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也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要指导方针.以科学发展观指导党的建设,就要用科学发展观统一党员干部思想,引导领导干部切实转变作风,加强党内民主建设,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相似文献   

2.
俱秋喜 《共产党人》2008,(14):32-33
十七大报告指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切实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使党的工作和党的建设更加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为科学发展提供可靠的政治和组织保障。”在基层党的建设中,如何更好地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党的建设,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这是我们需要认真研究和思考的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3.
陈睿 《前线》2009,(10):19-21
在全党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活动,是党的十七大关于加强党的建设、改进党的建设的一项重大决策。学习实践的过程,是一个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并用来分析研究新发展、新挑战的过程,也是一个推动解决党的建设中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要求的各种问题的过程。当前,全市第二批学习实践活动正在深入开展,广大党员干部对科学发展观、党的建设的认识日益深化,理论需求也更加迫切。如何更深刻地认识科学发展观对新时期加强改进党的建设的重要意义?科学发展观对加强改进党的建设提出了哪些要求?如何以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来加强改进党的建设?本刊记者带着这些问题,本刊记者采访了中央政策研究室原副主任郑科扬同志。  相似文献   

4.
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着力强调的重大课题,其基本要求对创新党的建设方式有重大启示意义。目前,党的建设中已经成型的思想建党方式、运动建党方式、制度建党方式、民主建党方式,对推进党的建设的功效都需要重新审视。按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基本要求及启示创新党的建设方式,在路径选择上应该坚持在科学发展观、党的建设科学化指导下的科学建党方式。  相似文献   

5.
一、必须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切实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要站在完成党执政兴国使命的高度,把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体现到领导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上来,落实到引领中国发展进步、更好代表和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上来,使党的工作和党的建设更加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为科学发展提供可靠的政治和组织保障。"这段话深刻地阐明了科学发展观与党的建设的关系。一方面,科学发展观回答了新的时代条件下怎样实现党自身  相似文献   

6.
科学发展观是机关党的建设的重要指导方针。以科学发展观指导机关党的建设,必须在准确把握机关党建科学定位的基础上,推动机关党建科学发展。坚持发展优先,明确工作重点;坚持以人为本,转变工作重心;坚持激活基层,突出服务特色;坚持健全制度,规范体制机制。同时,要正确处理好继承与创新、内容与形式、普遍性与特殊性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着力强调的重大课题,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必然要求转变党的建设方式。目前,党的建设中已经成型的思想建党方式、运动建党方式、制度建党方式、民主建党方式对推进党的建设的功效都需要重新审视。按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基本要求及启示创新党的建设方式,在基本方向上应该坚持在科学发展观、党的建设科学化指导下的科学建党方式。  相似文献   

8.
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必须坚持以人为本这个科学发展观核心的正确指导.恪守立党宗旨,全心全意为中国人民谋利益,是党的建设科学化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用党的创新理论和科技文化武装党员头脑,增强素质、提升能力,是实现以人为本的内在要求,也是党的建设科学化的价值基础;发挥党员的主体作用,注重增强主体自觉性、激发主体能动性、提升主体认同度,是贯彻以人为本、促进党的建设科学化的价值实践原则.  相似文献   

9.
科学发展观视角下加强机关党建工作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机关党的建设是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机关党建工作关系到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立足工作实践,着眼长远发展。以科学发展观指导机关党建工作,应坚持党的建设与业务工作并重;坚持务虚与务实并重;坚持依靠党的干部与党员群众并重等原则。同时要把握机关党建的针对性;增强工作系统性;体现党建工作的时代性;提高机关党建工作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0.
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也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要指导方针。以科学发展观指导党的建设,就要用科学发展观统一党员干部思想,引导领导干部切实转变作风,加强党内民主建设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相似文献   

11.
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党校事业的发展,要始终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继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切实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党校事业的发展,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就必须切实提高党校教职员工的科学发展能力。  相似文献   

12.
在党的基层组织和广大党员中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党的建设、提高党员领导干部执政能力和水平、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必然要求。开展这项活动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高点定位,系统推进,创新落实,务求实效。  相似文献   

13.
《支部生活》2008,(3):8-8
加强和改进机关党的工作,必须坚持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统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加以全面推进。要注意把握好四条原则:一要坚持在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大局中谋划机关党的建设;二要按照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指导机关党的建设;  相似文献   

14.
黄明哲 《学习论坛》2009,25(8):16-20
党性修养是领导干部终身的必修课.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迫切需要领导干部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切实加强党性修养.目前,一些领导干部在党性修养方面存在着与科学发展观要求不适应不符合的突出问题,给党和国家工作、给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带来了不良影响.因此,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加强领导干部的党性修养,使其树立和坚持正确的事业观、工作观、政绩观,切实坚持以人为本,坚持运用统筹兼顾的方法处理各类问题,并以科学发展观作为检验党性修养是否合格的标准.  相似文献   

15.
科学发展观是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也是搞好机关党的建设、保证各级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正确履行治国理政职责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把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转化为谋划发展的正确思路,转化为实际工作的政策措施,确保实现科学发展,关键在党,关键在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各级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要切实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真正确立科学发展观在各项工作中的指导地位,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那么,机关党的建设工作应当如何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呢?一…  相似文献   

16.
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也是加强新时期党的建设必须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一.新时期加强党的建设必须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相似文献   

17.
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理论创新的重大成果,蕴涵着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新要求,是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为新形势下加强企业基层党建工作指明了方向.企业基层党建工作总的思路、目标任务和具体措施,都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相似文献   

18.
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决定>指出: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对党的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适应新形势,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推进党建工作的改革与发展,是历史赋予高校党组织的重大政治责任.党的十七大以来,咸宁学院党委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不断探索思考,深化党建工作的改革与创新,推进学校各项工作长足进步与发展,2007年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为"优秀"、2009年被湖北省委省政府授予"最佳文明单位"称号.  相似文献   

19.
科学发展观是新世纪、新阶段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也是思想政治工作的理论基础和科学指南。深入领会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改进和创新思想政治工作,促进思想政治工作的科学发展是当前的一项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20.
以创新机制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党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总结大会上讲话指出:"要坚持按照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要求,完善学习制度,丰富学习内容,创新学习方法,努力把各级党组织建设成为学习型党组织、把各级领导班子建设成为学习型领导班子."建设学习型政党是党的建设理论的一个重大发展与创新,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新举措,对于完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