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伴随着中国社会转型的加剧,随之而来的拆迁问题愈演愈烈,面对其中有失公平、利益矛盾激化、不维权、维权难等问题,由此得出了拆迁工作不仅在于"维稳",更在于"创稳"。诚然,如何建立一个公正有效的拆迁维权协会,已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推进和谐社会发展的关键和重点。  相似文献   

2.
忽然听闻居住的小区要被拆迁,五百多名业主从茫然失措到开始出现“领头羊”,组成“维权统一战线”,选出“反拆迁筹备组”,没有经历太长的时间,就一步步走向有组织的理性维权博弈。  相似文献   

3.
法界父子兵     
一名大校,作为新中国军法研究的开拓者,与其他西政78级群英几乎撑起现今中国法学界的半壁江山。但是,30年后,面对完全脱离自己规划之路的独生女儿,这位父亲第一次品尝到了挫败与困惑;一名因父亲而痛恨律师职业的"80后"儿子,多年后却阴差阳错地与当年的父亲一样选择成为拆迁维权律师,尽管父子仍"看不顺"彼此,却在为百姓维权的同甘共苦中默默相知、相惜;一个警察世家,父亲子承父业,从"大老粗"历练成刑侦能手;儿子是"高材生",却义无反顾地与父辈做出了同样的选择,在刑警的岗位上,他们品尝着父  相似文献   

4.
2003年可以称为维权运动年。为了维护人民的权利,有的人不惜牺牲包括生命在内的一切。其中一项是对抗野蛮拆迁的维权活动。9月15日,安徽池州居民朱正亮,为了抗议有关部门的强迫拆迁,在天安门前自焚,使得国家的有关部门不能不正视这个  相似文献   

5.
与"嘉禾拆迁"的"权力性暴力"不同,"沈阳拆迁"具有自己 的"特色",我以"黑色性暴力"称之,它同样留给人们广泛的思考 空间和足够的思考课题。  相似文献   

6.
雪茹 《检察风云》2007,(4):24-26
千里做官只为钱   自踏进新疆乌鲁木齐市房产管理局拆迁建设处(下简称拆迁处)大门的第一天起,董金生就一心巴望着有朝一日能够坐上拆迁处处长的宝座.经过多年的"忍耐"和"奋斗",他终于如愿以偿地坐上了这个梦寐以求的宝座.……  相似文献   

7.
李峥 《人民调解》2011,(3):35-37
随着城市建设的加快,因房屋拆迁引发的矛盾纠纷逐渐增多,人民调解组织作为"第一道防线",应发挥"缓冲剂"、"减震器"的作用,预防和化解这类矛盾纠纷,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一、房屋拆迁矛盾纠纷类型当前,房屋拆迁工作中引发的社会矛盾纠纷主要有两大范  相似文献   

8.
一位老农民由于是"轮换工",使他在享有土地承包权之时,又拿到了作为退休工人的养老金.当全村人分享征地拆迁补偿时,村民认为"哪有拿退休金的农民",遂通过民主投票剥夺了他的村民资格,使他无权得到拆迁补偿.  相似文献   

9.
对于河南省许昌市东城区统一征地办公室(下文简称"征地办")和河南省许昌市东城区动迁中心(下文简称"动迁中心")这两个正科级单位来说,刚刚到来的2013年显得非常难熬,甚至被当地官场视为名存实亡. 在过去的两年间,许昌市东城区拆迁领域60余人相继被检察机关批捕、起诉,加上数人潜逃,东城区征地办"全军覆没",日常工作全面停顿;动迁中心也只剩下数名工作人员勉强维持.所有的涉案人员,以拆迁之名"团购"了许昌市东城区的拆迁事务,为自身谋取利益,贪污、受贿的涉案金额动辄数百上千万元. 在这场组团腐败中,负责拆迁的官员之间达成了彼此合作、互不干涉的"默契",而被拆迁的村民和负责拆迁的官员也携起手来,一反拆迁队和钉子户斗争的常态.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福建省晋江市把征地拆迁作为加强廉政风险防控、规范权力运行的重点领域之一。在城市更新的主要突破口——梅岭组团改建工程实施中,晋江市坚持以人为本、阳光运作,全面规范安置征地拆迁过程中的行政权力运行,仅用55天就全面完成征迁工作,并实现"零上访、零事故、零强拆",为实现"和谐拆迁"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1.
2008年到2011年,浙江省余姚市人民法院年均受理知识产权案件数量增长了3.5倍,其中串案频发."在这些案件背后,隐藏着三类维权模式."余姚法院院长邹立群说,一是所谓"维权达人"专门代他人维权;二是权利主体设立专门机构或安排专人维权;三是知识产权代理公司在获得著作权授权后在特定区域内以自己的名义主张权利.这些做法中,有的被称为"商业维权",在实践中引发一些争议和思考.  相似文献   

