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仁贵 《瞭望》2021,(14):18-21
“绿色发展已经成为当今世界潮流,代表了当今时代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方向,代表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方向.”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表示,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当前,我国正在推进14亿人口整体迈入现代化社会,这在人类现代化历史上是前所未有的.在接受《瞭望》新闻周刊记...  相似文献   

2.
十九大报告关于"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既要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的科学论述,深刻地揭示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内涵、新特征和新任务,为建设美丽中国,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描绘了绿意盎然的宏伟蓝图,指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努力方向。  相似文献   

3.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特征。现代工业文明能够高效改变自然界,但也带来了生态环境问题,造成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紧张。中国是工业文明的"迟到者",中国现代化是在不断探索中推进的。以快速自发的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为主要特征的现代化方式,使我们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也付出了资源环境的代价。新时代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之路是我们的主动抉择和理论自觉,摒弃传统粗放式发展方式,形成生态文明的思维方式、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实施严格的生态文明制度,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新格局,努力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面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4.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反映了人类认识人与自然关系的新高度,也体现了党对现代化建设规律把握的新高度。新时代新征程,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建设,应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大力推动绿色低碳科技创新,培育生态文化以塑造全民生态价值观,从理念提升激发全社会呵护生态环境的内生动力。同时重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理念在国际社会的宣传阐释,积极弘扬人类共同发展价值。  相似文献   

5.
党的二十大报告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立足现代化定位,明确提出要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从现代化进程中的人与自然关系的视角,提出新发展阶段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必要性,阐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核心要义。研究从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应对气候变化等多个维度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的方法和路径。  相似文献   

6.
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党的十九大报告的重要内容,成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基本方略之一,成为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基本目标之一。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建设一个生态文明的现代化中国,既是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使命,又是大力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时代课题。  相似文献   

7.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重要特征,是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基本要求,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新时代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要运用四种科学思维:运用战略思维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建设谋好篇、布好局;运用历史思维在知往、继往、鉴往中解锁未来继续成功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建设的“密码”;运用系统思维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解决保护和修复的动力、途径、方向等问题;运用底线思维制定自然资源开发利用不可逾越的警戒线,提升自然的自我保护和修复能力。  相似文献   

8.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命题,要从理论维度、实践维度、方法维度在法治轨道上予以全面推进。新时代提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论命题,以“和谐”为价值旨归重新定义现代化进程中的人与自然关系,具有丰富的哲学内涵与法治意蕴。党的十八大以来,生态环境领域立法理念全面升级、立法体系不断健全,为探索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法治路径奠定实践基础。党的二十大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法治建设提出新任务,要学深悟透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系统观念”的基础方法和“人民至上”的根本立场,以法典化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提供法治保障。  相似文献   

9.
习近平关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论述,开辟了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的新境界。以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为指导,深刻领会和把握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实践哲学意蕴,主要应基于生产力发展、社会形态演变和人类文明转型的辩证过程,深度诠释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所蕴涵着的实践本体论基础、人与自然的物质变换所体现着的实践价值论特质和人类文明转型发展所彰显着的实践动力论机制。只有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以新发展理念引领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协调一致,才能在生态实践中完成人与自然的本质统一。  相似文献   

10.
在比较现代化视野中,西方现代化模式建立在对科技进步与物质增长的显性高扬,以及对生态环境的隐性遮蔽基础上。本质上,西方现代化的合法性叙事推崇的是人对自然的征服剥夺,其必然深陷生态困境之中。中国基本的生态国情、人民对优美生态环境的需要以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都决定中国必须走一条生态良好的绿色发展道路。在理论依据上,基于对马克思生态思想的继承发展、对中国传统生态理念的汲取转化以及对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全面贯彻,我们党始终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突出位置。在实践路径上,中国式现代化超越了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之间的“二元悖论”,依靠技术、制度与生态思维探索了一条内含生态正义的总体性现代化道路。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趋势,不仅为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标定了前进方向,而且为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提供了中国智慧。  相似文献   

11.
和谐文化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支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和谐文化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也是社会和谐的文化源泉和精神动力。因此,要加强环境治理保护工作,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就必须高度重视和谐文化的建设,充分发挥和谐文化在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过程中的重要支撑作用,为搞好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所谓和谐文化,是一种以和谐理念为思想内涵、以文化为表现方式的文化。它融思想观念、理想信仰、社会风尚、行为规范、价值取向于一体,是对和谐社会的总体认识和评价。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是整个和谐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同样也需要站在和谐文化的高度来认识和评价…  相似文献   

12.
人与自然的和谐,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和目标。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要处理好生态保护与生态建设,污染防治与生态保护等关系,在思想上要牢固树立正确的自然现,保持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相似文献   

13.
邱连波 《民主》2004,(8):17-18
人和自然的关系反映了人类文明与自然演化的相互作用。作为自然的产物——人类的发展走过了与自然和谐相处,开发自然改善生存条件,遭受自然的报复和与自然协调发展四个阶段。当我们深刻反思,坚持人类对自我完善的理性追求和争取自由,人与自然的共生将展现到我们面前,它是各国和各地区在追求经济增长、社会进步时必须认真对待,并加以解决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4.
如何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是长期以来、特别是当前严重困扰人类社会的全球性问题。不同历史时期,人类对于这一问题的不同解答影响着人类自身的发展和自然的存在状态。  相似文献   

15.
如何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是长期以来、特别是当前严重困扰人类社会的全球性问题。不同历史时期,人类对于这一问题的不同解答影响着人类自身的发展和自然的存在状态。一、合目的与合规律的统一:人与自然关系的应然状态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认为,实  相似文献   

16.
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关系。人类只有遵循自然规律,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才能有效防止在开发利用自然上走弯路。党的十九大报告将"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十四条基本方略之一,创造性地提出了"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的科学论断。要实现党的十九大提出的"通过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到本世纪中叶把中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伟大历史任务,就要深刻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内涵,全面把握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伦理意蕴,着力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命共同体,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和全球生态治理体系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相似文献   

17.
樊继达 《理论探索》2023,(2):105-111
科技创新是一个国家从落后弱小走向繁荣昌盛的必然选择。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中,必须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支撑,改变部分领域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基础研究能力不足、世界一流原创成果产出偏少、企业创新能力差距较大、创新人才供给不足的现状。实现我国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需要从持续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新型举国体制优势、提升基础研究能力与水平、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充分激发各类人才创新积极性等方面实现突破。  相似文献   

18.
徐金香 《学理论》2010,(27):83-83
生态美学立足于人与自然的互主体性思维,既"见物"又"见人",旨在侧重保护的同时,按照美的规律创造,促进保护与开发的双向互动,保护和重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审美关系。  相似文献   

19.
王利敏 《学理论》2014,(1):26-27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加快河北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促进我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省委在八届五次会议上提出了"以科技思维和科技技术创新促进科学发展"。我省要加快改革的步伐,就必须大力度地解放思想,提高思维方式的层次,其中科技思维是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树立科技思维的意义、我省科技发展现状及树立科技思维促进我省科学发展的策略三个方面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20.
科学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荣 《理论探索》2005,(1):22-24
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表明,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本关系.人类的生存发展依赖于自然,同时也影响着自然的结构、功能与演化过程.当人的行为违背自然规律、资源消耗超过自然承载能力、污染排放超过环境容量时,就将导致人与自然关系的失衡,造成人与自然的不和谐.因此,人类为了持续发展,不断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必须科学认识人与自然关系,改变生产方式,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