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今日浙江》2009,(5):59-59
问题:英国著名历史学家诺斯古德·帕金森写过一本名叫《帕金森定律》的书。他在书中阐述了机构人员膨胀的原因及结果:一个不称职的官员,可能有三条出路:一是申请退职,把位子让给能干的人;二是让一位能干的人来协助自己工作;三是任用两个水平比自己更低的人当助手。这第一条路是万万走不得的,因为这样会丧失权力;第二条也不能走,因为那个能干的人会成为自己的竞争对手;于是,第三条路可以走了,两个平庸的助手分担了他的工作,而自己又可发号施令,不会对自己构成威胁。同理两个助手也会仿效,  相似文献   

2.
博学新知     
关于考选领导干部面试试题问题:英国著名历史学家诺斯古德·帕金森写过一本名叫《帕金森定律》的书。他在书中阐述了机构人员膨胀的原因及结果:一个不称职的官员,可能有三条出路:一是申  相似文献   

3.
庸官现象是多因素综合作用造成的笔者认为,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去解释庸官现象的原因:其一是帕金森定律现象。它是上个世纪50年代英国人  相似文献   

4.
帕金森定律     
《时事报告》2013,(5):55
帕金森定律是对西方官僚主义现象的一种讽刺:行政管理中,会出现行政机构像金字塔一样不断增多,行政人员会不断膨胀,每个人都很忙,但组织效率越来越低下的规律。英国学者诺斯古德·帕金森指出,一个不称职的官员,  相似文献   

5.
英国历史学家诺思科特·帕金森以这句谚语作试验.分析为何大型组织会变得大而无当、毫无生气。帕金森拟出一个定律:“事情增加是为了填满完成工作所剩的多余时间。”这定律解释了为什么一个机构的组织常会超过实际需要.以及个人效率降低的原因.即他们给了一个计划太多的时间。  相似文献   

6.
古人说:半部《论语》治天下。在下看来,此话有几种解读。一是书经典,读半部就足够治天下了。二是人聪明,能干的治政者,不需要读整部《论语》也可以治天下。而今,读《论语》的人渐渐少了,借“西学”图强倒是共识。不过,某些人对有益的“西学”常常也是截取一半,便装扮为“西学”  相似文献   

7.
嘉庆皇帝曾说:"能干的人,因为善于说话而显得更加能干;不能干的人,也因为善于说话,使自己的毛病得到遮盖;最惨的一种人就是,虽然做了极好之事,但是因为不会说话,反而将好事变成了坏事。"怎么说话才算是"会说话"?说些什么话才能"占便宜"?让我们来看看他们怎么说。  相似文献   

8.
在施耐庵的笔下,武大郎生前“身材短矮,人物很琐,……县个懦弱本分人.每日桃之欢愉”。“清而具人员私斗很短矮,起他一个译名叫做‘三寸了谷树皮’。”想不到武大郎再世为人之际,竟当上了老板,开起了烧饼店。更没想到武大郎官大妒心长:一幅题为“武大郎开店”的漫画,说武大郎绝不让下属超过自己,其烧饼店的店员全部为“二寸了谷树皮”。人说官大脾气长,谁知官大妒心也长。一个“懦弱本分的人”一旦为官,竟也妒心十足。这种现象是否具有普遍性?笔者无从统计考察,但英国著名历史学家帕金森却对此现象总结归纳出帕金森定律:当官…  相似文献   

9.
一个人要成就一番事业,品行端正很重要。古人讲:“心无私欲,自然会刚;心无邪曲,自然会正。”干工作、做事情,心中一定要有一把尺子,知道什么事能干,什么事不能  相似文献   

10.
“帕金森定律”与我国官场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英国著名历史学家诺斯古德帕金森通过长期调查研究,写过一本《帕金森定律》。他阐述了现实生活中机构人员膨胀的现象,揭示了产生的原因及后果。纵观中国官场,同样存在诸多类似的“官场病”。如何看待并解决这些政府机构和人员所产生的问题,本文作了一系列探讨。  相似文献   

11.
帕金森定律的跨越——怎样提高行政效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忠桓 《湖湘论坛》2001,14(4):58-59
一   在行政学史上,行政学专家发现了三条破坏行政效率的定律,知名度首屈一指的当是帕金森定律。其主要内容是:凡当官之人,因工作太忙而需增加人员时,总是给自己增添下属而不愿增加和自己地位相当、能力强的人,以免造成职位的竞争;官多了,应因人设事,人为制造许多工作,虽饱食终日,无所用心,但人人都有事干。开会时,花费时间的长短与所讨论的问题的重要性成反比,由于小事大家都懂,且涉及的关系不重大,于是人人都踊跃发言;当讨论重大问题时或因不懂或事关重大,为避免责任,人人都谨小慎微,守口如瓶;组织的年代愈久远,…  相似文献   

