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你跳槽了吗?在眼下,这是一句很平常、很普通的话。但在明清时代,这句问话却含有狎邪之意,相当不雅。随便翻翻明清的小说或者笔记,跳槽一词随时可映入眼帘。徐珂的《清稗类钞》对跳槽给出了非常确定的解释:  相似文献   

2.
戴草包跳槽     
有:他夏公认墩奥私味城城戴草包跳槽@陈树斌~~  相似文献   

3.
俗话说:"隔行如隔山",各个行业间存在着似乎不可逾越的鸿沟,令许多跳槽者望而生畏,于是大部分人选择在自己的圈子里徘徊.然而,有这样一批勇敢的挑战者,他们在完全不同的行业间转换自如,并且这种挑战中找到一种满足感和成就感.对于目前正准备跨行业跳槽的职场人士,下面两位职业经理人丰富的跨行业发展经历和独到的职业发展见解,或许能给你一些启发和帮助.  相似文献   

4.
最近,美国通用汽车公司和德国大众汽车公司同时陷入了一场官司之中。起因是后者挖走了前者的一位高级管理专家洛佩尔。 美国通用汽车公司的起诉依据是,洛佩尔利用其跳槽之机偷走了通  相似文献   

5.
信息全接触     
《南风窗》2000,(8)
跳槽和改行已经成为潮流。美国《时代》周刊预测了21世纪的十大热门职业和十个走向没落的职业,我们可能觉得有些名词还比较陌生,但10年前,谁会想到“网页设计”会成为2000年最热门的职业呢?  相似文献   

6.
现代商业竞争中,“商业秘密”成为能给经营者带来巨大竞争优势的“秘密武器”,据数据显示,80%的商业秘密是被职工豌槽时“顺手牵羊”带走的。本文主要探讨如何避免员工跳槽时泄漏商业秘密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7.
我的一个同学从银行跳槽已有5年,一直在一间外资公司从事部门主管工作,据说干得不错。可前不久,他怒气冲冲地打电话约我和几个同学吃饭,一见面,便说他已辞了职,让我们帮他留意新单位。 惊问原因,他说他手下有个女同事  相似文献   

8.
读者信箱     
聘用期内想跳槽怎么办? 北京市海淀区某公司的职员小朱在来信中说,2004年1月她到公司工作,并且和公司签订了劳动合同,但是她在公司里干得并不开心。现在有一个机会:另外一家公司想聘请她。两个公司相比之下,小朱感觉另外一家公司更能发挥她的能力,可目前又在聘用期内,  相似文献   

9.
早几年,中外合营的酒家、宾馆,成为吸引人“跳槽”的地方;而今天,却有不少人从中“跳”了出来。广州。夜幕笼罩下的R酒店。港方黄副主管傲慢地命令中方林副主管去取一件高级餐具小林正有事,转过头叫一位员工去取。黄某却喝住那位员工,气势汹汹的对小林  相似文献   

10.
作为一名人力资源部的主管,如何招收到好人才,如何留住现有人才,是重点工作之一.北京泰和顺阜成路餐饮有限公司的人力资源部部长徐纯,对此更是深有感触.由于餐饮行业的特殊性,人员流动极大,培训出一名熟练的餐厅服务员就需要至少3个月以上的时间,可有的服务员因为工资等因素,刚刚能上手就跳槽了.  相似文献   

11.
正职业倦怠最常表现出来的症状有三种:1、对工作丧失热情,情绪烦躁、易怒,对前途感到无望,对周围的人、事物漠不关心。2、工作态度消极,对服务或接触的对象越发没耐心,如教师厌倦教书,无故体罚学生,或医护人员对工作厌倦而对病人态度恶劣等等。3、对自己工作的意义和价值评价下降,常常迟到早退,甚至开始打算跳槽甚至转行。  相似文献   

12.
郝汉 《工会博览》2005,(5):20-20
北京市海淀区某公司的职员小朱在来信中说,2004年1月她到公司工作,并且和公司签订了劳动合同,但是她在公司里干得并不开心。现在有一个机会:另外一家公司想聘请她。两个公司相比之下,小朱感觉另外一家公司更能发挥她的能力,可目前又在聘用期内,想跳槽怎么办?  相似文献   

