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忆读书     
冰心 《学习导报》2012,(8):14-14
一谈到读书,我的话就多了!我自从会认字后不到几年,就开始读书。倒不是4岁时读母亲教给我的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国文教科书第一册的天,地,日,月,山,水,土,木以后的那几册,而是7岁时开始自己读的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三国演义》!  相似文献   

2.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曾51次到浙江。他在浙江有两次最集中的读书活动,一次是为起草新中国第一部宪法而读古今中外宪法,另一次是学习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透过他在浙江的读书活动,我们不仅可以领略到毛泽东是怎样读书的,而且能够鲜明地体会到:博览群书,是毛泽东读书的显著特点;独立思考,是毛泽东读书的基本精神;联系实际,是毛泽东读书的根本原则。这对我们后人如何读书有着重要启发。  相似文献   

3.
读书     
《北京支部生活》2013,(2):69-69
《旧制度与大革命》 作者:[法]托克维尔 :出版:商务印书馆 该书是一本关于法国大革命的经典研究著述,原著出版于1856年。该书探讨了十八世纪末法国大革命的起源以及大革命变得残酷的原因,并首次探讨了法国的旧制度与大革命之间的内在关系。作者通过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4.
读书能健身     
《当代党员》2013,(9):76-76
美国《读者文摘》上的一篇报道指出,读书不仅让人增长知识,还对健康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5.
王茂华 《学习月刊》2010,(14):24-24
工作是忙碌的,但这不是影响我读书的理由。我喜欢读书,读几本有益的书反而可以给忙碌的工作减压,调整一下我的工作思路。今年上半年,我断断续续地读完了《曾国藩》、《曾国藩家书》,感觉受益匪浅。  相似文献   

6.
邵火焰 《前线》2013,(12):199-199
我国近代著名的启蒙思想家、教育家梁启超,一生的最大业余爱好就是读书。他五岁的时候就能读《三字经》,虽然那时还有很多字不认识,但并不妨碍他阅读的兴趣,因为父亲已口授他学会背诵了。八岁的梁启超就能提笔作文,九岁时就一口气写下了一千余字的文章。  相似文献   

7.
读书感怀     
张嵩 《共产党人》2009,(12):53-53
曾几何时苦读书, 一部《三国》伴长夜, 多少滋味生寂寞, 弃卷独行人焦灼, 立时生吞最欢愉, 困惑时节少忧虑, 课上两耳听代数, 理化常年怕排名,  相似文献   

8.
谈读书     
老舍 《学习导报》2012,(8):11-12
若是学者才准念书,我就什么也不要说了。大概书不是专为学者预备的,那么,我可要多嘴了。从我一生下来直到如今,没人盼望我成个学者;我永远喜欢服从多数人的意见。可是我爱念书。  相似文献   

9.
好读书     
好读书就得受穷。心用在书上,便不投机将广东的服装贩到本市来赚个大价,也不取巧在市东买下肉鸡针注了盐水卖到市西;车架后不会带单位几根铁条几块木板回来做沙发,饭盒里也不捎工地上的水泥来家修个浴池。钱就是那几张没奖金的工资,还得抠着买涨了价的新书,那就  相似文献   

10.
谈读书     
老舍 《新湘评论》2012,(8):11-12
若是学者才准念书,我就什么也不要说了。大概书不是专为学者预备的,那么,我可要多嘴了。从我一生下来直到如今,没人盼望我成个学者;我永远喜欢服从多数人的意见。可是我爱念书。  相似文献   

11.
好读书     
好读书就得受穷。心用在书上,便不投机将广东的服装贩到本市来赚个大价,也不取巧在市东买下肉鸡针注了盐水卖到市西;车架后不会带单位几根铁条几块木板回来做沙发,饭盒里也不捎工地上的水泥来家修个浴池。钱就是那几张没奖金的工资,还得抠着买涨了价的新书,那就  相似文献   

12.
读书     
坐着火车去西藏 旅行不仅仅是身体的经历,视觉的饱餐,它应该还是一种思想的旅行一你要体验不同的地方和不同的人,也并不一定到处跑。在有限的时间跑太多的地方,难免会走马观花,真正需要的是一段时间的投入,一点好奇心,一点探索精神,还要怀揣着一颗平和包容的心。  相似文献   

13.
杜晓莲 《党的建设》2011,(12):42-42
年幼时,在堂屋的抽屉里放有两本用毛笔抄写的“书”,依稀记得一本为《三字经》和《百家姓》,另一本叫《四言杂记》。书皮泛黄,书角早已没了棱状,书页破碎,墨迹模糊。祖父说,这是他小时候的宝贝,陪伴了他一生。  相似文献   

14.
读书     
  相似文献   

15.
读书的快感     
一般来说,读书有两种情形:一是被动的“出门无伴漫读书”,因为没有伴侣,只好拿看书来当做消遣,这样读书容易囫囵吞枣,不会有太大的收获;还有一种是主动的,见到好书就读,读无定所,不择环境,捧书入定,沉醉其中。进入这样的读书境界,体会到的是一种妙不可言的快感。叶灵凤先生就曾描绘过这种颇令读书人神往的一幕:“在这冬季的深夜,放下了窗帘,封了炉火,在沉静的灯光下,靠在椅子上翻看白天买来的新书,我是在寂寞的人生旅途上为自己搜寻着新的伴侣……”大概每个真正的读书人都有与此大致相近的心境和感悟。宋代诗人尤袤流传…  相似文献   

16.
袁浩 《奋斗》2010,(8):63-63
读书是最不挑剔时间场合的,只要你手头有书。古人可于厕上、马上、枕上读书,还可负薪读书,挂角攻书,甚或囊萤映雪、凿壁偷光。如此说来。还有什么时候、什么地方不可读书呢?  相似文献   

17.
于丹 《学习导报》2011,(20):46-46
旅和游是两件事。旅可以是一种外在的行程,比如说旅行社组织浪漫之旅、体验之旅、夕阳红之旅。而游,我认为是个人心灵的事情。现在不缺乏旅,缺乏的是游。庄子第一篇就是《逍遥游》,说人生就是“乘物以游心”。  相似文献   

18.
读书的乐趣     
正喜书,爱书,缘自童年时代。小学三年级时,自己写的一篇作文《蚂蚁》被老师当作范文在班上朗读,看见同学们眼中的惊奇和赞赏,我仿佛穿上了最华美的衣裳。这之后,对于我便敲开了一扇鸟语花香的读书之门。记得年少时漫长的暑期,从同学手里借到一本《三国演义》,拿着书,抑制不住内心的兴奋,心里满满当当的,充盈着巨大的雀跃和期待,因为  相似文献   

19.
《党课》2011,(13):40-40
1959年下半年,为了澄清党内存在的混乱思想,毛泽东建议中央和全党下部开展一次读书活动,并身体力行,用两个多月时间通读了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第三版下册)。这次读书活动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为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所付出的努力和探索社会主义理论的思想需求。  相似文献   

20.
现在几乎所有名著都有青少年版,但我向来对它们敬而远之。名著之所以为名著,并不只是因为有一副好的骨架,往往,风韵尽在骨肉之中,没有肉的骨架,只是一具骷髅。现在所谓青少年版名著,实际上就是把名著骷髅化了。把《三国演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