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在德俄(苏)关系的发展史中,曾有过"亲密无间"的阶段,也有过"流血拼杀"的时期。围绕着国家与民族利益,两国之间的双边关系时紧时松,循环往复。从德俄(苏)两国的地理位置、民族传统和历史经验来看,德俄关系不是两个国家的双边关系,而始终是一种影响全欧乃至世界的战略关系。  相似文献   

2.
时雨编 《德国研究》2014,(1):117-124
1月7日德国首份华人德文报纸《德中汇报》刊登对中国驻德国大使史明德就中德关系等进行的采访,史大使就文化交流和如何进一步促进中德友谊等方面谈了自己看法。  相似文献   

3.
不冷不热的德英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冷不热的德英关系孙秀民游离于欧洲大陆的英国英伦三岛隔着英吉利海峡与欧洲大陆遥遥相望。长期来,英国与欧洲大陆的交往并不十分密切,而更多地与远隔重洋的美国和好,结成“英美特殊关系”。直至70年代希思首相才决心“填平海峡回老家”,挤进欧共体,投入欧洲大陆...  相似文献   

4.
一、两个德国出现的历史德国是两次大战的祸根,在不到30年的时间里,德国曾两次把世界人民推入战争的火海,使千百万人民遭到了巨大的痛苦和灾难。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苏、美、英三国首脑,在1943年的德黑兰会议、1945年2月的雅尔塔会议、1945年7月的波茨坦会议上讨论的一个重要议题,就是如何处理战后德国问题。在德黑兰会议上,罗斯福提出把德国肢解成五个小国的方案,邱吉尔、斯大林都赞同战后把德国肢解,虽然具体方案不同,但把德国肢解,以免东  相似文献   

5.
一、两种制度竞赛结果的教训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东西方之间的铁幕落下,德国分裂成两个国家。西方占领区于1949年5月23日成立了德意志联邦共和国,苏占区则于1949年10月7日宣布建立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在不同的环境和条件下,两个德国分别走上了不同的发展道路。 长期以来,民主德国坚持中央集权的计划经济,并取得了在这种体制下所能取得的最大成就。民主德国98%以上的经济活动纳入国家计划之内,其经济发展水平和居民生活水平在实行计划经济的社会主义国家中最高。 民德把国民经济计划作为经济管理的核心,在不断完善以联合企业为中心环节的集中型计划管理体制的基础上,通过技术进步和提高劳动生产率来推动国民经济的发展,并取得了可观的成绩。一般认为,中央集权的计划体制只适用于经济粗放发展的阶段,而民主德国却  相似文献   

6.
李乐曾 《德国研究》2003,18(3):7-12
德美关系因伊拉克战争而陷入深刻危机。文章试图在跨大西洋关系的框架内探讨危机产生的背景和原因 ,分析德美关系的现状及未来发展。  相似文献   

7.
东德和西德在政治上无疑实现了统一,然而在经济和社会方面,特别是在精神和谐方面,很多人认为差距依然显著,远未达到完全统一。而双方的期望则很高。东部人的急躁和西部人的高傲在德国人的意识上筑起了一堵新的“柏林墙”。在西部的慕尼黑常常听到巴伐利亚人抱怨用于发展前民主德国经济和社会的所谓“统一税”。德国政府急于使国家的两部分成为紧密联系的一个整体,这一目标主要靠西德的纳税人  相似文献   

8.
苏联领导人戈尔巴乔夫于1989年6月对联邦德国进行了为期4天的正式国事访问。这是1981年以来苏联最高领导人首次访问西德,也是戈尔巴乔夫入主克里姆林宫4年来对西德的第一次访问。这次访问揭开了苏德关系的新篇章,是两国关系史上的一件大事。苏联与西德于1955年9月建立外交关系。由于苏德两国分属于两个对立的军事政治联盟,因此长期来苏德关系一直受到东西方关系尤其是美苏关系的影响和制约。冷战时期,美苏在欧洲紧张对峙,苏德关系极为冷淡。80年代初期,苏德关系有所缓和,甚至出现过高潮,但从总体上看,两国关系仍是飘忽不定,时起时伏。西德对苏联的战略意图颇感疑  相似文献   

9.
泰、德貿易關系可远溯至19世紀的情况,当时汉堡,不來梅和律貝克三个“汉斯”(卽德国人)市鎭在1858年与暹罗王国签訂了第一个商业協定。这一年仅有三艘船从汉堡开往曼谷,但不久貿易有了显著进展。在1860年,开往曼谷港的船只不下40艘。一个很值得注意的事实是:甚至那个历史上保持内向性、几世紀以来只關心欧洲問題的普魯士  相似文献   

