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年,雾霾的袭来,严重的影响了公民的生命健康,并且造成了很大的威胁,对此,我国各省市作出了积极的对策,以减少雾霾对大气的污染。同时我国也制定了《环境保护法》(尚未实施),该法的颁布对治理雾霾、减少大气污染起了重要的作用。各省市根据自己的情况,具体制定详细的规则,以更好的防治雾霾。通过分析美英国家对治理大气污染的先例,我国可以借鉴有利的经验,以正确的指导我国的治霾行动。然后是雾霾对于公民的生命健康权的影响及危害,及我们应作出相应的对策来缓解当下雾霾的情形。  相似文献   

2.
正自2013年起,频频发生、不断蔓延的雾霾,不仅成为我国头号环境污染公害,而且因其直接危及公民健康权、不断累积社会焦虑不满,已呈现出从民生问题向政治问题演变的巨大风险。这就不难理解,"治霾"成了今年全国和地方"两会"的热议焦点,而李克强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更是史无前例地写入"雾霾"一词,使用了"宣战"这一罕见表态。从国务院重磅出台《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相似文献   

3.
中科院专家:京津冀何以成雾霾重灾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记伟 《法人》2014,(4):24-26
正京津冀污染治理,首先要控制河北的煤、北京的汽车、天津的化工企业。优化京津冀环渤海经济圈的产业结构,协调一体化发展是治理京津冀雾霾的关键所在一组在显微镜下拍摄的大气雾霾中的颗粒图片,再次让处在雾霾里的网友在微博上纷纷吐槽。3月23-27日,北京连续雾霾,污染不断加重。在27日,AQI指数长时间维持在400上下。空气中细小的霾颗粒到底是什么样子呢?网友张超通过显微镜,将霾颗粒放大1000倍后,发现他们形状各异,有复合体,有生物颗粒,有矿物质的,看  相似文献   

4.
上海部分新建住宅正在试水"新风热回收+空气净化+置换送风"的抗霾组合系统。室外空气在中度污染到重度污染的情况下,该空气净化系统在1小时内可将室内PM2.5浓度降低一半。雾霾频袭,"防霾房"应运而生。它所采用的抗霾组合系统,成为一款迎合人们低雾霾需求的适时高科技住宅附加产品。当然,相比普通住宅,"防霾房"的高科技附加值是一般人难以承受的。上海的这类楼盘成交  相似文献   

5.
2013年初,大范围雾霾重袭我国,中东部地区空气污染指数频频破表,PM2.5开始进入我国群众的视野,成为大家密切关注的焦点;截止2014年5月,我国的雾霾天气不仅没有好转,反而愈演愈烈,并且持续到我国西南部,中国的土地笼罩在一层又一层的深霾之中,种种现象表明:我国大气污染形势已非常严峻。令人遗憾的是,我国目前大气污染防治法律体系虽有发展,但尚不健全,这给我国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带来了不少阻碍,我们应当学习和借鉴国外大气污染防治立法的先进经验,构建适宜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大气污染防治法律体系。  相似文献   

6.
近日,北京市将“霾”写入该市气象灾害防治条例草案引发的有关气象、环保方面的专家与该市立法者之间的争议——即“霾的本质是污染而与气象自然灾害有着根本区别”、“将霾列为气象灾害会导致法律适用混乱”等观点与“应立法将作为气象灾害的雾霾纳入灾害天气突发应急体系”这个观点的冲突,笔者作为一名曾在省级人代会连续多年依法领衔提出治霾议案的人大代表,对此关注的焦点并非在上述观点的对错上,而在于比“霾”入法更重要的“治霾有效”上.  相似文献   

7.
闵杰 《政府法制》2013,(34):28-29
10月的月初和月未,北京一直被同一个问题困扰,何时能冲出“霾”伏? 十一黄金周期间,不少专程跑到北京颐和园看大黄鸭的游客在微博上吐槽:“雾霾让大黄鸭都看不清楚了”,10月27日,北京市气象台再发霾黄色预警,个别区域达到6级.属严重污染程度。  相似文献   

8.
入冬后,京津冀和东北地区再次遭遇重霾.面对公众连连“霾怨”,作为雾霾区域传输的两个来源地—黑龙江省和河北省却表现不一.黑龙江省的大庆市和哈尔滨市“雾霾爆表却不预警,或低级别预警”;河北省则铁腕追责,对487名责任人实施问责处分.  相似文献   

9.
2015年11月30日,北京发布首个雾霾橙色预警;12月1日,再次发布雾霾橙色预警.来自中国气象局的消息,从11月27日开始,北京空气严重污染过程已持续4天.北京环保部门表示,此轮污染为今年以来最严重的污染过程.不仅仅是北京,这些天,我国的很多城市都经历了“十面霾伏”.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中国越来越多的城市正被日益严重的雾霾所困扰,空气污染成为直接危害人民健康的重大民生问题.美丽中国从治霾开始,治理污染、保护环境刻不容缓,同时也是一个长期、艰巨的任务.为了同一个心患,2014年5月底,在“上海论坛”中,专门在复旦大学举行了“雾霾笼罩下的中国与亚洲”高端对话.对话者有:中国科协副主席、全国政协常委、中国气象局原局长,气象学家秦大河;复旦大学校长、首批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973”、“863”计划首席专家,化学家杨玉良;全国政协常委、复旦大学教授,历史地理学家葛剑雄.他们探讨在雾霾来袭阴影下,政府、民众、科学家们如何竭尽所能,更好形成合力,处理环境问题,积极稳妥推动环境综合治理.  相似文献   

