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朋友无圈     
张宏宇 《前线》2016,(4):83-83
正现如今都讲究自己的圈子,比如:亲戚朋友,邻居老乡,同学同事,这些都能组成一个圈子。如果你没有圈子的话,说明你混得不行,人缘不好,社会交际能力太差了,甚至也可以说是一种没有本事的表现。所以,很多人生存的状态就是在不停地扩大自己的圈子,以此满足个人的利益。有的人一直在苦苦追求圈子,或者以加入某圈子为荣;有的人费尽心力寻找入圈之门却无法如愿,便郁郁寡欢一筹莫展;  相似文献   

2.
《实践》2015,(6)
<正>在一个人际关系也是生产力的时代,有人形容说,"圈子有多远,你才能走多远"。然而,如果在官场中也明目张胆地经营圈子,进而衍生出"圈子文化",则蛊惑了世道人心、污染了政治生态。什么是官场"圈子文化"?一言以蔽之,就是一些官员结党营私,为一己私利编织利益同盟。对于"圈子文化",中央的态度非常鲜明。"党内上下关系、人际关系、工作氛围都要突出团结和谐、纯洁健康、弘扬正气,不允许搞团团伙伙、帮帮派派,不允许搞利益集团、进行利益交换。""我  相似文献   

3.
十八大以来,中央持续加大反腐力度,相继查处多个“重量级”案件。这些腐败案件背后有一个重要特点就是“拔出萝卜带出泥”,腐败分子之间往往存在种种密切关联,甚至来自同一个“圈子”。“ 圈子”一词本身并无褒贬,作为社会人,不可能完全没有社交圈,可以因力相同相似的学历、经历、兴趣爱好成为同学、同事、朋友,也可以因为相近的血缘、地缘成为亲戚、老乡。  相似文献   

4.
现在,社会上流传着一句话:进了班子还要进圈子,进班子不进圈子等于没进班子,进了圈子不进班子等于进了班子。简单说,就是“做官”要懂得融入所谓的小“圈子”。中国社会自古以来就十分看重“人情”,做什么事情往往把“人情关系”放到重要位置,这样才能事半功倍。在干部队伍中,看重“人情关系”的现象也有一定市场。  相似文献   

5.
圈里圈外     
人活着,总要在一定的范围内活动,这个范围,被人们习惯地称为“圈子”。工作,有工作的圈子;社交,有社交的圈子;交友,有交友的圈子;娱乐,有娱乐的圈子。如此等等。诸多个具体的小圈子组成一个大圈子,就成了一个人的活动范围。  相似文献   

6.
“圈子”,是人们时不正常人际关系网的一种通俗形象的比喻。电影《生死抉择》中的腐败分子郭中姚就是一个编织和经营圈子的老手高手。 “圈子“是可怕的。因为相当数量的权势人物就是在郭中姚之类别有用心的精心设设置下。自觉不自觉情愿不情愿地被拉进圈子,堕入庸败的泥淖而不能自拔的。事实的确如此,只要揭开“圈子”的盖子,往往是  相似文献   

7.
朱岩 《党建》2010,(6):51-51
现在,有少数领导干部在工作和生活中爱搞“小圈子”。圈中人对内抱团结盟、互相帮忙,吹喇叭、抬轿子;对外以入画线、排斥异己、掣肘使绊。有句顺口溜“进班子没进圈子等于没进班子,进圈子没进班子等于进了班子,进班子又进圈子是班子中的班子”,就是对这种“小圈子”现象的形象描述。  相似文献   

8.
“圈子”是指具有相同爱好、相近兴趣或者为了某个特定目的而联系在一起的人群。俗话说“三个向灯,四个向火”,谚语云“鱼找鱼,虾找虾”“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说的都是“圈子”。数年前,笔者在一篇题为《说圈道权》的杂文中说过:以一点为中心,画一个等距离的360度的弧线,在几何学中称作圆,俗话叫作圈。现在,我对这个“圈”又有了新的见解:这个连阿Q也画不圆的“圈”,如今却被我们的“新画法”画得精妙入微、出神入化。笔者以为,那“圈”分明就是权钱的山头,就是利益的尾巴。  相似文献   

9.
论格局     
《前线》2017,(2)
<正>格局决定成败。古往今来,凡成大事者,必有大格局。何为格局?格局既是心理空间,也是精神结构,还是生命容量,更是综合素养。常言道:再大的饼也大不过烙它的锅。对个人来说,如果事业是饼,格局就是烙饼的锅。决定一个人格局大小的常有以下维度。一是境界的高度。人的境界有高有低。有的人,自己就是世界,世界就是自己,他们只为自己活着,谋的是一己之私,这种人局限于"自我"的羁绊;有的人,世界就是"圈子","圈子"就是世界,他  相似文献   

10.
谢光辉 《党建》2014,(7):47-47
正时下,"圈子"流行,成了一种常见的社会现象。究其本意,"圈子"原指具有相同爱好、兴趣或者为了某个特定目的联系在一起的人群。而在一些单位和部门,部分干部为了升迁、逐利等私欲,整天琢磨找门路、拉关系,形成了形形色色所谓的"官场圈子"。圈子的形成,一要有核心,二要具备向心力。在"官场圈子"中,"核心"往往是位高权重的领导干部,"向心力"就是各种政治和经济利益。"规则"就是相互照应、相互  相似文献   

