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我们为什么要读经典?其实说起来也很简单,因为经典是人类文化的精华。古人有云:取法乎上,仅得乎中。也就是说,你学最好的,充其量也就能有个中等水平。如果取法乎下,那就等而下之了。所以,我们读书,就应该挑最好的读。最好的书是什么呢?经典。所谓"经典",就是一个民族、一个时代最有意义最有价值的著作。而且,它的意义和价值还是永久性的。什么叫"经"?经就是恒常,叫经常。什么叫"典"?典就是模  相似文献   

2.
经常有记者问我:"请问你有什么个人爱好?"早年我经常被这样的提问堵在那里。后来我有经验了,接口就回答:"没什么。"其实,怎么会没有什么爱好呢?只是因为说不清。个人爱好既不是大众爱好,也并非流行时尚,这一点许多人不懂。很多记者希望你的回答是"登山"、"打网球"或者"开车"、"时装"等。其实我的个人爱好很多,其中之一:就是甩手闲逛。  相似文献   

3.
柳萌 《民主》2006,(2):46-46
先作个注解,何谓“官话”?就是时下官方官员,经常不离口而又有号召性,或者具有指导作用的那些话。这些话又有可能颇得百姓欢心。读者诸君,明白了吧!那我就先来说说我碰到的两件小事。  相似文献   

4.
<正>有人问马云他的理想是什么。马云说:"有人问我的理想是什么,我希望20年后中国的天是蓝的,水是清的,我们的空气是可以呼吸的。最近大家问:你的幸福感是什么?有幸福感吗?什么是最基本的幸福感?我认为就是沐浴阳光。三点水的‘沐’和‘浴’,就是要有水,要有木,要有食品,要有阳光。不管你挣多少钱,你享受不到‘沐浴阳光’的时候,其实是很大的悲哀。我在微博上看见,老潘、任志强经常说‘哎呀,今天北京的天多么蓝’,好像发了  相似文献   

5.
《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下面简称《起源》)是恩格斯卓越的科学著作。历年来我在学习这一著作过程中,经常想到以下几个问题,现在提出我的认识和看法,请同志们指教。一首先,恩格斯为什么在当年写这样的一都著作?当时是什么年代,历史的背景是什么?有什么时代特征?在欧洲,从1848年起到1871年止是暴风雨般的革命时期,但从1871年巴黎公社到20世纪开始的年代,却是资本主义和平发展的时期,也就是没有爆发革命的时期。恩格斯的这部书就是在这样一  相似文献   

6.
正什么是人工智能?尽管随着人机大战,人工智能已经成为了一个耳熟能详的热词,但究竟什么是人工智能,却在行业内都难以有一个确定的定义。其实简单地说人工智能就是对人的意识、思维过程的模拟,但之所以人工智能的定义难以确认,关键在于对"智能"的定义难以确认,在人工智能领域经常有一句话说:我们连人的智能是什么都不知道,何谈人工智能?因此目前大家普遍认可的还是由约翰·麦卡锡(John Mccarthy)在1956年的达特矛斯会议  相似文献   

7.
修宪需要把握的原则 在我们国家,宪法修改应该是基于两个基本的因素:一是社会主义国家的宪法与其他国家的宪法有较大不同,就是我们国家宪法始终带有纲领性,纲领性就是通过指导思想而给定的一种目标,以作为国家的发展方向。国家的指导思想的丰富和发展,必然引起国家宪法的某些变化。二是任何国家的宪法都要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发生变化,宪法变迁是宪法发展史上经常遇到的事情。为什么会发生变迁呢?就是  相似文献   

8.
调查六戒     
一戒先入为主,主观肊断。在历史上和现实生活中有这种情况:虽然对实际情况进行调查,而后作出结论并决定办法,但结果仍然犯错误,甚至犯严重错误。这是为什么呢?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调查研究本身也有可能滑向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先入为主,主观臆断,就是经常可以看到的一种。有的人在没有进行调查之前,就已经有了结论,调查不是为了主观符合客观,而是要客观符合主观,不是实际情况怎样,我就怎样认识,而是我想怎样,实际情况就是怎样。凡是符合  相似文献   

9.
四通公司,一个由小企业发展起来的全国最大的民办高科技企业集团,现有59家独资和合资企业,23个事业部,3000余名职工,近千家服务销售网点遍布全国远至海外。经常有人提出这样的问题:四通发展这么快.在管理方面有什么诀窍?我们认为,四通的高速发展有多种内外因素促成,但其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重视企业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10.
《侨园》2017,(5)
正五绝秋夜风起归人急,云浮度月残。雁飞惊夜雨,摇落一天寒。洁一个人时经常反思,她自觉不是那种水性扬花的女子,那么她与吴出轨的诱因是什么?难道她们之间真的是人们常说的世间真爱吗?难道这千古难寻的感情真落到自己头上了?抑或就是单纯荷尔蒙在彼此间做祟的结果?不然为什么每次见到他,自己都会魂不守舍,  相似文献   

