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联是中华文明的精神财富之一,是中国的一种特殊文学形式。从古至今,在文人雅士和劳动人民之中流传下来的大量对联中,有不少反腐倡廉的对联故事。现摘录一二,供读者赏析:  相似文献   

2.
对联,是一种由内容相关、结构相同、词性一致、平仄协调的对偶句组成的实用文体,它借助汉字的字形和语音特点进行创作,是我国特有的一种既有实用价值又有欣赏价值的民族艺术形式。因其写作上讲究上下句相对,所以又叫“对子”,因人们习惯将其张贴于堂前楹柱上,故又称“楹联”、“楹贴”。对联可以用来描写自然、反映社会生活、表现  相似文献   

3.
论对联     
一何谓对联?查阅辞书,要么语焉不详,要么干脆不收这个词儿。翻看关于对联的著作,也没有给这个词严格下定义的。那么,何谓对联?我们认为,对联是由上下两个字数相等、对仗、平仄对立的句子组成的意义完整的文学形式。字数相等,这是对联这种文学形式的最起码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风骚长留天地间──毛泽东的对联冯树鉴对联是我国文学特有的形式。毛泽东同志的对联,豪放雄健,气度不凡,格调清新,意境深远。例如挽彭雪枫联:二十年艰难事业,即将彻底完成,忍看功绩辉煌,英名永在,一世忠贞,是共产党人好榜样;千万里破碎河山,正待从头收拾,孰...  相似文献   

5.
对联与中州风景名胜王宏晓对联,作为一种我国特有的文学样式,千百花来,一直深受人们的育爱。它经历了漫长的发展时期,逐渐脱去原有的驱鬼迎神,消灾纳福的“桃符”色彩,成为人们喜闻乐见的寄兴误情的工具,并逐步走出人家的庭院、门户.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及...  相似文献   

6.
对联艺术是我国独创的融诗词格律和书法艺术于一身的一种文学艺术形式。它形成于五代,盛行于明代,流传至今,经久不衰。它是人民大众最喜闻乐见,最富有生命力的民族文化传统。但是,从目前情况看,对联的写作特别是对联写作教学往往不被人们所重视,不少青少年对对联了解甚少,更不要说撰写了。两个文明建设强烈呼唤着弘扬对联这种民族文化传统,广大群众期盼着占领对联写作这一重要阵地,教育部门尤其是高等学校要重视对联写作教学,使对联写作人才和精品得到更多涌现,更好地完成江泽民总书记提出的“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的神圣使命。…  相似文献   

7.
春联闲话     
华易 《今日海南》2006,(1):47-47
春联亦称“门对”、“春贴”、“对联”、“对子”,因是在春节时张贴故名“春联”。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以一种独特的文学形式,抒发美好愿望。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幅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节日增加喜庆气氛。  相似文献   

8.
周治 《云南人大》2006,(5):47-47
对联,俗称对子,是我国具有民族特征的汉语文学形式,由于其内容精深,语言精炼、工整、风趣,读来琅琅上口,并容易记忆,深受广大人民群众喜爱,雅俗共赏。好的联语,能陶冶性情,往往发人深思,引人人胜,催人自新,促人奋进,不失为人生警世语。  相似文献   

9.
汉字的书法     
吴心 《黄埔》2006,(2):46-47
中国的书法艺术是随着中国汉字的发生与发展而发生、发展起来的。因为中国的书法艺术是以中国汉字的文义为内容,以某种字体的书写为形式,书写出来的有章、有法的一种艺术形式,离了汉字,则无从谈起书法,而只要说汉字,就不能不说书法,书法史与汉字史不可分割。甲骨文是我国最早的文字形式,书法史便从甲骨文始。甲骨文带有原始图画的形迹,构图形象简练,其成字本身就是艺术结晶。由于甲骨文是以刀刻于甲骨等兽骨上,用笔自有特点,虽然古人未必有意识追求刻字的艺术美,但甲骨文这一文字本身的形态决定了刻写的美感风貌。甲骨文从被发现至今已100余…  相似文献   

10.
行云流水回肠荡气──毛泽东和对联葛磊对联是我国独特艺术,历史悠久,渊源流长,巧织妙编,文彩四溢,被誉为诗中之诗,艺苑奇葩。毛泽东同志精于文同,更具爱中国古老传统文比对联,曾写J一不少文词优雅、立意鲜明、思想深刻的对联。并给这一传统文化形式,赋予了新思...  相似文献   

11.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自古以来,勤劳善良的人们就对那些贪官污吏和好逸恶劳之徒深为痛恨,常用各种形式加以嘲讽和抨击,对联就是其中一种。现摘录几幅,以警世人,以飨读者。解放前,各地有许多土地庙,庙门多贴有对联,有一幅是这样写的:黄酒白酒都不论,公鸡母鸡只要肥。这幅对联虽然贴在土地庙门上,但已把当地的保甲乡绅敲诈勒索百姓的丑恶行径刻画得淋漓尽致。过去,一些人不靠劳动致富,好逸恶劳,认为一切都是命中注定,讲迷信、求鬼神,经常到财神庙去顶礼膜拜.以求发财,于是,有人在财神庙门前写了这样一幅对联:只有几文钱,你也求,他也求,给谁是好?  相似文献   

