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韩旭东在2010年第30期的《瞭望》上撰文指出:近来,"国家核心利益"这个词儿变得非常火爆,被频频使用。似乎发生的一切,不用"国家核心利益",就显得不爱国或重视的力度不够。殊不知,"国家核心利益"是不应该"滥用"的。在国际舞台上,各国争夺  相似文献   

2.
<正>2010年中国外交上的一个关键词是核心利益,外交部曾多次强调国家的主权、安全、领土完整和发展利益都属于中国的核心利益。北京在3月份明确向华盛顿宣示南海属中国核心利益后,国内出现不少质疑的声音。有的认为此举显得咄咄逼人,与"韬光养晦"背道而驰,容易被美国和东南亚国家"解读为中国在东  相似文献   

3.
分裂活动是危及国际社会和平与发展、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毒瘤。我国反分裂斗争面临严峻形势,"东突"分裂活动严重损害中国核心国家利益,"藏独"分裂活动对新时期治边稳藏构成严峻挑战,"港独"闹剧影响香港长期繁荣稳定,"台独"势力不断加剧台海紧张局势。当前开展反分裂斗争的有效途径是,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是当前反分裂斗争的政治保证;不断完善反分裂斗争的法制建设;扎实做好反分裂的军事斗争准备;增强综合国力形成国家统一的"磁吸"效应;强化中华文化认同有效维护国家统一;在反分裂过程中有效应对国际势力的外部干涉。  相似文献   

4.
<正>记者:阎院长,您好!前段时间,您的一段视频在网络上受到广泛关注。其中您指出,研读国际关系首先要破除"经济决定论",其次不要相信"阴谋论"。是什么让您对这两点深有感触?阎学通:我原以为这段视频会遭到广泛批评,没想到支持的声音成为主流。任何国家的国家利益都是多方面的,安全利益、政治利益和文化利益都是国家利益,不可能只讲经济利益而不考虑其他利益。所以,"经济决定论"和"阴谋论"是两个非常不科学的分析方法。社会上这种"经济决定论"和"阴谋论"的例子很多,  相似文献   

5.
利益之争是近代中国国家转型以及央地关系博弈的核心。各种各样的利益纠结推进了近代国家制度变迁历程,近代中国试验了各种各样的治国方案,实践证明,只有共产党能够代表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实现国家独立民族富强。坚持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积极推进现代化体系及现代化能力建设,这是历史的选择,也是人民群众和执政党高度一致的"共容利益"选择。文章运用奥尔森的"共容利益"理论,从共容利益视角出发对近代中国国家制度变迁历程进行深入剖析,得出三个结论:一是中国国家的治理逻辑独特性;二是统治集团与民众的共容利益越大,统治越稳定;三是从中央到地方,各项制度、政策、法规的共容利益越大,就越好落实越容易推进。  相似文献   

6.
<正>治国理政,一者以"法",一者以"德"。在当代中国,它们均被赋予新的内涵:"德"主要指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法"主要指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二者已成为中国共产党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两大支柱,这也是执政的中国共产党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一个基本结论。法律是道德的"护卫  相似文献   

7.
谢光辉 《党建》2014,(7):47-47
正时下,"圈子"流行,成了一种常见的社会现象。究其本意,"圈子"原指具有相同爱好、兴趣或者为了某个特定目的联系在一起的人群。而在一些单位和部门,部分干部为了升迁、逐利等私欲,整天琢磨找门路、拉关系,形成了形形色色所谓的"官场圈子"。圈子的形成,一要有核心,二要具备向心力。在"官场圈子"中,"核心"往往是位高权重的领导干部,"向心力"就是各种政治和经济利益。"规则"就是相互照应、相互  相似文献   

8.
《求实》2014,(Z1):53-55
<正>我国当前正处于快速转型过程中,经济体制转轨和社会结构转型相互交织,社会利益分化加剧,涉及到各类不同利益关系和利益诉求的社会冲突事件通过"信访"、"上访"表达出来。在经济社会双转型时期的中国政治体制建构中,"信访"制度无疑成为当代中国国家制度建设的"适时选择";在实际的运作过程中,信访已发展成为权利救济机制下"制度性缺失"的"次优选择",同时,也是弱势群体求助于国家力量解决其诉求的一种"理性选择"。信访的  相似文献   

