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过去5年是甘肃养老服务业发展的重要时期,多元化养老服务体系基本形成。"十三五"时期,甘肃省养老服务体系建设面临一系列新机遇和新挑战,需要从战略视角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出发,充分考虑老年人口规模、构成和服务需求等因素整体谋划布局,到2020年全面建成养老服务体系,提升老年人健康养老、幸福养老和积极养老水平。一、加强顶层设计、坚持创新驱动,多元化养老服务体系基本形成甘肃是全国较早进入老龄化社  相似文献   

2.
科技进步和网络技术发展给人们带来了很多便利。老年人是经济社会中的重要群体,理应享受到科技进步带来的成果,我们不仅要鼓励和促进老年人"触网",更要根据我国老年人"触网"现状,充分考虑制约老年人"触网"的影响因素,采取有效措施切实保障老年人安全"触网"。  相似文献   

3.
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家庭养老和社区居家养老是城郊居民养老的主流方式。目前人们对于养老投资的重视程度不够,还存在着很多影响居民养老方式选择的因素。  相似文献   

4.
1999年,对于老年人的确非同寻常。按我国传统习惯,“9”为阳数,每年农历的9月9日定为“重阳节”,有寓意长久,祈望长寿的意思。因此,许多地方将这一天定为“敬老田”。而1999年,又是三‘9”相重,联合国将1999年确定为“国际老年八年”,的确是一个美妙的巧合。联合国将1999年确定为“国际老年八年”,其意义在于,届时全世界所有国家无一例外地进入老龄化社会,这是国际社会所共同面临的重大挑战。我国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目前60岁以上老年人已有12亿,占世界1/5,占亚洲1/Zo大连市早在1987年已进入人口老龄化城市,60岁…  相似文献   

5.
我国离退休制度建立30年来,保障离退休老人政治待遇、生活待遇等法规政策和制度规定不断完善,一方面为老人安享晚年提供了一定的物质保障,另一方面也使得老人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提到了重要日程。海南如何依托海南独特的资源,大力发展文化养老,让老同志过一个幸福安宁的晚年生活,已经成为当前海南发展养老产业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6.
要让"空巢青年"不"空心",关键路径在于纠正"空巢青年"的心理偏差。"空巢青年"不能悲观厌世,更不能自暴自弃,要增强信心,将艰难处境转化成前进动力,努力实现自我价值。要让"空巢青年"不"空心",就要注重对"空巢青年"的包容与呵护,让"空巢青年"真正感受到源自社会的关爱。政府应针对"空巢青年"群体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为"空巢青年"创造良好的就业创业环境。  相似文献   

7.
柯玲 《北京观察》2011,(12):52-52
做好老龄工作,不仅应关注老年人的物质需求,而且应关注老人的精神文化需求,即"文化养老"问题。当前北京市"文化养老"工作存在的问题主要是服务老人的社区文化设施较少、老年活动班的硬件条件和师资有所欠缺、活动地点较小等。  相似文献   

8.
正居家养老服务是积极应对老龄化挑战的基础工程,是解决公共养老资源不足的重要补充,是促进家庭和谐的现实需要。笔者认为,在推进居家养老服务中,需要发挥好以下三个方面的作用。一、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将居家养老服务真正"抓"起来。要进一步强化政府责任,从政策完善、财政投入、服务引导等各方面入手,为居家养老服务发展营造良好环境。一是抓好顶层设计。出台促进居家养老服务发展的政策措施,主要是在社区养老  相似文献   

9.
王秋虹 《今日海南》2012,(10):30-31
约一万年前,一群骆越人跨海而来。从此,海南岛上有了奔放延续的生命,缔造了少数民族独特的文化。少数民族文化的传递与发展是对人类历史文明的生动证明。在国际旅游岛建设中,发展海南少数民族文化,对于丰富国际旅游岛文化内涵,增强旅游吸引力,促进民族团结,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组稿件旨在探讨海南少数民族文化的发掘保护、传承创新之路,为其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互联网的开放性、平等性、亲和力和渗透力让西方文化在中国的传播更加便捷、更易接受、更易扎根、难以防御。因此,互联网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西方文化帝国主义侵蚀的风险。我们应该积极主导与文化帝国主义进行全方位的深入持久的面对面博弈,主动设置议程,达到弱化甚至驯服文化帝国主义、促进中华文明复兴和构建包容互惠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膨胀"的社保基金截至2010年底,我国社会保险五项基金(养老、医疗、失业、工伤和生育,以下简称"社保基金")合计高达2.3万亿元。其中,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以下简称"养老保险基金")规模不断扩大:1997年累计结余仅为683亿元,到2010年高达1.54万亿元,增加18倍。尤其是2006年以来,养老保险基金当年结余规模达到年均2000多亿元,  相似文献   

