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林金源 《台声》2014,(3):38-39
农历新春,岁次甲午。回顾历史,这是第3个攸关台湾命运的甲午年。第一个甲午1894年,日本借口出兵朝鲜,挑起中日战争,清廷战败,被迫割台。日人武力镇压、殖民开发、“皇民同化”三管齐下,但从台湾被日本侵占的那一天起,台湾乡亲英勇不屈,  相似文献   

2.
<正>日本右翼的甲午情结实质是怀念"甲午红利"。日本右翼天真地认为,在甲午之年再败中国,可以让中国从意志上彻底绝望在120年前的中日甲午战争中,北洋水师全军覆没。甲午战败深刻地影响了中国的历史发展轨迹,以至于中国人有浓厚的甲午情节。实际上,日本右翼的甲午情结要更胜于中国,其原因既有历史的,又有现实  相似文献   

3.
2014年,按照中国天干地支的记法是甲午年。一提到甲午,国人自然会想到120年前中日之间发生的那场激烈而又悲壮的战争。120年来,中国人从来没有忘记过这场战争。在中国近代的反侵略战争中,这是规模最大、失败最惨、影响最深、后果最重、教训最多的一次战争。  相似文献   

4.
甲午风云壮山河日月新李默然(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国家一级演员)“甲午风云壮、山河日月新。”这是书法家沈延教先生生前送我的条幅。我常常面对条幅陷入沉恩。一个世纪,在历史的长河中算不得太长,在时间老人的年龄中,亦只是弹指一挥间。对于中华民族,在这不长的...  相似文献   

5.
中体西用:转型社会的文化模式四川大学教授谢放“中体西用”作为转型社会的文化模式,是近代中西文化交流冲突的产物,具有“艺(器物)”、“政(政制)”、“教(文化)”三个层面、以甲午战争为界,议论“中体西用”者所关怀的焦点有所不同。甲午战前,着重于“艺”和...  相似文献   

6.
台湾人民抗击日寇割占台湾史略张凤翔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居住在台湾及其附近岛屿的中华儿女长期以来就在那里生息、繁衍,戍守、维护着祖国的统一。甲午中日战争后,台湾人民为了保卫祖国的领土完整,前赴后继,英勇顽强,用鲜血和生命在近代中国人民反帝斗争史...  相似文献   

7.
《春秋》2017,(5)
正陈干是认真反思甲午惨败的有志者,是中华民族近代民主革命运动中的积极宣传者和参与者,是辛亥革命中领导山东革命的重要成员。在事关国家命运和前途的关键时刻,他始终保持着旺盛的斗志和崇高的爱国热情,在近代中国反帝反封建的伟大斗争中作出过卓越的贡献。本文拟就陈干将军反思甲午伤痛,确立军人精神,以及为了维护国家的利益,即便是"断头绝颈",也"在所不顾"的赤胆忠心略作论述,敬请专家学者予以批评指导。  相似文献   

8.
声音     
《台声》2014,(9):14-15
林中森:清廷国势孱弱因此甲午战败,台湾进入日本殖民统治的悲情时代。但台湾人民抗日、保卫家园事迹遍传,这些历史教训不能忘。两岸人民应汲取教训、珍惜和平发展的成果,让两岸缔造的和平发展成果使全球刮目相看和学习。——8月1日,海峡交流基金会董事长林中森在“甲午风云·宝岛悲歌”活动中作出上述表示。  相似文献   

9.
马年遐思     
马在十二生肖中,位居第七,与十二地支配“午”,故称午马,按照天干地支两两相配的顺序,2014年为甲午马年。  相似文献   

10.
仲秋 《北京观察》2014,(8):68-69
火光冲天,烈焰腾腾,黄海大战,再现荧屏; 甲午甲午,震撼心灵,百年国耻,民族之痛。 遥望当年,天朝朦胧,清廷衰败,慈禧昏庸;  相似文献   

11.
今年7月25日,是中日甲午战争爆发120年的日子。6月28日,著名书法家、中华海外联谊会常务理事张飙撰并书《甲午一百二十年祭》书法展览在京举办。中央统战部常务副部长张裔炯代表中央统战部参观展览,副部长林智敏出席了开幕式。  相似文献   

