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湘潮》1986,(7)
毛主席在延安一次干部会上,讲到官僚主义问题时说:“官僚主义的特征是脱离群众。"接着他念了一首旧诗咏泥神的诗,用泥塑木雄的神像比喻官僚主义  相似文献   

2.
李旭红 《党建》2011,(12):54-55
编者按:前不久,本刊记者到甘肃采访,在兰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陈列馆见到了民间泥塑艺术家岳云生,以及“岳云生泥塑工作室”里琳琅满目、神形各异的泥塑。杯一把黄土,塑造众生百态,记住历史的一个个文化符号,这是岳云生的文化追求。本刊特约写此文,以展示这位泥塑家的艺术人生。  相似文献   

3.
徐鸿武 《党史文苑》2013,(15):49-50
毛泽东为官僚主义画像1944年,毛泽东在延安的一次干部会上,讲到官僚主义的问题,念了一首咏泥神的旧诗,用泥塑神像来比喻官僚主义者。他说,除了三餐不食这一点不像外,官僚主义者的其他方面都很像一座神像:一声不响,二目无光,三餐不食,四肢无力,  相似文献   

4.
张振福泥塑     
张振福,1967年生,河南郸城县人,自幼受家庭熏陶痴迷泥塑艺术。他的父亲是位民间艺人,有一手泥塑绝活。张振福7岁时就跟随父亲游走乡里,刻木雕、捏泥人。那时候,捏泥巴是张振福最大的兴趣。1984年,张振福以优异的成绩考入沈丘师范学校美术班,后又在河南教育学院艺术系进修。他拜西安美术学院陈启楠教授为师,先后到美术大师韩美林工作室和天津泥人张工作室学习。领略大师风范,得到名师指点,加上自身悟性,张振福掌握了泥塑的灵魂。粗犷豪放的风格,细腻传神的表现手法,形成了蕴含中原厚重文化具有独特魅力的“张振福泥塑”。  相似文献   

5.
《当代贵州》2008,(19):F0004-F0004
黄平泥哨是流行在黔东南黄平县一带的苗族民间玩具,系黄平县民间泥塑艺人在传统泥俑、陶俑基础上,创新发展起来的小型彩塑泥捏泥哨以当地优质泥土做基本原料,通过纯手工艺搓捏成型、木屑锻烧、上色涂油等多道工序制作而成。泥哨题材广泛,多以生肖、各种动物造型为主与别的泥塑作品不同的是,泥哨造型注重头部特征,  相似文献   

6.
正2020年6月9日上午,"延安五老"之一谢觉哉的夫人、红军老战士王定国逝世,享年107岁。看到这个消息时,我不禁回想起与王奶奶的交往情景。王奶奶是一位参加过长征的革命前辈,我们之间的年龄差距超过一个甲子。说起与王奶奶的结识,得益于笔者喜欢党史、军史,业余时间坚持进行口述史的采访。王奶奶从北戴河归来第一个约见了我第一次拜见王奶奶,是在2011年8月27日。此前电话联系几次,因她在北戴河休养未归,所以没能  相似文献   

7.
僚主义作为一种不良的工作作风和领导作风,是我们党的作风建设中一直未能彻底根治的顽症,已经引起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强烈不满。邓小平同志曾经尖锐地指出,官僚主义的主要表现和危害就是“高高在上,滥用权力,脱离实际,脱离群众,好摆门面,好说空话,思想僵化,墨守成规,机构臃肿,人浮于事,办事拖拉,不讲效率,不负责任,不守信用,公文旅行,互相推诿,以致官气十足,动辄训人,打击报复,压制民主,欺上瞒下,专横跋扈,徇私行贿,贪赃枉法,等等。”延安时期,毛泽东同志形象地把官僚主义比喻为泥塑的神像,说其是一声不响,二目…  相似文献   

8.
1947年 3月 ,在胡宗南匪军占领延安前夕 ,根据党中央暂时退出延安的指示 ,正在重病之中的王观澜由夫人徐明清和警卫员、护士、马夫等人护送撤离延安 ,沿途用担架接力的办法 ,渡过黄河来到晋绥边区兴县张家湾村——因为这里既是后方留守处驻地 ,离后方医院也不远。王观澜早在中央苏区时期 ,就担任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土地部副部长、中央土地委员会副主任、查田运动指导委员会主任等职。长征途中 ,任军委干部地方工作团主任 ,机智勇敢地完成了长征中扩大红军和筹集军粮的艰巨任务。艰险而紧张的工作 ,使他落下了严重的肠胃病根。到达陕北…  相似文献   

9.
曝光台     
曝光台延安市曝光一批经济犯罪分子和违反党经政纪人员前不久,延安市对14案20人公开曝光,3人被判刑,10人被逮捕、拘留,7人分别给予党纪、政纪处分和通报批评。延安市粮食局挂面厂厂长白进贵弄虚作假贪污公款37492元被判处有期徒刑11年;延安市李渠乡王...  相似文献   

10.
抗战期间的八路军(十八集团军)驻湘机构,一般称为“八路军驻湘办事处”。我认为应正名为“八路军驻湘通讯处”,依据如下: 1、一九四一年四月十七日王凌波同志在延安行政学院写的《自传》中说:“一九三七年十月二十六日离延安,十二月九  相似文献   

