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裁判文书深度公开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着重研究裁判文书深度公开的相关问题。第一部分提出了裁判文书深度公开的概念和三个特征。第二部分分析了裁判文书深度公开的价值,认为裁判文书深度公开是贯彻落实司法公开的应有之义;是司法公正的重要保障;是提高司法公信力的重要途径;是程序正义的基本要求等等。第三部分论述了裁判文书深度公开的内容,认为评价裁判文书公开程度的标准是案件的卷宗材料,并具体从审判程序的深度公开、审理查明的事实和证据的深度公开、裁判理由的深度公开三个方面,结合具体案例探讨应当深度公开的内容。在第四部分归纳了裁判文书深度公开的限度。总之,应当逐步推动案卷材料当中能够公开的信息通过裁判文书予以深度公开。  相似文献   

2.
曾娜 《时代法学》2013,11(1):82-87
随着法院信息化建设的推进,裁判文书的公开方式呈现出从纸质到网络的发展趋势。加大了隐私扩散风险。针对法院是否应在网上公开裁判文书及公开的程度等问题,存在着三种观点:禁止说、区别说及同等说。为平衡公众知情权与个人隐私之间的冲突,对裁判文书中记载的敏感的个人信息或有损声誉的事实,需依据裁判文书公开的目的,决定是否将之公开在网上。同时,法院也应采取积极措施应对公众对隐私问题的关注,同等对待纸质公开和网上公开。  相似文献   

3.
郭力 《中国律师》2008,(10):75-76
近年来,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我国社会的迅速转型。社会利益格局和治理模式在不断发生着深刻变化.全社会法治化的进程也在不断加快.法院在发挥审判职能、维护社会稳定和促进社会和谐方面所起的作用也日益加强。但是另一方面.当前社会生活中出现的各类新问题、新矛盾也给法院审判工作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人民群众对法院审判程序的进一步规范和进一步确保审判活动的公开性、公正性提出了新要求、新期待。  相似文献   

4.
裁判文书公开合议庭不同意见的探索与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法院在裁判文书中公开合议庭不同意见,在我国审判实践中尚属新生事物.这一做法在法学界引起了一定的争论.本文对一年多来的探索与实践进行了初步总结,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完善这一探索的若干思考与建议.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于2004年7月至2009年11月之间公布的15份政府信息公开行政诉讼裁判文书的分析,可以发现申请人对政府信息公开申请时的申请标准、行政机关对政府信息予以给付的标准、申请人在政府信息公开诉讼中的举证责任、行政机关形成政府信息的基础性义务与政府信息公开的履行性义务之间的关系等四个问题已经成为我国依申请政府信息公开制度运行中亟须解决的问题。同时,这些问题也表明了我国政府信息公开制度采取的行政自制模式虽然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应考虑适时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法》,并引入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监督模式,完善司法审查救济模式,以促进全部国家机关和公共机构的信息都能依法公开。  相似文献   

6.
从判决书公开的案例发展进程来看,法院的立场似乎从确定逐渐开始后退,或许此种后退正表明了司法对待法律问题的更加慎重、对隐私利益与权利保护的更加注重。人民法院行使司法审判权的过程、结果是否应当向全社会公开,应当根据裁判文书本身的性质来决定。一般而言,基于司法审判权的本质要求与现代网络社会的技术背景,裁判文书应当上网公开。对于当事人的姓名等信息,不应也无需基于隐私权保护而予以删去,只需对当事人以外的相关主体的信息基于利益衡量而加以适当保护即可。  相似文献   

7.
8.
黄忠 《北方法学》2012,(6):87-94
裁判文书的上网是落实审判公开的一项有力措施,但其对隐私权的威胁亦不容忽视。裁判文书的全文上网原则上应预先获得当事人的同意,当然,若裁判文书涉及公共利益,则隐私权也应受到限制。但因公共利益的需要而将裁判文书上网时,仍应对具有可识别性的个人信息和其他重要信息予以保密。被害人、证人、未成年人的隐私权应予特殊保护。调解书原则上不应通过网络公开。  相似文献   

