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怀念     
<正>祖父已离世多年,我却时常回想着他、怀念着他。祖父有一手好手艺,是远近有名的"豆芽大王"。他一年又一年地劳作在作坊与水井间,日久天长,身躯弯成了一张弓,黄豆芽绿豆芽,就这样合着祖父的体温奔向了梦想的豆芽林。祖父培育的豆芽粗壮、色白,很受消费者欢迎。青杠、来凤、中兴、丁家、璧山都有市场,大家经常爱买他的豆芽,见着他时都亲切的叫他"王豆芽"。祖父是个勤劳的人。土地包产到户后,祖父经常干好自家的活后就去帮几个儿子和邻居干活,别看他那时六、七十岁,干起活来可精干啦。祖父和祖母一直心地善良,和左邻右舍关系相处的十分融洽,口碑很好,  相似文献   

2.
<正>祖父许德珩对我关爱教诲31年,耳提面命,令我终生难忘。祖父对我告诫最多的是:好好读书,不可荒废时光。将来自食其力,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我上小学时,遇到文化大革命,学校停课,全民搞运动。一天,祖父上天安门城楼参加毛泽东主席接见红卫兵的活动,看到毛主席问他  相似文献   

3.
雪白的向往     
我没见过我的祖父。但父亲经常向子女们讲起他。父亲告诉我们,祖父是个医生。但祖父生活在一个动荡的时代,他并没能静下心来行医。祖父在1925年到广州参加了国民革命,后来他以军医身份随北伐军一直打到武汉。可惜他在1932年便去世了。祖父留下遗嘱,要孙辈学医,成为治病救人的白衣天使。父亲曾以优异的成绩考进过协和医学院,但是由于后来与祖父失去联系,没有了经济来源,只好辍学,去谋求一个马上能养家糊口的职业;他当然更为迫切地企盼子女们至少有一位能终于成为医生。遗憾的是,由于种种主观与客观的原因,不仅我和哥哥、姐姐们长…  相似文献   

4.
信用在中国     
正一二十多年前,我第一次去温州做调研。那时的温州因贩卖假冒伪劣产品而臭名昭著,杭州等城市公开焚烧温州皮鞋,一些商店门口甚至贴出告示,"狗与温州货不得入内"。然而,就在外界看来信用已经全面破产的温州,我却发现了一个十分让人意外的现象,温州民间借贷市场的信用居然非常之好,两个同村人借钱是不用打借条的,几万元的现金,有借有还,仅凭口据。为什么温州人敢于欺骗天下消费者,却不敢欺骗一个老乡?道理是在信用成本:他把假货卖  相似文献   

5.
正他是豪门之后,拥有亿万家财,然而在旁人的眼里,他却节俭得近乎"吝啬"。他出生成长在台湾,却为"打造可敬的温州人"而奔走疾呼,不辞辛劳、殚精竭虑,穿梭于两岸之间。他就是何纪豪,一个将慈善视为毕生事业,誓将微笑洒满每一个角落的温州籍台胞。——题记"温州制造、台湾交货""我是温州制造,台湾交货。"谈到自己的身世,出生于1950年元旦的何纪豪幽默地说。原来,何纪豪的父  相似文献   

6.
儿时,每逢春节,父母总是带我们去庄希泉爷爷(时任全国政协副主席、全国侨联名誉主席)家拜年。母亲讲,庄爷爷年轻时在厦门从事抗日活动,被日本人抓起来押解至台湾,正好与祖父同关在台北的监狱中。两人互相鼓励,成了挚友。记得每次去拜年,庄爷爷都会对我们讲,你们的先祖父很了不起,一年中有好几个月被日本人关起来。他是抗日英雄,是台湾的“圣雄甘地”……那时我年幼不谙历史,感觉像听一个离我似近又远的英烈传奇。长大后,我知道了圣雄甘地是领导印度人民以非暴力方式反抗英国殖民统治而赢得独立的民族英雄;也知道了先祖父在日…  相似文献   

7.
他是“温州民间形象大使”,一直倡导“让企业无国界”,致力宣传温州人创业精神,致力加强温州中小企业与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他,每年要为各级政府提供七八个专项调研报告,接待考察团上百批,来访学者上千名,并为相关企业举办上百场经贸洽谈会和各种短期培训班。他被一些媒体称为是“温州最忙的人”。他,就是温州市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会会长、温州管理科学院院长周德文先生。  相似文献   

8.
正家风,这个词语在我普通的小家庭里甚少被严肃地提及。家族家风是什么?回望我所仅知的家族四代短暂历史中,诸多记忆琐事浮现眼前。午饭桌上,我第一次郑重地提起家风这个词语,希望从父亲那里知道更多这个家族的故事。父亲一下子来了精神,滔滔不绝地给我讲起了祖父的点点滴滴。祖父高寿,活到90岁,无疾而终。在我的记忆里,他总是那么平静,少言寡语,仿佛这就是他一生的诠释。祖父是一位党龄近60年的老共产党员,解放后入党,他们这一代人记录着中国发展的历史,从革命战争年代到全国解  相似文献   

9.
1949年,我在上海念中学。5月25日,我看到街上来了很多脚蹬布鞋、肩飘五色彩带的战士,从心里欢呼:上海解放了!不久,陈毅市长来看我的祖父冒鹤亭,邀请他赴京开会。祖父以年迈婉  相似文献   

10.
<正>他是吉林企业界的一颗耀眼明珠:全国创业之星、吉林市劳动模范、吉林市十大杰出青年企业家、吉林市工商联常务执委、吉林市温州商会副会长、吉林市硬笔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吉林市博大生化有限公司董事长、吉林市吉瑞石油机械有限公司董事长……在众多来之不易光环照耀下,他却只是自豪而谦虚地介绍自己——"我是温州人的儿子,吉林市人大代表卢银存"。  相似文献   

