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姬文青 《法制博览》2015,(6):262-263
在当今中国的市场经济中存在着这样的一种现象——公司表面的股东与实际出资人并不一致,并且这种不一致是表面上的股东与实际出资人合意的结果,是由契约约定导致的——即所谓的隐名股东现象,其中的实际出资人即被称作隐名股东。而这种不一致给当今的民商事司法裁决带来诸多问题,其中最关键的是隐名股东的资格认定问题。本文即针对这一问题作出相关探讨和阐述,以期能够为司法实务提供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2.
高耀清 《法制博览》2013,(9):106+105
隐名出资是经济法领域出现的一种特殊投资现象,这种现象在实践中容易引发纠纷,而纠纷发生的原因主要是关于隐名出资人是否具有股东资格无定论。本文从股东语义、逻辑推理、利益平衡、登记公信力等角度论证了隐名出资人不应具有股东资格,提出必须区分股东权利义务和与股东权利义务相同的权利义务这两个不同的概念,认为形式说才是隐名出资中股东资格的认定标准。  相似文献   

3.
随着《公司法》的不断完善,在诸多规定上都能保证公司、股东以及其他交易主体的合法权益,但在股东资格认定方面似乎仍存在一些缺陷,《公司法》中诸多关于股东资格认定的条款均是原则性条款,在具体的执行和操作过程中难度较大,致使关于股东资格认定的纠纷依旧存在,不利于公司的良性发展.对此,针对股东资格认定及影响进行研究,探究股东资格...  相似文献   

4.
王帅 《法制博览》2021,(5):152-153
我国公司法解释三中明确规定了隐名股东问题,但主要从保护第三人角度出发,对于实际出资人与名义股东之间的权利义务分配却少有涉及,实践中往往依据双方约定处理.若约定不明确或未作约定,可根据间接代理等相似法律制度来类推适用.  相似文献   

5.
《法制博览》2019,(30):148-149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经济水平日益增长,社会的经济成分也开始出现多元化和多层次化。现实社会之中,许多投资领域的投资者层出不穷,出现了五花八门的投资方式。许多投资人因为各种原因不想透露本身信息而进行了投资,这种人成为隐名股东。我国法律存在了一定的漏洞,对现行公司隐名股东的认定和法律地位进行规定,导致出现这种案件的时候,无法进行判断和处理,处理的方式各式各样。隐名股东和显名股东法律地位无法决出高低。隐名股东的法律地位模糊化,引起了商业界的广泛关注。本文就隐名股东的基本内容为主,探究隐名股东的基本特征。分析出现隐名股东的主要原因,最后在分析现代社会中,对于隐名股东法律位置以及权利义务的确立。  相似文献   

6.
远宁 《法制博览》2013,(7):100-101
股东知情权是股东行使其他权利的基础,隐名出资情形下,挂名股东知情权,应当按照实际出资人与挂名股东的约定的情形,结合股东资格认定的实质要件说与形式要件说,来判断挂名股东是否享有股东资格,进而判断其是否享有股东知情权。  相似文献   

7.
陈瑶 《法制博览》2023,(20):58-60
由于知情权作为出资人的基础性权利,有别于其他股东权利,其有着自身的特殊性和重要性,因此,隐名股东的知情权并不会因为其无法获得股东资格而丧失,应当将股东知情权与其他股东权利独立出来,单独讨论。基于知情权自身的特殊属性和重要程度,赋予隐名股东以知情权既有利于隐名股东的出资信心,而只要规范其行使知情权的范围,也有利于维护公司和其他股东的权益。因此,在大方向上应当认可隐名股东享有知情权。但是,由于“隐名”的缘故,其势必无法和其他股东一样正常享有知情权,应当对隐名股东行使知情权进行限制,仅当隐名股东能够证明其出资权益可能受到侵害时,才能行使知情权。  相似文献   

8.
现阶段,社会的经济形势复杂多样化,不断频繁的出现隐名股东现象,通常而言,只有基于一定的原因才使得隐名股东对自身姓名进行了隐瞒进而参与到社会活动中去,对于这种隐名股东来说,能否和其他股东一样享有相同的股东权利至为重要,这需要结合具体的情况来分析和探讨。为此,本文详细的阐述了隐名股东的法律地位和风险防范措施,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股东资格,是投资人取得和行使股东权利、承担股东义务的基础。然而由于长期以来公司法律制度不尽完善,公司法理论研究上对此又不够深入,实践中公司法运作也不够规范,如何认定股东资格标准不一,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司法上的混乱。  相似文献   

10.
2010年出台的《公司法解释三》明确了隐名投资人和显名股东之间纠纷的处理方式,给法官的审判实践提供了重要的法律依据。股东资格确认问题却是一个值得研究的复杂课题。股东资格确认问题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实践和理论难题,尤其是在现阶段,我们面临着成熟的市场经济体制尚未完全建立与工商业的蓬勃发展、各种有限公司如雨后春笋不断涌现的现实之间的矛盾。新公司法的出台给法官的判案提供了重要的依据,特别是第33条明确了确定股东资格的标准。笔者从几种常见的影响股东资格确认的问题入手,探讨症结所在,以期为这一课题的研究尽一份微薄之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