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论亚当·斯密伦理思想的特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廖加林 《湖湘论坛》2006,19(2):27-29
亚当.斯密是现代经济学的开山鼻祖,又是杰出的伦理学家。其伦理思想的特色主要表现在人性论上的复合性、经济伦理思想的开拓性、道德评价依据上的综合性和价值目标上的双重性。对他的伦理思想及特色的研究无疑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3.
党要实践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宗旨,就必须要求党员领导干部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和利益观。党员领导干部的权力观、地位观和利益观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党和群众的关系,关系党的领导作用的发挥,决定党的执政地位的巩固。所以,要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就必须为人民掌好权;树立正确的地位观,就必须做人民的好公仆;树立正确的利益观,就必须维护人民的权益。  相似文献   

4.
经济公正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经济伦理基础,经济公正有利于实现人与自然、人与人(集体、国家和社会)和社会分工之间的和谐,因而经济公正对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要采取一系列具体的措施来推动经济公正的实现,从而为实现社会的和谐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5.
犯罪本源理论是犯罪学基础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终极性、一般性、不受限定性、指导性等特征。犯罪内因是犯罪本源研究的主攻目标。犯罪行为是由犯罪动力推动所形成。犯罪动力可划分为犯罪原动力、犯罪内动力、犯罪外动力,这三种动力实质上就是犯罪行为的动力源,它解释了犯罪产生的源头和形成过程,所以称其为犯罪动力论。犯罪起源于无阶级社会,母系社会就有了犯罪雏形,父系社会犯罪已相当严重。犯罪本质可一般性表述为犯罪是一种反社会的、危害统治秩序的最极端行为,其政治特征是阶级性,其事实特征是危害性,其人身特征是危险性,其社会特征是关系性。  相似文献   

6.
<诗经·大雅·行苇>之"四鍭如树"中"树"字的训释,如果从语源学角度、互文角度、射礼文化角度去考察,完全可以做出一种新释"如树"实际上是"不中质"的形象说法,它与上文"既均"(中质)互文见义,即"既均"如树"均包含有"中质"和"不中质"两种情形.这样解读可以还诗摇曳多姿,隽永有味的本来面目.  相似文献   

7.
平飞 《理论月刊》2005,1(10):37-40
康德在近现代西方思想史、哲学史上影响颇巨.康德整个理论体系的拱顶石是自由.康德自由观的最大特色在于他运用人类理性对理性自身进行反躬自问自我批判,考察了人的主体能力和自由本质,始终围绕"人"这个主题展开"哥白尼式的革命",充满了对人的深切关怀并蕴涵了深刻的人本学价值命意.  相似文献   

8.
“和谐社会”目标的提出,将极大地推动“和谐”哲学和“和谐”文化的发展,对全社会树立“和谐”理念,弘扬“和谐”精神,加快构建和谐社会步伐,具有极为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和谐”理念也必将被赋予崭新的时代内涵,成为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载入人类文明的史册。  相似文献   

9.
陈燕 《理论月刊》2010,(3):184-185
就社会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而言,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这四个方面相互联系、各有侧重,形成了一个层次分明的辩证体系。  相似文献   

10.
蔡靖杰 《福建通讯》2002,(12):20-21
构建三条战略通道任务艰巨,需要全省上下共同努力,扎实推进,需要各级各部门在福建发展大的格局中,确定各自的工作重点,制定具体的措施,并落实到项目、布局和政策上,切实抓出成效。  相似文献   

11.
杨玉成  孙峰 《桂海论丛》2005,21(4):28-30
经济制度伦理对于促进社会生活的健康运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伦理价值。要充分发挥经济制度伦理的功能作用,必须注重经济伦理的制度建设。要从制度出发促进社会公平和正义,消除制度障碍,促进公平竞争环境;调整社会结构,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调整利益结构,建立具有均衡性的利益制度与机制,以建设一个公正、和谐、充满活力的社会。  相似文献   