9.
2012年修正后的我国《民事诉讼法》第156条对人民法院生效裁判文书的公开作出了明确的规定。然而,在实践中对生效裁判文书的公开范围、案件当事人隐私和国家秘密的保护等问题存在争议,影响了该条的适用。造成上述问题的原因在于目前采取利益法学的立场来设定和理解裁判文书公开制度的目的,因此有必要对裁判文书公开制度的目的进行探讨,在此基础上对《民事诉讼法》第156条进行再次理解和评价。  相似文献   

10.
在司法透明的理念视域下,裁判文书网上公开一方面被部分学者视为理所当然之举措,另一方面在当下也确实成为了司法者自身的一种正处于实践中的潮流。然而有关观念与实践的交汇却首先是以碰撞的形式呈现于世的。本文试图结合实证调研所获取的材料,经由对实践的分析,对理念的思辨而对这种观念与实践碰撞的现状提出自己的整合观点,指出裁判文书应当有限度的网上公开。  相似文献   

11.
In most adversarial systems, jurors in criminal cases consider the binary verdict alternatives of "Guilty" and "Not guilty." However, in some circumstances and jurisdictions, a third verdict option is available: Not Proven. The Not Proven verdict essentially reflects the view that the defendant is indeed culpable, but that the prosecution has not proven its case beyond a reasonable doubt. Like a Not Guilty verdict, the Not Proven verdict results in an acquittal. The main aim of the two studies reported here was to determine how, and under what circumstances, jurors opt to use the Not Proven verdict across different case types and when the strength of the evidence varies. In both studies, jurors were more likely to choose a Not Proven verdict over a Not Guilty verdict when the alternative was available. When evidence against the defendant was only moderately strong and a Not Proven verdict option was available (Study 2), there was also a significant reduction in the conviction rate. Results also showed that understanding of the Not Proven verdict was poor, highlighting inadequacies in the nature of judicial instructions relating to this verdict.  相似文献   

12.
魏胜强 《法学论坛》2007,22(3):12-17
我们要构建的和谐社会是一个全面和谐的社会,司法裁判的和谐是和谐社会的应有之义.司法裁判的和谐主要体现为,司法裁判具有合法性、合理性和进步性.实现司法裁判的和谐,需要通过融贯性的法律论证进行推动.融贯性论证在程序方面的要求是通过平等方式开展法官与诉讼当事人及其他参与人之间的论辩和对话,在实体方面的要求是充分吸收社会所公认的价值观念.这样作出的司法裁判才具有可接受性,才能实现司法裁判的和谐.  相似文献   

13.
彭中礼 《时代法学》2010,8(6):78-86
古代中国,判官们在撰写判词时喜欢以文学化的语言叙事和修饰。这是一种修辞论证方式,目的是要说服当事人、说服听众,实现情理法的统一。文学化的修辞论证是古代中国人司法智慧的展示,可以用最低的社会成本和司法成本达到最大的社会效益,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了“定纷止争”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田荔枝 《政法论丛》2014,(3):95-103
革命根据地判词在中国近代判词发展史上处于一个极为独特的地位,其上承民国时期,下启新中国成立.一方面传承了古代判词及民国时期判词的某些特点,一方面又强烈地体现出特定时期的通俗性、政策性与情感性,不论是结构模式的逻辑化还是语汇的专业化程度均出现新的变化,说理亦颇具感染效果.其成功经验和教训对当代判词制作具有借鉴与参考价值,尤其在当今裁判文书上网机制下①,如何让判决书面向公众,更显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15.
判决书中的法律论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霞 《政法论丛》2005,(5):14-18
在对法律公正的憧憬中,法律是值得信仰的,但在当下判决书中经常看到的多是武断与掩饰,八股式文体的判决书缺乏充分的论证,让人看不出判决或改判的理由。在走向依法治国的历史进程中,我们需要的是一份阳光下的判决书,一份有着严密论证、详尽说理的判决书,一份旁征博引、法理透彻的判决书。判决需要论证,据以形成判决的“法律”更需要论证,不经过论证的“法律”缺乏正确性和可接受性。裁判文书中对论证理论的运用,为裁判结论的达致提供技术性支持,为裁判结论形成过程中个体的价值判断提供规范性的规则与方法,在整个国家制度建构中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蒋先福  陈媛 《时代法学》2008,6(6):50-54
判词是古代司法官员审理案件的具结文书。中国古代判词融情、理、法于一体,运用情感和道德的说理艺术,具有明显的伦理化色彩,但其注重寻求个案的实质正义和宣教意义,不失为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中的一份值得珍惜的遗产。重新认识和评价古代判词的内在精神实质及其效用,有利于革除我国现行司法判决文书刻板化、程式化的弊端,推动司法文化的改革和进步。  相似文献   

