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亚地区民族成分众多、关系复杂、矛盾突出。地区5国山水相依,血脉相连,使民族宗教因素具有强大的互动力,对各国及整个地区形势均有重大影响。一、主要民族及其历史缘源中亚地区约5000多万人,共130多个民族,但占人口总数80%以上的主要民族只有6个,即乌兹别克族、哈萨克族、吉尔吉斯族、土库曼族、塔吉克族和俄罗斯族。  相似文献   

2.
中亚地区①是当今世界上民族成份最复杂的地区之一。不仅历史上曾有大量的外来民族进入这里,并逐渐与当地民族融合成为现代意义上的原居住民族,而且近代以来又有俄罗斯、乌克兰、德意志、朝鲜、东干等多种民族进入这一地区,形成了有130多个民族在同一地区、甚至同一国家中共同生活的特殊局面。在这种独特的社会居民构成的基础上,复杂的民族因素与宗教等其他文化因素交织在一起,长期以来一直对中亚各国的社会政治和经济生活产生着深刻的影响。冷战后,国际政治格局的重大变化在世界范围内激起了新一轮民族主义浪潮。中亚各国的独立,…  相似文献   

3.
中亚民族问题由来已久,1991年中亚五国独立后,民族矛盾虽然没有导致大规模的民族冲突,但民族问题仍然复杂而明显,并成为影响21世纪中亚地区战略空间发展走向的突出问题。  相似文献   

4.
与我国相邻的中亚地区,有5 700万人口,100多个民族,历史上其人口的迁徙和流动很频繁,对欧亚大陆腹地的政治稳定、经济发展和文化传播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也曾影响到中国与中亚地区的交往.由于中亚地区人口的结构与布局经常发生变化,对其当前的总体状况和未来趋势进行研究,一方面作为基础研究是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它很重要;另一方面作为需要详细、可靠的统计数据来支撑,同时又要使用多种学科的研究方法,它又很难.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所的吴宏伟博士经过3年多的艰苦努力,完成了这样一部在国内仅见的专题研究成果--<中亚人口问题研究>,其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都是比较高的.  相似文献   

5.
美国的新中亚战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美国的新中亚战略中国国际问题研究中心万光中亚①事态发展正引起世界越来越多的注意。中亚蕴藏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以及其他战略资源。据估计,里海地区石油蕴藏量有2000亿桶左右,仅次于海湾。中亚天然气储量也居世界前列。中亚被认为很可能成为下世纪亚欧两洲新...  相似文献   

6.
中亚现代民族国家体系的构建开始于20世纪20年代原苏联在中亚地区的民族划界和民族国家构建,正式形成于20世纪90年代初,在此之前中亚的国际体系为族群国家体系.由族群到民族、由族群国家到民族国家,原苏联的民族划界和民族国家构建工作在中亚国际体系的变迁过程中起到了分水岭的作用.由于民族划界和民族国家建构工作过于主观,戛然中...  相似文献   

7.
柯尔克孜跨国民族社会发展异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柯尔克孜族与吉尔吉斯族是同一民族的不同译音,是该民族的自称。生活在中亚吉尔吉斯斯坦的主体民族称吉尔吉斯,我国则译为柯尔克孜。19世纪中叶以后,柯尔克孜成为跨国民族。根据2000年人口统计资料,我国境内柯尔克孜族有16万吉尔吉斯人,其中77.4%居住在新疆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中亚吉尔吉斯斯坦有319万吉尔吉斯人。该同源民族分布在西部天山南北,跨中国新疆与吉尔吉斯斯坦国境线两侧居住,属于原生跨界类跨国民族。近代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签订后,柯尔克孜族分属两个国家,从此走上了不同的发展道路,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国际国内政治局势的变化,该跨国民族在社会、经济、文化以及民族观念、意识形态诸方面开始出现差异。他们彼此既相同又不同。  相似文献   

8.
国际恐怖主义、民族分裂主义和宗教极端主义这“三股恶势力”成为中亚国家独立以来最主要的安全威胁。以“乌伊运”为代表的这些邪恶势力打着民族、宗教旗号,在费尔干纳等地频繁制造恐怖暴力事端,以建立政教合一的伊斯兰政权。中亚“三股恶势力”问题的凸现,具有相应的国际背景和社会根源。在多层次的国际安全合作中,上海合作组织遏制“三股恶势力”的努力令人瞩目。近来中亚安全严峻局势表明,彻底铲除这些邪恶势力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9.
美国的中亚战略及对中国安全环境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亚作为一个地理概念,一般是指从苏联独立出来的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和塔吉克斯坦五国,但在涉及里海资源问题时也将外高加索的阿塞拜疆、亚美尼亚和格鲁吉亚三国包括在中亚范围之内。上述五国总面积近400万平方公里,人口超过5000万,其中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三国与中国的新疆接壤,边界线总长达3000余公里。中亚是连接欧亚大陆的战略通道,古“丝绸之路”和现在的新欧亚大陆桥即通过这里。中亚地区还是世界三大文明和三大宗教的汇合地:伊斯兰文化、东方文化和斯拉夫文化集…  相似文献   