11.
对中国共产党而言,统一战线是三大法宝之一,偏离了它,革命和建设就要受到挫折;但对我们普通知识分子来说,统一战线是生命线。党的政策正确,我们就信心百倍,深感有用武之地;反之,我们就像被母亲抛弃的孩子,不知该走向何方。我出生于一个世代教书的家庭。祖父黄敦慈先生是数学教授,先后任教于河南大学和新乡师范学院。他勤勤恳恳,诲人不倦,是公认的一位严师。祖父一生艰苦朴素,工资除养家糊口外,还资助困难的学生。直到现在,家乡中学还存有他20多年前寄去的2万元钱,学校用这笔钱的利息为学生订报刊。祖父对子孙要求很严,从不娇惯。我们稍不努…  相似文献   

12.
丁莹 《黄埔》2015,(2):66
李树森,字白墨,又名少亭、一苗。出生于1915年9月21日,天津人。李树森四岁时丧父,之后随母亲回到天津老家生活。因父亲六兄弟的子女中只有他一个男孩,所以备受祖父祖母和叔伯的宠爱。但是宠爱归宠爱,祖父对他的教育却非常严格。六岁开始,祖父就让他每天早上在庭院内的方砖台上练字,曾拜当时颇具盛名的书法家张伯年先生为师。小学四年级时,李树森的书画作品在学校的展览比赛上均获第一名。从那时起,他  相似文献   

13.
1898年12)q19日.郑振铎出生于浙江温州(祖籍福建长乐)。对这个出生异地他乡的郑家长孙,祖父疼爱有加,为之取名振铎,字警民。铎乃一种古乐器,形如铙、钲而有舌,古代宣布政教法令时用的一一其寓意十分明显,祖父希望长孙将来有大作为。同时,祖父还给郑振铎取了一个颇具福州地方特色的小名“木官”,为的是好养,不至于夭折。  相似文献   

14.
周培源先生是我的老师。周老家与我家又是几代世交,我们两家的往来,得从周老的父亲文伯公与我祖父童伯章的交往说起。我们两家是同乡,祖籍都是江苏宜兴芳桥,周老家住芳桥后村,我家住桥南河边,近在咫尺。清末,芳桥的读书人不多,文伯公常与祖父在一起交流思想,切磋学问。我祖父有八个子女,他就在家中开设学堂,教育我的父、叔、姑母等,周老也就来我家与父、叔们一起念书。因此,周老常说,“我与你父亲是拖鼻涕朋友”,意即自小就在一起。当时,文伯公与祖父有一个共同的认识,就是“振兴社会、教育先行”。祖父在镇上创办了阳山小…  相似文献   

15.
祖父     
艾童 《中国减灾》2011,(3X):63-63
<正>你离开一年又七天,这个世界上,我再也没有可以称为祖父的人了。我骤然发现,自己再也不是那个被祖父宠爱着的孩子了。我应该,而且必须长大了。那时我还在小城上高中,一两个月回家一次。但每次回家,你总是蹒跚着脚步,穿过村子里那条黄泥路,早早地站在小卖部旁边的岔道口等我。  相似文献   

16.
一张标准的法国男人的脸,一口标准的瑞安方言。 实际上,他的血管里却流动着中国人的血。更重要的,是他的心、他的灵魂深深地烙上了中国人的烙印。 他,就是现任法国华侨华人会主席的林加者。“法国华侨华人会”是法国最具影响力、历史最悠久的华人社团,因该社团主要由温州籍华人组成,在许多人眼里,林加者俨然成了“温州人”在法国的“带头人”。他在法国出生,却在温州长大;  相似文献   

17.
花间道性     
胡玥 《人民公安》2007,(12):61-61
每年清明,我都得回趟老家,漫山遍野的油菜花,故去亲人的容颜,还鲜活其间。祖父离开我已经6年了。这6年,我从乡村走到了城里,从多愁善感变为脚踏实地,从一个孩子成长为孩子他爸。这  相似文献   

18.
刘文锋 《黄埔》2020,(3):66-67
光阴荏苒,转眼父亲刘秉坤已逝世20年,但他的音容笑貌时常浮现在我的脑海里,特别是他生前经常向我们讲述黄埔历史,教育我们要发扬黄埔精神的场景至今历历在目,一直激励着我和我的后代。父亲刘秉坤出生于一个书香家庭。祖父是前清秀才,终身执教私塾。父亲小时候在祖父身边读书,后来考取黄埔军校第9期,毕业后在国民党81军担任过少校参谋。抗日战争期间,父亲参加了长沙保卫战等战役,经历了枪林弹雨的洗礼。直到晚年,父亲的大腿骨上还残留着一块抗战留下的弹片,用手可以摸到。  相似文献   

19.
<正> 地球上有鸟儿飞不到的地方,但没有温州人到不了的地方。有人的地方就有温州人。有创业人群的地方,就有温州人。温州,因为市场经济的活跃,成为当今中国的一个热门话题,成为当今世界的一个奇特现象。  相似文献   

20.
《黄埔》2020,(4)
正记忆中的祖父身型瘦弱,为人谦和、举止儒雅。就是这么一位看上去极为普通的老人,却参加过北伐、抗日、解放战争,为国家和民族奉献了一生。祖父生前很少和我们提及他的戎马生涯和艰难岁月,当离开这个世界时,却只留下一本记录自己心路历程的诗集——《味荼吟草》。今天,我重读祖父的《味荼吟草》,在诗句中寻找祖父的足迹,追忆老人平凡而又跌宕起伏的人生,并作此文表达对祖父的缅怀之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