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女士入职公司时隐瞒了自己结婚的事实,转正后她很快怀孕。公司将张女士辞退,张女士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交仲裁申请。后仲裁委员会作出裁决,公司继续履行与张女士之间的劳动合同,并支付张女士工资损失。公司不服裁决,将张女士告  相似文献   

2.
张女士是一家公司的白领,很想在工作之余去锻炼身体。一天,她看到某体育器械公司促销广告:凡会员一次性累计消费满4000元的,就可以在该公司的健身俱乐部办理一张普通的年卡,享受全年的免费健身活动。她心中一动,于是到此公司选购了一部4300元的跑步机,并得到了相应的健身年卡。但是没有想到在两个月后,该体育器械公司告知张女士,由于营业资格等问题,该公司的俱乐部暂时停止对外服务,何时恢复营业等电话通知。张女士对此做法颇为不满,自己是想获得一年的免费健身卡优惠才参加促销活动的,体育器械公司由于自身原因暂停服务,应当弥补相应损失。体育器械公司则认为,一年的免费健身卡本来就是赠送的,张女士并没有受到损失,况且当初促销宣传上明确说明该活动的最终解释权归该公司,因此,拒绝了张女士的要求。张女士向律师寻求帮助。  相似文献   

3.
儿女结婚前,乔先生和亲家张女士约定由男方出钱购置婚房,乔先生委托张女士办理购房事宜。乔先生先后将14万元购房款交给张女士,但张女士迟迟没有买房,购房钱却逐次被提走了。乔先生将张女士告上法庭,要求解除委托关系,返还购房款。  相似文献   

4.
钟先生和张女士原是夫妻关系。婚前,张女士为购买房屋缴纳了首付款,并进行了产权登记,婚后双方其同偿还房贷。2008年,张女士以钟先生下落不明为由起诉离婚,并得到法院支持。去年,张女士出售了房屋。钟先生得知后,将张女士告上法庭,要求对出售房屋所得的价款进行分割。  相似文献   

5.
【案例】王先生与张女士相识多年。一日,王先生从正规网店购买了某品牌的茶叶送给张女士。张女士收到茶叶饮用一段时间后,身体出现不适。于是,张女士将茶叶拿到相关检测机构进行检验,发现该茶叶中违规含有某添加剂。张女士遂将王先生诉至法院,要求王先生赔偿相关损失。王先生辩称,茶叶是从正规店铺购买的,赠送前他也特意检查了茶叶的保质期。  相似文献   

6.
刘永发 《实践》2014,(6):40-40
<正>待业在家的张女士急需找工作,经人介绍认识了某中介公司经理王某,于是张女士委托王某给自己提供就业机会。不久,王某称工作已经找到,遂与张女士签订《劳动就业安置协议书》,协议约定王某为张女士提供就业信息、岗前培训、安置就业,张女士可自由选择和参考就业单位,并确保安置单位能够与张女士签订合同,成为合同制职工。张女士需要支  相似文献   

7.
冯雪梅 《党建文汇》2013,(11):26-26
河南孕妇张女士4个月内跑了20趟,就是办不下准生证。当地媒体介入报道后,有关部门当天就迅速反应:又是给张女士“送证到家”,又是“处理责任人,开展整改”。  相似文献   

8.
<正>一、案情回放因在微信朋友圈诉苦,导致老板误解并被辞退,在DF公司工作了四年的李女士满腹委屈,不甘之下向劳动仲裁委提请仲裁,并提交了微信朋友圈互动记录作为证据,要求公司支付解除劳动关系经济补偿金、工资等。劳动仲裁作出裁决后,DF公司不服仲裁裁决,起诉至法院。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审结了此案。本案争议在于解除劳动关系的原因。李女士认为,由于DF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唐总误解了  相似文献   

9.
仲裁这一程序设计不但具有解决纠纷的效率优势,更具有保障公正的优势。法院与仲裁机构的关系不但包括法院对仲裁裁决的监督,还应当包括法院对仲裁必要的尊重与支持,这也是仲裁功能正常发挥的保障。因为我国现有的法律规定总体而言是法院对仲裁的充分尊重和有效支持不足,导致仲裁裁决得不到有效实现,影响仲裁制度作用的发挥,所以,应该进一步完善人民法院对仲裁的尊重与支持。  相似文献   

10.
《世纪桥》2017,(5)
南海仲裁案最终裁决菲方胜诉,这一裁决本身就是非法和无效的。其违法性一方面体现在菲律宾单方面提起强制仲裁违反了《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第十五部分"争端的解决"中规定的强制仲裁提起程序。另一方面,仲裁庭组成明显违反国际仲裁程序和国际仲裁规则。所以,其仲裁裁决是完全无效和没有拘束力的。  相似文献   

11.
2019年11月4日,怀孕40周零6天的张女士被家人送到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东院区住院待产。11月5日凌晨2时许,张女士被送入产房。凌晨3时35分,伴随着婴儿的啼哭,张女士顺利产下一名女婴,体重3600克,10多分钟后胎盘娩出,产程和医护人员预期的一样,非常顺利。对妇产科的医护人员来说,“脚踩风火轮”迎接新生命是他们工作的日常,这个夜晚与往常并没有什么不同。  相似文献   