12.
《群众》2015,(8)
<正>领导干部有五个重要首先送大家五句话:一是学历没有能力重要,二是能力没有态度重要,三是智商没有情商重要,四是知识没有胆识重要,五是情商没有胆商重要。第一句,学历没有能力重要。如果两个都有,那是最好,我想大家都赞成,高学历跟高能力不是一回事儿,刘邦这些人学历不高,但是很能干。最好既有学历,又有能力。第二句,能力没有态度重要。你的下级很能干,但是对你不忠诚、不认同,从内心跟你没感情,那有什么用?态度既指信仰,也指  相似文献   

13.
阮冈纳赞的图书馆学五定律与复合图书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明发  王淑芳 《前沿》2003,(7):142-144
本文阐述图书馆学五定律所表达的图书馆的理念是“人人有其书” ,“书为人人”。但传统图书馆由于受资源、空间、财力的限制 ,一直不能很好地实现这些。信息产业的发展和社会需求的变化催生了复合图书馆的出现 ,具有人文关怀的复合图书馆由于具备了传统图书馆和数字图书馆的优势 ,是两者的有机结合 ,为实现图书馆人的理想提供了可能  相似文献   

14.
帕金森定律、公共资源向上集中定律、追求职务和权力的官场铁律共同构成绑架空降制度的理论基础。既然是规律,其根源就很难消除,绑架在所难免与其他制度一样,空降制度同样利弊相连。扬利抑弊是我们制度运行者的使命。但稍不留神或监督松弛就会使得我们的制度运行者们抑利扬弊。绑架制度即为扬弊的主要手段,它会放大制度的弊端。因此,须谨防空降制度被绑架。情形之一者,被上级空降机关所绑  相似文献   

15.
有句古语: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说的是没有米,再能干的妇女也做不出饭。后人把它比喻成缺少必要条件,再能干的人也很难做成事。现实生活中,这样的现象是屡见不鲜的。这就很自然地使人联想到统战工作。你这边统战干部练达能干、勤勤恳恳、任劳任怨个个如“巧妇”,他那边...  相似文献   

16.
<正>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在多年后回忆起童年生活时说:"我童年最大的痛苦就是没有书读,而现在最大的痛苦就是书太多读不过来。我总结出一条经验:当书越多的时候,实际上人读书的热情就越淡薄;当书越少或者找不到书读的时候,人渴望读书的热情就会越高。"莫言二哥管谟欣回忆起小时候说:"那时候,晚上看书没有电灯,就点着油灯看书,母亲常  相似文献   

17.
我在民政战线上工作了近6年,我们县的民政工作在地区、省上都有点名气,个人也受到省地的表彰一人们都议论说我‘能干”。其实我本来就是个不能干的人,为什么人们说我“能干”呢?究其原因,我认为议论的人们有三点主要误会:一是忽略了县委、县政府的领导和上级民政部门的指导;二是把同志们花费心血换来的成绩归到广我头上;三是把部门的配合也说成是我的功劳_为此,我常们心自问:“我这个人怎么也能干起来了?”通过反省我悟出了一条理由—不能干的人也“能干”,但需做到以下几点:一是要虚心学习.不盛气凌人。学习内容是全方位的…  相似文献   

18.
论行政组织人员的“搭便车”行为及其根治何国强帕金森定律所描述的行政组织自我膨胀的顽疾有一个主要症状,即行政官员滥竽充数、不思进取、出工不出力,政府部门办事效率低下。这种现象如果借用一个通俗语表述,就是“搭便车”。行政人员为什么会搭便车?原因自然很多,...  相似文献   

19.
古人云:书犹药也,善读可以医愚.人不能尝百药而医一疾,但可读百书而求一解.除一疾必须对症下药,求一解必要博览群书.最近一本国内政治学界的前沿性专著正在走入我们的视野,它便是我国著名政治学家王惠岩先生的力著&;lt;当代政治学基本理论&;gt;.书中每章每节里对中外政治理论与实践的阐述,都让人耳目一新;书中每一个专题都十分贴近当今中国的政治生活.本书虽说是理论专著,但既没有经院哲学一类的陈词,又不乏“道不远人“的魅力.   ……  相似文献   

20.
<正> 被阿尔伯特·爱因斯坦誉为整个科学之首要定律的热力学第二定律正向人们宣告:熵作为一种新的世界观,和传统的牛顿机械论世界观杂然相处,正有意无意地影响着人们的思维和行为.至于热力学第二定律是否将是物质世界的终极定律,熵这种世界观又是否将最终作为历史的组织机制而取代牛顿机械论世界观,目前尚难以回答.应指出的是,世界各地的学者们正在尽力描绘这个新的熵模式的大致轮廓,这个新的概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