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共党内有一个被称作"二十八个半布尔什维克"的群体,他们中既有王明、博古、张闻天、王稼祥、杨尚昆这样的中央领导人,也有夏曦、宋盘铭这样的地方大员。1931年,夏曦、宋盘铭先后被"空降"到湘鄂西根据地,夏曦任中共湘鄂西中央分局书记,是"班长""一把手";宋盘铭任中央分局委员,是"班子成员"。期间,两人有过一段"蜜月期",可两年后却走向对立。两人最终都成了革命烈士,但牺牲的形式迥然不同。  相似文献   

2.
大革命失败后,夏曦到莫斯科东方大学学习,同王明的关系相当不错,位列"二十八个半布尔什维克"之一。1930年夏曦回国,翌年奉派担任湘鄂西中央分局书记。他在湖南早有威信,刚到湘鄂西时还受到当地党组织的热烈欢迎。  相似文献   

3.
正1936年2月27日,曾任中共湘鄂西苏区最高领导人的夏曦,在长征途中牺牲于贵州毕节,年仅35岁。几十年来,关于夏曦牺牲的真相,众说纷纭。笔者根据众多文史资料和当事人的回忆录,力图再现夏曦牺牲前后的真实细节。"肃反"中杀害数万红军夏曦生于湖南省桃江县一个  相似文献   

4.
1932年春天至1934年秋天,以夏曦为首的湘鄂西分局贯彻王明“左”倾路线,在以洪湖苏区为中心的湘鄂西革命根据地进行了大规模的肃反,滥杀了大批党员干部和红军指战员,直接导致第四次反“围剿”的失败,丢掉了整个湘鄂西革命根据地。贺龙不同意夏曦的错误做法,并在肃反问题上与夏曦进行过激烈的斗争。然而,在“文化大革命”中,林彪、“四人帮”集团却在洪湖苏区肃反问题上无端指责贺龙,使贺龙元帅蒙冤受屈。  相似文献   

5.
夏曦是我党早期活动的革命家。他早年参加新民学会,与毛泽东、蔡和森等一起在湖南从事青年团、工运、学运及统一战线工作。是我党大革命时期在湖南的主要领导人之一。1930年3月至1934年11月,他担任  相似文献   

6.
1901年8月17日.夏曦生于湖南益阳县。早在湖南第一师范读书时.夏曦就参加了新民学会,和毛泽东、何叔衡、蔡和森、李维汉、郭亮等一道从事革命活动。夏曦192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党的“二大”上曾和毛泽东等人一道当选为候补中央委员。夏曦还曾任中共湖南区委员会委员.是北伐战争期间我党在湖南的主要领导人之一。在党的“五大”上,  相似文献   

7.
在贵州省毕节市与赫章县的交界处有一名称七星关的地方,这里有条湍急的河流,就是这条河流,吞噬了中国共产党早期和毛泽东等一起积极传播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著名活动家、中国工农红军第六军团政治部主任夏曦同志的生命.  相似文献   

8.
冯正春  胡芳 《湘潮》2006,(10):55-56
夏曦——为接应战士献身夏曦,1910年8月生,湖南桃江人。在湖南一师读书时,参加新民学会,成为省内群众运动的重要骨干,是湘省早期团员之一。1921年秋,同郭亮一起加入中国共产党。1924年,任中共湖南区委委员。1926年7月,北伐军攻克长沙,任国民党省党部中共党团书记,成为中共湖南省委主要负责人之一。1927年4月,当选中共五大中央委员,继李维汉任中共湖南省委书记。1931年3月,任湘鄂西中央分局书记。期间,犯贯彻执行肃反扩大化的“左”倾错误。1934年10月,红二、红六军团会师,经批评和自我批评后,任红六军团政治部主任、新成立的湘鄂川黔省委委…  相似文献   

9.
正1933年7月24日,中共湘鄂西中央分局在宣恩烧巴岩召开会议后,夏曦率湘鄂西中央分局机关和红7师留守鹤峰苏区,贺龙和关向应则率领军部和红9师到鄂川边一带开辟新苏区。但是,夏曦却未贯彻烧巴岩会议有关"巩固湘鄂边革命根据地"的精神,在敌军逼近鹤峰时仓促撤退,丢失了根据地,致使红三军再度失去依托,陷入更加困难的境地。得知消息后,贺龙即提出"红三军挺进渝东南,在酉、秀、黔、彭地区创建新根据地"的建议,得到关向应的支持。随后,贺龙相继派出几批侦察人员,分道潜入该地区,侦察地形,绘制地图,探听敌情,并开展对国民党25军第5师师长杨其  相似文献   