12.
“沐春风而思飞扬”。甫入甲午马年新春,自治区紧紧围绕实现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这个总目标,马上启动“深化改革创新、聚力长治久安”系列活动。  相似文献   

13.
汪毅夫 《台声》2014,(8):78-80
今年和明年是"甲午(2014)·乙未(2015)"。我要透过文物介绍和文献解读,向各位报告我对于120年前的"甲午(1894)·乙未(1895)"若干史实的了解和理解。一这是一枚120年前的铜质纪念章,是我个人的藏品。纪念章的正面是象征日本皇室的菊花和两杆日本军旗交叉的图案。纪念章的背面是篆体汉字"明治二十七·二十八年从军记章"的字样。"明治二十七·二十八年"相当于"甲午(1894)·乙未(1895)"。这是当年日本皇室发给参加"日清战争"的日本军人的纪念章。  相似文献   

14.
甲午忠烈谱     
《春秋》1994,(3)
1894年8月爆发的甲午中日战争,是中国人民近百年反帝爱国斗争史上的一次重大事件。甲午战争虽然由于清王朝的腐朽无能而失败,但广大爱国将士和无数中华儿女,却在保卫祖国神圣领土主权的战斗中,奋勇杀敌,血染疆场,谱写下可歌可泣的英雄篇章。今年是甲午战争100周年,谨  相似文献   

15.
<正>核心提示:甲午战争爆发1 20周年的时候,中日关系正经历着建交40年后的一次令人痛苦的倒退,值得今天的人们深深总结。今年是甲午马年,正是甲午战争爆发120周年。甲午战争已经过去了两个甲子,在中国人的历史记忆中打下的烙印,难以磨灭。不幸的是,当甲午战争爆发120周年的时候,中日关系正经历着建交40年后的一次令人痛苦的倒退。个中因缘,值得今天的人们深深总结。痛定思痛,应对120年前的甲午战争历史作出检讨,算作历史与未来的对话。  相似文献   

16.
甲午年寄语     
戚嘉林 《台声》2014,(3):42-42
今年是甲午年,120年前的中日甲午战争是我们民族永远的伤痛。近代中国衰微,遭致列强侵凌,其中尤以东邻日本为最。早在19世纪中期,日人佐滕信渊、岛津齐彬、吉田松阴等先后大肆鼓吹侵华。日本旋于1874年藉端启衅,兵占台湾恒春未果。  相似文献   

17.
耻辱与光荣     
耻辱与光荣秦晓鹰(国家国有资产管理局宣教中心主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今年是抗日战争胜利50周年,这是大光荧。今年也是甲午战争失败100周年,这是大耻辱。因此,1995年是光荣感与耻辱感同时在每个中国人内心交织与撞击的一年。今天,中国人的心灵是太需要撞...  相似文献   

18.
崔超英  李洋 《台声》2014,(5):27-31
4月5日上午,甲午年(2014年)清明公祭轩辕黄帝典礼在黄陵县桥山黄帝陵祭祀广场举行。全国政协副主席卢展工,中共陕西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赵正永,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副主任叶克冬、国务院侨务办公室副主任谭天星、中华全国台湾同胞联谊会副会长纪斌,  相似文献   

19.
团长刘放吾     
李彦春 《黄埔》2009,(4):28-32
一部虚构的电视剧《我的团长我的团》引发媒体开始从历史中翻检真实版的远征军悲壮史,开始寻找远征军亲历者……远征军的诸多战役中,仁安羌一役可谓一次提升中国人抗日士气及赢得国际声誉的战役,是自甲午战争以来,中国军队在异域取得的首次胜利。  相似文献   

20.
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后,世界资本主义国家的学者政客,围绕着战争的责任问题著书立说,企图论证日本侵略朝鲜和中国“完全符合国际法”,其中不乏顶尖的国际法专门学者出场,迄今仍噪音不绝于耳。但中国作为被侵略的当事国受害者,多年来,还没有一部专著站出来澄清事实、辨明是非,拆穿这种歪曲国际法的伪道学,令人遗憾。戚其章先生的新著《国际法视角下的甲午战争》一书(人民出版社2001年9月第1版),以历史事实为根据,以国际公法为准绳,把法理研究与历史考究有机地结合起来,第一次把争论百年的甲午战争责任问题,放在国际法的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