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近年来,农七师一三0团农户拓宽增收渠道,多门道挣巧钱,为团场经济发展注入了新鲜活力。如今,团场已成为当地农工"离土不离乡"务工增收的"大本营"。小买卖,生意不大总是赚。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家家"以车代步",许多农户开上小货车,做起小买卖生意则是方便快捷。每天早  相似文献   

2.
<正>雷山县大力实施"环境立县、旅游强县"战略,全力打造"全国旅游名县"、"贵州茶叶大县"两张名片,树立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就是幸福的理念,走出一条坚守生态与发展两条底线符合自身的发展之路。坚守两条底线绿起来撬动富起来"养了80头生态黑毛猪,一年利润达八万元,比过去做木材生意强10多倍!"46岁的雷山县方祥乡雀鸟村村民杨兴华偷着乐。杨兴华原是方祥乡雀鸟村一带"有名"的生意木材老板,一年到头辛辛苦苦,能赚上8000多元,除生产  相似文献   

3.
<正>闻听马修中的烤豆腐生意火爆,笔者前去凑个热闹。"马师傅,听说你的烤豆腐生意做得不错,每天的收入如何?"小马高兴地说:"我这烤豆腐是独份生意,每天的收入少说也有300元左右吧,这不,今天加工的卖光了,有400元的收入呢!"马修中是农五师八十九团的职工,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回内地探亲,在逛县城时,看到了有烤豆腐的。他想,在新疆是见不到烤豆腐  相似文献   

4.
<正>很多人对小饰品这种小摊式生意嗤之以鼻,33岁的叶国富却推开了这扇不起眼的财富之门。只用了5年时间,他的"哎呀呀"就从一家小小的10元店,发展为年零售总  相似文献   

5.
《实践》2014,(5)
<正>皮鞋、衣服、结婚相册、礼物、旅游……你"私人订制"过吗?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追求个性化、品质化的生活。一家网上订制礼品的公司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他们的公司已经开了近7年了,生意一直很好,尤其节假日或生日礼物卖得最多。"大家都喜欢独一无二的订制礼品,不管  相似文献   

6.
李明学所以会以几近疯狂的程度、"日进万金"的速度聚敛钱财,是源于他的一个想法:收取一些"好处费"是在做很正常的生意;自己是"生意人",人家自愿"进贡",收之理所当然.正是在这种想法的支配下,他才胆子越来越大,对送上门来的钱不计多少,来者不拒;正是在这种想法的支配下,他才觉得等待送钱上门不过瘾,急不可待地伸手索要.  相似文献   

7.
正晏荣相,威宁自治县威远种养殖专业合作社带头人,一直从事马铃薯及其他蔬菜的种植和销售,但长期苦于不能规范化运行,生意始终难有大起色。千喜鹤集团推出"再造乡村企业家"工程,使晏荣相的生意瓶颈开始有所突破。与晏荣相一起参与此项工程的,还有来自毕节市七县三区300名农业合作社带头人。千喜鹤集团是一家集后勤社会化保障、餐饮服务、粮油果品贸易、物流配送等为一体的股份制企  相似文献   

8.
生意人、老板、经济核算师……这些标签,将杨光亮和其他腐败分子区别开来。他深谙"以钱生钱"、"以钱生利"的门道,热衷于把自己得来的不义之财用于投资和放贷,以达到赚取更多金钱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正>张朝栋成立金栋律师事务所6年以来,所里生意一直挺红火的,可他心里总觉得少了点什么,用他的话说就是:"作为一个法人单位,我们有承担社会责任的义务,我应该做点什么。"一次纠纷调解让他有了做公益事业贡献社会的机会。  相似文献   

10.
<正>人性是用来尊重的,不是用来改变的,可以改变的是管理的规则,而不是人性。生意的本质是交换客户的偏好。所谓"客户第一",就是说在交易的时候,真正起作用的是客户的"偏好",而不完全是产品的价值。而所谓成交,无非是在说,同样的产品,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偏好与价值。客户是第一位的,不同客户的不同偏好是第一位的,客户价值实质上是一个关于人性的心理游戏。生意的本质是客户的偏好,那管理的本质是什么?经营公司就是追求利润,追求利润就是追求客户认  相似文献   

