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姚彩霞 《前沿》2003,(4):109-110
广告包括商业广告和非商业广告 ,根据《广告法》第二条第二款规定 :“本法所称广告 ,是指商品经营者或者服务者承担费用 ,通过一定形式和媒介直接或间接地介绍自己所推销的商品或者所提供的服务的商业广告。”本文所称广告即为商业广告。广告的本义在于广而告之 ,其直接目的在于使尽可能多的人知悉广告内容 ,其直接结果是将人们置于一个广告无所不在的社会环境。因此商业广告是商家竞争的重要的手段。从电视台黄金时间的广告大战可见一斑。真实、合法的广告对于商家推销其产品或服务 ,对于消费者选择商品或服务都有着积极的作用 ;而虚假、违…  相似文献   

2.
“举办企业而不做广告,如同在黑暗中向女人做媚眼”,而当今中国企业家和商家们抛向消费者的“媚眼”却是如此无所顾忌和放荡不羁。《广告法》的诞生,向人们宣告:广告,你不能再无法无天。  相似文献   

3.
“43元就能让你永远告别鼻炎,快活一生”;“20天还你一个健康的肾”;“3个疗程治好风湿、类风湿”;“抗癌产品——×××,为肿瘤患者告别病痛,重获健康提供了可靠保障”;“我院采用专利产品治疗肝炎,药物可直达肝细胞内,直接杀灭肝内的病毒……”假如你是一名久病未愈的患者,看到这些发布在国家正规新闻媒体上的医药广告,肯定会欣喜不已。可当你得知这些医药广告都是非法的,还能高兴起来吗?  相似文献   

4.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2004年5月25日公布第一季度部分报纸发布的医疗服务广告的检查结果显示,总违法率为66.3%。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对各地医疗广告发布量较多的63份报纸2月2日至8日发布的全部医疗服务广告进行了检查,共检查4881条,发现违法广告3236条。医疗广告的主要违法表现:未按照规定标明广告证明文号;声称保证治愈或隐含保证治愈:发布治疗11种疾病的广告(禁止发布的);使用非医学专业技术职称用语;利用患者或者医学权威机构、人员的名义、形象或者使用其推荐语进行宣传;宣传治愈率、有效率等效果;出现与药品相关的内容,以及以新闻报道形式发布广告等。检查发现,报纸发布的医疗广告违法(涉嫌违法) 率相当高。有的报纸几年来就不断发布违法医药广告,这些广告根本不报批,个别有批文的也是随意增  相似文献   

5.
广告,是广而告之一词的缩写,指的是一种为了某种特定的需要,通过一定形式的媒体,公开而广泛地向公众传递信息的宣传手段。在日常生活中,人们所说的广告通常是指商业广告,即商家以营利为目的,向社会广泛传播的商业信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逐步确立,广告与人们日常生活的联系也愈加紧密。  相似文献   

6.
红不少城市街道,每逢商家开业庆典、新产品上市或者节假日促销时,常常可见到四五辆“流动广告车”,不仅影响交通,  相似文献   

7.
为营造安全文化,今年9月份,兖矿集团唐村实业公司工会、矿产资源开采部联手,借鉴商业广告能给商家带来巨大经济效应的这一做法,在矿山井下的水平大巷、挡风密闭墙、风门、调节风窗上,做起了“安全广告”。广大职工身在百米煤海,仿佛置身于商业气息浓郁的大都市,不同的是广告内容写的不是商品广告,而是紧扣安全主题的各种安全警句。诸如:“一人安全,全家幸福”、“安全就是幸福、安全就是效益”、“瓦斯超限  相似文献   

8.
直白的广告再也不能调动人们的情绪,令人捧腹的“小乐子”迅速成为广告中的闪光点,广告告别了枯燥乏味的时代。 还记得“步步高·小丽篇”吗?徐小力自然生动的表演,不仅逗乐了观众,卖火了产品,也迷倒了“小丽”,使这位先前的“马桶先生”一举成  相似文献   

9.
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商业广告正成为产品创名牌的重要手段,一些伪劣商品也试图借助广告的威力来乔妆打扮、挤占市场。大潮之下,鱼龙混杂,激烈的市场竞争往往演变成扑朔迷离的真假广告战。“假作真时真亦假”,假广告推销假商品,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更损害了名牌产品的信誉。人们愤恨假广告和假商品,但是,对于以“假”求真的广告却颇费思量。它作为一种特殊的营销策略,既能以诚胜诈,给生产者和消费者带来利益,也能以“诚”售诈,混淆视听,使消费者蒙受不应有的损失。因此有必要对这种广告作出分析。  相似文献   

10.
广告策略包含了战略和战术,从战略上讲,要把握宏观布局,即有效运用目标、设想、时间、地点和媒体;从战术上讲,要根据市场情况和企业需要,调动各种资源作出灵活的广告反应,由于广告策略并无一定之规,商家理应发挥创造精神,按照具体情况作出高明的举动。下面提供数个实例并略加笔者分析或许能给读者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11.
在大学校园的金三角——食堂、宿舍、教室的路上,以及其他学生经常经过、聚集的地方,都存在着一种“文化现象”:由五花八门的宣传海报组成的琳琅满目的广告世界。 一段时间以来,校园广告呈泛滥之势:某学生商店欲招当班先生、当班小姐,某三资企业欲在学校内觅业余推销员,某学生组织欲补充几位得力的“干事”,需张贴各种“招聘”广告;某部门有一批学生“急需”的教材、文具用品或生活用品,价格便宜,需“商品信息广告”;某学生会换届“成功”,新当选学生会干部名单要公诸于校,某系获得某项体育比赛桂冠,需“祝  相似文献   