10.
经济统一是推动两德统一的关键因素,也是西德"合并计划"研究关注的核心议题。当统一机会来临时,西德政府并没有被动地等待建立经济联盟的各项条件成熟,而是借助货币联盟的启动,创造性地在将"一步到位式"和"阶段式"方案结合的基础上向东德提供西德马克,促成两德经济统一,从而为顺利及迅速实现两德政治统一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
本文阐述了 1972年以来德中经济关系的发展及现状 ,特别分析了欧盟与中国关于中国加入世贸的谈判所取得的结果 ,对德中贸易与投资产生的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2.
美国绕过联合国不顾国际社会的普遍反对而发动对伊战争,不但严重损害了联合国权威和现行国际秩序,而且对中、美、台“两岸三边”关系也将产生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3.
朱宇方 《德国研究》2002,17(1):13-17
德国现任总理格哈德·施罗德于 2 0 0 1年 10月 31日至 11月 2日对中国进行了为期3天的正式访问。中德双方就深入发展双边关系、国际反恐怖主义斗争、法制国家对话、进一步发展经贸关系以及在环保、科技、发展和文化方面的合作等问题进行了讨论。对人权问题的淡化以及在经济合作上的巨大收获是施罗德此次访华最令人瞩目之处。  相似文献   

14.
中德经济关系简讯两则累翁贝格公司认为有希望在中国发展建房互助储金巴符州累翁贝格建房互助储金信贷股份公司目前正着手调查,以德国为样本的建房互助储金系统将会对中华人民共和国住宅建筑的发展起到何种推进作用。董事会发言人迪特里希·施罗德称:"与中国一些重要地...  相似文献   

15.
德国与俄罗斯两个地理上接近的欧洲大国,都曾处于欧洲重大事件的中心,都对欧洲大陆和世界的发展产生过巨大影响。二战后,虽然德俄在一些问题上始终存在这样或者那样的分歧,但德国历届政府总体上力求与俄罗斯和平共处,致力于构建务实友好的伙伴关系。乌克兰危机之后的德俄关系处于新的十字路口,面临新的选择。  相似文献   

16.
周红 《德国研究》2006,21(4):16-21
本文以冷战时期的两极格局为背景,探讨德①美关系互动的主要特征。两极国际格局下德美关系经历了从依附到被依附、到中间冷淡、再到后来双方共求合作这样一条发展脉络。当然从历史发展的主线来看,战后的德美关系仍然是一种主仆依附关系,随着西德经济实力的提升、外交政策的更新及美国经济实力的相对衰退,两极国际格局开始发生衰变,由此也导致了两国关系逐步开始发生变化,德国力求完全打破对美国的依附关系,而建立一种相对平等的伙伴关系。  相似文献   

17.
冷战后德国的北约战略呈现一种基调未变、自主性增强的发展态势:一方面,德国继续将北约视作本国安全的基本工具,在美国和欧洲大陆盟国间维持一种稍微"亲美"的大体均衡;另一方面,随着安全情势的整体好转,德国基于本国立场,逐步构筑一种相对独立、扩大发言权的同盟战略姿态。在同盟内部,历任德国总理都重视同美国维系总体上的合作关系,但在诸如伊拉克战争等域外行动问题上,德美关系也曾纷争不断,甚至严重恶化,其负面效应尽显。德国的北约战略处于一种本国诉求提升、能力略显不足而又依赖于美国的有限运作空间,德美安全关系继续保持一种美国占据主动权的不均衡态势。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中美两国关于构建新型大国关系的战略创议成为世界政治的热点话题。文章认为,对新型大国关系的研究应从理论与政策、历史和现实等多层面进行深入思考。要想准确把握当前中美关系的战略实质,一方面需要超越现有国际政治理论中以权力转移为代表的现实主义旧有范式,将国内政治模式、对外战略选择和国际战略互动等多重变量纳入研究范畴;另一方面,也需要对包括中美在内的现当代国际关系史上反复出现的"崛起国一主导国"二元关系进行更为深入的比较研究。总之,只有通过理论透视和历史比较,才能把握中美构建新型大国关系所具备的学理基础和现有条件,进而对未来的发展趋势做出更有意义的判断,并努力"预为之谋"、最大限度避免重蹈历史覆辙。  相似文献   

19.
韩中两国经济的互补关系一、两国不同行业的结构分析韩国与中国以两国的经济特性和相互的优越条件为前提,通过贸易及投资,开展了比较活跃的经济交流。下面就两国间的互补关系,不是从量的指标,而是利用质的指标,进行深层次的分析。这种分析,通过测定韩中两国间交易的...  相似文献   

20.
法德两国近年来遭受的一系列恐怖袭击成为了媒体焦点,两国分别处于空中打击伊斯兰国恐怖组织的前列和欧洲难民问题的中心,本文统计了2012年至2017年7月法德两国遭受恐怖袭击的情况,梳理了两国政府的应对措施,并详细介绍了两国与俄罗斯的反恐情报合作和反常的扩军行为,最后总结了我国可从法德两国反恐策略失误中汲取的教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