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刘迟  营立成 《理论月刊》2014,(4):160-163
随着我国单位体制的逐步瓦解和社会经济转型,社区建设在社会发展中日益发挥着重要作用。当下已有研究对社区建设的讨论可谓丰富,但结合制度层面进行探讨与分析则较为少见。制度研究根起于政治学,蓬勃于经济学,现已成为社会学重要研究领域之一。引入制度分析可以更加全面深入地剖析社区建设。因而,本研究从社会学制度主义理论出发,在整合现有观点基础上,提出应将整合了正式制度、文化价值与组织规制在内的"制度共同体"作为社区建设的重要旨趣。  相似文献   

2.
兰亚春  兰峤 《前沿》2013,(7):109-111
建立在计划经济基础上的行政性的"单位"整合机制,依赖国家对资源的垄断,使个人依附于单位、单位依附于国家,建立了以单位为基础的"社会联结",实现了对社会成员及社会生活领域全面组织与控制。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打破了原有的资源配置模式,国家体制外的资源形式增多,这种分散性的配置模式解放了个人对单位和国家的依附,游离于"单位"之外的个体越来越多,行政性的"单位"整合能力逐渐弱化。社会结构的日益分化、利益与观念的日益多元等社会转型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加大了社会整合难度,迫切需要一种新的整合机制,将分化的社会再度组织起来。社区,曾被边缘化的地方层次的社会整合载体,再次受到关注,并日益成为社会整合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3.
吉家文  邓卫权 《前沿》2010,(8):175-177
本文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通过对休闲体育基本内涵及特点的阐述,结合城市社区体育的一些情况,重点论述了休闲体育在城市社区体育中的四大作用,即休闲体育有利于提高城市社区居民的体育参与意识;丰富了城市社区体育的活动内容;促进了城市社区体育人口的增加;加快了城市社区体育的休闲化步伐,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在城市社区体育中如何充分发挥休闲体育作用的策略。  相似文献   

4.
周大鸣 《思想战线》2012,38(5):11-17
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社区建设动员过程中,将各民族视为一体的居民动员逻辑,忽视了社区中各少数民族历史地和实践地形成的民族意识和组织结构特征,从而导致城市社区中民族关系的紧张。一个包括各民族在内的多元主体治理的权力格局的形成是社区自治的必然趋势和要求;具有自我管理能力的社区自治组织结构设置,是实现社区自治的制度保证;动员各民族居民共同参与,则是通过实践实现社区自治的群众基础。在多元治理主体的互动中,实现社区资源的优化整合,才能真正推动我国城市社会建设中的社区治理向社区自治方向前进,并在这一过程中实现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5.
社会建设问题的提出.是因为相对于经济的高速增长而言,社会领域的发展相对滞后,而导致了社会矛盾.这些矛盾在"政府失灵"和"市场失灵"的情形下,更为突出.因此,社会组织必须由政府、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才能避免"政府失灵"、"市场失灵"的情形下所产生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的城市社区呈现出阶层化发展趋势.社区阶层化趋势,有助于贯彻分类管理与分类指导的原则,增强社区服务的针对性,凝聚社区情感,促进社区居民的共同参与,从而提高城市社区建设与治理水平.其不利之处在于,社区阶层化趋势可能导致社会隔离与社会隔阂,产生贫民区问题,形成孤岛经济效应.鉴于此,应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倡导混合居住模式,改变社区管理方式,变封闭式管理为开放式管理.  相似文献   

7.
张纪  刘太平 《桂海论丛》2001,17(4):52-55
文章总结了中国社区建设的基本经验 ,吸纳了发达国家社区研究有益成果 ,从中国社区长远发展的客观要求出发 ,全面论述了社区的理论定位 ,社区的组织和人口规模 ,社区组织和管理制度的创新 ,从居民自治向社区自治的转变 ,社区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等若干具有战略性与前瞻性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8.
百步亭位于武汉市汉口江岸区后湖地区南端,属江岸区后湖乡所辖。伴随着武汉市城区边界的拓展,百步亭在20世纪40年代才开始形成居民区。相传有岳姓、王姓居民等在此摆摊经营熟食,为挡尘遮雨在摊前扯起白布蓬子而得名“白布蓬”,后由谐音演变为“百步亭”。1949年5月武  相似文献   

9.
宋卫芳 《人民论坛》2014,(8):165-167
由当前物质生活的逐步提高而引发的社会思想问题,已经严重削弱正确价值观念的引导作用。因此,人们的精神生活急需共同精神信仰的支撑。社区党组织作为党在社区开展工作的基础组织,是引导社区文化发展的直接力量,对于社区和谐文化的建设产生重要影响。基于此,我们针对社区党组织对于社区文化建设的意义等展开研究。  相似文献   

