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邓国丽 《理论导报》2023,(12):38-42
高质量传播典型人物,是县级融媒体引导群众、服务群众的题中应有之义。典型人物多出于基层,典型事件常发生在基层,典型精神常涵养在基层。县级融媒体离基层最近,记者又常年奋战在一线,对基层底数清、情况明,在遴选、采写典型上具有“天时”和“地利”;媒体融合后构建的新媒体矩阵,又为县级融媒体传播榜样拓宽了渠道。当前,传播生态复杂多变,县级融媒体要克服人员少、任务重的困难,在践行“走、转、改”上下功夫,在增强“四力”上做文章,苦练遴选典型、采写典型、传播典型内功,做到坚守真实、注重细节、锐意创新,补齐报道理念、手法、深度等方面的“短板”,讲好基层榜样故事,弘扬时代精神。  相似文献   

2.
工业经济报道是城市地市报纸的主要报道内容之一,同时也是热点、难点之一。在新闻界,多年来探讨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工业经济报道如何让受众乐于接受。对媒体从业人员来说这是一个不大不小的难题;对许多纸质媒体来说,工业经济报道似乎成为“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相似文献   

3.
今年全国“两会”开到一半,我就放弃了最初的采访思路。 “两会”报道,哪家媒体不想出新、出彩。“两会”已经召开这么多届了,除了每年变化的热点之外,报道的思路也就那么多。  相似文献   

4.
办报纸,写报道,当记者,最难的事莫过于开展舆论监督,批评报道被误认“抹黑”、“添乱”、“制造不安定”,是最易“惹祸”的报道形式。然而,舆论监督是报纸的一个重要功能,是办好报纸的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搞好舆论监督同样可以弘扬主旋律,彰显主流媒体的风采和威力。  相似文献   

5.
突发事件是近年来媒体竞每的重点,也是读者十分关注的焦点。评价一家媒体的影响力,突发事件的报道已成为一个重要标准。不少群众在突发事件发生后,往往马上就要找来报纸,了解详细情况。与国家级省级媒体相比,地市报在突发事件报道方面存在着天然的“短板”。特别是在事关本地区或者毗邻地区的突发事件报道上,如果地市报“缺位”或者滞后,势必会影响媒体的影响力,对媒体今后的广告发行等产生不良影响。因此,地市党报应高度重视突发事件的采访报道。  相似文献   

6.
玩摄影、养兰花、收集名人字画……原本,这些只是个人的“雅好”。但近年来,一些官员的“雅好”摇身一变成“雅贿”,让腐败也变得“文艺范”。中国青年报记者根据官方媒体公开报道不完全统计,近年来,至少有27名落马官员涉嫌收受“雅贿”。“雅好”成腐败又一隐蔽通道。  相似文献   

7.
会议报道一直未能根本改进和突破,这固然有领导及其身边工作人员的“官”念问题在影响媒体,但另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这种报道的最终审定者——编辑的不作为。由于惰性和惯性,党报的一部分编辑缺乏改进会议报道的激情,放弃了改进这类报道的努力,因而不能“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即不能以更好的会议报道形式引导记者、通讯员撰写这些消息;不能以更好的会议报道形式引导社会。一些致力于改革创新的媒体的经验表明,只有排除障碍,坚持不懈,才能逐步转变观念,改进这些报道,并使社会接受。  相似文献   

8.
随着海峡两岸各个层面的社会交往越来越多,中国大陆媒体针对台湾的报道也愈发密集。因涉台报道的特殊性,使得大陆媒体在对台报道过程中出现了一些应当特别注意的语言问题。本文依照中共中央台办、外交部、中共中央外宣办联合下发的《关于正确使用涉台宣传用语的意见》,对涉台报道语言进行研究分析,以期发现问题,避免出现差错。  相似文献   

9.
李天锐 《廉政瞭望》2014,(23):34-35
11月15日.王岐山低调现身安徽桐城“六尺巷”。这个暂并未被官方媒体公开报道的行程.引发了外界热议。而这一天,距王岐山就任中央纪委书记刚好满两周年。履新两年来,与在“打虎”及纪检体制改革上动作频频相比,公开报道中王岐山外出调研和出席活动的次数,在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并不算太多但廉政嘹望记者梳理发现。  相似文献   

10.
一从媒体的角度讲,突发事件报道是新闻业务的重点和难点;从受众的角度讲,突发事件报道是社会关注的热点和焦点。面对突发事件,媒体究竟应该如何应对呢?也就是说,媒体在报道突发事件时,“报点”到底在那里?应该让社会关注什么?又给受众提供些什么?  相似文献   

11.
过多过滥的会议报道,令人生厌,可是新闻圈内人皆知,出入会议、采访会议,是新闻记者最基本的活动之一,会议也是新闻的“富矿”。新闻史上许许多多的精品名篇,就出自会议。对创新会议报道的要素进行分析,有利于我们把握搞好会议报道的规律性、增加会议报道的创造性,跳出会议报道一般化、程式化的“窠臼”而赢得受众。必须明确,新闻媒体是创新会议报道工作的主体。我们可以发现,同样一个地方,不同的媒体,对于同一个会议的报道,常常有不同的角度、不同的重点,因此而产生不同的效果,而媒体之间会议报道的整体创新工作也会存在差异。这说明,媒体对…  相似文献   

