地区多种形式的联合和合作。”实行东西部经济联合发展是我国21世纪经济发展战略逐步西移的重要内容,是缩小东西部地区发展差距的重要途经,也是改革开放十几年来东西部经济融合发展的实践经验总结,联合能够使东西部经济达到优势互补,资源获得最佳配置,从而形成整体优势,创造出新的生产力来。因此,新疆必须抓住这一历史机遇,加快发展自己。新疆同东部地区实行经济联合发展过程中,有几个问题必须加以正确认识和处理,这对加快新疆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一、必须遵循的几个原则1.平…  相似文献   

10.
《先锋队》1996,(6)
东西部差距有多大改革开放十余年来,我国东部发展迅猛,西部发展缓慢。1979年到1994年的15年间,东部地区受优惠政策扶持,国民生产总值平均增长速度明显加快,平均比西部地区高出4.1个百分点。例如,1993年,东部地区在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已占60.1...  相似文献   

11.
今后五年目标: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人民生活显著改善 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经济保持又好又快发展,主要经济指标增幅持续达到或超过东部地区平均水平。人均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两番,达到4.6万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比2007年翻一番,超过2000亿元。经过五年的努力,辽宁省经济总量和综合竞争力再上新台阶,开始步入东部发达地区行列。  相似文献   

12.
邬佩琳 《理论导报》2008,(12):13-14
我国目前所说的中部是指山西、安徽、河南、湖北、江西和湖南六省,它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区域,既是具有内在联系的地区性的国民经济综合体,又是支撑全国经济协调发展的战略后方地区.中部地区传统经济基础较好,具有一定的科教和人才技术优势,交通通信便利,资源储量丰富,区位优势十分优越,是重要的农业生产基地和老工业基地.自从我国实行了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政策,外商在我国投资的力度加大,但是外商投资基本上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中部地区利用外资明显不足,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部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3.
张健  赵宁 《学习月刊》2010,(22):102-103
随着中部崛起提升为国家战略.中部地区迎来一个新的发展机遇。东部地区主要是指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江苏、上海、浙江、福建、广东和海南等10个省市,土地面积91.6万平方公里。占全国的9.5%,2008年人口为4.54亿人,占全国总人口的38.5%。  相似文献   

14.
《当代贵州》2013,(6):10-10
孙久文在《中国经济周刊》2013年第3期撰文指出,2012--2013年是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转换时期。东部沿海结构调整正当时。东部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经济地带,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地区作为中国区域经济的三大增长极,以外向型经济为引擎,拉动了中国经济高速增长。中部地区总量增长,出口起伏。东北地区投资高速增长,外贸遇寒冬。西北地区经济增长最稳定。西南地区出口高速增长对外开放潜力巨大。区域差距缩小,“重心”仍在东部沿海。  相似文献   

15.
李宏鸣、王海林、张波庆在《瞭望新闻周刊》1999年第47期撰文指出,中部地区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战略中举足轻重,是直接关系到我国能否成功实现共同富裕的关键地带,面对日益严峻的发展环境,中部地区必须首先立足于强化自身,以提高经济素质和竞争力为目标,以进一步推进改革开放为动力,顺应国内外经济发展的新形势,确立和实亏包符合区情、省情的发展战略,充分发挥中部地区的比较优势和增长潜力,在实现中部地区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为全国社会经济可持续稳定增长作出更大的贡献。对此,必须坚持五大发展战略:一是加快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缩小与东部地区在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上的区位差。二是既要对外开放,又要对国内的东部、西部开放,“承东启西”。三是要通过调整产业结构,增强中部的竞争力。四是要加快城镇化建设,形成多层次的经济增长极。五是大力开发人力资源,全面提高科教水平。中部发展战略的五大重点  相似文献   

16.
我国地区经济合理布局与协调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的战略演变:建国初到70年代末采取了平衡发展的战略,着重加快内陆地区的发展,缩小东西部的经济差距;80年代到上世纪末采取了梯次推进的战略,让东部地区先发展起来,带动和帮助西部地区发展;2000年开始了西部大开发战略,重点加快西部地区的发展,以实现全国地区经济的合理布局与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7.
随着中部崛起提升为国家战略,中部地区迎来一个新的发展机遇。东部地区主要是指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江苏、上海、浙江、福建、广东和海南等10个省市,土地面积91.6万平方公里,占全国的9.5%,2008年人口为4.54亿人,占  相似文献   

18.
正确处理东部地区和中西部地区的关系张秀岩改革开放17年来,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导下,中国所有地区的经济都有了较快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也有了较大的提高。但是,由于地理、历史、经济、社会和政策等多方面因素的综合作用,东部与中西部地区的发展逐步拉...  相似文献   

19.
美国经济仍处在温和增长期○柯居韩一从1996年美国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看,整体经济状况好于1995年。表现在以下几个主要方面:(一)增长速度加快,增长势头相对稳定。据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调查报告的统计和预测,1996年上半年的经济增长按年率计算为3.1%...  相似文献   

20.
改革开放以来,贵州的国民生产总值以年均9%以上的速度高速增长,在1980年的基础上,1987年实现了第一个经济翻番。但由于原有基础薄弱,与全国及邻近的西部和一些中、东部省区相比,差距却越拉越大。1993年,贵州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为9.9%,比西部地区的四川、云南、陕西、广西分别低3.9、0.7、3.4、11.3个百分点,比中部地区的江西、湖南低3.8、3.0个百分点,比东部地区的江苏、浙江、山东分别低10.2、15.8、12.4个百分点。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差距就更大。1996年,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是1900元左右,而贵州仅为1277元左右,差率是48.7个百分点。早在1994年,我省的农民人均纯收入与全国相比,差率是55.5个百分点;与上述省区相比,差率分别是20.2、1.5、1.5、35.5个百分点,54.8、44.6个百分点,132.7、189.3、67.7个百分点。上述基本数据表明,贵州经济社会的发展情况已经成为西部地区的典型代表。在国民经济分三步走的战略目标中,贵州经济发展较中东部省区落后了1至2个跨度。 本文仅根据笔者对贵州现阶段省情的理解及缩小贵州与中东部地区差距的决策取向谈些认识,以期对省委和省政府有关决策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