11.
毛泽东为官僚主义画像1944年,毛泽东在延安的一次干部会上,讲到官僚主义的问题,念了一首咏泥神的旧诗,用泥塑神像来比喻官僚主义者。他说,除了三餐不食这一点不像外,官僚主义者的其他方面都很像一座神像:一声不响,二目无光,三餐不食,四肢无力,五官不正,六亲不靠,八面威风,久坐不动,十分无  相似文献   

12.
杨尚昆是1940年底从太行回到延安的,一直到1947年撤退。他在延安工作、生活了六、七年。在“难忘的延安岁月”中,直接参与许多重大决策的制定与实施。本文试着对杨尚昆在延安的工作和生活作一简述。“延安整风是很伟大的,不然全党的思想统一不了”杨尚昆是1940年底回到延安的。那时,延安正紧锣密鼓地准备七大,把各根据地的主要领导人都召了回来。但皖南事变的发生,使形势骤然紧张,会期被迫推迟,杨尚昆等也就留在延安。杨尚昆回到延安不久,中央决定由他协助王稼祥管理华北委员会的工作。8月,中共中央北方局改组,他仍任北方局书记…  相似文献   

13.
邓大姐在延安(上篇)金凤延安,中国的革命圣地。1937年到1947年,党中央、毛主席曾驻在这里,领导和指挥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为中国革命事业谱写了光辉的篇章。许多老一辈革命家也在这片具有光荣传统的土地上,工作、学习、生活和战斗过,不仅与延安和延安人...  相似文献   

14.
张永生 《学习月刊》2014,(19):14-14
1944年,毛泽东在延安的一次干部会上,讲到官僚主义,毛泽东为官僚主义画像,形容官僚主义者是一座泥塑的神像,毛主席说:除了三餐不食这一点不像外,官僚主义者的其他方面都很像一座神像,一声不响、二目无光、三餐不食、四肢无力、五官不正、六亲不靠、七窍不通、八面成风、久坐不动、十分无用。毛泽东以形象、生动、幽默风趣的语言,深刻剖析官僚主义的形象特征。  相似文献   

15.
龙江泥塑     
《奋斗》2015,(7)
<正>泥塑是一种极具表现力的造塑艺术,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广泛的民众基础:题材与形式多种多样,技法和风格灵活多变,表现民众的生活情趣、喜怒哀乐,深得各个时代各个阶层的欢迎喜爱,黑龙江泥塑继承传统,师法中原和南方传统1:艺,结合地域文化,幵创出一方崭新天地改革开放以来,黑龙江泥塑T艺家们不懈探索,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丁敏安"漫刚风"泥塑夸张、幽默,针砭时弊,寓沉思  相似文献   

16.
毛泽东在佳县王世宁"汪东兴啊,不要担心!"1947年3月18日,毛主席离开延安,踏上了转战陕北的征途。8月16日,到达佳县乌龙铺。乌龙铺街上,赶集的群众熙熙攘攘。毛主席微笑着从人群中走过。他指示群运组的同志,做好坚壁清野的宣传工作。17日清晨,由于一...  相似文献   

17.
总理回乡记──李鹏总理与延安人民共度春节掠影扭起来,带着延安人的自豪与真诚!跳起来,把根留给人民!领袖与民同乐,万众欢腾,组成大山的笑容。摄影写文:怀杰至融配诗:秦雪韩琳责编:张勇韩琳除夕的延安,瑞雪飘飞,千家欢聚,万家团圆。延安人民用自己特有的质朴...  相似文献   

18.
一1954年,一部大规模正面描写解放战争的长篇小说问世。在这部作品中,作者以饱满的激情,挺拔的笔力,再现了当时党中央所在地延安保卫战中的几次著名战役,刻画了周大勇、王老虎、孙全厚等一批解放军优秀指战员的突出形象。这部长篇小说,还第一次在我国当代文学作品中,成功描绘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司令、西北野战军总司令兼政委、延安保卫战主要指挥者彭德怀将军的艺术形象……它就是亲身参加过延安保卫战,时在新华社新疆分社任职的杜鹏程创作的——《保卫延安》。这部长篇小说的出版,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在很短时间里,印数竟达到近百万册。19…  相似文献   

19.
《党员干部之友》2023,(3):56-57
<正>1942年,朱德与徐特立、谢觉哉、吴玉章、续范亭四老同游南泥湾时作诗《游南泥湾》,诗中有“轻车出延安,共载有五老”。后来党中央驻于延安时,中央领导和全体干部借此诗,将董必武、林伯渠、徐特立、谢觉哉、吴玉章五位老同志尊称为“延安五老”。今天,我们就来讲讲“延安五老”之一的吴玉章——做了一辈子好事的革命家和教育家。  相似文献   

20.
读了你的文章《返回延安,参加七大》,许多问题不能解释,只好请你给个回答。 你说,在“抢救运动”中,“王濮安、张宣等人乱说,把四川地下党说成假党”,所以害得你“接受审查,纠缠很久……”。本人张宣当时的确在延安,也遭到了“审查”、“抢救”。我不知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