13.
魏女 《工会博览》2004,(6):16-16
编辑同志: 我与丈夫婚后夫妻感情尚可,并于1999年9月生育一女。为了孩子有人带,我俩商量,若请保姆还不如辞去我的工作,自己带孩子,既精心又省钱划算。于是我就成了地地道道的家庭主妇。可是天有不测风云。自我丈夫跳槽到一家外资企业升任部门主管后,好像变了个人似的,开始嫌弃我,处处找茬,无理取闹,制造离婚条件,并最终向法院  相似文献   

14.
《南风窗》2016,(6)
正对于一个刚刚跳槽的正宗"80后"而言,"工作"、"就业"、"饭碗"类似的字眼,确实颇多感触。从2009年重点大学毕业,凭着大学期间几家知名媒体实习的经历,确定了自己想进入媒体做一名记者的理想。执念深重的我,没有听从社会的"先就业再择业"的观念,自觉"屏蔽"了一切非媒体类的工作。然而,在一家小  相似文献   

15.
常言道:不穷不教书。学校是清水衙门。教师固穷,天经地义。然而近年来,学校这块神圣的净土也受到市场经济大潮的强烈冲击。“文人耻于利”的传统被打破了,作为人类灵魂工程师的园丁们也产生了观念的裂变。有人跳槽,有人下海。当然,更多的是在恪守本分的同时奋起自救,从而形成蔚为奇观的“炒更”一族。  相似文献   

16.
玩心无界     
正"李鹤看起来是个很会玩的人,实际上也确实如此,此类人有一共同特征,"跨界"属性强。"李鹤,在东北林业大学读的分子生物学专业,毕业后跑去一家技术外包公司做项目经理,做的还是银行信用卡业务,4年前跳槽到互联网金融公司——积木盒子做产品经理。李鹤"自诩"爱好广泛,若不是他亲口确认,笔者不会相信他能同时追30部美剧。"不难啊,平均  相似文献   

17.
有一条永远不变的真理:以积极的心态对待工作,工作也会积极的回报于你。小李已经工作了两年,一直是不温不火的状态,待遇不高,但能学到些东西,薪水也还说过得去。只是最近在和一些老朋友交流的过程中,他发现大家都发展得很好,都比自己强,这使得他对自己目前的状态不满意了,开始考虑怎么和老板提加薪或者找准机会跳槽。  相似文献   

18.
一、讨要双倍工资要留心诉讼时效 案情回放 王某于2009年8月24日到被告甲公司工作,一直未签合同.2011年9月底王某跳槽,并在2011年10月12日向某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要求甲公司支付其2009年9月24日至2010年8月23日的双倍工资.仲裁委以超过仲裁时效为由,向其出具不予受理通知书.王某遂将甲公司诉至人民法院.在审理中,王某未提交过时效中止、中断的相关证据.  相似文献   

19.
正每年春节之后的3月是求职热潮期,针对各求职者的招聘诈骗也进入了活跃期。招聘会上,有将从大学校园走出来的稚嫩面孔,有饱经生活沧桑的农民工,也有踌躇满志谋求更好发展的跳槽族。然而,除了各类现场招聘会外,各种花样百出的网络招聘,在给求职者提供了机会的同时,也有一些别有用心的招聘企业,在招聘和签约过程中悄悄设下陷阱。那么,如何才能在求职过程中规避"求职陷阱"呢?小  相似文献   

20.
当工作把你的生活热忱耗尽,当上班的铃声成为梦魇的开始,职业枯竭感可能已经成为你职场前行的羁绊. 出现职业枯竭的人犹如失去水的鱼,备受窒息的痛苦.据调查,我们产生职业枯竭的时间越来越短,有的人甚至工作8个月就开始厌倦工作,而工作一年以上的白领有超过40%的人想跳槽.上海一项调查显示:在同一岗位工作满两年的人中有33.3%的人出现了职业枯竭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