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张红霞 《群众》2023,(3):55-56
<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注意宣传群众、教育群众,用群众喜闻乐见、易于接受的方法开展工作,提高群众思想觉悟,让他们心热起来、行动起来。基层理论宣讲是推动我们党的创新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人心的重要途径。近年来,泰兴市紧扣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新思想“入心工程”为抓手,  相似文献   

2.
广大人民群众对执政党的认同是执政党巩固执政地位的基础、关乎执政党执政使命的实现程度,提升民众的认同度就必须不断加强自身的建设。“全面从严治党”是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推动了党的建设向纵深发展。新时期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是中国共产党基于执政党建设的一般规律,推进执政党自身建设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对于增强民众对执政党的利益认同、价值认同、制度认同、情感认同、形象认同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中国穆斯林的政治认同基于不同时期的问题意识先后出现“认主与忠君不二”“爱国与爱教相统一”等表达,其底层逻辑重在“相统一”。这种认同建构解决了现代国家中宗教徒的政治认同构建问题,化解了将政治认同与宗教认同割裂与对立带来的风险隐患。今天,“相统一”的底层逻辑面临新的挑战,需要新的阐释,应以中国化的“教法随国论”巩固和更新“爱国爱教相统一”的认同表达,驳斥极端主义对政教关系的颠覆。具体而言,可通过“国法”大于“教规”、“教法”并入“礼法”、“文明”“文化”替代“宗教”三个途径完成更新。在树立政治权威、构建积极健康宗教关系的实践中,应重视信教群众信仰需求,关键时刻发挥宗教界作用,倡导宗教界与信教群众主动服务国家大局与社会。以上经验和举措是伊斯兰教中国化最重要的前提和保证,也为其他国家与社会妥善处理政教关系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七大把科学发展观作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在党章中明确下来,已有一年多了。可以说,我们对科学发展有了认识,有了感情、党员、干部和群众认同科学发展观。为了执行好科学发展观,有必要做好以下工作。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在建党百年之际提出的重要命题,马克思主义作为外来文明,传入各民族必先图存活、再徐图发展,存活的关键在于能否契入各民族的传统之中,与民族文化相融通。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具有可能性、现实性和时代意义。在理论认同上,这一结合通过增强群众对理论的思想认同、心理认同、情感认同促进理论更好掌握群众。在话语建构上,这一结合一方面塑造了中国话语的独立自主性,赋予话语体系“更中国”的内涵意蕴;另一方面为中国话语提供文本支撑,赋予话语体系“更中国”的表达效果,使当代中国话语体系“更中国”。  相似文献   

6.
霍城县芦草沟镇将电影、电视剧、舞台艺术作品和“四个认同”宣传挂图、折页等多种形式的优秀文化产品,“打包”发送到各族群众手里,把党和政府的关怀和温暖传递到各族群众的心坎里,让基层群众饱享丰盏的文化大餐,各族基层群众反响热烈。  相似文献   

7.
王晶 《观察与思考》2023,(10):68-76
典型宣传是由政治权威主导,以主流意识形态为政治主题,通过构建会议、典礼、纪念日、节庆日、新闻报道等仪式场景,塑造典型人物符号和集体记忆,激发人民群众产生国家认同的政治仪式过程。1949年至1966年党领导的典型宣传,着力反映普通岗位上普通人的不平凡事迹,借助情感的力量使人民群众理解、拥护和支持党的主张,为巩固新生政权、恢复国民经济发展凝聚了民心和力量。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典型宣传,并多次作出重要指示。党中央组织宣传了新时代涌现出的先进典型,并与“向雷锋同志学习”“学习弘扬焦裕禄精神”等重要纪念活动结合,用实践经验证明了典型人物跨越时空的历史延续性与政治感召力。  相似文献   

8.
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工作最重要、最突出的任务,就是面向基层、面向群众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打通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让党的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在基层实起来、强起来。  相似文献   

9.
宣传思想工作的本质在于用理论说服和教育群众。在说服过程中,语言的选择和使用至关重要。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形成了一种人们想听爱听愿听、入耳入脑入心的群众风格语言。运用群众语言是宣传思想工作的本质规定,也是中国共产党在长期宣传思想工作实践中形成的优良传统和积累的宝贵经验,更是当前规范、引领和创新宣传思想工作话语的必然要求。学习习近平语言的群众本色,领会习近平语言的群众实质,说有"魂"、有"根"、有"趣"、有"情"的话,对于提高新形势下宣传思想工作的能力和水平、、增强宣传思想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有着重要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0.
90年代初美国一本专门从事中国研究的杂志说:“在中国面临的各种危机中,最核心的危机(the core crisis)是自性危机(identity crisis)”,这个identity crisis其实就是我们必须面对的“认同危机”。作为中国面临的核心危机是一个极为沉重的话题,本文以“北大清华十名博士联名抵制圣诞节”为契机,谈一下消费文化对青少年自我认同的影响和冲击。  相似文献   

11.
在群星璀璨的现代作家群中,沈从文独特的身份建构、天然的语言系统与文学资源让他独具一格,但他的写作生涯在20世纪40年代左右出现了明显的创作困境。在文化认同视域下,他从自我建构的“乡下人”转向“学院派”;之后在民族文化认同危机的背景下,他开始追求更复杂的文学实验,却以失败告终。在个体认同层面,他始终徘徊在文学与政治的二元对立中,深陷理念与认知的漩涡,最终让他从认同危机走向了创作困境。这一过程也展露了在整个现代语境下,作家们共同面临的文化认同危机。  相似文献   

