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观点     
《时事报告》2013,(3):4-4
和平发展决不能牺牲核心利益 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强调,走和平发展道路,是我们党根据时代发展潮流和我国根本利益作出的战略抉择。我们要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但决不能放弃我们的正当权益,决不能牺牲国家核心利益。  相似文献   

2.
观点     
法治思维如何“根深蒂固” 实现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对于每一个领导干部来说,再沿袭既往解决问题的各种“非法治思维”和“非法治方式”的老路根本行不通,必须要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要通过不断学习,逐渐养成“法治思维”。要在形成“法治思维”的过程中,提高自身在“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方面的能力。  相似文献   

3.
依法执政是依法治国的政治保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执政方式的重大变革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关键。本文阐述了依法执政与依法治国的关系,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是党领导人民当家作主的正确途径和基本方式,只有依法执政才能依法治国。  相似文献   

4.
5.
关于依法执政能力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法执政,是中国共产党对自己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进行的一次重大改革,也是新的历史条件下党执政的一个基本方式。中国共产党依法执政的价值体现在:能使我们党的执政权力和执政地位具有持久的合法性基础;能使我们党更好地领导和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助推器”。提高党员干部依法执政能力的基本思路有:牢固确立宪法和法律至高无上的权威;改革党的领导体制,进一步理顺党政关系;理顺执政党的政策与国家法律的关系;加强党内监督等。  相似文献   

6.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根本保证,是坚持党的领导。如何改善和加强党的领导,随着依法治国方略的确立,仍然存在着理论上混淆和行动上的失误,不仅给我们的实践带来严重的不良影响,也不符合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要求。本文就如何完善党的领导方式以适应依法治国的要求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7.
观点     
《时事报告》2013,(9):4-4
习近平:我们爱好和平,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但决不能放弃正当权益,更不能牺牲国家核心利益。要统筹维稳和维权两个大局,坚持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相统一,维护海洋权益和提升综合国力相匹配。要坚持用和平方式、谈判方式解决争端,努力维护和平稳定。要做好应对各种复杂局面的准备,提高海洋维权能力,坚决维护我国海洋权益。要坚持“主权属我、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方针,推进互利友好合作,寻求和扩大共同利益的汇合点。  相似文献   

8.
中共十六大报告提出"坚持依法执政,实施党对国家和社会的领导".这是新世纪新时期对党提出的必然要求,也是党在执政理念上的重大创新.  相似文献   

9.
黄文新 《湖湘论坛》2008,21(4):27-30
实现村级党组织领导的法治化一直是我国农村民主政治建设孜孜以求的目标,依法治国方略的提出,要求将农村所有的政治关系和政治行为纳入法治化轨道,通过法律进行规范和调整。作为村民自治中最为重要的政治关系和政治行为的村级党组织领导理所当然地应当进入法治系统。实现法治化。  相似文献   

10.
在党的十七大胜利召开之际,我们迎来了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实施10周年,这是一个值得纪念和总结的历史跨度,依法执政,民主立法,依法行政,保障人权……10年,我们见证了法治的进步和成就,见证了社会的变化和发展。  相似文献   

11.
张恒山 《人民论坛》2014,(10):11-15
习近平关于法治的论述,代表了我党对社会主义法治建设问题的全新认识。他强调,要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不断开创依法治国新局面。要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习近平法治思想,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内容,指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方向。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努力发挥立法的引领和推动作用,把深化改革、促进发展同完善立法有机结合起来,积极为全面深化改革提供法治保障。一、发挥立法的引领和推动作用,前提在于领会立法引领推动作用的深刻内涵 发挥立法的引领和推动作用,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重要内容;是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的必然要求;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3.
依法参政是依法执政、依法治国和依法行政衍生出来的重大法治创新事项,即民主党派根据法律(党章)规定自愿以参政党身份主动接受执政党领导,积极参与国家事务法治化治理。依法参政运行"依法"的法治思维,落实"参政"国家事务管理,以接受中共领导为核心内涵,主动自律汇集法治规则内涵,国家治理成为依法治理目标,最后通过依法执政、依法治国和依法行政落实主体内涵,全面加速国家治理现代化步伐,全面提升依法参政的法治化品质。  相似文献   

14.
蒋元文 《新重庆》2005,(1):31-33
在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坚持依法执政的新的历史条件下.正确认识和处理好四个关系,对于加强和改善党对人大工作的领导.进一步做好人大工作,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促进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我受委员长会议委托,作关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设立国家宪法日的决定(草案)》的说明。一、关于设立国家宪法日的意义和必要性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强调要加强宪法实施。  相似文献   

16.
坚持依法治国与依规治党有机统一是新时代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要内涵,具有深刻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从历史逻辑来看,其生成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探索进程,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发展历史相一致.从理论逻辑来看,其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理论场域中,体现出治理原则统一性、治理体系统一性、治理方式统一性和治理价值统一性.从实践逻辑来看,新时代中国共产党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引领、以完善法治体系为抓手、以全面从严治党为依托,始终坚持依法治国与依规治党有机统一,不断推进法治中国建设.  相似文献   

17.
赵相昌 《前沿》2004,1(8):56-59
本文主要论述了依法治国与加强党的领导的辨证关系 ;党的执政方式的改革 ;实现依法治国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8.
坚持和发展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核心作用,是我国真正走向法治国家的内在要求。共产党依法执政,领导立法、带头守法、保证执法是实现依法治国的应有意蕴。在国家立法工作中弱化和减少党对立法的直接干预是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9.
《政协天地》2015,(1):52-53
王利明在2014年9月24日《光明日报》撰文认为,依法治国是人类社会进入现代文明的重要标志,也是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基本特征。十八大以来,党对于依法治闲事业的新的部署,是基于对我国法治建设已有成就和存在的问题的总结和评估而作出的。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关键要从以下五个方面着手:(1)依宪治国;依法执政.关键是依宪执政。宪法...  相似文献   

20.
从明治维新到二战投降,日本走过了一条不断以军事力量为手段向周边国家扩张的道路.然而,在日本的近现代史中,也存在着一条与军事扩张的发展道路相对抗的脉络,尽管它与军事扩张相比始终处于弱势.考察明治维新以来日本政治领导层在国家发展道路选择上的多次争锋及其影响,有助于认清当前日本国家发展道路的特点及其走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