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县委权力公开透明运行,具有重大意义:既是对县委执政态度和决心的考验,也是对执政能力和水平的考验;既可实现县委决策方式转变,也能促进机关作风转变;既是党内民主的深化,也是社会民主政治的深化;既是加强党的建设的需要,也是加强惩防体系建设的需要。实施好"四聚工程":聚力"一主三高",做好"推开"工作;聚合"一台三网",做好"推动"工作;聚焦"一点三建",做好"推新"工作;聚集"一规三权",做好"推进"工作。不断总结经验,强化"四力":着力完善制度;全力实施公开;强力推进监督;给力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2.
正"办事难"问题专项整治重点整治干部不担当、不作为问题。着力整治机关"衙门"作风;切实解决机关"中梗阻"问题;提升服务群众工作能力水平;树立真抓实干鲜明导向;严厉整治政府失信行为。整治群众"办事难"问题。创立便民服务平台;服务事项集中办理;压缩办证时限;降低办证费用;改善休息日、节假日的服务;加强停车服务。  相似文献   

3.
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客观上要求进一步完善高校现行的反腐倡廉体系:建立"不准为"的监督机制;建立"不愿为"的自律机制;建立"不能为"的防范机制;建立"不敢为"的惩治机制。  相似文献   

4.
创先争优     
<正>平谷区委为深入推进创先争优活动,在党员中积极倡导破"四小"(思想上破除"小算计"、作风上破除"小裹脚"、精神上破除"小老人"、行动上破除"小肚量")、立"四大"(立足"学",大兴学习之风;围绕"创",大兴创新之风;落实"干",大兴实干之风;保持"廉",大兴廉洁之风)。此举,有效加强了党员作风建设。  相似文献   

5.
拷问婚姻     
正婚姻是人类社会的一个永恒主题。千百年来,大多数人们在婚姻生活的长河中随波逐流,却也有一些人反复追问,婚姻的本质到底是什么?于是就有了那些耳熟能详的理论,诸如有人要进去有人想出来的"围城"论;爱情的"坟墓"论;男女甚至于双方家庭间交易的"契约"论;满足性生活的"合法"论;传宗接代的"繁衍"论;家庭权利与义务的"规定"论等。这正是"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仁者见仁、  相似文献   

6.
<正>在老百姓眼中,他们是造福者;在干部眼中,他们是担当者;在同事眼中,他们是廉洁者;而在自己眼中,他们的"一切努力只为群众满意"。他们就是今年"七一"前中央组织部表彰的102名全国优秀县委书记这个坚强群体。"一切努力只为群众满意",蕴含了"谋事要实"的实干观、"创业要实"的担当观、"做人要实"的律己观。四川甘孜县委书记何康林把藏家村寨当成"栖息  相似文献   

7.
<正>今年以来,农二师中联客运公司开展了女职工"建功创业"劳动竞赛活动。此活动以班组为单位,以"比服务,看质量;比成本,看降耗;比诚信,看效益;比制度,看管理;比安全,看责任"的"五比五看"活动为主要内容,每季度评选出1个"女职工优胜班组"和2名"女职工先锋岗个人",年度评选1个"巾帼文明示范岗"和2名"巾帼岗位明星"。通过开展"五比五看"活动,有效地加强了班组建  相似文献   

8.
中国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主要表现在:文化认同得以重建的基础;文化自信得以确立的根据;抵御外来文化同化的"盾牌";扭转"礼崩乐坏"局面的法宝;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土壤;弥补西方文化局限的资源;预防现代性弊病的"免疫剂"。中国传统文化当代价值得以凸显的历史契机主要在于:一是从现代性到后现代性的时代维度的转换;二是对过分否定传统文化价值之偏执的反拨;三是从"西学东渐"到"东学再西渐"的转变;四是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质再认识的需要。  相似文献   

9.
全面从严治新常态下必须要增强"四个意识",增强"四个意识"是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抓手。但要增强"四个意识"需要具备现实的可操作路径,使其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见诸效果。坚持党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是增强"四个意识"的根本要求;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是增强"四个意识"的必要条件;从严治吏是增强"四个意识"的关键环节;持之以恒抓作风建设是增强"四个意识"的日常工作;开展集中教育活动是增强"四个意识"的重要方式;加强制度建设是增强"四个意识"的根本保障。  相似文献   

10.
"陈云一贯右倾"的说法曾一度流传,但从现有史料中并未发现毛泽东说过"陈云一贯右倾"的直接证据;相反,却有毛泽东批评"陈云是右倾机会主义"说法的记载。"陈云一贯右倾"的说法,从反面显现了陈云抵制和矫正"左"倾错误的史实,其客观实践主要包括:坚持按比例发展法则反冒进;面对"大跃进",最早提出降低指标和保证质量的主张;克服"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带来的消极后果;粉碎"四人帮"以后,遏止新的"大跃进"。陈云敢于抵制和矫正"左"倾错误的动力来源主要包括:"从认识自己错误上求进步";"唯实"矫正"左"倾错误;毛泽东助推陈云的"唯实"观飞跃。  相似文献   