12.
陈伟 《探索》2013,(1):45-48
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新闻媒体逐渐获得了报道与批评的自由,新闻媒体从“第四种权力”发展到网络话语权的“第五种权力”.为此,新兴媒体对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冲击不可避免,主要表现在降低民众对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依赖程度,给传统的政党组织结构带来冲击,降低了领袖和党员对执政党依赖等方面.在这种情况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需要掌握媒体发展运行的规律,主动引领媒体发展方向;实现组织结构的分层化与扁平化结合,适应新兴媒体的发展;利用新兴媒介的吸引力,增加受众的认同度和归属感;善于利用新兴媒体,加强危机管理和危机公关.最后强调的是,政党的特有功能并非媒体所能代替,媒体的发展也为政党活动提供了新的机遇.  相似文献   

13.
张锦文 《唯实》2012,(2):66-69
西方媒体采取牵强附会、歪曲事实、一叶障目、恶意造谣等手法对华进行负面报道,其缘由主要有四:不同社会制度意识形态的对立、不同文化背景和价值观念的差异、为资产阶级统治的利益服务和对中国崛起的警觉、失落和嫉恨。要反制西方媒体对华负面报道,就必须提高中国媒体新闻传播能力;对西方媒体开放,让西方记者在华自由采访,使他们充分、全面了解真实的中国;积极应对已出现的负面报道,减少其在国际社会的影响;建立健全新闻发布制度;通过合法沟通和做法,影响西方主流媒体和舆论领袖人物,削弱他们对华舆论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14.
典型报道是富有中国特色的报道方式,在新闻宣传中占有举足轻重的重要地位,一直是主流媒体的优势和强项。而在社会变革的转型时期,受众对其的关注度却在弱化,典型报道在一些媒体的新闻报道中的地位也在逐步由主流走向边缘。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央级和省级主流媒体上的典型报道又重新引人注目起来,尤其是2004年以来典型报道宣传进入了一个新的高潮.  相似文献   

15.
张文宇 《学习月刊》2010,(18):26-27
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使世界变为“地球村”,媒体成了世界联系的桥梁和纽带,媒体舆论成为一种社会软力量,新闻执政能力建设提上了党和政府的日程。与此同时,突发性事件在社会转型期的中国频繁发生,并且日益成为媒体日常报道的重要内容,因此,如何在突发性事件中与媒体有效互动,互利双赢,已经成为各级领导干部必须认真思考并着力解决的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16.
发展是我们这个时代的主旋律,经济建设是发展的关键,也是我们国家的中心任务。与此相应,经济报道也成为众多主流媒体的焦点。但相对于普通的事件性报道、社会民生新闻来说,做好经济报道,难度更高。因为经济报道既要反映经济建设中一些本质性的规律、特点,又要生动活泼,能真正吸引受众。笔者认为,要搞好经济报道需要“三性”。第一是思维的宏观性。经济报道要有宏观思维,就是要把经济报道的对象放在体制转换的时代背景下来考察,判断其时代意义和新闻价值。这要求经济报道抓住体制转换的时代特点,从微观现象中透视宏观问题,对经济现象的发展要…  相似文献   

17.
危机近了,媒体你准备得咋样了?进入21世纪以来,展现在世人面前的是一个更加多元和开放的世界。然而,由于时空的不断突破和社会系统的重新整合,当今世界已经处在危机事件频繁爆发的“多事之秋”。而危机在频发的同时,其自身也在不断演化,不论是2001年“9·11”事件还是中美撞机事件;不论是2003年SA R S危机还是伊拉克战争,无不让我们清楚地意识到正确处理危机报道的重要性。危机近了,但是媒体都准备好了吗?然而,2004年9月俄罗斯别斯兰人质事件的报道却使我们看到了作为地方主流媒体的地市党报在报道危机时的软肋。这样的结果主要由两方面的…  相似文献   

18.
为深入推进新闻战线“杜绝虚假报道、增强社会责任、加强新闻职业道德建设”专项教育活动,四川日报报业集团即日起向社会公布虚假报道举报电话:028.869680520社会各界如果发现四川日报报业集团所属媒体刊载虚假报道,可以拨打这一举报电话,集团监察部门将对举报内容认真核查。经核实确为虚假报道的,将严肃查处,以确保新闻报道客观真实,切实维护媒体公信力和新闻工作者良好的社会形象。  相似文献   

19.
李天锐 《廉政瞭望》2010,(15):43-43
当“犀利哥”以“迅雷不及掩耳盗铃儿响叮当仁不让”之势从天涯论坛走红,媒体铺天盖地,不惜花大篇幅予以或深或浅的报道。就连央视的新闻也从会议报道中省出时间来凑热闹。  相似文献   

20.
重大主题报道是党报的重要职责,也是党报的比较优势所在,是彰显主流媒体权威性、影响力的重要载体。地市级媒体要想做大做强,必须把重大主题报道牢牢抓在手里。在当前竞争日益激烈的报业市场中,如何创新重大主题报道,进一步提升舆论引导影响力,是各家地市级媒体谋求自身发展、塑造和巩固主流媒体地位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近年来,连云港日报围绕市委、市政府的重大决策、中心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