11.
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新兴产业逐渐成为发达国家的宠儿。然而,工业化仍在许多发展中国家占有重要地位。但是,工业化却使污染物的排放量逐渐增多,造成了严重的环境问题。而在众多污染当中,大气污染较为严重,也与公众的联系较为密切。本文将对"雾霾"及大气污染做出定义之后,从大气环境状况以及引起大气污染的原因入手,对大气污染的防治与《大气污染防治法》的完善进行表述。  相似文献   

12.
许可 《法制与社会》2015,(9):187-188
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中国的生态环境已经濒临崩溃.2013年有关媒体报道,我国一些城市连日受到雾霾雾气天气的严重影响,雾霾面积高达130万km2,空气质量在不断下降,其中更为严重的是,我国有大部分地区被雾霾笼罩.因此,研究我国雾霾治理的法制化路径有着深远的意义.本文从雾霾法律治理实际情况和出现的问题入手,重点分析雾霾治理法制化路径.  相似文献   

13.
正刚刚过去的2013年,雾霾几乎席卷大半个中国。100多个城市重度"沦陷",平均雾霾天创52年之最;多地橙色、红色预警不断,PM2.5增至700、1000,爆表的"霾"纪录,令人震惊。治理环境污染、保护生态环境,建立美好的家园,已经不再仅仅是国家、社会层面所要面临的问题,也不仅是被媒体称为在严重污染的空气中"连呼吸都困难"的8亿多人,而是所有社会公众都必须面对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正刚刚过去的2013年,雾霾几乎席卷大半个中国。100多个城市重度"沦陷",平均雾霾天创52年之最;多地橙色、红色预警不断,PM2.5增至700、1000,爆表的"霾"纪录,令人震惊。治理环境污染、保护生态环境,建立美好的家园,已经不再仅仅是国家、社会层面所要面临的问题,也不仅是被媒体称为在严重污染的空气中"连呼吸都困难"的8亿多人,而是所有社会公众都必须面对的问题。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推动人与自然的和谐  相似文献   

15.
陈玉峰 《法人》2014,(4):31-37
正从中央到地方,治污与修法齐头并进,但治污之路,道阻且长。专家建议升格并完善《环境保护法》2月25日,北大附中初中部发出紧急通知:"2月25日停课一天,2月26日是否停课,请同学们关注校园内网。"这则随后被海淀区教委叫停的通知,随之招来舆论战:雾霾天气还上不上课?舆论的背后则是首都北京严重空气污染的现实。2月下旬以来,我国中东部地区大部分省份持续出现灰霾,灰霾影响面积一度高达143万平方公里,重霾面积约为81万平方公里。污染范围主要集中在京津冀及  相似文献   

16.
2013年全国平均雾霾天数是52年来最多,我国空气质量已经恶化到质变的水平.这现象说明严重的雾霾天气已趋于常态化并成为全国性的环境灾害.长期的雾霾天气将严重危害人的健康,甚至引致死亡.因此,我国治理雾霾污染刻不容缓.但是,在政府治理雾霾的过程中存在许多问题.本文将首先分析雾霾的现状和原因,分析政府治理雾霾政策存在的问题,最后结合政策工具理论提出一些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17.
近来,各地频现雾霾天气,大气污染程度较严重。雾霾对人们的日常生活和身体健康产生了不良影响。文章对雾霾天气成因进行分析研究,并借鉴国内外对雾霾等大气污染防治的法律法规等措施,从法律的角度提出防治雾霾的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我国多地陷入"十面霾伏",法学界对于雾霾产生的原因和法律的完善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本文由雾霾问题产生的必然性入手,对比中美立法差异,以美国《清洁空气法》为借鉴,提出了中国空气环境法律的完善建议,指出中国目前空气立法应当做到的完备性、差别性和经济合理性,以长期、有效地解决雾霾问题。  相似文献   

19.
杨益 《政府法制》2013,(14):6-7
去冬今春,我国多个城市的PM(颗粒物)2.5数值突破警戒线,受影响最严重的是京津冀地区,雾霾笼罩,大气污染严重。其实,目前空气质量良好的国家也经历过严重的空气污染。那么他们是如何治理出蓝天自云的?有什么经验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20.
在人们对雾霾问题的持续关注中,全国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日前在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上分组审议大气污染防治法执法检查报告。雾霾,同样成为他们关注的焦点。从执法检查报告来看,2014年上半年,大气污染治理尽管有所进展,但与百姓期待和既定目标还有不小距离。值得注意的是,大气污染防治联防联控"乏力"、排污惩处力度弱等问题一直存在,成为防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