12.
法之 《支部生活》2007,(3):44-45
仲裁,又称为“公断”,指的是纠纷出现以后,双方当事人自愿地把它交给共同所依赖的第三人(仲裁机构)来作出裁决,一裁终局,双方当事人不得对裁决持有异议,并且必须自觉地执行裁决,否则,另一方当事人可以到法院申请强制执行的这么一种解决争议的办法。仲裁的这种性质使它具有以下一些特点:①自愿。所有的当事人都必须自愿把争议解决权交给仲裁机构,只要当事人的任何一方不同意去仲裁,仲裁机构就不得对争议进行裁决。同时,当事人还可以选择仲裁机构、仲裁员,约定仲裁程序等,这是仲裁同到法院起诉无须征得对方当事人  相似文献   

13.
忘记买了房     
正深圳张女士于1992年花33万元买了一套144平方米的房子,一直没住,也就忘记了。如今想起来,却发现有陌生人入住。知情邻居说,张女士的房子已经涨到600多万元,目前的住户是撬锁搬进去的,且拒不开门。目前,张女士正通过法律途径拿回房子。二马点评:这样的物是人非,给我来一打。  相似文献   

14.
当事人对劳动仲裁不服的,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15日内,可以向仲裁委员会所在地的同级人民法院起诉。对经过仲裁裁决,当事人向人民法院起诉的案件,符合起诉条件的,人民法院必须受理。当事人向人民法院提起劳动争议诉讼,必须符合以下条件:  相似文献   

15.
入世后中国仲裁制度的几点不足及完善建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入世后,中国仲裁制度存在着仲裁机构设置方面有很大差距、仲裁规则上有很多不科学的地方、仲裁机构与法院的关系还有待进一步理顺等不足之处。为此,文章提出了完善仲裁财产保全制度、完善我国申请撤销涉外仲裁裁决的司法审查制度、强化一元化的仲裁体制、建立专业性仲裁机构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劳动仲裁,是指劳动争议当事人自愿将劳动争议提交劳动仲裁机构,就其争议的事实与责任,根据法律规定的原则和程序,做出对双方当事人具有约束力的判断和裁决。它是劳动争议处理的重要手段和主要方式。建国后,随着劳动部制定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组织工作规则》和《关于劳动争议解决程序的办法》两个法规的颁布,我国初步建立起了劳动争议仲裁制度。  相似文献   

17.
征地补偿安置工作关系被征地农民的切身利益和长远生计,关系保障国家经济建设和维护社会稳定大局。从法律角度考察,征地补偿安置争议裁决具有行政裁决的一般特征,但又有其特殊性,与行政裁决、行政复议、行政仲裁、行政诉讼相比较,征地补偿安置争议裁决的主体只能是批准征收土地的行政机关,裁决对象是征收机关同被征收者之间的行政争议,裁决争议双方当事人先前法律地位不平等,裁决决定不直接分配双方当事人权利义务,裁决被申请人法律上负有举证责任,裁决决定是申请人提起行政诉讼的前置程序等。  相似文献   

18.
《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开宗明意,在第一条中就规定了仲裁的宗旨:即保证公正、及时地仲裁经济纠纷案件。要实现这一宗旨,就要研究仲裁的运作,特别是要研究具体运作仲裁活动的人及这些人的仲裁运作行为。仲裁委员会裁决案件是由仲裁委员会聘任的、当事人选定的仲裁员组成的仲裁庭依照一定的程序裁决的。法律规定了仲裁员的资格和条件,以保证具体案件裁决的公正性,在仲裁法第十三条中,除了一些职业、职称方面的资格要求以外,明确规定仲裁员要从“公道正派”的人员中聘任。试提出一些原则要求,以图促进仲裁事业的兴旺发达。  相似文献   

19.
一天傍晚,刮着8级大风,张女士在回家途中,经过某影剧院与该路段230号楼房的通道时,被建筑物脱落的瓦片和外墙皮碎片砸中头部,紧急送到医院,经诊断为右额部凹陷性骨折、外伤性癫痫。出院后,经法医鉴定,已构成十级伤残。张女士一时找不到责任人,将230号楼房东侧101室至501室的房屋所有权人刘、蒋、叶、杜、钱五家,该楼房北侧某公司的开办单位以及影剧院一同告上法庭,要求7名被告共同赔偿损失4.8万余元。  相似文献   

20.
正案例1来电显示造假运营商被判担责20%2014年4月7日上午11点左右,张女士先后接到来电显示为095555、075595555的电话,两个电话均以招商银行的名义称,她用信用卡在上海消费后,还款逾期。自称银行客服的男子还称,张女士的经历和深圳一名事主的经历一样,身份证信息遭到盗用,他们已经向上海市公安局静安分局报案,警方随后会与她联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