10.
中国和俄罗斯是中亚国家的近邻,两国与中亚国家都有着悠久的历史、政治、经济、文化联系。当今恐怖主义是世界和平最大的威胁,中亚是恐怖主义、分裂主义和民族极端主义最大的策源地之一。中国和俄罗斯作为政治、军事大国应该为稳定地区安全、维护地区稳定加强在中亚地区的安全合作,这种合作必将为维护世界和中亚地区的和平与稳定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1.
关于中亚五国民族和睦政策形成的因素 ,国内学术界已有过一些积极研究。本文是在这些研究成果的基础上 ,对中亚民族和睦政策形成的因素做了进一步的理论思考 ,提出中亚五国民族和睦政策的制定 ,除开五国政府考虑其复杂的民族宗教现状这一现实因素之外 ,中亚五国总结苏联近 70年民族政策理论与实践的经验教训是其民族政策形成的历史根源 ,中亚五国客观分析其所处的国际环境是其民族政策形成的国际因素 ,西方国家“文化多元主义”理论及其重“人权与公民权”、轻“民族”观念的理念是其民族政策形成的理论基础 ,中亚国家民族和睦政策是在综合考虑上述因素的基础上形成的  相似文献   

12.
中国同中亚的交往历史悠久、关系密切,地理位置山水相依、边界相连。中亚的主体民族同我国西北少数民族有血缘关系,同种族的民族跨界居住。中亚的经济水平同中国相近,并有其他方面的共同点。苏联解体后,中亚各国成为独立的主权国家,具备了同中国开展平等与互利合作的各种条件,中国与中亚关系正在进入新时期。本文将简略回顾历史,并展望未来,探讨中国与中亚关系的前景。  相似文献   

13.
一、人文地理 吉尔吉斯共和国,简称吉尔吉斯斯坦,1991年8月31日宣布独立,同年12月21日加入独联体。吉全国总人口490万(2001年5月),由80多个民族组成,其中吉尔吉斯族占57%,俄罗斯族占21%,乌兹别克族占13%。此外,1862-1877年间中国陕、甘地区回民反清起义失败后部分流入中亚,其后裔5万人目前生活在吉楚河流域,被当地人称作“东干人”,至今还讲带陕西口音的汉语。吉全国人口的60%生活在农村。 吉位于欧亚腹部地区,是中亚5国之一,面积19.85万平方公里,北部与哈萨克斯坦接壤,西部和南部与乌兹别克斯坦和塔吉克斯坦为邻,东部和东南部与中国有1000多公里的共同边界。境内多山,河流众多。全国90%的土地位于海拔1500米以上。山区雨量充沛,广泛分布着草甸草原和亚高山草原,宜于发展牧畜业。矿物资源丰富,以有色金属、稀有金属和煤炭为主,其中锑、锡、钨、锌、铅、金、水银等都有相当储量。  相似文献   

14.
车子下了高速,穿过城市开发新区,一头扎进万绿丛中。我们的目的地是长寿湖国家湿地公园。贵州铜仁万山地处中亚热带中纬度地域,为东南和西南季风所控制,属中亚热带湿润气候,雾、雪、凉爽是万山独具的自然景观和气候特色。  相似文献   

15.
中亚是传统的伊斯兰地区,伊斯兰教自公元7世纪传入中亚后发展迅速,并很快成为当地占统治地位的宗教形态。虽然苏联时期70多年的无神论教育在一定程度上淡化了中亚当地民族的伊斯兰宗教感情,暂时中断了其与伊斯兰世界的联系与交流,但是,随着70年代末80年代以来...  相似文献   

16.
《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主办的国际政治类核心期刊,发表有关俄罗斯、东欧和中亚地区政治、经济、外交、安全、历史、文化、民族、宗教等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欢迎大家投稿。一来稿应注重学术性和理论性,选题新颖、内容充实、论证严谨、文辞简练。二来稿字数一般在1-2万字之间。正文之前附上"内容提要"(300-500字)、"关键词"(3-5个)和作者简介(姓名、工作或学习单位、职称以及所在城市、邮政编码)。稿件中的注释以脚注形式标出。  相似文献   

17.
朝鲜人移居俄罗斯远东已有130多年的历史。一个多世纪以来,这个不大的民族群体历尽沧桑,饱受磨难,但他们自强不息,表现出顽强的生命力。他们在国内战争和卫国战争中流过血,在开发远东和中亚的生产斗争中流过汗,他们在斯大林的行政命令体制下曾蒙受屈辱,也在社会主义制度  相似文献   

18.
投稿须知     
《俄罗斯中亚东欧研究》2020,(1):F0004-F0004
《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主办的国际政治类核心期刊,发表有关俄罗斯、东欧和中亚地区政治、经济、外交、社会、安全、历史、文化、民族、宗教等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欢迎大家投稿.  相似文献   

19.
马来人在泰国与新加坡民族关系中地位的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东南亚的马来人系指至今仍以“马来人”为族称的居民,是东南亚较大的一个跨界民族其中在马来西亚有900余万人,在印度尼西亚有1000多万人,在泰国有180万人,在新加坡有40万人,在文莱有14万人,共约2100多万人(1994年)。东南亚马来人的祖先为蒙古人种马来类型中的新马来人,约在公元前1000年开始从亚洲内陆逐渐南下,迁至中南半岛和马来半岛,经长期发展和融合,形成今天东南亚的马来民族。虽然他们居住在不同的国家,但在种族、语言、文化和宗教信仰方面基本一致。马来人在马来西亚和文莱是主体民族,在新加…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70年代后,世界范围内伊斯兰运动的复兴,促使原苏联地区特别是中亚和北高加索地区的伊斯兰势力迅猛发展,并同时催生伊斯兰极端势力。苏联解体后,中亚和北高加索地区一些觊觎国家政权和图谋实现民族独立的宗教极端势力,以"圣战"的名义向世俗政权发难并进行民族分裂活动,致使中亚各国的安全和俄联邦的领土完整受到严重威胁。中亚和北高加索均属原苏联管辖的领土,这两个地区宗教极端势力产生和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