11.
《求实》2015,(8)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以人民群众的"核心利益"为社会基础、以中国共产党的"核心领导"为组织方式、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精神纽带的"三维立体结构"的核心政治。这种核心政治模式的价值蕴意体现在有利于资源分配的公正性;有利于多民族国家政治整合的和谐性;有利于社会公共治理的有效性。当代中国"核心政治"的发展应把握好四个向度:一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发展"政治;二是以人为本的"民生"政治;三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的"文化"政治;四是以和谐有序为目标的"民主"政治。  相似文献   

12.
"诚信"从隐含到显现,融合于人们对道德建设的理论思考和社会实践的探索过程中。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口号通俗,但存在诸多不足;九十年代的"道德失范"促进了理论思考的系统化,催生了新世纪"诚信建设"的凸显,"基本道德规范"出现;十六大提出"以诚实守信为重点","八荣八耻"对范畴进一步提炼;此后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概念进一步完善了理论体系;十七大、十七届六中全会强调"诚信建设"的重要地位;十八大提出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修正了过去的不足。将"诚信建设"赋予基础性地位,为当前和长远道德建设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3.
法治是成都治蓉兴蓉的必由之路。文章认为成都厉行法治的重点是倡导全民守法,打造成都"信仰型"法治;加强科学立法,打造成都"特色型"法治;严格依法行政,打造成都"阳光型"法治;切实公正司法,打造成都"公正型"法治。  相似文献   

14.
城乡关系是经济与社会关系中的重要关系之一,经过近六十年的发展和不断调整,我国已形成新型城乡关系,其"新"在多方面得到体现:一是由城乡分离与对立向城乡融合转变的新阶段;二是由"城乡分治"向"城乡统筹"转变的新理念;三是由城乡之间"非均衡发展"向"均衡发展"转变的新理论;四是由生产力"低水平"向"较高水平"转变的新条件;五是由"城乡二元化"向"城乡一元化"转变的新制度;六是由"城市片面发展"向"城乡发展一体化"转变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5.
黄毅 《世纪桥》2014,(11):91-92
以仲恺农业工程学院为例,通过逐步健全"一把手"管理监督制度、监督权力行使过程和结果,进一步深化"一把手"的教育工作等几方面问题。针对分析"一把手"的监督的薄弱环节,提出加强对"一把手"有效监督机制的六点对策:提高各监督主体的素质;完善监督体制机制;加大"一把手"运行权力的公开透明度;使"一把手"自觉接受监督;完善罢免和岗位轮换制度和建立财产收入申报制度。  相似文献   

16.
吴光祥 《世纪桥》2008,(21):15-18
<正>莫衷一是的姓"资"姓"社"之争20世纪90年代初出现的姓"资"姓"社"之争,并非偶然。究其原因就是对"什么是社会主义"这个问题没搞清楚。  相似文献   

17.
西藏高校在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课"05方案"以来,在内容和形式上探索出了富有西藏特点的教学路子。特别是"基础"课在联系西藏实际的教学实践过程中,努力做到:讲好绪论,抓住"基础"课的总纲和灵魂;讲好理想信念,抓住"基础"课的总开关;讲好爱国主义教育,抓住"基础"课的主旋律;讲好民族团结,抓住"基础"课的切入点;讲好和谐理念,抓住"基础"课的美学价值。  相似文献   

18.
做个老实人     
<正>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往往把"吃亏"同"老实人"联系在一起。譬如,在选人用人上就流传着这样的民谚:"不跑不送,原地不动;只跑不送,平级调动;又跑又送,提拔重用。"从表  相似文献   

19.
四届二次全会是在全市追赶进位、负重转型、全面深化改革和脱贫攻坚的关键时间节点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意义重大。要准确理解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着力重点:准确理解"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这个政治要求;准确理解"坚持党的群众路线"这个根本取向;准确理解"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这个重要法宝;准确理解"坚持正确选人用人导向"这个治本之策;准确理解"严格党的组织生活"这个关键内容;准确理解"经常性管理监督"这个有效手段。领导干部要充分发挥推动全面从严治党的表率作用:以过硬的政治能力匹配身份;以专业的履职水平胜任职责;以担当的精神境界珍惜岗位;以淡泊的自身修为保持本色。  相似文献   

20.
新时期"新三种人"统战工作机制创新,是由新时期"新三种人"的现状、背景、特征所决定。新时期"新三种人"统战工作机制创新,要健全"新三种人"统战工作目标管理机制,充分发挥导向引领;要创新"新三种人"活动载体机制,努力形成联动效应;要建立"新三种人"统战工作信息化联系机制,实现统战资源共享和工作协作互动;要建立"新三种人"统战工作信息化联系机制,实现统战资源共享和工作协作互动;要建立"新三种人"人力资源开发创新机制,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供充足的人才智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