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于1988年起,连续被选为湖北省七届、八届人大代表。八年来,我作为一名村党支部书记和人大代表,时刻牢记党的宗旨和人大代表的职责,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带领群众奔小康,使洪湖市黄家口镇湘口村走上了小康之路。1995年,我们这个只有445人的湖区小村,工农业总产值达到1500万元,公共积累750万元,人平纯收入3000元,上缴国家税费35万元。回顾这些年带领群众治穷致富的历程,我主要把功夫下在"三干"上:  相似文献   

2.
《时代潮》2001,(13)
在曾经是菜农种植蔬菜的土地上,如今竖起了一座座高楼大厦、一排排现代化厂房、花园式住宅,但这里仍然是农村——隆岗村。隆岗村2500多人早巳没有菜地,但2000年全村上交国家税金834万元,集体纯收入1300万元,村民人均纯收入5500元,连续五年蝉联"安徽第一村"桂冠,先后被中央有关部委及省、市各级政府授予"中国特色经济村"、"全国创建文明村镇示范点"等近百个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   

3.
保靖县用好老区开发资金湖南省保靖县有13个乡镇、167个村属革命老区,其中68个村系省定特困村,贫困人口达42万人.为帮助老区人民尽快摆脱贫困,自1986年以来,国家共投放到该县的老区开发资金达276.5万元.为了用好这些资金,让其发挥出最大的效益,这个县在盘活用活上做文章,增强了滚动效益和造血功能。在资金管理上,他们坚持有偿与无偿分别管理、分类使用的原则,把其中的76.5万元无偿资金主要用到老区村的建校、修路、通电、引水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匕对其中的200万元有偿资金采取投放——回收——再投放——再回收的方式,扶持开…  相似文献   

4.
湖北省汉川县汈汊湖养殖场,总人口近万人,是以场带村的国营养殖场。近几年发展很快。这个湖泊的开发利用有不少值得借鉴和推广的经验,对于其他湖泊的开发,可以由此受到启迪。 汈汊湖在历史上是个泛水湖,现在是一个自成体系、能够经营的人工封闭式的湖泊(湖面123亩,在“千湖之省,的湖北居第五位),具有调蓄和养殖的双重功能。前些年,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这个湖泊及周围所改造的农田普遍经营不好。后来,干部、群众重新  相似文献   

5.
酷暑6月,记者走进沙湾县大泉乡三道沟村,映入眼帘的是绿绿的农田、通畅的道路、整齐的村舍;更令人欣喜的是:2005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6100元,成为远近闻名的富裕村。说起这个村这些年的巨大变化,村民们都会夸赞率领大家致富奔小康的“领头雁”——今年被评为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的三道沟村党支部。  相似文献   

6.
《思想工作》2005,(1):22-23
准格尔旗东孔兑镇前房子是鄂尔多斯的东大门,九曲黄绕村南下,库布其沙漠直到村。全村面积只有9平方公里,耕面积才490亩,却承载着145户、55口人。然而,就是在这样一个稠地窄的小山村,却产生了在格尔旗乃至整个鄂尔多斯高令人惊叹的奇迹:村党支部书王生亮带领支部一班人,精诚结、顽强拼搏、艰苦创业,把一一穷二白的小山村在短短的年时间内,建设成为鄂尔多斯近闻名的小康村。到2003年底,村一、二、三产业总产值达2000元,村集体固定资产达到160万,集体经济年收入260万元,农年人均现金收入达9441元;各家用电器,固定和移动电话、线电视基本普及,全…  相似文献   

7.
2010年,郑州市宋砦村人均收入近5万元。这个现有700多人的都市村庄,在没有出卖一分地、没有让村民投资一分钱的情况下,让村民人均资产超过了百万元,成为全国百万富翁最多的村。被授予全国文明村、河南省明星村、河南省先进基层党组织等诸多荣誉称号。宋砦村纪念建党90周年红七月系列活动,由弘润华夏大酒店党支部承办。该酒  相似文献   

8.
在阳新县“金铜之乡”富池镇,有一个美丽富饶的“楚天明星村”——富池村。这个昔日的经济弱村,如今已经积累了400多万元的雄厚家底,拥有10多家企业。2001年工农业总收入9000万元,上缴利税200万元,人平纯收入3250元。提起这些变化,熟悉富池村的人,无不称赞该村的领头人——县人大代表、村党支部书记桂应生。谋求发展,一串坚实脚印富池村处于富池集镇中心地  相似文献   

9.
我们村现有215户,800多口人,1250亩耕地。2003年,全村实现经济总收入308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9000元。但改革开放之初,我们村还很穷。当时,我就苦苦思索,怎样才能让村民尽快富起来?1988年腊月,我偶然得知辽宁瓦房店有冬天种出鲜黄瓜的技术,一过完年我就带着村里的7位党员骨干赶到瓦房店,找到了掌握这门技术的韩永山。费尽口舌,软磨硬泡,学到了一些越冬大棚种植技术。从东北回来后,我瞅准了搞冬暖式大棚是农民致富的好路子。可当时竟没有一个村民愿意建棚,我就把目光盯在村里的17名党员干部身上,反反复复做工作,建起来17个大棚。我们这个地方…  相似文献   

10.
《世纪行》2009,(8):31-31
一、在尽可能的条件下,增大扶贫开发资金规模,加大扶贫开发力度 根据国家“三个确保”的要求,湖北省25个国家重点县要在2010年完成2503个贫困村的整村推进任务,两年共需投入财政扶贫资金12.515亿元,按2008年中央和省安排到25个重点县的财政扶贫资金计算,每年资金缺口达3.936亿元。同时,4个省定县到2010年要完成250个贫困村的整村推进任务。  相似文献   

