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追求合法性是现代政党的重要政治目标.具有强大合法性的执政党必然拥有强大的政治动员力、广泛的民众支持率和各项事业的推进力.根据现代政党的实践,构建合法性基础应当关注民众对执政党的价值认同、制度认同、政绩认同和利益认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是我们党构建合法性基础的理论指南.  相似文献   

2.
任何政权执政地位的巩固,社会长期稳定的实现都离不开强力执政合法性的支撑。不同政治语境下,执政者最初获取政权的方式决定了执政合法性的最初来源及再生产机制。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唯一的执政党,执政合法性源于成功革命的历史功勋,是一种经验型的事实合法性。经验型合法性模式的时效性特点决定了中国共产党必须不断寻求新的合法性资源以为自身长期执政提供合理性和正当性。执政六十余年,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合法性几经调整,呈流变态势;而十八届四中全会以来,全面"依法治国"的提出,正是中国共产党于新的政治生态环境中,在坚持基本的合法性生成模式的同时,与时俱进,进一步扩充合法性资源,丰富合法性话语之体现。  相似文献   

3.
国外执政党积极拓展和运用执政资源以治国理政有着丰富的经验。在传统政治资源方面,国外执政党充分运用阶级资源、权力资源、党内资源和非政府组织资源。在执政资源的新领域,国外执政党积极开发思想理论资源、网络资源、"外脑"资源、社会资源和青年资源。为增强合法性基础,国外执政党不断追加政绩资源、塑造形象资源和挖掘国际资源。  相似文献   

4.
夏日贵 《传承》2013,(9):94-96
合法性在现代是指一种政治秩序被认可为有价值,其基础主要包括合’法I陛的理念基础、合法性的有效性基础和合渤}生的制度基础三个方面。我国现阶段面临着较为严重的合法性危机,必须加强执政党自身的建设才能加强和巩固国家政权的合法性基础。  相似文献   

5.
在现代社会,执政党的合法性基础主要是经济绩效、民主法治和意识形态。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合法性基础经历了三个阶段:从改革开放前的以意识形态为主、历史功绩和领袖个人魅力相结合的合法性基础,到改革开放后以经济绩效为主、民主法治和意识形态相结合的合法性基础,再到新世纪以来以人为本、民生与民主相结合的合法性基础。进入21世纪以来,以经济绩效为核心的政绩难以持久、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解释力面临考验,唯民生与民主的结合才能提供持久的合法性支持。因此,适应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要求,坚持以人为本,积极推进党的合法性基础向民生和民主相结合的方向转型是合理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6.
在现代政党政治社会条件下,特别是社会转型时期,执政党执政的合法性资源面临流失,执政合法性问题变得日益突出。在程序合法性方面通过协商民主,尤其是人民政协的协商民主,在公共政策决策等各方面的协商中达成共识,对巩固执政党政府的执政合法性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政党政治中的合法性,是指民众对执政党的认同和支持:现代政党关注合法性,是因为它对执政党巩固执政地位和实现政治目标具有决定性意义。胡锦涛同志提出的“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进一步凸现了我们党增强合法性基础的紧迫性。根据现代政党制度的实践,我们党构建合法性基础应当关注下列要素。  相似文献   

8.
加强执政能力建设拓展执政合法性资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合法性问题,是关系执政党能否继续执政的根本性问题.中国共产党执政合法性基础源于军事合法性,领袖魅力合法性,意识形态合法性以及发展业绩合法性等若干方面.新世纪新阶段,面对新形势新问题,必须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积极拓展执政合法性资源,巩固党的执政地位.  相似文献   

9.
喻包庆 《理论月刊》2012,(8):112-118
从应然的层面看,构建政治合法性是维系政治系统稳定的前提和基础。而在实然层面,当代中国面临诸多政治合法性危机,如政府认同危机、执政党认同危机及理想信念危机等,这些危机会激化社会矛盾,甚至引发明显的社会冲突。解决当代中国政治合法性危机,巩固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合法性,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四维度加大建设力度,以构建起政治合法性的支撑和保障。  相似文献   

10.
执政党的合法性资源是指那些能提高民众对执政党认同的各种要素。合法性资源的内容主要内容包括;意识形态的资源、政治层面的资源和经济层面的资源。建国60年来,随着执政能力和外部因素的变化,中国共产党在获得新的合法性资源的同时,也伴随着合法性资源的流失。中国共产党对自身合法性资源的探索与实践的过程,正是在这种政治合法性资源的不断获得与流失的交替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中共产党一方面努力维护既有的合法性资源。同时面对不断变化的内外环境,不断开发新的合法性资源。可以说建国60年来中国产党执政的历史进程也是对自身合法性资源不断维护和重构的过程。  相似文献   