12.
经过2004年到2012年三次“总统”选举,台湾选民的政党认同逐渐结构化。新党、亲民党的认同者迅速下滑,“台联党”亦然,国民党认同的比例上升,民进党认同的比例则保持稳定,“中间选民”的比例逐步下降。在国民党和民进党认同者中,持强烈认同的比例不断上升,较弱认同的比例不断下降。从蓝绿两大政党看,年龄和受教育程度已非影响政党认同的显著因素,国家(族群)认同以及统“独”立场始终是影响政党认同的最重要因素,阶级地位具有显著影响,但是其影响力远不及国家(族群)认同以及统“独”立场。  相似文献   

13.
李继业 《群众》2008,(8):62-62,73
有人说宣传思想工作是一项“务虚”的工作,到了县、乡两级,则已经完全成为一件件必须直面群众、接受群众检验、看得见又摸得着的“务实”工作,面临着一些新矛盾和新问题,亟需破解。  相似文献   

14.
3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强调,“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是民族团结之根、民族和睦之魂”;“要在各族干部群众中深入开展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特别是要从青少年教育抓起,引导广大干部群众全面理解党的民族政策,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宗教观”。日前,潘岳同志为中央社会主义学院“中西文明互鉴丛书”第三册《中国五胡入华与欧洲蛮族入侵》一书作序,讲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各族人民出于文化认同而融合成命运共同体并重建大一统国家的故事,解析了日耳曼蛮族入侵罗马后却无法再造统一欧洲的原因,澄清了西方中心主义对我国民族宗教政策误解之源。  相似文献   

15.
贾志芬 《群众》2018,(24):57-58
从20岁投入计生工作算起,一转眼,已经过去了22个年头。不夸张地说,在新桥镇提起我的名字,可能很少有人会不知道。这些年里,通过开展惠民服务工作,我与群众拉近了距离,也得到了他们的认可。做一名“广交者”,深入群众走访为了更好地了解群众需求、为群众服务,计生站每年都会开展实地走访活动。我是新桥镇地面的“熟脸”,凭着多年的基层工作经验,原以为进个门肯定不算个事儿,但偏偏还是有三户人家让我吃了闭门羹。  相似文献   

16.
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是一对矛盾,既对立又统一,在一定条件下还可以相互转化,而“冲突论”和“一致论”在界定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关系上无疑都具有片面性,基建与此基础上的“同质化”与“异质化”两种整合思路也只能是一种理想状态。文化与公民文化具有内在的粘合作用,因而在现代公民社会中培育新的公民文化应当是解决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问题的契合点。  相似文献   

17.
钟瑜 《今日海南》2023,(2):24-25
<正>海口市琼山区,在老爸茶桌上,一堂堂特殊的“党课”正轮番上演。几张简易茶桌、一壶冒着热气的茶,干部群众围炉煮茶,一边品茶一边聆听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走“新”更入“心”。群众在哪里,新时代文明实践就延伸到哪里。如何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让新时代文明实践在宣传群众、凝聚群众、服务群众上更好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8.
黄正平  赵园园 《群众》2023,(10):13-14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主题教育工作会议上强调,“不断增进对党的创新理论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真正把马克思主义看家本领学到手”。理论修养是领导干部综合素养的核心,新时代新征程,迫切需要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进一步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也是全党正在开展的主题教育的根本目的所在。理论学习具有总领性、先导性,落实“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总要求,就应把“学思想”放在主题教育首位,把理论学习贯穿主题教育始终。务必突出主题、深化教育,从“为什么学”中找动力,从“学什么”中找方向,从“怎么学”中找方法,推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走深走实。  相似文献   

19.
毛泽东说过,领导工作概括起来有两件大事:一是“出主意”,二是“用干部”。出主意属于今天我们经常所说的“决策”的范畴,而用干部则属于用人、影响人的范畴。用人和影响人的实质是赢得所用之人的认同,赢得广大干部和人民群众的认同。在21世纪,越来越多的“主意”由广大群众去“出”,越来越多的“决策”由广大群众去“做”。这就是说,“出主意”和“做决策”这个过去由领导者所行使的职能在很大程度上已由被领导者和广大群众部分地“替代”了。但无论如何,领导者赢得群众认同这件大事却是群众自身“替代”不了的,而且是越来越重要的。  相似文献   

20.
备课卡片     
“让人家磕完头再说”一次出访亚非拉诸国时,周恩来对警卫人员说:“我们住在人家这里,你们不要去检查人家饭菜,警卫工作也不要搞得过严,叫人家觉得我们不信任他们。这样不好。”在访问马里时,这个国家的人信教,太阳一下山就跑出去磕头。一次周总理要出去参观,可不见司机和警察的人影,一问,他们都在大树下磕头,警卫人员问总理怎么办?,总理说,“不要急,不要催,让人家磕完头再说。”“她应该坐着,是我打扰了她!”1994年12月10日下午,朱铝基副总理到苏州机床电器厂视察工作。当朱副总理走到装配工场建美跟前同她交谈时,女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