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马克思主义认为,文明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进步状态,人类在经历了原始社会的蒙昧时代和野蛮时代,从奴隶社会开始进入文明时代,其主要标志是手工业的出现、文字的发明和广泛使用、国家的诞生等。文明时代的三大时期,即奴隶  相似文献   

2.
“文明”一词在我国出现得很早,起码在《易经》和《书经》里就出现了。唐朝孔颖达指出, 所谓“文明”就是“天下有文章而光明也”。可见,古人认为文明的起源是和文字或文章的出现相联系的。我国古代文明的概念已经具有与蒙昧、野蛮相对的意思。《易·乾·文言》中有这样的话:“见(现)龙在田,天下文明”,把文明和比较稳定的农业经济、社会开化联系在一起。我国清代戏剧家李渔在《闲情偶寄》中更有“求辟草昧而致文明”这样的话。可见当时社会“文明”涵义之一斑。但是,“文明”一词在古今中外的涵义却不一样。一种指的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个阶段,即由蒙昧时代到野蛮时代,再到文明时代。文明时代是指私有制出现以后的时代,所以它是相对蒙昧和野蛮而言的。另一种文明的涵义等同于文化,把古代东方文化又叫古代东方文明;把物质文  相似文献   

3.
吴建永  王林玉 《求知》2022,(1):32-34
<正>文明与野蛮相对,是标志人的存在状态和社会进步程度的范畴。一部人类文明史就是人类不断探索摆脱野蛮状态,走向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历史。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指出:"一百年来,党既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也为人类谋进步、为世界谋大同,以自强不息的奋斗深刻改变了世界发展的趋势和格局。党领导人民成功走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  相似文献   

4.
查庆九 《团结》2003,(3):14-15,17
文明就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时期所表现出来的一种状态,一个物质、文化、思想、制度等各个方面的总和,这种文明的概念是静态的,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个客观的、外在的体现。另外,从字面上理解,文明本身就有价值判断在里面,包含好的、进步的、善的含义,与不文明、野蛮、愚昧相对。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本身除了表明我们这一阶段要发展到什么状态这一客观描述外,还包含了一个价值追求,就是我们要建设一种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原则我们要建设的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有三  相似文献   

5.
长期以来,西方国家借助“文明与野蛮”二元叙事为其现实政治服务。这种政治话语起源于西方文化的两大痼疾:一是普世性与排他性结合导致的等级性文明观,二是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背离导致的“精神分裂症”。在殖民主义时期,“文明与野蛮”叙事主要由基督教宗教认同、白人种族主义及西方制订的国际法理论构成,并成为欧洲殖民扩张的理论依据。在后殖民时期,这种“文明与野蛮”叙事的标准则日益从具象到抽象,更多借助将西方制度和价值观视为“现代性”“人权高于主权”等更抽象的标准,并服务于新帝国主义扩张。从结果看,这种文明标准通过制造“文明与野蛮”的二元对立叙事,人为将世界分为两个彼此隔绝、相互对立的世界。此外,“文明与野蛮”叙事还塑造出“反文明的文明观”,并由此导致整个世界日趋“野蛮化”,形成等级性世界秩序。“人类命运共同体”为“新文明观”的产生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思想资源。  相似文献   

6.
田文林 《政治学研究》2023,(5):114-125+209-210
长期以来,西方国家借助“文明与野蛮”二元叙事为其现实政治服务。这种政治话语起源于西方文化的两大痼疾:一是普世性与排他性结合导致的等级性文明观,二是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背离导致的“精神分裂症”。在殖民主义时期,“文明与野蛮”叙事主要由基督教宗教认同、白人种族主义及西方制订的国际法理论构成,并成为欧洲殖民扩张的理论依据。在后殖民时期,这种“文明与野蛮”叙事的标准则日益从具象到抽象,更多借助将西方制度和价值观视为“现代性”“人权高于主权”等更抽象的标准,并服务于新帝国主义扩张。从结果看,这种文明标准通过制造“文明与野蛮”的二元对立叙事,人为将世界分为两个彼此隔绝、相互对立的世界。此外,“文明与野蛮”叙事还塑造出“反文明的文明观”,并由此导致整个世界日趋“野蛮化”,形成等级性世界秩序。“人类命运共同体”为“新文明观”的产生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思想资源。  相似文献   

7.
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人类历史从野蛮到文明的一大飞跃.资本主义是人类发展史上最后一个剥削制度,马克思预言社会主义的最终胜利时写道:"人类社会的史前期就以这种社会形态而告终".实现这样大的一个飞跃,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历史进程,必然充满了斗争与失败、前进与后退,曲折与成功,特别是当代社会主义还处在开创的历史进程,我国社会主义还处在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前进的道路,更不可能是笔直的.社会主义在曲折中发展,可以从社会主义发展的长期性、曲折性与探索性三个方面去理解. 一、社会主义发展的长期性  相似文献   

8.
论制度文明     
文明是人类改造世界的成果,是社会的开化和进步状态。社会的开化和进步经历了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同时它又是一幅活生生的、五彩缤纷的极为丰富多样的图画。因此,文明的结构不仅可以从横截面来研究,也可以从纵的历史发展过程来研究。从纵的方面看,文明与人类社会俱生。人类社会从自然界分离出来,在“人猿相揖别”的时候,人类文明就产生了。按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发展理论,我们可把文明划分为原始社会文明、奴隶制文明、封建制文明、资本主义文明和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文明。从横的方面看,每个历史时代有不同性质和层次的文明。目前,普遍的看法是把文明划分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还有一种意见是把文明看成物质文明、制度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三维结  相似文献   

