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事实上,中国的“和平崛起”一经提出,立即成为一个世界性课题。北京许多从事政治,经济、国际事务研究的专家学者纷纷投入研究,尝试就中国怎样才能崛起、国民应有什么样的心态、崛起的中国如何与世界相处,可能导致国际秩序发生什么变化等等问题,作出回答,期能对中国的崛起贡献绵力。本文拟就北京消息人士透露的专家学者的论述略作介绍。  相似文献   

2.
石培华 《当代贵州》2011,(33):63-63
“爱旅游、爱生活”。为推进旅游与文化的融合,建议启动旅游新文化行动。中国已经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初步实现了小康社会,中国人开始重新思考生命的价值和生活的意义,旅游逐步成为平民大众的基本需求,现代旅游应该在幸福生活中彰显魅力。100年前的新文化运动是为了让老百姓普遍获取知识,一个没有知识的民族,是无法崛起于世界的。今天发起旅游新文化行动,是为了让中国公民更好地享受生活。当衣食温饱不再困扰生活,我们开始渴望了解这个世界、渴望探索生命的价值,旅行成了认识世界、认识人生、认识自我的一种极好的方式。  相似文献   

3.
《党课》2011,(24):27-34
文化体制改革攻坚,中国文化产业发生了什么?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如何齐头并进?政府、资本、文化资源的关系发生了什么变化?“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自强”如何萌生、如何发展、如何实现?中国的崛起不应当只是一个普通国家的崛起,而应当是一个文明国家的崛起。中国贡献给世界的不能只是商品,也应当有文化。只有在此基础上。中国的“和平崛起”才有可能开创一条新的大国崛起之路,带给全世界一个新的国际秩序。  相似文献   

4.
胡锦涛同志向全世界提出了建设和谐世界的理念,为中国实现和平崛起提供了强大的理论保障。当前,南北差距扩大,新干涉主义大行其道,恐怖主义,环境恶化等一系列现实问题对和谐世界的建设构成了严峻的挑战。厘清东西方文化对和谐世界的理解差异,正确认识和谐世界与和谐社会的关系.冷静对待“中国责任论”.妥善统筹软硬实力的关系,是建设和谐世界中应处理好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5.
巴西、俄罗斯、印度和中国(BRICs)四个新兴大国正在屈起,其经济实力和政治力量逐步增强,这四个新兴大国必将对实质上是美国主导下的单极格局而表现形式是"一超多强"的世界格局构成挑战,新兴大国的崛起必将推动世界格局走向多极化.  相似文献   

6.
随着传统经济向新经济、工业社会向生态社会的逐步演变,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世界各国普遍重视的问题。自 20世纪中后期开始,“绿色革命”蓬勃发展,“绿色浪潮”席卷全球,绿色贸易应运而生,它的迅速崛起对于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既是一个良好的机遇,也是一个严竣的挑战。加入 WTO在即,做为中国经济总量和进出口贸易大省,山东应探讨加入 WTO对本省绿色贸易的影响,并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应对措施。   一、绿色贸易的含义及 WTO关于绿色贸易的规定   绿色贸易是新时代的产物,尚无明确的概念界定。综合各种…  相似文献   

7.
章严 《实事求是》2007,195(2):22-24
"和平崛起"与"和谐世界",是中国近期提出的外交新理念."和平崛起"是对以和平的方式,通过不断增强自身的相对实力,从而成为世界强国这一动态发展过程的理论阐述."和谐世界"是中国"和平崛起"的外交战略目标. "和谐世界"理念的提出,表明"和平崛起"的中国是维护世界繁荣与稳定的重要力量,展现了中国勇于承担世界责任的大国形象,这必将有利于进一步提高中国的国际影响力.  相似文献   

8.
我是个幸运的人,从1983年起至今,以各种身份陆陆续续走访了105个国家和地区。这段时间也正逢中国的迅速崛起。实际上,不管你是否使用“中国崛起”这四个字。国际社会似乎已普遍接受了这个概念,而且从我的观察来看,大部分使用这个概念的人对中国并无恶意。至于印度是否真正崛起.国际上还有争论。但对中国的崛起,世界似乎已形成了共识。  相似文献   

9.
我是个幸运的人,从1983年起至今,以各种身份陆陆续续走访了105个国家和地区。这段时间也正逢中国的迅速崛起。实际上,不管你是否使用“中国崛起”这四个字。国际社会似乎已普遍接受了这个概念,而且从我的观察来看,大部分使用这个概念的人对中国并无恶意。至于印度是否真正崛起.国际上还有争论。但对中国的崛起,世界似乎已形成了共识。  相似文献   