12.
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纬  曹荣光 《思想战线》2001,27(6):34-39
任何一种社会经济体制的存在必须以其特有的文化土壤为根基.市场经济的兴起是一个社会物质和精神文化诸因素交互作用的过程,它所引起的社会生活广泛而深刻的变革,总体上推动了社会的进步.但是,这种进步并非单一经济因素所使然.马克思·韦伯关于新教伦理的论述,被视为西方精神文化与经济关系的经典,当中国选择了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革故鼎新的道路时,它给我们的启示就是要充分重视精神文化的巨大作用,重视这种作用的具体历史性意义.  相似文献   

13.
陈红兵 《思想战线》2004,30(2):21-24
企业伦理行为与企业资金、技术等一样影响着企业的全面发展,它们形成合力,共同推动企业前进。企业伦理行为不能再被误解为非经济因素,其本身就是直接的经济力量。我国企业伦理行为自救模式有多方面的出路,而最根本的是发挥企业伦理行为的经济力。  相似文献   

14.
自古以来,关于什么是正义,"一个人有一个人理解"[1],马克思和恩格斯并未曾直接阐述过什么是正义,但曾在著作中批判过资产阶级关于正义的理论。后来的马克思主义者们从马克思与恩格斯的经典著作中寻求马克思主义的正义观,但是存在两种误解。在马克思看来,只有实现"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才能实现实质正义,可见,马克思的正义观是"以人为本"的正义观。  相似文献   

15.
交往实践观:全球正义论的哲学视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平 《思想战线》2007,(4):40-47
在新全球化语境中,全球治理追求"善治",使全球正义问题凸显,成为政治哲学面临的重大问题之一。新全球化时代成为全球正义发生的历史地平线;而交往实践观成为科学解读全球正义问题的政治哲学视域。全球正义是一种在全球化公共交往平台上的公正秩序,它既是社会交往结构的规范原则之一,也是建立在自由的多元主体交往基础上形成的公正规则,更是交往实践中合理性与合法性的统一。正义既要反映客观的交往结构规律性的状况,获得合理性;又要获得主体际共同价值取向的支持和认同,使之合法化。没有合理的合法性或没有合法的合理性,都不可能是正义的。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的经济正义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正义是经济生活领域中的正义问题。马克思在形成和发展自己的经济正义思想过程中 ,无疑受到他所处时代的经济现实的影响。对国民经济学家的抽象经济正义观和资本主义的现实经济关系的双重批判是马克思经济正义思想形成的重要环节。诉求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是马克思经济正义思想的根本目标。扬弃资本主义的经济关系和经济方式是马克思经济正义思想的核心。  相似文献   

17.
休谟关于道德观的论述是其人性论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休谟一反西方伦理观的理性主义传统,建立了其独特的情感主义道德正义观,他特别突出了正义法则对稳定社会经济生活和人的精神生活的功利性,其道德学说对于现代社会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方面的启示.  相似文献   

18.
长期以来宪法的非司法性,使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似乎成了一种空泛之谈、一种政治意义上的口号,这影响了我国宪法这一根本法的法律地位及其最高效力在国民心中的真正确立,不利于法治理念在国民心中扎根。本文试从宪法最高效力的基础,宪法最高效力与司法方面进行论述,从理论上阐述宪法司法化的合法性与合理性,以期推动我国宪法法院成立或宪法对司法实践指引,加速我国法治建设进程。  相似文献   

19.
叶兴艺  傅育 《桂海论丛》2005,21(6):37-39
正义如果趋从于规则中的逻辑而不注重实践经验的总结,法律就会渐渐地失去其可理解性和合法性.法律上的合法性只有建立于社会本质阐述的合理性基础上方为有效,于此我们才能对社会中的正义观念形式起到合法化的证明作用.实践指向的正义观具有三个基本特征,主体性、反思性、实践性,人们在法律发展的经验规律和人的目的反思中达到趋向法治的过程化理解.  相似文献   

20.
在我国当代司法实践中,常常存在着重实体、轻程序的思想并以此来指导某些案件的审理,严重影响了我国的司法公正和法制建设进程。因此,要改变这种状态,须在分析实体正义与程序正义关系的基础上.从法社会学的角度,树立程序正义观念,完善程序正义机制,着力探寻二者在发生冲突时的解决原则,才能在我国真正实现法理学意义上的程序正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