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王建民 《奋斗》2008,(11):18-18
农村改革经过30年的风雨历程.今天又处在新的起点上。我们要按照十七届三中全会关于大力推进改革创新,加强农村制度建设的部署,努力在农村体制改革的关键环节上取得突破,切实强化新农村建设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2.
中央提出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纲领,以民主为首,最为清楚地表明了,没有民主就没有和谐社会,民主是和谐社会的首要问题,是和谐社会的制度基础,是和谐社会最重要的运作机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实现决策的民主化。  相似文献   

3.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关键在于通过建立农村新的法律与制度,把农村、农业、农民重新植入一个新的法律环境和制度环境之中,并以法律和制度保障新农村获得更多的发展空间和发展动力,从而确保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实现。  相似文献   

4.
创新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取得突破和发展、保持农村生机与活力的灵魂,必须把创新摆到重要位置。创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选准切入点,把握好重点,强化机制建设,紧跟科技发展,加强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5.
胡锦涛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要素概括为六句话,即“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以民主打头,将民主作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首要内容,其他内容顺序排列,如此安排,寓意深刻。这个逻辑判断,清楚地阐明,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民主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首要问题。什么是首要问题?所谓首要问题,就是第一个问题,其他问题,都排在第一个问题之后。民主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制度基础关于…  相似文献   

6.
完善的法律制度体系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健康、稳定与可持续进行的客观要求和基本保证。我国立法资源配置不合理,服务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法律供给严重不足,以及在立法理念和立法价值取向上存在的偏差,不利于广大农村的快速发展和农民权益的保护,阻碍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整体推进。必须加强国家宏观层面上的立法,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法律制度的改革与创新创造条件,构建崭新的、完善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法律制度体系。  相似文献   

7.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个系统工程、远景工程,既要加强农村经济建设,更要对现行农村制度进行深刻改革。否则,既难以焕发全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积极性,更难以巩固建设成果,甚至使新农村建设走样变形。社会主义新农村制度建设必须坚持既有利于推动农业生产力发展,又有利于保障和维护农民的自由和权利。  相似文献   

8.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解决“三农”问题始终是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当前“,三农”问题集中体现在农民收入、农村市场消费、农村劳动力转移、农村社会发展等四个方面。要按照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统筹城乡发展,贯彻好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解决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农村社会发展问题,不断促进城乡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9.
《共产党人》2006,(4):10-11
在积极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的前提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突破制约农村发展的瓶颈,至少应在以下几个方面加快推进体制改革和政策调整。  相似文献   

10.
李抒望 《世纪桥》2005,(6):17-19
胡锦涛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要素概括为六句话,即“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以民主打头,将民主作为首要内容,其他内容顺序排列,如此安排,寓意深刻。这个逻辑判断清楚地阐明,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民主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首要问题。所谓首要问题,就是位列第一,其它都排在其后。  相似文献   

11.
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意义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解决"三农"问题始终是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没有农村的稳定和全面进步,就不可能有整个社会的稳定和全面进步;没有农村的小康,就没有社会全面小康;没有农民的小康,就不可能有全国人民的小  相似文献   

12.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问题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新农村建设的历史渊源出发,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背景、目的、国外经验借鉴、新农村建设的主要内容等方面进行了多方位概述。  相似文献   

13.
田淑玲 《党史博采》2008,(8):20-20,28
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意义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解决"三农"问题始终是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结束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历史,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从此,我国进入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 建国五十年来,我国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民经济迅速增长,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七位,在美国、日本、德国、法国、英国和意大利之后。城乡居民生活  相似文献   

15.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同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举措,是解决“三农”问题的迫切需要,对河南这个全国第一农业大省、第一人口大省意义尤为重大。围绕建没社会主义新农村,我省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做了大量丁作。目前,全省上下已形成一个关心、参与和支持新农村建设的热潮,农业和农村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和良好趋势,新农村建设开局良好,进展顺利,总体健康。但是,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过程中也确实暴露出一些方向性、倾向性问题,主要表现在“急、偏、虚、冒”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16.
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非常及时,十分必要。怎样才能实现这个要求,是摆在我们每一位基层干部面前的一个新课题,要实现这个目标,要做的工作很多,千头万绪。根据我们的实践,我认为要有效地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关键是和谐,只有和谐才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键,对于一个基层单位来讲,怎样才能做到和谐呢?一、深化改革、转换机制是营造和谐的基本途径现阶段我国进入了重要的经济转型期,是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关键时期,许多新问题、新矛盾、新情况只有通…  相似文献   

17.
一、深刻认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们党的重大战略思想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从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高度,着眼推进现代化,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提出的一项历史任务。这是党中央统揽全局,着眼长远、与时俱进作出的重要决策,是一项不但惠及亿万农民,而且关系国家长治久安的战略举措,是我们在当前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建时期必须担负和完成的一项重要使命。  相似文献   

18.
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制度效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仍然"面对不少困难和挑战".实践证明,这些问题主要由制度因素引起,因此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重视农村的制度效能.以制度经济学中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的内涵以及它们的关系为理论视角,来探究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科学的正式制度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相统一的保障,人文化的非正式制度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秩序和谐的合法性保障,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一定要实现科学正式制度与人文化非正式制度的融合与统一.  相似文献   

19.
王义 《理论研究》2007,(1):21-23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进行制度创新,政府、村级组织、村民构成农村制度创新的三个重要主体,形成了“塔型”制度创新结构体系。培育“塔型”制度创新主体,必须突出塔尖、强化塔身、夯实塔基。  相似文献   

20.
回建 《求是》2006,(19):41-42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系统工程,应从普遍联系的观点出发,关注和重点解决好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1.坚持从战略的高度出发,不断夯实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思想基础。从历史经验看“,三农”问题始终是关系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全局性和根本性问题。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富,农村稳则社会安。只有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同时加强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在广大农村形成和谐安定、健康向上的良好局面,保证广大农民安居乐业,农村社会稳定才有坚实的基础,国家长治久安才有可靠的保障。目前,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