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学理论》2008,(9):62-62
十七大提出“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的号召,表明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进程中,中国共产党人将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承担起传承文化、繁荣文化的历史责任。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是人民的愿望、发展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新农村建设视野中的农村文化建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蒋奕 《学理论》2009,(17):97-99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和重要保证。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对于培育社会主义新型农民,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促进农村精神文明发展,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具有重要意义。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应涵盖农村文化发展机制建设、农村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农村文化产业建设、优秀民间文化保护建设等内容。  相似文献   

3.
张珊珊 《行政论坛》2012,19(3):72-74
《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同时又强调"用文化引领前进方向、凝聚奋斗力量","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用"凝聚力""、吸引力""、创造力"来定位文化,表明我们党对文化概念的理解已超越了工具论层次,把握了文化概念的内在本质和功能,对实现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有极大的指导价值和实践意义。在现实中,一些政府部门在文化建设中误读了文化的概念,影响了文化的发展。因此有必要矫正政府部门在文化发展建设中的思路和理念。  相似文献   

4.
于铭松 《民主》2012,(7):5-8
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了《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提出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进一步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努力把我国从一个文化古国、文化大国建设成为一个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把文化建设提高到这样的高度,在党的历史上罕见。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是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关键时期召开的重要会议,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高度,部署了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全会全面总结我们党领导文化建设的成就和经验,强调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中国特色企业文化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这一目标的达成,具有重要的基础性意义。为进一步生动展示广大中国企业在企业文化建设上所取得的成果和积累的经验,我们特约请了四位国有企业党委书记来谈企业文化建设的经验做法与思考。  相似文献   

6.
汪振军 《学理论》2008,(9):14-15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在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就文化自身来讲,只有文化和谐才能文化繁荣。因为和谐就是凝聚力和创造力,特别是在文化全球化与文化多样性并存的时代,要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繁荣人民文化生活,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创造属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必须做到以下几个和谐。  相似文献   

7.
刘能杰 《求知》2011,(12):4-5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了建设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吹响了中国从物质产品制造大国向思想文化创新强国进军的号角,开启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新篇章。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在全社会营造了重视文化、发展文化的浓厚氛围,也极大地推动了国有企业自身的文化建设和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9.
加快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快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既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应有之义。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强调指出:"增加农村文化服务总量,缩小城乡文化发展差距,对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具有重大意义。"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要大力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推动实现城乡文化共建共享和一体化发展,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奠定坚实的文化基础和更有力的支撑。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这一重要的历史任务同2009年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的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历史任务是一脉相承的,两者之间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是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基础条件和重要保证,而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大发展又是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重要推动力量。  相似文献   

11.
张鹏 《学理论》2008,(13):15-16
党的十七大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高度强调了加强文化建设,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极端重要性,要求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正如胡锦涛总书记指出的,党的十七大站在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战略高度,从时代对文化建设的新要求和各族人民对文化工作的新期待出发,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相似文献   

12.
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给高校的文化建设提供了良好的社会大环境,高校一定要乘势而上,采取正确得当的策略,进一步加强自身的文化建设。同时,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也是高校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高校在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的过程中,应进一步丰富高校文化内涵,提升高校文化品味,在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教育全过程,加强校风学风建设和人文素质教育、提升学校品牌和文化软实力中,大显身手。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作出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决定,确立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宏伟目标,提出了新形势下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重要方针、目标任务、政策举措,为我国文化建设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14.
邹广文 《理论视野》2012,(12):15-16
社会文明离不开文化建设,随着中国经济的世界崛起,我们更需要在世人面前展示出富有魅力的国家文化形象。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了"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理念,强调"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可以说这一表述为今后我国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确立了总的纲领。从十  相似文献   

15.
贾玉珍 《学理论》2009,(18):96-97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新要求,表明我党把文化建设提升到了国家战略的高度。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必须正确理解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含义及其重要性,需要根据我国文化软实力的现状,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着力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相似文献   

16.
李燕 《学理论》2012,(16):164-166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党的十七大关于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战略方针,十七届六中全会关于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决定,都为我国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指明了方向。对于经济欠发达地区的文化建设,更要抓住这个契机,充分认识到文化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对建设小康社会发展进程的推进作用;对现代化水平的提升作用。挖掘文化发展在体制方面、主体(人)方面、现实基础方面等存在的困境,研究经济欠发达地区文化建设在克服以上三个方面的路径,从而促进经济欠发达地区文化建设的可持续发展的路径。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新要求,表明我党把文化建设提升到了国家战略的高度。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必须正确理解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含义及其重要性,需要根据我国文化软实力的现状,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着力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相似文献   

18.
李志恒 《学理论》2008,(1):19-21
党的十七大准确把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对文化建设的新要求和物质生活改善后人民群众对文化工作的新期待,作出了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的重大部署。表明了我们党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进程中,更加坚定、更加主动地承担起传承文化、繁荣文化的重任。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七大把文化建设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明确提出了"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新高潮,更要自觉和主动地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要求。落实这一要求,欠发达地区各级各部门特别是文化部门和文化工作者应该而且必须超前谋划,高起点,大手笔地抓好文化工作,努力促进欠发达地区文化建设的新突破、新跨越。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八大报告站在时代发展和战略全局的高度,深刻阐述了加强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大政方针和目标要求,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指明了我国文化建设的前进方向。本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