12.
从“自相矛盾”与市声广告、“挂羊头、卖狗肉”与幌子广告、“买椟还珠”与商品包装、“伯乐相马”与名人广告,以及“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与内敛求实的广告观、“金字招牌”中的品牌观、“取信于民”的诚信广告观、“千金市骨”与人才招聘观等方面,分析成语中所体现的“前广告”时期的商业、广告活动和广告理念。  相似文献   

13.
浅论广播广告杨杰自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后,广告已经越来越深人人们的日常生活。而广播广告作为电视、广播、报纸、杂志四大广告媒体之一,却表现得不尽人意,未能充分发挥出优势。本文试从对广播广告现状的分析中,寻求几点应对之策,以与关心广播广告事业的人们商榷...  相似文献   

14.
广告是一种开放的大众传播形式,在经济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我国当代的广告业从1979年恢复至今,发展迅速。然而,广告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也陷入了无序化的状态。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正式实施,使广告违法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遏制,但各种形式的违法广告依然存在,尤其是医疗和药品广告的违法行为最为突出。据国家食品药品监  相似文献   

15.
据报载,自2005年元月,全国工商行政管理系统开展“打虚假、树诚信”广告专项整治行动,重点打击欺诈和误导消费者的保健食品广告、药品广告和医疗广告。但是,有些地方却迟迟不见行动,各种保健食品、药品和医疗的虚假广告充斥于报刊、广播电视等媒体,误导一些消费者受骗上当,不仅使一些群众遭受经济损失,也对市场秩序造成严重危害。长期以来,只要打开电视机,保健食品、药品、医疗的虚假广告,充斥一些电视台的各个时段。“鼻络通”、“藤草追风液”、“长源欣通片”、“复方仙鹤草肠炎胶囊”等虚假违法广告反复播放。普遍存在用消费者、患者、名人、专家、权威机构等名义推荐介绍,证明功能疗效;对药品治疗效果夸大宣传,“多少万人已治愈”,“多少万人正在服用”,“根治”、“彻底治愈”等等。  相似文献   

16.
与当今人类社会文明极不相称的一种坏现象,就是到处可见的办假证广告。笔者在一个北方小城居住了3年多,这里随处可见的“办证”广告,与3年前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在一串电话号码的后面再写上“办证”的广告,主要喷涂在显眼之处,让更多的人知道才是他们的目的,正所谓“广告”,广而告之才能达到效果。因此,笔者所住的小区楼房外墙上有“办证”的广告;笔者所工作的办公楼外墙上有“办证”的广告;笔者上班的必经之路同样看到这类广告。就在去年的夏季,一日早晨,笔者上班路过立交桥时,发现桥的两侧水泥护栏上多处喷涂上了“办证”的广告,行为人一…  相似文献   

17.
商业广告既是一种促销工具,也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利用文化来进行商业推销已成为广告传播的一个重要手段。本文通过重庆奥妮公司在“西亚斯”广告中成功利用印度风情来打动受众的案例,来阐释异域文化对人们的吸引力及其在商业广告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18.
李漠  郭芳 《小康》2008,(10):60-62
“中国广告起步相比国外起码晚70年。但迅猛发展的中国经济从一开始就把中国广告推到风口浪尖,没有也不可能给时间让中国广告平缓稳步发展。”。 于是,人们看到中国广告还没断奶就要学步,正在学步就要飞跑。中国广告30年时间所走的路程堪比发达国家100年的历程。时代的脚步如飞,这个寄生依附产业一直被催促裹夹着往前走,走到一个眼花缭乱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19.
市场竞争的结果之一是现在广告越做越艺术越来越好看,商家请明星,大制作。但也有一些商家为了单纯刺激消费者的购买欲望,在广告上前足了脑筋。他细看看,我们周围的广告不少是变了味的。对此人们不禁质疑:这究竟是广而“告”之,还是广而“骗”之?信口开河──欺你!有一位家住广州劳信村的林先生,胡子较多。他看到一则”永久脱毛”的广告声称.”经过1-3次治疗后,即可达到永不再生须发的效果。””林先生看了心里高兴心想自己终于可以少一些”粗扩”多一些”英俊”了于是欣欣然前往试之。然而四个月内做7十次手术,五千元花掉了,…  相似文献   

20.
闲话广告     
在商品经济大潮的冲击下,五花百门的广告纷纷兴起。作为商品介绍、信息交,流这是完全必要的,非常及时的。一家电视台为这一现象专门展开讨论,多少带有为“本台”在黄金时间没完没了地播出广告作解释的意思。不过在绝大多数的观众中,对广告的反映远不如“质量万里行”之热烈,借用一句文言文,这也是“理有固然”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