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共党史出版社2008年11月出版的新版<王明传>,增写了"所谓'二十八个半布尔什维克'的由来",是新版<王明传>的最大变化,也是在此之前几个版本的<王明传>、<王明评传>中都没有涉及的内容.  相似文献   

2.
据《胡乔木同忆毛泽东》一书介绍:“在1941年9月政治局会议以后,毛主席写了两个很重要的材料,一是为会议起草‘结论草案’,即《关于四中全会以来中央领导路线问题结论草案》;二是写了一篇长达5万多字的批判王明‘左’倾机会主义路线的九个文件的文章。”毛泽东针对“九个文件”所写的文章,把王明等人批得体无完肤,其中有两篇文章是专批“经验主义”的,点了周恩来的名,指其为“经验宗派的代表”。  相似文献   

3.
霞飞 《世纪风采》2007,(4):22-24,25-26
1941年10月间,王明生病住院。在治疗期间,发生了一次医疗事故,王明出现了药物中毒症状。这件事本已过去,王明在国内期间也从未重提过,可他却在1971年写的《中共50年》一书中把这件事翻了出来,诬蔑说是有人要害死他。那么,王明中毒事件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相似文献   

4.
梁磊 《党史纵横》2002,(2):30-31
王明,这个曾是毛泽东最大的对手,却于1940年写下了《学习毛泽东》,这是怎么回事呢?王明生于1904年,安徽六安人。1924年,王明入武汉商科大学预科学习。在校期间,先后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和中国共产党。1925年,王明被党送到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入学后,王明很快得到中山大学校长米夫的赏识,当上了中山大学学生公社主席,为他日后的政治生涯打下基础。1929年,王明回国,仅被任为上海沪东区委宣传干事。很快王明就时来运转。1931年,王明在米夫的提携下,当上了江南省委书记(习惯称为江苏省委书记)。不久,…  相似文献   

5.
《支部生活》2011,(6):51-51
1956年,王明以“到苏联治病”为由到达莫斯科后再也没有回国,并陆续在国外发表一系列文章攻击中国共产党和毛泽东。他在1971年写的《中共五十年》一书第二编第五节《蓄意毒害王明并摧残他的健康》中大肆造谣污蔑,对延安整风时期的所谓“王明中毒事件”进行恶意歪曲,攻击毛泽东强迫他住院治病,“然后通过中共中央办公厅主任李富春,指示主治医生金茂岳用含汞的药物逐渐毒害他”。  相似文献   

6.
季米特洛夫与王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毛泽东这样谈论《季米特洛夫与王明》:“季米特洛夫是个好同志,他帮过我们很多的忙。抗日战争中他帮助我们抵抗了右倾机会主义。这个右倾机会主义的领导就是过去“左”倾机会主义的领导人王明。”  相似文献   

7.
影响几代人的《十万个为什么》第六版面世,作为一套老少咸宜的科普名著,新版会有何不同?4500个问题中九成是新的跟前五版比,最新版《十万个为什么》收集的问题超过90%都是从来没出现过的。新版《十万个为什么》共18册,收录了  相似文献   

8.
刘峰 《党史纵横》2010,(2):49-50,58
1929年3月,受中共党组织的安排,王明从莫斯科回国,当时只是被分配到中共上海沪西区委担任宣传干事,兼做《红旗》报的通讯员。后历任中共上海沪东区委宣传部部长、《红旗》报的编辑、全国总工会宣传部《劳动》三日刊编辑等职。中共六届三中全会召开前,任江苏省委宣传部干事。这期间,王明还因违反党的纪律让巡捕到党的秘密机关通风报信受到警告处分。可是,不到两年时间,  相似文献   

9.
李洪峰 《求是》2015,(2):61
<正>实事求是,是治史的根本原则,也是《邓小平传》(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年版)的突出特点。邓小平一生倡导和践行实事求是,为全党全国人民树立了光辉典范。邓小平的一生,三落三起,能够历经磨难而不衰,根本原因在于他做到了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实事求是的政治品格和乐观主义的精神气质的内在统一。《邓小平传》详细叙述了邓小平在中央苏区工作期间经历的第一次政治磨难。当时,邓小平和毛泽覃、谢唯俊、古柏在实际工作中拥护毛泽东提出的正确主张,反对王明"左"倾教条主义。针对"左"倾教条主义者攻  相似文献   

