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个社会的和谐,在本质上体现为一种和谐的文化精神。党中央提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和内容.以宽广深邃的文化眼光,深刻诠释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其中蕴涵着价值取向,包含着道德规范,体现着文化判断。构建这样一个社会,需要雄厚的物质基础、可靠的政治保障,也必然需要有力的精神支撑、良好的文化条件。 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重要途径。和谐文化融思想观念、理想信仰、社会风尚、行为规范、价值取向为一体,是对和谐社会的总体认识和评价。对每个人来说,和谐文化起着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对全社会而言,和谐文化具有明确的价值导向,内含着人们普遍认同的价值观念。积极促进和谐文化建设,才能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强大的思想道德力量.  相似文献   

2.
和谐文化是和谐社会的本质和灵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华超 《淮海论坛》2006,(3):18-19,35
一个社会的和谐.在本质上体现为一种和谐的文化精神。党中央提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和内容.以宽广深邃的文化眼光.深刻阐释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其中蕴涵着价值取向.包含着道德规范.体现着文化判断。构建这样一个社会.需要雄厚的物质基础、可靠的政治保障。也必然需要有力的精神支撑、良好的文化条件。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重要途径。和谐文化融思想观念、理想信仰、社会风尚、行为规范、价值取向为一体.是对和谐社会的总体认识和评价。对每个人来说,和谐文化起着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对全社会而言.和谐文化具有明确的价值导向。内含着人们普遍认同的价值观念。积极促进和谐文化建设。才能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强大的思想道德力量。  相似文献   

3.
刘桂梅 《求索》2008,(10):71-72
和谐社会是一种新的社会理念,它的提出对当代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主体和谐,是指主体的内在条件和外在表现都能同时代和社会相适应,并能积极推动社会和时代的进步。从主体的角度认识和理解和谐社会理念,提出主体和谐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基,实现主体和谐既是人自身的需要,又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  相似文献   

4.
张艺  刘静 《传承》2010,(6):40-42
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社会是由单个的人组成,社会不能离开人而存在。从精神层面看,人的精神世界的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前提。个人精神的和谐,是一切外部和谐的基础和发轫。人与人之间精神的和谐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和内在的思想基础及精神力量,因此,构建和谐社会,需要重视对社会成员精神和谐的塑造。精神和谐与和谐社会二者具有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关系。一方面,建设和谐社会是人类对自身未来发展的一种理性思考和理想架构,是人类精神不断发展的产物,是精神和谐的本质体现;另一方面,精神和谐特别是人们的和谐发展价值观念的确立,必将促进和谐社会的实现,并为社会的全面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道德保障。  相似文献   

5.
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社会是由单个的人组成,社会不能离开人而存在.从精神层面看,人的精神世界的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前提.个人精神的和谐,是一切外部和谐的基础和发轫.人与人之间精神的和谐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和内在的思想基础及精神力量,因此,构建和谐社会,需要重视对社会成员精神和谐的塑造.精神和谐与和谐社会二者具有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关系.一方面,建设和谐社会是人类对自身未来发展的一种理性思考和理想架构,是人类精神不断发展的产物,是精神和谐的本质体现;另一方面,精神和谐特别是人们的和谐发展价值观念的确立.必将促进和谐社会的实现,并为社会的全面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道德保障.  相似文献   

6.
洪岩 《长白学刊》2010,(3):85-87
良好的政治制度是实现人类利益的根本保障。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一系列现实的制度安排,其中,宪政民主是社会主义多元利益主体和谐的制度保证;宪政法治是社会主义权力、权利均衡和谐的制度依托;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致力于人的全面发展,这与宪政保障人权的核心价值形成完美契合。因此,宪政是迄今为止人类社会所能提供的实现社会和谐的最恰当的制度安排.  相似文献   

