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实践》2014,(1)
<正>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提出"把我区建成体现草原文化、独具北疆特色的旅游观光、休闲度假基地"的旅游业发展新定位,将发展旅游业上升到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高度,定位为自治区着力打造的"五个基地"之一。这必将推动自治区旅游业新一轮大发展。一、内蒙古旅游业发展的现状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步伐,在自治区党委、政府一系列方针政策的指引和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自治区紧紧抓住了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和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的战略机遇,全区旅游业在产业规模、水平、质量方面得到了全面提升。2007年到2012年,我区旅游业各项经济  相似文献   

2.
人文价值作为人类社会人文精神传承的精华,在旅游业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然而,我国目前旅游业发展中存在着"过度商业化"现象,在一定程度上侵蚀了旅游业的人文价值。重塑旅游业发展的人文价值,在政治层面需要完善相关的规章条例,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在社会人文层面需要在旅游业从业者中的普及人文价值教育,保护和发展旅游城市的特色风土人情;在民众层面需要塑造游客与景区当地居民的人文精神。  相似文献   

3.
杨家卿 《学习论坛》2004,(11):27-29
"焦作现象"的出现是焦作人多年来对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之路的艰辛探索的结果."焦作现象"给我们如下启示领导者重视是旅游业发展的必要条件;宣传达室促销是旅游业发展的重要手段;良好的工作作风是旅游业发展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4.
尹辉 《当代贵州》2010,(3):17-18
<正>如何发挥贵州自身的生态资源优势,加速将生态资源转换成发展的"生态资本"?"两高"的修建为贵州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性机遇。"两高"催热生态旅游业2009年,贵州旅游业再度实现突破。以旅游业为龙头的第三产业占贵州GDP比例首次超过50%,旅游经济的重要性不断凸显。  相似文献   

5.
<正>黔南始终把旅游业作为支柱产业打造,旅游业呈现出总体持续向好的态势。发挥比较优势跑出旅游发展加速度:旅游业是新兴产业、朝阳产业、可持续发展产业,也是关联度大、带动性强的产业。黔南州提出实施"大旅游"战略行动,把旅游业打造成为战略性支柱产业,优势何在?唐德智:党的十九大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参加贵州省代表团讨论时,对贵州"三无"进行了全新解读,坚定了我们大力发展旅游业的信心和决心。黔南州是贵州省中南部的一颗璀璨明珠,也是贵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云南省的旅游产业发展迅速,云南已跨入旅游大省的行列.在赴云南的考察中,我们了解到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强力推动,是云南旅游业发展的外部条件;云南独有的自然风光和浓郁的民族风情是其内在的基础;云南人确立的"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的目标更丰富了他们的旅游内涵,提升了旅游品位.当然,云南的旅游业也还存在不少的问题和不足,深刻地总结云南旅游业发展的经验教训,对于指导杭州旅游业的发展,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7.
当前我国旅游业面临着一系列新的重大发展机遇,党中央作出了把旅游业列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的决策,《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明确提出,把旅游业培育成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  相似文献   

8.
文化是石家庄市旅游业发展的"灵魂"。一个区域文化底蕴越深,旅游业发展的生命力就越强。石家庄市人文资源、自然资源都非常丰富,要想实现做大做强旅游业的战略目标,必须坚持"文化旅游联袂"原则,同时坚持规划至上,切实提高规划设计水平与规划管理水平;加大基础工程建设力度,提升旅游环境承载力;苦练内功,狠抓旅游人才梯队建设;创新文化旅游产品及宣传营销工作。  相似文献   

9.
泉州获得中国首个"东亚文化之都"称号,迎来了建设东亚文化之都发展文化旅游业的新机遇。泉州发展文化旅游业的优势是文化旅游资源数量多门类丰富;弱势是文化资源静态展示多于开发利用,缺乏参与性和体验感;挑战在于泉州旅游经济增速慢、旅游经济总量小、旅游投入不足、旅游设施落后、旅游产业层次低。机遇来自实施文化强国战略和泉州在"东亚文化之都"终审会上的承诺;泉州建设东亚文化之都发展文化旅游业的路径,是选择"社区文化旅游一体化发展"模式,实施"古城·古港·新区·全域联动"发展规划,全方位调动社区居民广泛参与,打造"东亚文化之都"旅游目的地。  相似文献   

10.
<正>贵州旅游业应在遵循生态原则基础上,树立生态旅游价值观,合理、有效解决发展与保护、利益分配等矛盾。旅游业作为新的增长极,不断为贵州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旅游业可持续发展之路,是助推贵州加快扶贫步伐和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有力保障。3月24日,中央政治局会议首次提出"绿色化"的概念,"绿色化"是一种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更是一种价值理念。"经济绿色化"和"生活绿色化"是"绿色化"  相似文献   