10.
博采之窗     
王明,这个曾是毛泽东最大的竞争对手,却于1940年写下《学习毛泽东》一文,这是怎么回事呢? 那是1940年5月3日,泽东青年干部学校在延安举行开学典礼,王明在会上作了《学习毛泽东》的演讲。他说:“对于青干学校学生学习  相似文献   

11.
《党的建设》2011,(4):50-50
《春秋》是五经中最特殊的一本书,在流传的过程中,其独立性渐渐消失了。我们今天看到的《春秋》,杂在“春秋”三传中流传。这三传是《春秋左氏传》、《春秋公羊传》、《春秋毂梁传》,都是后人诠释《春秋》之作,对书中的史实记载进行解释.故称之为“传”。  相似文献   

12.
一、《中共党史人物传》的文体形式 《中共党史人物传》编撰之初,在一次传记写作会议上,著名党史专家胡华教授根据何长工会长提出《中共党史人物传》的编撰计划。在体例上,建议遵循司马迁《史记》的写作要求。完成一部中共信史传记丛书。由于人传的人数多,完成任务的持续性长,承担写作的作者水平不齐且不固定,送交《中共党史人物传》编委会的传稿,不止是信史传记,还有反映社会各出版社出版的各种不同体例的传记。  相似文献   

13.
石军 《党建文汇》2009,(9):45-45
7月27日清晨,中央电视台改版后的第一档节目《朝闻天下》与观众见面。新版《朝闻天下》时长扩充了半个小时,信息量大为丰富,新闻条数也明显增多。以第一期为例,一共播发新闻147条,而且都是新近发生的消息,时效性大大增强。  相似文献   

14.
1941年,王明在延安生病了,治疗期间,发生过一次医疗事故,使王明出现药物中毒症状。这件事本不稀奇,王明在国内工作期间从未重提这件事情,但他在1971年写的《中共50年》中翻了出来,诬蔑说这是毛泽东指使人  相似文献   

15.
1937年11月29目,在莫斯科“逍遥”了6年之久的王明回到延安。12月9日,中共中央召开政治局会议,王明作了题为《虫口何继续全国抗战与争取抗战胜利呢》的报告,脱离实际地提出全国抗日部队“统一指挥、统一编制、统一武装、统一作战行动”等主张,遭到毛泽东等人的坚决反对。  相似文献   

16.
在《中共五十年》一书中,王明诬蔑毛泽东几次让人毒害他。其中前两次分别是1942年在延安中央医院和1948年在河北省平山县朱豪医院。  相似文献   

17.
裴高才 《党史博采》2013,(11):29-33
胡秋原是我国著名爱国学者,生前见证与参与了国共三次合作,有“台海破冰第一人”之誉。笔者在撰写《胡秋原全传》期间,通过采访传主与查阅解密原始档案发现,王明曾请胡秋原为《八一宣言》润色一一  相似文献   

18.
由中共黑龙江省委党史研究室原副主任、研究员赵俊清撰写的《周保中传》历经数年耕耘,终于与广大读者见面了。这部长篇人物传记的面世,是赵俊清继《赵尚志传》、《杨靖宇传》之后又一部反映东北抗联著名将领人生战斗历程的力作。  相似文献   

19.
裴高才 《党史纵横》2013,(12):17-22
胡秋原是我国著名爱国学者,生前见证并参与了国共三次合作,有“台海破冰第一人”之誉。笔者在撰写《胡秋原全传》期间,通过采访传主与查阅解密原始档案发现,王明曾请胡秋原为《八一宣言》润色——  相似文献   

20.
裴高才 《党史文苑》2013,(11):30-34
胡秋原是我国著名爱国学者.生前见证与参与了国共三次合作,有“台海破冰第一人”之誉。笔者在撰写《胡秋原全传》期间,通过采访传主与查阅解密原始档案发现,王明曾请胡秋原为《八一宣言》润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