10.
身经百战驱虎豹万苦艰辛胆未寒只为人民谋解放粉身碎骨也心甘─—许光达今年是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人民解放军的高级将领许光达诞生90周年,本刊特发此文,以示纪念。环历险象1931年1月7日,中共中央六届四中全会在上海召开,王明等在共产国际代表米夫的支持下,取得了在中央的领导地位。王明在取得中央领导权以后,便以教条主义为特征,推行一条比立三路线更“左”。更具“理论”形态、更完备的“左”倾路线。同年3月,根据中央的安排,夏曦作为中央特派员来到了湘鄂西。夏曦在苏联同王明拉扯到一起,深为王明赏识。王明掌握中共中央大权…  相似文献   

11.
1934年8月7日,根据中共中央书记处和中革军委向湘赣省委和省军区下达的突围转移的《训令》,作为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代表、红六军团军政委员会主席的任弼时,和肖克、王震一起率领红六军团从湘赣苏区转移,突围西征,直至10月24日同贺龙、夏曦、关向应率领的红三军(11月重新恢复红二军团番号)会师于贵州印江县木黄.  相似文献   

12.
夏航 《党史文汇》2011,(7):63-63
2011年1月初,一篇名为《揭秘:滥杀红军将士的夏曦》的文章充斥各大媒体和网站。文章来源于《学习时报》和《书屋》两家相当重要的报刊。《学习时报》2011年1月3日刊载作者李乔的文章,题为《滥杀红军将士的夏曦》。  相似文献   

13.
<正>1975年9月,邓小平就提出:遵义会议之后,红二、六军团拥护党中央正确路线,创立了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那么,两军团为什么积极拥护遵义会议后的党中央正确路线呢?第一,遵义会议前夕,两军团在"左"倾错误路线指导下都遭受了重大损失,会合后因地制宜,据理力争。从1930年下半年至1934年春,湘鄂西、湘鄂边革命根据地受到3次严重挫败。其间,湘鄂西中央分局书记夏曦强行做出  相似文献   

14.
关向应在湘鄂西党的第四次代表大会上的表现和作用赢得了夏曦赞赏和青睐。于是,在大会闭幕后.夏曦将红三军政委的职务给了他,希望他能在中央分局的统一领导下.掌握好这支武装力量,确保中央分局的各项指示在红军队伍中得到贯彻落实。  相似文献   

15.
正1934年8月7日,根据中共中央书记处和中革军委向湘赣省委和省军区下达的突围转移的《训令》,作为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代表、红六军团军政委员会主席的任弼时,和肖克、王震一起率领红六军团从湘赣苏区转移,突围西征,直至10月24日同贺龙、夏曦、关向应率领的红三军(11月重新恢复红二军团番号)会师于贵州印江县木黄。历时78天、跨越湘赣桂黔省境5000多里的红六军团突围西征,是党和红  相似文献   

16.
正我国领导人怎么过儿童节?从1950年到2014年,每到儿童节,历任国家领导人都没闲着,忙着用各种方式陪孩子们"过节"。学校少年宫热闹盘点近20年公开报道,国家领导人经常会和各民族孩子一起过儿童节。2009年6月1日,应时任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的邀请,来自56个民族的儿童走进中南海过节。温家宝说,这是他第一次和56个民族的孩子们一起过六一儿童节。2013年的六一儿童节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和各族孩子一起过节。在北京市少年宫,他同来京参加交  相似文献   

17.
枫香溪会议   1934年,退出湘鄂西革命根据地的红三军,经过湘、鄂、川、黔边地区的长期转战后进入贵州。 6月 19日,湘鄂西中央分局在贵州省沿河县枫香溪 (现属德江县 )召开了会议。参加会议的有夏曦、贺龙、关向应等。会议根据“群众的斗争与情绪”,“敌情的薄弱”,“决定了在印江、沿河发展苏维埃运动”,“并决定调集一批干部把军委会的机关建立起来,即刻成立军委会的宣传队”。会议对分局书记夏曦执行“左”倾冒险主义造成的严重后果进行了总结,作出了 3项决议:建立黔东特区革命根据地;恢复红三军中的党团组织和政治机关;抽调…  相似文献   

18.
正巴蜀之地,从先秦过往穿越历代至今,有过金戈铁马的峥嵘、有过历史更迭的动荡、有过繁花似锦的昌盛,经过时间的沉淀和历史的洗涤,独特的文化风貌和厚重的历史共同雕琢出如今的"天府之国"。在往昔岁月之中,许多名人志士都曾在巴蜀大地上留下过自己的足迹。我们曾跟随诗仙李白一起翻越了"难于上青天"的蜀道,紧随杜甫"好雨知时节"的春夜一起游览过繁花盛开的锦官城,体味过苏轼"忘却成都来  相似文献   

19.
简讯     
《湘潮》1988,(11)
△大庸不仅山川秀丽,而且是湘鄂西和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地区,当年,任弼时,贺龙、关向应、夏曦等革命领导人都留有足迹。近几年来到大庸观光的中外游  相似文献   

20.
张增 《党的建设》2011,(11):63-63
多少年来,人们都认为柳直苟“1932年在湖北洪湖战役中牺牲”。事实上并非如此,他是死于自己的老同学夏曦之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