12.
复旦大学博士生孟建伟网络日记记录了暴力拆迁案处置全过程和清华大学博士生王进文给山东老家市长有关拆迁问题的公开信,相继在网上引起热议。博士生维权是个案,但在相近时间内两个名校博士生同样因为强拆而借助网络诉诸公众,不南得不让网民深思——是什么迫使王进文、孟建伟分别选择了以清华、复旦博上生的身份抗争暴力拆迁?  相似文献   

13.
范娜娜 《法制与社会》2011,(17):150-150,176
随着新农村建设和城市规划的发展,强制拆迁引发的矛盾也愈演愈烈,制度的不完善,某些概念的界定不清,以及政府权力天生的扩张性等方面的原因,使得相对人在维权与救济方面显得非常困难。本文针对我国城市房屋拆迁存在的问题,从立法、执法、救济途径等方面提出了一些不成熟的建议,希望对完善我国的强制拆迁制度有一些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法制信息     
警惕地方政府被开发商操控 央视《新闻调查》栏目播出的《涂岭的拆迁》,内容非常"凶 险":在福建泉州涂岭,因为拆迁,开发商竞杀死了拆迁户。据悉, 开发商这个开发项目"立项"之后,当地区长办公会议、镇政府不 仅全方位为开发商服务,而且服务很超前:项目中的22.5亩土 地须经省政府批准,可上头还没批下来,拆迁就大规模开始了, 被开发商牵着鼻子走的"镇长大人",竟面对央视记者说:报批跟 批准是"一个概念"。  相似文献   

15.
在新形势下,国企工会维权的"双维护"并非"两难选择",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维权观的集中反映,是实现企业发展和职工权益保障的辩证统一。文章从客服公司开展工会维权工作探索入手,研究国企工会在新形势下如何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职工权益,切实维护和实现劳动关系和谐稳定。国企工会只有与时俱进,创新思维与方法,不断探索与实践,才能更好地将全总提出的"组织起来,切实维权"方针落到实处,才能在推进企业进步的同时,维护职工群众权益,推进工会自身工作,实现企业劳动关系和谐、职工群众满意、工会事业取得长足发展的"三赢"格局。  相似文献   

16.
我国的城市房屋拆迁始于20世纪50年代,但大规模的拆迁活动则发生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1970年左右,我国绝大多数城镇居民的住房情况都非常紧张,由于当时仍然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人们的住房主要依靠工作单位或者政府提供。在这一时期,城市房屋拆迁模式是"政府出资,定标准,安置住户,一切由政府包办",  相似文献   

17.
在舆论普遍关注科学执法、为民服务、维护公民权利,部分公安民警的负面消息又频频曝光的背景下,民警维权的相关问题极易被忽视。然而,现实情况是,警察尤其是基层民警,有时已经成为弱势群体,其名誉权、执法权健康权,甚至是生命权屡遭侵害。警察是公民、社会的"保护伞",合法权益得不到正常维护的民警队伍,就如一把打不开的"伞",怎能指望这样的"伞"去为老百姓挡风遮雨因此,民警维权刻不容缓。然而,民警的哪些权利应该得到维护,通过什么途径去维护民警权利,民警维权的过程中如何确保警察不会成为凌驾于公众和法律之上的特权群体等等,许多问题都需要深入地研究和思考。  相似文献   

18.
张朦 《法庭内外》2014,(9):21-22
正无论是房屋拆迁安置还是商品房买卖中,因开发商的不诚信行为导致交房不符合约定的情况并不罕见。一般在这类问题出现后房主才会意识到,当初签订合同时,对于该纠纷涉及的内容约定并不清楚,开发商通常也会在纠纷发生后选择有利于自己的解释而并不愿意正面解决房屋问题。遭遇开发商因为"模糊条款"的不诚信行为,房屋所有人当如何维权?  相似文献   

19.
惠普自陷入"质量门"引发中国消费者集体维权之后,也作出了不少努力,包括公布"客户关怀增强计划",对"对受影响客户进行补贴".但是一些消费者仍然表示,这些努力"没有从根本上解决电脑质量缺陷问题",需要继续向惠普"讨个说法".  相似文献   

20.
一名购房者用自己一生的血汗钱购买了一套住房后,发现新房楼板开裂、渗水,感到十分闹心,便在售楼处拉出"维权横幅",在自己所开轿车的车身和自己所穿衣服的背面写上维权标语,宣泄心中不满.房地产开发商便以购房者在公共场所对其声誉进行诋毁,侵害其名誉权为由,将购房者告上了法庭.那么,公共场所拉横幅、写标语宣泄自己心中的不满,是正当维权,还是诋毁他人声誉?2007年8月7日,这一"另类"维权纠纷案,经江苏省南京市二级人民法院的审理,终于有了答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