12.
如何解决老年人的异地养老需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谊  黄慧 《北京观察》2006,(10):19-22
近年来,人口规模高速膨胀给城市发展带来了沉重压力,缓解人口压力成为首都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最大挑战."十一五"规划市民建言会上,有代表提出,在北京周边建立"老人宜居城镇分流城区老年人口"的建议,一石激起千层浪,各方讨论激烈.  相似文献   

13.
陈立新 《政协天地》2013,(10):20-22
今年年初,民建福建省委会在福建省政协十一届一次会议期间提出的《关于进一步完善我省养老服务机构的建议》被确定为2013年福建省政协重点提案。这个提案的办理,让居民不出小区就能住进"全能"养老院的愿望有望逐步实现。作为该提案的提出者,我深感欣慰。提案缘于我的父亲。2003年年初,我70岁的父亲得了格林巴利氏综合症,经过医院救治,虽然保住了性命,但是再也无法独立行走,其衣食住行都必须由护工照料。  相似文献   

14.
樊文 《中国民政》2024,(3):46-47
<正>2023年12月7日,民政部召开全国积极发展老年助餐服务工作动员部署电视电话会议,对落实民政部等11部门联合印发的《积极发展老年助餐服务行动方案》作出安排部署,进一步促进老年人助餐服务便利可及、增进老年人福祉。老年助餐服务是老年人关心的“关键小事”,也是事关千家万户的民生实事。各地民政部门高度重视,积极行动,在完善老年助餐服务设施配置上,让老年人吃得更安心;在丰富老年助餐形式上,让老年人吃得更暖心;在创新老年助餐服务模式上,让老年人吃得更舒心;在加强老年助餐监管上,让老年人吃得更放心。一项项“有温度”的助餐服务举措,满足了老年人多层次、多样化的服务需求,让老年人“暖胃”更“暖心”。  相似文献   

15.
当前,我国养老的核心问题已从解决贫困和物质匮乏转变为如何满足老年人的精神需求。所谓精神养老,是指通过多维供给,老年人精神需求得以有效满足的过程。脱离生产结构后的价值缺失、脱离社会结构后的交往萎缩、脱离生活结构后的连续性中断,使城市老年人日常生活直面空虚、寂寞以及对未来迷茫的挑战。稳定地参与一项适宜的社会活动重建与事和价值的联结,找到一批志同道合的伙伴重建与人和关系的联结,形成一种稳定连续的生活方式重建与生活和未来的联结,即“有事做、有关系、有希望”便成为城市老年人精神养老的理想图景。然而,囿于能力有大小、动机有差异,以自治(强能力型城市老年人)、共治(弱能力—利他型城市老年人)、他治(弱能力—利己型城市老年人)为主要内容的分类治理便成为必然选择,不同机制中的主体结构各异。  相似文献   

16.
<正>养老服务业关系民生福祉,事关千家万户。调查显示,当前只有4%的老人选择机构养老,96%的老人选择居家养老。依托社区、居家养老,享受社区专业化养老服务,是一种符合我国社会发展现状的养老模式。目前,我省社区居家养老还存在一些不足或问题。一是政府购买养老服务投入不到位。首先,  相似文献   

17.
正作为纪念建党周年的重要活动之一民政部举办的"民政为民、民政爱民"主题宣讲活动早已在全国拉开序幕。宣讲伊始,已故农村福利院院长刘德芬的事迹就感动了成千上万的听众。23个春秋,刘德芬将一个女人最美好的年华,都交付给了福利院的老人,献给了基层民政事业。从检查出肺癌晚期住院到最后离世,弥留之  相似文献   

18.
正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进一步发展,"老有所养"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同城镇老年人相比,农村老年人的养老问题更加紧迫。随着大量农村青壮年劳动力进城务工和老人留守农村,传统"养儿防老"的家庭养老模式弱化了,农村老人的养老问题日益凸显。近些年,伴随农村土地"三权分置"和土地流转,一些地方开始探索"以地养老"模式。所谓"以地养老",就是农村老人以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换取养老资金和服务,类似于城市中的"以房养老"。那么,应该如何看待"以地养老"?其利与弊分别是什么?现实  相似文献   

19.
养老保障体系的"三支柱"分别面向国家、企业和个人,其融资渠道分别为国家财政预算资金、企业缴税、个人存款储蓄。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三支柱"的责任和融资渠道开始出现了目标不明确的问题。应解决历史遗留的养老债务问题;通过立法将基本的养老费用改为保障税;通过立法强制要求企业建立年金制度;促进第三支柱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一场暴雨,让26名群众被困在洪水肆虐的客车之中;一声命令,让消防"桥兄弟"在洪水中架起坚强的生命桥梁。去年8月,防城港市消防支队特勤中队的谭忠能和农本豪在洪水中肩扛拉梯架成"生命通道"救出26人的英勇义举,深深感动了我们,被大家亲切地称为"桥兄弟"。今年6月,谭忠能和农本豪在中央电视台主办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