11.
李建功 《共产党人》2005,(10):24-26
皮肤黑红,个子不高,身着一身牛仔服,相貌也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就是偶尔你在街上碰见这样的一个人,一旦汇人人流,你既不会对他留下任何深刻印象,也不会在再次遇到他时认出他。就是这样一个普普通通的人,在国电大武口电厂,人人谈论他就像谈论新闻焦点人物一样,有说不完的话。他,就是翁亚伟,一个37岁的普通工人,其貌不扬却本事一身。  相似文献   

12.
现在,社会上流传着这样一句话:进了班子还要进圈子,进班子不进圈子等于没进班子,进了圈子不进班子等于进了班子。简单说,就是"做官"要懂得融入所谓的小"圈子"。中国社会自古以来十分看重"人情",做什么事情往往把"人情关系"放到重要位置,这样才能事半功倍。在干部队伍中,看重"人情关系"的现象也有一定市场。正如上面提到,"入圈"就能得  相似文献   

13.
说团结     
团结就是力量,团结就是进步,团结就是发展,团结就是稳定。小到一个单位,大到一个地区,团结真是太重要了。但团结也有真假之分,真正的团结,可移山,可填海;虚假的团结,坑国家,害人民。不信你看这些年查处的贪污腐败案件,有很多都曾闪耀着“团结”的光环。一种是你说我好我说你好的“团结”。班子之间,上下之间,你好我好大家好,你吹我吹大家吹,你讲我的功劳,我说你的成绩,我向外宣传你,你向外宣传我,你向上举荐我,我向上举荐你,你说我先进,我说你优秀无比。像原山西绛县法院的姚晓红,本来是个“三盲”院长,并从几年前…  相似文献   

14.
青年与时代     
从历史上看来,人类的进化是一件不容否认的事实。时代就是人类进化的单元,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化,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潮流。诚然时代与时代之间并没有截然的界限,可是20世纪的文化究竞和19世纪不同,却也是实。世界总是在变的,一刻也不会停滞,如果你不随着它变,你便会落后,便会和环境格格不入,便会消极,便会悲观。  相似文献   

15.
有人说,当你被某一件作品吸引时,相信你也会不由自主地想去了解这一位书法家。刘海林,就是这样一个以优秀作品来吸引你认识他的书法家。他没有标新立异的外形,没有所谓“艺术家”的脾气,但是他对艺术的执着与坚定是不容置疑的。  相似文献   

16.
周鹏 《党课》2014,(18):74-76
“圈子”原本的一种含义是指人与人因为相同兴趣、经历或其他目的而结合成的非正式团体。因志同道合而聚在一起,或结伴临溪、流觞曲水,或坐而论道、疑义相析,都不失为一种人生乐趣。但是当下社会和官场上流行的圈子却完全脱离了志趣的主题和情感的联合。不少人削尖脑袋钻进圈子,想方设法经营圈子,千方百计扩大圈子,形成了一种畸形繁荣的“圈子文化”。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在反腐败斗争中暴露出来的一些大案要案,有不少是窝案、串案,刨根究底,这些腐败分子大多平日里臭味相投,私交甚厚,一己私利把他们拴在一起形成一个“小圈子”,可谓“荣辱与共”。这种滋生腐败的怪圈必须坚决打破,这是新形势下党风廉政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权力嬗变结伙谋私干部队伍小圈子的特征十分明显,它不同于社会上一般的交际圈子,而是带有十分浓厚的权力色彩:以金钱为基础。大凡进入小圈子的干部,他们关系过从甚密,私人交情十分浓厚。在圈子内,需要办什么事,一路绿灯,哪怕是违规违法之事,只要一个电话、一张条…  相似文献   

18.
时下,一些地方在选人用人中有一种不良现象值得重视,这就是用干部“家族症”。有的领导由于视自己的子女为第一接班人,老子今日当官,将来儿子(女儿)也要当官,因而利用其职权,寻机会、找关系、想方设法安排子女。还有一些人在与自己家庭成员有关的亲属圈子中选用干...  相似文献   

19.
《理论与当代》2009,(3):51-52
柏宏军在他的著作《激情成就你我》里指出:人人都知道,能够熟练掌握英语、计算机,是职业能力的表现。但你可知道,激情也是一种职业能力?一位著名的金融学家说:“一个银行要想赢得巨大的成功,唯一的可能就是,它雇了一个做梦都想把银行经营好的总裁。”  相似文献   

20.
黄明哲 《党课》2013,(8):63-65
我们关注了太多的事物和情感,但我们最容易忽视的,往往也是对我们最重要的——一颗感恩的心。当你拥有一颗感恩之心,你就能够战胜一切闲难,不断进步;你就能珍惜听有真情,捌有亲情、友情和爱情;你就是一个决乐的人、幸福的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