11.
刚刚闭幕的党的十七大,为我国旅游业进一步加快发展指明了方向,提出了新的要求;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提出"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提高服务业比重和水平"。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作为服务业龙头产业的旅游业,就要不断适应新形势、新阶段的发展要求,不断扩大对外开放程度,为加快推进我省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积极的贡献。旅游业曾经站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前列,成为我国对外开  相似文献   

12.
<正>一、黔东南原生态民族旅游的发展现状2016年是"十三五"的开局之年,黔东南州的原生态民族旅游发展有了突飞猛进的进展。近年来,黔东南州委州政府高度重视原生态民族旅游产业发展,把原生态民族旅游业作为拉动全州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来抓,在发展旅游业方面连出组合拳、频出大动作,从建设原生态民族文化旅游大州到打造原生态民族旅游发展升级版,从创建中国民族文化旅游示范区到打造国内外知名民族文化旅游目的地,旅游业作为黔东南未来发展的重点产业  相似文献   

13.
<正>"十三五"时期将是推进贵州文化和旅游业融合发展的关键时期,按照"市场主导、多元整合、特色突出、创新驱动"的要求,推动文化和旅游业在更高层面的融合发展,为推进贵州生态文化旅游发展创新区和建成"国家公园省,世界知名、国内一流的旅游目的地,休闲度假胜地,文化交流重要平台"提供支撑。一、关于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路径和模式(一)融合路径选择"十三五"时期贵州文化和旅游业融合发展仍然应当以资源融合为主要  相似文献   

14.
<正>旅游城市是指以城市建设为基础,具备旅游业发展条件,以旅游为主要职能,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城市。旅游城市是以城市功能进行划分的一种城市类型。由于近年来全国掀起了发展旅游业的热潮,"旅游城市"也成为各城  相似文献   

15.
詹显华 《理论导报》2015,(1):37-38,46
<正>婺源县旅游业从2000年开始起步,发展迅猛,到2012年,婺源就被国家旅游局评为首批"中国旅游强县",并成为第一个国家"乡村旅游度假实验区"和"全国旅游标准化建设示范县",中国最美乡村的品牌名闻遐迩。为了促进旅游业更快更好地发展,2013年初,县委、县政府做出了"打造中国旅游第一县"的重大战略部署,出台了《婺源县"建设中国最美乡村、打造中国旅游第一县"行动纲要》,到2020年,实现产业融合、旅游景  相似文献   

16.
正安顺市进一步找准旅游业发展定位,加快旅游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全市旅游工作重点有成效、难点有突破、焦点有创新,旅游业持续保持"井喷式"发展态势。近年来,安顺市旅游行业以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国家级旅游业改革创新先行区和旅游名城建设为重心,以推进深度贫困地区旅游脱贫攻坚为统领,走前列、树标杆、舞龙头,进一步找准旅游业发展定位,举全市之力加快旅游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全市旅游工作重点有成效、难点有突破、焦点有创新,旅游业持续保持"井喷式"发展态势。  相似文献   

17.
吴福永 《实践》2013,(7):51
旅游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旅游的灵魂。内蒙古旅游业发展的必由之路就是要彰显文化对旅游的"灵魂"作用,以提升旅游业的文化层次为发展旅游业的主要抓手。一、文化对提升旅游业品位和质量的"六化"功能(一)"点化"功能。即"画龙点睛"、"点石为金"的作用。首先,用文化对自然风光开发、包装,通过文化的挖掘和注入,  相似文献   

18.
<正>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提出:建设"体现草原文化、独具北疆特色的旅游观光、休闲度假基地"的旅游发展新定位。锡林郭勒盟委、行署将旅游业纳入全盟经济发展的五大支柱产业之一来培育,把旅游业确定为全盟富民增收产业来大力扶持。2013年,实现旅游收入177亿元,同比增长23%。规划先行打造精品早在2008年,锡林郭勒盟委、行署就制定了旅游强盟的两个五年规划,2012年,借元上都遗址申请成功  相似文献   

19.
偏远山区发展旅游业有利于经济发展难题的破解、落后面貌的改变和脱贫攻坚战略的顺利推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偏远山区发展旅游业既有自身独特的优势,也有相对突出的劣势;既面临重大发展机遇,也面临严峻挑战。为此,应做到开发与保护相结合、引进投资主体与维护农民利益相结合、旅游开发与群众参与相结合、文化传承与创新发展相结合等四个结合,确保偏远山区旅游业发展走在"既好又快"的轨道上。  相似文献   

20.
发展宁夏乡村旅游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展乡村旅游在解决"三农"问题方面潜力巨大.国内旅游的日趋成熟与宁夏旅游业产业规模的逐步壮大为加快发展宁夏乡村旅游创造了良好的大环境.积极健康地发展宁夏乡村旅游,延长旅游业产业链条至广大乡村地区是增强宁夏旅游业发展后劲、促进乡村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双赢、良性互动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