9.
(四)文明消费。科学消费也是讲究文明的消费,必须从根本上杜绝各种有悖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野蛮消费行为发生。这是因为,一个社会和一个人的消费方式,本身就是其自身文明程度的一种外在表现。近年来在一些地方频繁发生的浪费财富和污染环境的野蛮消费行为,严重毒化社会风气,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具有很大破坏作用,也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党、政府和中华民族的形象。纠正和克服这些不文明的野蛮消费现象,形成文明健康  相似文献   

10.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站在文明形态更替的历史高度,明确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新方向,即走向生态文明时代,准确把握了这一新时代的本质特征和根本要求,克服了西方生态学上反人类中心论的局限性,开创了人类社会文明发展阶段划分的新范式,提出了马克思主义社会文明转型新理论,不仅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自然观,更是对马克思主义文明观的丰富和发展。  相似文献   

11.
生态文明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持续繁荣、全面发展为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与野蛮粗暴地对待大自然相对立的一种伦理形态。而十八大报告将"生态文明"单独作为一个部分来阐述,可见政府对此问题的高度重视。这个决策使我深受启发、备感振奋。然笔者通过自己的耳闻目睹,经过认真实际调查和对比之后,对延川县的"生态建设"颇感担忧。因此,从延川县的生态实际出发,结合党中央的政策指导,来谈论延川县生态治理的成绩和面临的巨大挑战。  相似文献   

12.
生态文明:当代中国的文明选择与可持续发展的转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球性的资源和生态环境双重危机、贫富差距日益扩大和文化冲突不断加剧,使得传统的经济发展方式难以为继。生态文明作为人类社会追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最新成果,是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友好发展的新型文明形态,更是人类社会享受一切文明的基础。生态文明在中国的提出与实践有其必然性,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重大创新与发展,也成为中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转机。  相似文献   

13.
充分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中国现代化的必由之路石教群一什么是现代化?什么是中国的现代化?从宏观史学的角度看,世界性的人类文明史经历了三次大的转型期。第一次是公元前500年左右,其时代主题是从原始社会的野蛮期,奔向古代农业社会的文明期。第二次是公元15...  相似文献   

14.
理论创新是人类进入文明社会后所特有的功能,是广泛存在于人类社会的现象,也是引领和推动社会不断进步和发展的源泉。没有理论创新也就没有人类社会的文明与进步。换句  相似文献   

15.
人类系统的发展是纵横向的统一。对人类社会系统演变的认识,应以唯物史观社会基本矛盾思想为指导,借鉴全球史观有关成果,立足民族国家间的竞争合作与借鉴融合,既考察人类系统纵向社会形态的演变,也注重文明横向融合与一体化,深入把握社会基本矛盾的国际化与文明融合发展二者间的内在统一性,深化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  相似文献   

16.
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正在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待世纪的宏伟目标已经确定.新形势、新任务和新情况昭示,能否在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的同时.搞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促进社会协调发展和全面进步,已经成为关系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能否顺利发展,跨世纪宏伟目标能否顺利实现的重大问巴,也是各级领导者面临新的挑战和考验.那么怎样认识和抓好精神文明建设,本文就其领导途径谈些浅见。一、重视相神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人类社会是一个从野蛮走向文明、从片面发展到全面发展的进步过程.社会主义社会从本质上说,是一…  相似文献   

17.
我的研究领域是世界文化史,因此我最为关注的问题是:人类文明的演化进程,也就是人类是如何由野蛮进为文明的。工会这一组织正是人类进入现代文明社会以后的产物。十八世纪英国首先发生了工业革命,现代的工人阶级在这儿诞生了。为了维护自身利益,英国的工人联合起来组成工会。最初工会是不  相似文献   

18.
正奋斗——为中国人民幸福而奋斗,为中华民族复兴而奋斗,为世界和平与发展而奋斗——是人生最厚重的底色,也是人生出彩的唯一选择,更是中国共产党人永恒的姿态和不变的初心。一部人类社会发展史,就是一部从野蛮走向文明的奋斗史;一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一部党领导人民在苦难中觉醒、在挫折中抗争、在奋斗中走向辉煌的历史。  相似文献   

19.
《学理论》2015,(19)
工业文明是西方文明的本质,这种文明在人与自然的关系方面强调人对自然的征服和改造。可以说,当前社会所面临的生态环境、资源危机这些人类生存危机无不是这种文明理念的结果。所以,对工业文明背景下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行反思与超越是解决人类生存危机的题中之义。  相似文献   

20.
人类历史上的每一个重大发现,都给人类带来重大而深远的双重影响:地理大发现促进了文明的大交流,但与之相伴随的,却是西方资本主义列强300年逍遥而又野蛮的海外殖民史。科学大发现拉响了产业革命的汽笛,而与之相伴而生的资本,却是“每个毛孔都沾满了鲜血”。而新一轮的基因大发现和在此基础上建立的基因技术,一方面可以通过对人类乃至各种生物基因的分析、破解、仿造、改换等手段,使人更深入地了解、改造甚至控制生命;另一方面,未来的基因杀手可能仅依靠几个试管,就可以给人类造成巨大的灾难。 历史证明,人类可以因为科技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