11.
姜华荃 《求实》2013,(Z1):124-125
<正>一、热门话题进入九十年代以来,围绕人才的话题一直炙手可热。"孔雀东南飞",内地人才纷纷涌向深圳、海南、上海等东南沿海地区;各地人才市场场面火爆,生意红火;不少高校学生心系出国留学,成为"寄托(GRE/TOFEL)"一族;外企的本地化政策,造就了越来越多的高薪人才;与国外公司面对面竞争的国内公司,开始按市场价格吸引和保留人才;各大公司为抢夺优秀大学毕业生,提前进校招聘的时间一提再提,以至  相似文献   

12.
<正>1月22日,六师共青团农场职工创业园溢满了浓浓的年味,"格子超市"里人来人往,"90后"店主丁莉一边忙活着结账,一边不停地和顾客打着招呼。一波顾客刚走,丁莉又通过电脑在加盟的淘宝网店里为网购的客户联系发送酸奶酪、网套等本地产品。"过年前,小超市里的生意特别好。网购的顾客也增加了很多!"丁莉乐呵呵地说。  相似文献   

13.
《江淮》2010,(6)
<正>"这是俺今天跑的第五趟了。"在宿州市符离镇戚闸村的乡村水泥路上,村民葛山风尘仆仆,驾驶农用三轮车忙着运送化肥。葛山8年前就在村口开了一家农资连锁店,生意一直  相似文献   

14.
<正>我是地铁一族,每天上下班都要乘坐地铁。最近发现一个有趣现象,市郊附近的地铁口总有很多小摊贩,卖早餐、小吃,甚至一些小物件。生意好时,小吃车和顾客都堵在地铁口了,有时会影响行人正常通行,奇怪的是,一直没人来管管这些小摊贩。一天下了班,我像往常一样来到地铁口,打算买份小吃。排队的顾客有点多,轮到我时,我和老板攀谈起来,"生意这么好,收入应该不少吧。"老板笑笑说:"还将就,基本每月近万,挣的都是辛苦钱。"他还透露,有的小摊贩做几年就能买上一套房。我又说,"摆摊又不需要交税,多好!""税倒  相似文献   

15.
党员在淘宝上"卖"服务,只售一分钱;党费能通过第三方支付交纳,还有催交功能;打开手机,就可以进入党支部……新锐的党的生活来了。"这里有律师咨询吗?""亲,可以把问题告诉我哦,我会转达给党代表律师的。问过之后再回答你……"杭州市上城区团区委的办公室里,不时传出淘宝旺旺的"叮咚"声。这是干事干佳津的"生意"来了。  相似文献   

16.
<正>日前朋友相聚,聊起"四风"话题,大家竟有许多相同发现:各地高档饭店普遍门庭冷落,有些已经"休业"甚至"黄"了;旅行社客源明显减少,老板称生意不如过去好做了,有些员工正在考虑"跳槽",有的旅行社已经把门市房出租了;高档消费品鲜有人问津,相关上市公司的股票大幅下跌;在大商场用购物卡结算的顾客明显减少,以单位名义购卡的几乎绝迹了;出租车司机乐了,到处"遛活儿"的时候少了……有位朋友还深有感触地说,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以来,参加的酒局少了,自己的血压、血脂、血糖都降下来了。大家听了都笑了。  相似文献   

17.
2004年3月,河南来北京打工人员周某在朝阳区三里屯开了一家音像店,并取得相应经营资质。从2006年开始,生意日渐清淡。周某开始贩卖"进货便宜、销路很好"的盗版光盘,  相似文献   

18.
个体工商户向阳用自家门面开了个商店,生意还不错.2006年1月,他搬了新家,没工夫再经营,就想关了商店.一个朋友闻讯找到他,说:"关了多可惜啊,我有个朋友,叫陈昆仑,正想做点儿生意,要不租给他吧.  相似文献   

19.
<正>上海云南路口的天蟾舞台旧时就是个热闹地方。1928年春,一个叫熊瑾玎的"湖南商人"在舞台后面的二楼开了个"福兴商号",专做湘绸生意。其实他的真实身份是中共中央政治局机关的专职会计,商号实际是中央政治局机关所在地,是中央主要领导开会阅文的地方。在白色恐怖严重的局面下,为何选这么热闹的地方?熊瑾玎当年回  相似文献   

20.
游宇明在和讯网上发文指出,人都想有点作为,获得认可。如果我们将社会比作一个"场"的话,这其实就是一种"进场意识"。人有进场意识当然好。一个官员不想任何事,每天"一杯茶,一支烟,一张报纸看半天",他管辖的地方不会好到哪儿去;一个商人不思进取,赚到吃饭钱就心满意足,生意绝对做不大;一个专业人士满足于完成上头派的那点任务,一有空闲就搓麻将、下象棋,那永远别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