7.
和谐文化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和特征,建设和谐文化,是应对文化全球化挑战的需要。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和谐文化建设的根本,抓住这个根本,才能在主体方面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提供保证。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揭示了社会是在实践基础上由诸要素构成的有机整体。马克思社会有机体理论对当代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从理论上看,社会有机体理论揭示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发展方向,反映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基本规律,提供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思维范式。从实践上看,马克思社会有机体理论启示我们当前构建和谐社会要大力发展生产力,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积极发展社会事业,促进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和谐;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坚持改革开放,促进国内外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和谐社会与法治为主题,从中国目前的社会问题及和谐社会内涵的发展、构建和谐社会需要改善的社会结构、构建和谐社会对法制的要求以及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等四个方面做了系统深刻生动精辟的阐述,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和谐辽宁提供了有力的法学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观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和谐社会的核心是人与人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前提是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与公正、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让全体人民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从而形成一个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又和谐相处的社会。社会保障就其本质来讲,是解决人的问题,就是依据一定的法律和规定,为保证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权利而提供的救助和补贴。社会保障的基本目标是满足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即人们对生产资料的需要,因此社会保障制度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科学的发展观。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本文主要从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关系,浅淡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11.
向加吾  许屹山 《前沿》2007,(9):222-225
和谐文化是以和谐为思想内涵、以文化为表现方式的一种文化,它融思想观念、理想信仰、社会风尚、行为规范、价值取向为一体,包含着对和谐社会的总体认识和评价,是社会发展和文化建设的有机结合。和谐文化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精神基础。本文对和谐文化建设的必要性及其建设路径进行了初步分析,以期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2.
贯彻六中全会精神 推进和谐文化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连生 《政策》2006,(11):43-45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倡导和谐理念,培育和谐精神,进一步形成全社会共同的理想信念和道德规范,打牢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道德基础。和谐社会需要和谐文化和谐文化与和谐社会之间存在着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辩证关系。建设和谐文化,对于加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起着巨大的促进作用。——和谐文化是和谐社会的重要标志。和谐文化是在社会发展中形成的以和谐为思想内核和价值取向,融思想观念、理…  相似文献   

13.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解决好三个基本层面的和谐问题,一是人与人关系的和谐,二是人与社会关系的和谐,三是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人际道德、社会道德、环境道德可以从精神道德领域为这三个层面的和谐关系提供强有力的道义支持和精神保障,从而有助于解决好人际和谐、社会和谐、生态和谐问题。本文在此三个层面上探讨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道德基础。  相似文献   

14.
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个社会理想,也是包括中国共产党在内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不懈追求。胡锦涛同志全面阐述了和谐社会的内涵:“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由我们党主动提出来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从多方面体现出我们党的执政水平,也从多方面检验着我们党的执政能力,既与人类社会发展目标相一致,也体现着中国社会的现实需要。和谐的价值取向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  相似文献   

15.
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价值取向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王晶 《前沿》2010,(8):42-44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通过发展经济、完善民主、健全法制和建设精神文明来协调关系、化解矛盾、统筹兼顾、整合社会,从而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氛围。以人为本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核心价值取向;维护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价值取向;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价值准则。明确这些问题,对于研究什么是和谐社会、构建什么样的和谐社会、怎样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非常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的执政理念及治国方略的集中体现和不懈奋斗的目标。促进社会主义社会更加和谐.是新世纪新阶段领导者义不容辞的职责。社会和谐的内容丰富,但关键是人与人的和谐。随着改革的深入和体制的转轨,当前出现了利益主体多元化、利益取向多极化、利益差别显性化的趋势,不同利益群体、  相似文献   

17.
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建设和谐文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们党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这是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也是对共产党执政规律认识的深化,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和谐文化,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一、和谐文化对于和谐社会的意义和谐文化与和谐社会同属于一个系统。和谐社会包含了和谐文化,和谐文化为和谐社会提供思想保证和精神支撑。社会和谐作为一种理想的社会状态,是人类永恒的价值追求。马克思主义认为,实现和谐社会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  相似文献   

18.
充分发挥政府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和谐社会体现了国家发展的价值取向,体现了经济增长、社会发展和价值体系的统一。在和谐社会构建的过程中,公共治理的和谐直接影响整个和谐社会的构建。政府作为公共服务部门, 其公共政策和治理方式是否和谐,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影响着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在人类走向现代化的进程中,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中,如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摆在我们面前的崭新课题。本文着重探讨了如何发挥政府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问题。一、构建和谐社会是我国政府新时期面临的重要任务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  相似文献   

19.
吴欣  陈伟龄 《群众》2008,(5):75-76
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社会建设与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明确要求“推动建设和谐社会”,要“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社会关系最根本、最决定性的又是经济利益关系。所以,建设和谐社会,第一位的工作就是要促进经济利益关系的和谐。当前,我国正处于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时期,经济体制正处于不断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程之中,利益关系多元化,利益诉求多样化,利益主体多元化,利益取向多极化,利益差别矛盾化。  相似文献   

20.
企业是社会的细胞,是社会经济活动的主体,是建设和谐社会的中坚力量。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治国方略中,常州纺织围资公司党委,按照“民主政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要求,对建设社会主义和谐企业进行积极的探索实践,通过推进和谐企业建设为建立和谐社会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