10.
社区建设塑造了城市社区体制,其理想目标是完成基层政权建设和社会共同体建设。但实践中长期存在“强服务弱治理”问题,造成其理想目标均未充分实现:基层政权建设基本实现社会覆盖,但尚未实现社会嵌入,呈现“半悬浮化”特征;社会共同体建设浮于建制社区层面,自然社区则陷入“社会失灵”。新时代的社区建设,应以构建治理共同体为抓手和目标,将重心转移到社区治理上来,发挥社区基层组织的催化作用,实现自然社区社会合作和自治的实质性突破,提升居民社区责任意识和参与意识,最终形成现代社会共同体。  相似文献   

11.
何亚群 《前沿》2005,(4):158-160
有效的社会整合能够协调利益关系、解决矛盾冲突、保持社会的秩序化和规范化。不同的国家在不同的时期基于政治经济条件会有不同的社会整合模式。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我国城市主要采取单位体制进行社会整合,而改革开放后,社区体制正逐渐成为城市社会整合模式的新发展,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张扬 《公安教育》2007,(9):33-34
<正>和谐社会是我党的执政基础,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本条件。城市的基本细胞是社区,社区的和谐稳定与否关乎整个城市社会的精神面貌和各项事业的有序运行。所以抓住了基层社区建设脉络,最大限度地解决社区居民中的矛盾和问题,严厉打击危害居民利益的违法犯罪活动,确保居民安居乐业,也就基本上掌握了  相似文献   

13.
当代中国城市社区整合模式的理论建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代中国城市社区整合模式是多元双向契约性的整合模式.整合实质是国家主导、社会广泛参与,对高度分化、高度异质性的过渡中的现代城市社区,依据以人为中心的繁荣社区、发展社区的目标模式,通过制度化、组织化和社会化等手段,将其一体化的过程.也可以说是在社会转型、社会体制改革、社区结构分化的条件下,社区整合模式重新建构的过程.  相似文献   

14.
非营利组织在我国城市社区建设中的作用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乃仲  丁世文 《前沿》2007,(10):134-136
非营利组织作为第三支力量在我国城市社区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日益凸现。非营利组织具有组织性、非营利性、非政府性、自治性和志愿性的特征,因此它成为城市社区政府职能转变的载体,而且它在扩充社区建设资金、拓宽居民就业渠道、弥补政府失灵和市场失灵方面也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推进,市场机制功能的逐步增强,扩充了社会自身拥有的能量,加速了社会自我组织、自我管理能量的释放。社会能量除通过各个行业的社会中介组织释放外,另一重要途径是与地域密切相关的城市社区。城市社区是由聚居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城市居民所组成的社会共同体,是城市社会的组成部分。它与行业性的社会中介组织不同,社会中介组织反映社会的某一个侧面,  相似文献   

16.
试论社会流动在社会稳定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星 《前沿》2004,(10):171-173
社会流动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 ,它对维护和巩固社会稳定具有重要影响。本文结合我国社会流动的具体实际 ,从正反两方面考察社会流动对社会稳定的作用 ,并提出有助于形成良好的社会流动机制的适当措施 ,以进一步巩固和发展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17.
当代中国社会整合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立足当代中国社会实际状况,着重揭示了中国社会变迁的全球化背景和中国改革开放进程中呈现的种种特征,对当代中国社会整合的实质作了比较深刻的剖析,并对 21世纪中国社会整合模式作一前瞻性展望。  相似文献   

18.
当代中国社会整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立足当代中国社会实际状况.着重揭示了中国社会变迁的全球化背景和中国改革开放进程中呈现的种种特证,对当代中国社会整合的实质作了比较深刻的剖析,并对21世纪中国社会整合模式作一前瞻性展望  相似文献   

19.
关系网络在社区中的三种整合力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邹晨新 《中国民政》2012,(12):38-40
随着现代化和城市化的加速,熟人社会中的温情脉脉已成为历史。个人不堪直接承受来自社会的各方压力,社区整合被提上日程。笔者认为,除了党、国家政府和社团以外,生长于社会内部的关系网络也是重要的社区整合力量。社会关系网络中产生的信任、扩展性和嵌人其中的社会资源是其整合力量的三大重要源泉。重建滕尼斯所谓的“共同体”,利用社会关系网络来整合社区是现代社区的需要,也是最贴近现实的整合方式。  相似文献   

20.
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加速时期,伴随着转型出现了大量的社会弱者,在帮助这部分人走出物质与精神的困难方面,社会支持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作为社会支持之一的社区支持在转型这样一个特殊的历史时期的作用逐渐增大。本文旨在探讨有关社区支持的两个方面的问题:(1)转型期社区支持作用增大的原因分析;(2)社区支持的实践及现存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