11.
现代政治系统的合法性论证是任何一个执政党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必定面临的紧迫问题。世界上许多长期执政的大党之所以纷纷下台与它们在理论上和实践上忽视合法性论证或采取错误的合法性论证相关。江泽民同志的“七·一讲话”在执政党的合法性论证方面的理论创新大大地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12.
彭忠益  李奇 《桂海论丛》2005,21(2):31-34
政府合法性是政府存在、持续和发展的基础与前提,体现为社会和民众对政府、政治制度及其运行过程所构成的政治体系的自觉服从与认同。面对全球化与社会转型所带来的挑战,中国政府合法性基础正经历着考验。而新宪政论作为新兴的政治科学理论,对于政府合法性具有较透彻的解释力,并为政府合法性的维系与巩固提供了新的路径选择,即民主选举、有效政府、执政党能力建设。  相似文献   

13.
转型期政治合法性的重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敬海新 《前沿》2006,(9):20-22
合法性和合法性危机问题是当今国内外研究领域一个热点问题,也是困扰国家政治生活的一个重要问题,由诸多的原因造成合法性危机。重塑执政党的合法性基础是历史发展的逻辑必然,也是适应中国转型期经济、政治、文化等的剧烈变化的结果。本文立足中国国情,力图分析合法性问题的机理,探索增加、重塑合法性的资源,促进各个领域的文明建设,构筑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4.
郭开虎 《前沿》2005,1(12):26-28
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指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在坚持执政为民。执政为民是中国共产党基本的执政理念,也是保持和增强党的执政合法性基础的根本途径。我们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把执政为民落到实处,不断增强和扩大党的执政合法性基础。  相似文献   

15.
依法执政之法理解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段红柳  李灿 《湖湘论坛》2003,16(4):60-61
依法执政内含着丰富的法理要义和法理意旨 :它表明了执政党坚持将执政权力建立在合法性基础之上 ,体现了执政党注重最高权威的非人格化 ,意味着执政党执政方式的理性化选择和执政权力自觉接受法律约束。  相似文献   

16.
先进性建设是马克思主义政党自身建设和发展的根本任务。马克思主义政党要想获取并巩固其执政的合法性,需要与时俱进地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面对新的执政环境,中国共产党必须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从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生死存亡的高度,密切关注对合法性问题的研究,整合各种政治资源,更加自觉主动地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  相似文献   

17.
论增强党执政的合法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直接目的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执政地位的实质是执政合法性问题.执政党丧失政权的根本原因在于发生了执政的合法性危机,使党失去了执政的社会基础.本文从理论上探讨了执政合法性的表现形式及其相互关系,提出政党的执政地位应得到广大民众的拥护和支持.一个政党执政的社会基础越广泛,其执政的合法性就越强.  相似文献   

18.
执政合法性资源的获取就是执政合法性的建立过程,任何政党要想长久地保持执政地位,都必须不断积累执政合法性资源。从建国到今天,中国共产党经历了执政合法性资源以意识形态为主导、以经济绩效为中心、以科学发展为主导的三个历史时期。新时期面对来自意识形态领域、社会矛盾和党风建设的挑战,应当贯彻科学发展和民生绩效的执政理念,巩固党执政合法性的群众基础;加强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积累党执政合法性的思想资源;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构建党执政合法性的制度资源。  相似文献   

19.
先进性建设是马克思主义政党自身建设和发展的根本任务。马克思主义政党要想获取或巩固其执政的合法性,需要与时俱进地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面对新的执政环境,中国共产党必须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从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生死存亡的高度,密切关注对合法性问题的研究,整合各种政治资源,更加自觉主动地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  相似文献   

20.
全面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关键,是提高中国共产党的合法性建设能力。这是实现国家科学发展和长治久安的根本保证,也是现代执政党的必备素质。群众路线蕴含的民意与民主等合法性资源使其具备重要的合法性价值,但这一价值发挥所需的实践条件决定了其限度。如何在全面依法治国的时代背景下,努力针对其边界科学有效地开发群众路线的合法性价值,是对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特别是合法性建设能力的重要考验,也是巩固党的执政合法性基础,真正使中国共产党担当起法治建设的领导角色,确保全面依法治国基本方略顺利实施的大势所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