17.
The present study extends the work of Crain and Goff (1988) by examining the political determinants of the earliest decision to adopt legislative television on a permanent basis at the national level in the United States. Data on legislator and district characteristics are used to explain the 1977 vote to adopt C-SPAN coverage of proceedings in the U.S. House of Representatives. Logit regression results suggest that length of service and extremity of political views/ideologies had clear and significant effects on politicians' votes concerning the adoption of legislative television. As with Crain and Goff (1988), these measures capture some element of legislator self-interest.  相似文献   

18.
This study examines the influence of the organizational strategy used to structure opening statements and closing arguments on presentation effectiveness in a simulated civil trial. Two organizational structures, a narrative and a legal-expository format, were manipulated to produce a 2 (plaintiff organizational strategy) × 3 (defense organizational strategy) experimental design. Results indicate that a mixed organizational strategy (narrative opening/legal-expository closing) is more effective for the plaintiff than a strict narrative strategy, and either a mixed or strict legal-expository organizational strategy is more effective than a strict narrative strategy for the defense.  相似文献   

19.
马立新 《政法论丛》2013,(2):95-100
当下数字艺术的产生和迅速崛起从根本上改变了原子艺术长期以来建构起来的艺术生态和艺术秩序,引发了某些引起人们重大关切的公共安全问题,其中突出的有网瘾问题、网络文化低俗化问题、数字谣言问题以及数字艺术知识产权保护问题等。这些问题不同于原子艺术公共安全隐患发生学上的外生性、随机性和个别性,而是呈现为内生性、公共性、流行性和危害性特征。一条比较可行的防控策略是在对数字艺术实施事前立法规范的同时,对数字艺术公共安全机制同步实施事后追溯监管。此外,加强数字艺术公共安全性及其应对机制的科研攻关和科普宣传,尽快提高全社会对数字艺术特殊规律及其公共安全性的认识和了解也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20.
王静 《法学论坛》2022,37(1):29-40
同案同判旨在通过指导案例和类案检索制度促进法律统一适用,从而树立司法公信力。同案同判表示着司法技术化趋势,而司法技术化是中国近代以来愈加推崇的形式理性及其所引领的市场经济、科技发展的必然结果。同案同判一方面保证了法律的确定性与司法的形式正义,另一方面却因法律适用过程中的技术化操作牺牲了部分个案的实质正义。既然同案同判的最终目的是向社会树立司法公正价值,那么就必须兼顾社会公正观。当代社会的主流公正观是在法治前提下追求情理法兼容。这是法律儒家化的结果,符合中华文明的和谐平衡观,是传统司法的首要原则。司法技术化与传统情理法的冲突,深层次是中西文化、传统与现代的冲突。近代以来,中国对技术过度迷信,导致司法公正与民众公正观的间隙扩大。这需以情理法兼容的传统予以调和,使司法不仅仅是科学的法律知识与程序之学,更是兼顾伦理观的司法技艺。司法技术只能作为解决当前司法适用不统一的过渡与辅助手段,长远来看,需通过拓展法官的综合知识与培育伦理素质以正确适用、阐释法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