10.
《党课》2013,(5):19-19
2003年1月,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胡锦涛在对中央党校一份报告的批示中提出,要就中国和平崛起道路问题开展研究。随后,中央成立了专项课题组,由中央党校原常务副校长郑必坚领衔,对中国和平崛起道路这一课题,从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多个层面进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1.
社会主义的发展历程呈现出由共同胜利向一国首先胜利、一国首先建成转变的历史轨迹,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进一步展现出一国首先崛起的历史趋势。马克思恩格斯的共同胜利论蕴含着社会主义革命在一国首先发生的因素,列宁的社会主义革命理论侧重一国首先胜利,斯大林则主张一国首先建成社会主义。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主义力量在世界范围内发生新的变化,新时代的中国一枝独秀,坚定地高扬起科学社会主义大旗,呈现出社会主义在中国首先崛起的历史趋势。这一崛起是以致力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和平崛起,而非建立新的霸权。探讨社会主义从一国胜利到一国崛起的理论与实践进路,对我们坚持自信自立,致力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引领科学社会主义走向现代化场域,具有重要的世界性意义。  相似文献   

12.
亚洲或东亚的崛起和中国的崛起,是世界历史的必然趋势,"和平崛起"是当代内部和外部历史条件下铸就的国际现象和历史趋势,中国是最大的一个发展中的国家,在东亚经济和平崛起及在世界经济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相似文献   

13.
<正>摘录:"中国崛起",不是一个"要不要"的问题,而是一个如何崛起、怎样崛起的现实问题。"中国崛起"是一个"正在进行"时,其核心是中国在国际体系和世界市场中的地位和作用,包括适应性、相关性、影响力和创造力……其崛起模式及崛起方式,不仅影响中国自身发展,而且也会影响世界的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14.
亚洲或东亚的崛起和中国的崛起,是世界历史的必然趋势,"和平崛起"是当代内部和外部历史条件下铸就的国际现象和历史趋势,中国是最大的一个发展中的国家,在东亚经济和平崛起及在世界经济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相似文献   

15.
孙书慧 《新长征》2007,(10):61-61
当前铁路建设的快速发展和城市轨道车辆市场的迅速崛起.为长客股份公司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温家宝总理在今年2月视察长客股份公司时,对我们寄予厚望,他说,长客股份公司要成为中国的西门子、中国的阿尔斯通。为此,我们明确地提出“培育精细品质、打造民族品牌”的核心理念。这一核心理念的提出。抓住了建设一流企业的核心问题,抓住了企业发展的主要矛盾,为企业真正迈向世界一流奠定了认识基础。  相似文献   

16.
从1949到2009,60年的时光,在漫漫历史长河中只是短暂一瞬,但对于中国、对于中国人民来说,这60年却充满奇迹,这60年却意义深远。正是在这弹指一挥的60年间,中国为人类社会演绎了一场波澜壮阔的巨变,走过了其他国家几百年的发展历程,向世界展现了正在东方崛起的一个崭新的文明古国的实力和风采。  相似文献   

17.
马坤 《理论研究》2012,(3):60-63
战争是世界格局嬗变的一个重要机制,对既有世界模式不仅具有特定的表达和强化功能,而且在建立世界新秩序上具有重要的塑造和转化功能。中国和平发展道路以独立自主为前提,以和平、合作为追求,但决不畏惧和放弃战争,对侵犯中国国家利益的破坏活动给予坚决回击。这种战争正义观超越了西方传统“战争一崛起”逻辑,在推进国际民主正义与建设和谐世界中将形成强大的价值引领效应。  相似文献   

18.
为了顺应广大读者对“大国崛起”这一话题进一步反思和讨论的需要,8位曾参与CCTV《大国崛起》的历史专家对这些备受争论的诸多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度解读。本书站在世界文明发展的历史高度,紧扣正在和平发展的中国国情,并综合社会各界对大国崛起话题的讨论,用讲座的形式和通俗流畅的语言,以全新的角度和笔触重新反思了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法国、德国、日本、俄罗斯、美国9个大国崛起的经验与教训,聆听历史给我们的启示。  相似文献   

19.
政治文化是指政治关系在人们心理和精神上的反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化是中国和平崛起的强大精神支柱,在中国和平崛起的新道路上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中国和平崛起过程不仅是我国政治文化嬗变的过程,而且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化建构产生了强大的冲击。为世界提供政治文化思想是成为世界强国的基本条件之一。我们要以政治文化世俗化为目标,创新发展主流政治文化,客观评估传统政治文化,批判借鉴西方政治文化,大力完善政治社会化渠道,为中国和平崛起提供有利的政治条件。  相似文献   

20.
邓小平经济思想的精髓马建堂指导世纪之交的中华民族实现崛起于世界东方之历史使命的理论是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而这一伟大理论的基石就是科学和辩证的生产力论。在某种意义上,邓小平理论,特别是他的经济思想,就是已经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中国如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