11.
我省曾从1996年元月起为在湘工作的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每人每月发放600元院士地方津贴。为了更好地体现党和政府对院士的关心,根据湖南省委、省政府领导的指示精神,省人事厅、省财政厅研究决定,从1998年元月起,将在湘两院院士地方津  相似文献   

12.
我们湘口水产有限责任公司是洪湖市一家村企合一的水产产业化龙头企业。公司下辖2个分公司、6个养殖厂、2个农业队,拥有养殖水面2万余亩。近些年来,我们立足本地实际,大力发展水产产业,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2002年,营业收入达8000万元,创利税160多万元。目前公司积累达到  相似文献   

13.
正临湖没有湖,是一个四周青山围拢的长条形盆地。饶北河自盆地的西北向东南流出。这一段的河面不宽,有"葛仙溪"之称,据说由于葛洪曾在此炼丹行医、普济众生而得名。院边村就位于葛仙溪前端的北侧。传说很早以前,广信府有位金太守,溯饶北河而上,刚进入了临湖地盘,就急忙下了轿,说此处有天子地之气象,当再往里走时发现盆地东面缺了口,大叹:"可惜!"然后又坐上大轿继续前行,一直到了院边村  相似文献   

14.
郑州市金水区人大常委会最近组织部分省、市、区三级人大代表对所辖4个乡镇的农民负担间题进行专题视察时发现:近年来农用电价涨幅过大,已使农民难以承受。以金水区祭城镇为例:邢屯村有1757口人,1995年实际上缴电费10.8万元,每人均摊61.47元;1996年截至5月底已上缴电费8.3万元,其中仅5月份就承担3.9万元,6月份正值插秧高峰期,用电大量增加,预计全年电费将达17万元,每人接近承担100元,每亩地也均达100元。该镇的花沟王村有500余人,仅5月份电费就达2.3万元,人均达46元。该镇的贾岗村第九、十村民组的每度电价均达0.70元。而该区的柳林镇个别村每度电的收费竟达1元左右。群众对此怨声四起,反映强烈。农用电价飞涨的原因是:电业局对农村实行的是分段基价收费  相似文献   

15.
寻访大麦地     
我有个朋友七十年代当知青时就在大理市大麦地山区。当他听说我要到那里采访就说:大麦地是大理市最贫穷的地方,当年他们在那里吃的除了包谷饭就是洋芋,吃不到蔬菜,还常常受饿,直到现在一提起包谷和洋芋他就害怕。走出大麦地参加工作后,因交通不便。他再也没有回去看过,他估计不会有多大变化,山区嘛,要改变也难。 据大理市农工部的同志介绍,截止1985年,大理市仍有4个州属重点扶贫的特困村,大麦地村首当其冲。当时这个村年人均收入不足200元,人均粮238公斤。去年,这个 村年人均收入已达 2031元,粮食自给有 余,…  相似文献   

16.
正在太行山腹地,一个地上无企业、地下无矿藏的贫困村,如今成了远近闻名的富裕村。这就是晋中市左权县龙泉乡连壁村。这个仅有159户、390口人、耕地1820亩,荒山荒坡却有1.5万多亩的小山村,在村党支部的带领下,发扬不甘贫困、艰苦奋斗、改革创新的"连壁精神",走出了一条不断壮大集体经济、持续增加村民收入的发展新路子。2019年,村集体资产达到1650万元,村集体当年实现收入45万元,村民人均年收入1.35万元,远远高于全县当年7680元的农民人均收入水平。一个交通不便、位置偏僻、缺乏资源的普通小山  相似文献   

17.
我们浠水县十月村曾经是全国农业战线上的一面红旗。50年代是合作化的领头雁,60、70年代是科学种田的排头兵。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以来,我们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再创业,以建设现代化明星村为目标,发扬“拼搏奋进、永不满足”的十月精神,使十月这个老典型焕发出新的光彩。到目前,村级总资产达1.3亿元;社会总产值3.74亿元,年创利税2031万元,村组积累500万元,村民福利200万元,村民人平纯收入达3368元。我们的主要做法是实行“三高合一”,坚持走质效兼优的发展之  相似文献   

18.
在琼岛革命圣地——万宁六连岭革命烈士纪念碑旁边,有一片面积约50亩的马尾松、桉树间种的茂密树林,它就是“四省百县林“。这是十六年前共青团赣、湘、闽、粤四省百县第六次例会在万宁六连岭举行后,全体与会代表为缅怀革命先烈而集体种下的纪念林。从山根高速路口往六连村道走,过了六连岭烈士陵园门牌200米处,竖立着一座高约2米的纪念碑:正面竖刻着“四省百县  相似文献   

19.
三届省人大代表、当了31年村党支部书记,今年72岁的于连江可谓是名副其实的老代表。来自农安县杨树林乡白(令鸟)村的他,带领农民发展农村经济,创办了10余家村办企业,固定资产达千万元,村里不但有卫生所、文化活动中心,还安装了路灯,  相似文献   

20.
正2016年40%、22户,2017年30%、16户,2018年20%、11户,2019年10%、2户——这是钦州市浦北县官垌镇垌口村每年的脱贫时间表和任务。每年递减10%,提前一年完成54户的脱贫任务,对垌口村的定点帮扶单位钦州市水产畜牧兽医局来说,压力不小,但有能力有信心、动力十足。“垌口村群众脱贫主要靠一种二养三务工,而种植是基础,核心在养殖。”钦州市水产畜牧兽医局局长李远钦告诉记者,“垌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