9.
<正>严以用权是"三严三实"的重要内容,是"三严"的关键所在,是对掌握公权力的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的核心要求。权力具有强制性、利益性、可交换性、扩张性。孟德斯鸠在《论法的精神》一书中曾说过,"任何拥有权力的人,都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易的一条经验"。怎样让权力不被滥用?就是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历史告诉我们,法治和人治问题是人类政治文明史上的一个基本问题,也是各国在实现现代化过程中必  相似文献   

10.
近日,北京出租车管理体制改革,引来广泛关注。舆论普遍认为,经营权"无限变有限"的核心一环,从根本上"触动了这一行业的利益格局"。观察近期各领域改革实践,"利益"无疑是关键词。如正在铺开的"营改增",进入新阶段的医疗改革,都会触及既有利益格局。改革之难,也难在此,正如李克强  相似文献   

11.
利益机制是国家与政府调整生产关系、巩固上层建筑、推进国家核心价值认同的重要途径与手段。在我国多元一体利益格局中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认同,必须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保障利益机制的社会主义性质和方向;把实施各种利益机制与学习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机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2.
据辞书解释,"法"的含义很多,首先是指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特定行为规则;而"罚"则是"处罚"的意思。但是在现实社会生活中,"法"却经常地被"罚"所取代,"罚"又被简单地理解为"罚款",这不仅是一些领导的偏见,而且是一些领导法律意识的盲从。  相似文献   

13.
《求实》2015,(8)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以人民群众的"核心利益"为社会基础、以中国共产党的"核心领导"为组织方式、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精神纽带的"三维立体结构"的核心政治。这种核心政治模式的价值蕴意体现在有利于资源分配的公正性;有利于多民族国家政治整合的和谐性;有利于社会公共治理的有效性。当代中国"核心政治"的发展应把握好四个向度:一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发展"政治;二是以人为本的"民生"政治;三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的"文化"政治;四是以和谐有序为目标的"民主"政治。  相似文献   

14.
问责制是建立在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已经遭受到了严重损害的基础之上的,从这个意义上讲,这项制度带有被动性和滞后性的负面特征,因此,"问责制"的作用不能被过分夸大,只能作为反腐败斗争的辅助手段.要使这项制度由被动转为主动,变得更富成效,我认为应赋予民众"问责"的权力.  相似文献   

15.
《求是》2014,(1)
<正>世界范围内频发的严重"生物事件",使得国防已经突破陆、海、空、天、电的疆界,拓展至"生物疆域"范畴。"生物疆域"是一个国家为了保护生命资源以及与之相关的权益空间,应该具备的生物安全保护和生物威胁防御实力的范围。"生物疆域"安全与国家核心利益密切相关,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受到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许多国家把生物安全纳入国家  相似文献   

16.
黄剑川 《当代贵州》2014,(34):36-37
正人民当家作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和核心,当"钱袋子"的家、作"钱袋子"的主,这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真正实质体现。国家财政的"财"即是钱,"政"就是政治,两者紧密相联,体现了财权与政权的统一。而预算是具有法律效力的财政收支计划,是现代国家财政的核心,也是国家运用公共权力配置财政资源的基本手段,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国家的"钱袋子"。  相似文献   

17.
正权力制衡是国家廉政体系的核心要义上世纪90年代,"国家廉政体系"的概念正式提出。该体系是由国家建立的、旨在能够长期预防腐败、实现廉洁政治的体系结构。它打破了政府是治理腐败的唯一合法力量的传统观念,强调多元主体、共同参与、协同反腐。这一思路逐步被国际社会和许多国家所认同。国家廉政体系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  相似文献   

18.
《实践》2015,(7)
<正>鸿茅药业和"鸿茅"内蒙古鸿茅药业有限责任公司是一家集科研、生产、营销、服务于一体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010年,百年"鸿茅"品牌经国家商务部批准被授予"中华老字号";2012年,"鸿茅药酒"正式成为"中国地理标志"产品;2014年,"鸿茅药酒"成功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加快行政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贯彻落实十七大的精神,必须树立服务型政府的理念,这对各级领导干部的领导力提出了新的挑战。这种挑战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对利益协调能力提出了挑战。政治过程的本质和核心是利益问题,政府的基本职能是利益分配问题。改革开放30年,  相似文献   

20.
习近平同志指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作为当今时代协调各方利益的最大公约数,"中国梦"是团结凝聚亿万人民努力奋斗的精神旗帜,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