11.
在服装缝制工艺过程中,我们经常碰到的一个难题就是如何运用"推、归、拔"技术.那什么是"推、归、拔"呢?推:就是把服装裁片某一部位的胖势向预定方向推移;归:就是把服装裁片的某个部位缩短且窿起;拔:就是把服装裁片的某个部位拉伸变长,使平面衣料热缩变形.  相似文献   

12.
陈鲁民 《民主》2007,(1):47-47
二十多年前,人们见面互相问候最多一句话就是:“你吃了吗?”而在我的老家,由于经常吃不上干饭,吃饭多是喝汤,所以常问的是:“喝汤了吗?”现在,早已温饱有余的人们觉得再问这句话就很俗了,也过时了,他们更关心的是“你幸福吗?”的问题。当然,吃饭和幸福也是有紧密联系的,吃不上饭肯定是不幸福的,整天饿得头晕眼花,哪有幸福可言;但天天吃山珍海味,吃得脑满肠肥,也未必就是幸福。南太平洋岛国瑙鲁富得流油,公民的一切福利政府全包,每人一年还享受35万美元的政府津贴。他们无须工作,却过着极其奢华的生活。人们都说瑙鲁是人间天堂,然而,这却是一…  相似文献   

13.
《侨园》2011,(10):45
问:沈阳王小姐来信说,经常会在新闻中听到海外华人、华侨、归侨、侨眷之类的称呼,请问什么是华人、华侨、归侨、侨眷?什么是华裔?它们间又有什么样的关系?留学生是华侨吗?  相似文献   

14.
林蔚 《瞭望》2007,(17)
想写这篇文章绝非心血来潮,其缘由是近日接连读到的两篇报道。第一篇的标题是“记者体验哈尔滨火车站‘CRH’候车室”,另一篇说的是奥运会开幕式的方案将在8月提交“IOC”。就是这两条毫无共同之处的新闻,同样沉重地打击了笔者的自信——什么是“CRH”?“IOC”又是啥意思呀?笔者为自己的无知而羞愧!然而,转念一想,怎么着自己也是大学毕业的,如果有大学学历的人都看不懂,那真是读者的错吗?于是,笔者思忖,类似的情形经常可从一些媒体上看到,  相似文献   

15.
对"批示"我们并不陌生,领导"多次批示"经常见诸报端。但效果如何呢?用一句时髦的语式表达就是:问题多多。"多次批示",表面上看起来,是领导者对所批示问题的重视。而实际上,则是对所批示问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让与担保问题一直是理论界及实务界争议的问题,且无论在诉讼或非诉讼业务中都经常涉及让与担保,可以说,让与担保问题已成为每位律师朋友或每位司法人员不得不研究、不得不学习的问题,那么什么是让与担保?让与担保是否有效?让与担保与流抵契约有何区别?什么是后让与担保?让与担保与后让与担保有何区别?让与担保与浮动抵押有何区别?这里就此进行粗浅的研究。  相似文献   

17.
三中全会以来,党中央经常提醒和督促各级党组织,要认真落实知识分子政策,特别要做好中青年知识分子的工作。为的是什么?这就是邓小平同志不止一次说过的:我们的国家很有希望,现在关键是培养人才问题,没有知识办不好事情。几年来,各级党组织已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绩。但从另一方面看,还存在着不少轻视知识、轻视知识分子的错误思想,近来报刊上屡屡披露的有关事实,就是明证,  相似文献   

18.
正你是个爱抱怨的人吗?你经常对很多人、事、地方不满意吗?总是有这样那样的杂事琐事让你难以心想事成吗?他人常常是你成功的障碍而不是帮助者吗?你从未想过自己有什么不对之处吗?请思考下面这5个对你有百害而无一利的借口。1.没时间真的吗?你真的没有时间做不仅对你个人,而且对于和你有关的人也有利的事情吗?如果连做能够改善自己生活质量事情的  相似文献   

19.
曹顺利 《各界》2007,(6):129
“形而上学”是哲学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在哲学思想、历史教育、新闻广播乃至日常社会生活领域都经常使用。这一哲学概念的含义如何?是怎样提出的?与唯物辩证法有何不同?运用它评判事物问题有怎样的结论?如何认识这一概念?为解决这些问题,本人结合历史教学,作了些初步尝试,希望大家斧正。  相似文献   

20.
《民主》2021,(3)
正国家主席习近平曾对美国总统说,宽广的太平洋足够大,容得下中美两国。然而美国就是"容不下"中国,偏要遏制、打压甚至"折腾"中国。这究竟是为什么?过去人们从政治经济方面谈得比较多,本文试从文化的角度加以探讨。说到美国文化,首先提醒注意一个经常被忽略的事实:这是一个宗教意识很强的国家。美国今有84%的人口信仰基督教,考察一个人是否值得信任,有无宗教信仰仍是一个重要标尺。尽管"政教分离",但一个公开的无神论者参选美国总统仍然不可想象。美国宗教精神肇始于移民时代。众所周知,北美最初的殖民者是来自英国的清教徒。他们为什么出走?是因其宗教信仰不见容于本土当局;他们期待什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