12.
漫话楹联     
任先大 《前进论坛》2010,(12):55-56
<正>楹联又称对联、联语、联句、楹贴,俗称对子。它是运用"对"这种特殊的艺术手法来反映现实生活,表达作者思想情感的一种更具实用性的文学样式。这种具有独立意义的文学样式起源于何时,在历史上有不同的看法。清代联学大师梁章钜  相似文献   

13.
王锋 《贵州民族研究》2002,22(2):151-155
本文通过几种典型文字简要介绍了南方汉字系民族文字的历史发展和制字方法 ,认为这些文具有类似的造字模式和文化属性 ,构成了汉字系文字的一个重要类型。  相似文献   

14.
易花萍 《前沿》2011,(2):12-17
真正意义上的"汉字法律"是当代的概念。封建专制下的汉字法律是一种"汉字帝王法",它是统治者的阶级统治工具,包括"禁止""必须"和"限制"三种形式。对民众而言,它只是义务,表现与当代汉字法律和一般法现象的一些不同。"汉字法律形态"的研究能为真正意义上的汉字法律提供深层的解释因素。  相似文献   

15.
略谈文学语言的审美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学是用语言或其书面代用品(文字)为物质媒介,构成一种想象的艺术形象来再现现实生活和表达作家、诗人审美意识的一种艺术形式。读者通过语言的朗读或默读而接受形象,通过自己的想象进入作品中的艺术世界。可以简单地说,  相似文献   

16.
对联     
在中国的文字中,有一种形态充分地体现着一种哲学,它的文字仅三两字或者最多几十字,但却以它对仗鲜明完整的布局,体现出对立统一的哲学。此即对联。对联分上联下联,横批。上联与下联以严格的对偶语句构成,对偶实则就是一种对立的关系,比如:天要对偶于地,清要对偶于浊,横批如同概括,  相似文献   

17.
《说文解字》的汉字史论与结构构成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红胜  刘守安 《求索》2007,(6):192-193
东汉许慎所著《说文解字》是我国第一部系统的文字学专著。《说文解字.叙》对汉字起源、构造、字体、书体等作了详细地论述,揭示了汉字史论中的诸多问题。《说文解字》所建立的“六书”理论,是关于汉字构成的理论。它对汉字字体、书体不同结构方式的归纳、概括和对当时所应用的大量汉字结构构成的具体说解,具有重要的理论分析与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8.
文学形式研究是赵宪章教授积极倡导并躬身践行的一种文学研究模式。文学形式研究融合了西方形式理论和中国主题学研究的优势,主张通过文学形式阐释文学的意义。文学形式研究的理论倡导及其成功的实践操作为中国文艺学带来了新的活力。尽管文学形式研究还面临着一定的困境,但是其前景仍然值得期待。  相似文献   

19.
孙昕光 《青年论坛》2013,(5):125-131
汉字文化是在汉字的使用、传播、交流过程中产生的独特文化形式,其特征主要体现在汉字文化的意蕴美、音韵美和书法美三方面.汉字文化的发展历经兴盛、衰落、复兴三个时期.历史发展的事实充分证明“汉字落后论”、“汉字取消论”的荒谬,同时也说明文字的发展有其自身规律,它与特定国家或地区的社会整体发展、尤其是经济和文化的发展相适应.从根本上说,汉字文化的一度衰落是由国力衰弱、经济落后等特定历史背景所决定的,汉字文化的复兴也是东亚经济特别是中国经济迅速崛起的必然结果.随着汉字文化的再度复兴,汉字的差异构成汉字文化圈各国间交流传播的障碍,正在成为汉字文化发展中不可回避而亟待解决的问题.解决这一问题的理想途径是汉字文化圈各国通力合作,走汉字共通化的道路,从而在汉字字体、汉字字形、汉字编码等方面实现统一和规范化.  相似文献   

20.
无产阶级专政作为国家政权,它的表现形式不是一种,而是两种。一是无产阶级专政国家的政权组织形式。它指一个国家的统治阶级采取何种形式去组织自己的政权机关,行使国家权力。二是无产阶级专政国家的社会构成形式。它指由哪些社会成份(阶级、阶层)的代表参加国家政权。与国家政权的实质相比,这也是一种形式问题。如果说,我们过去对无产阶级专政国家的政权组织形式研究得不够的话,那么,我们对无产阶级专政国家的社会构成形式的研究就更差了。现将一些党和国家对无产阶级专政国家的社会构成形式的提法综述于下,供大家研究和教学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