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今年3月,出席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的全国人大代表、吉林大学教授王维忠十分关注人大代表的选举、履职等问题。基于深入的调查研究和自身的履职经历,他提出了关于修改代表法的议案、关于修改选举法的建议、关于优化代表结构、保障人大代表履行职务的建议、关于修改《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县级以下人大代表直接选举的若干规定》的建议、关于修改《全国人大常委会议事规则》的建议等5个法规修改案,在会上引起强烈反响,他也因此备受媒体青睐。  相似文献   

2.
策划人语:1992年4月3日,七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法》。《代表法》是规范、保障人大代表工作的一部基本法,是人大工作法律体系中的一部重要法律。《代表法》颁布实施18年来,在改进代表视察工作、加强代表与选民联系、保障代表权益、发挥代表作用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它在中国民主化、法治化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代表履职环境、条件发生了很大变化,《代表法》中的一些规定已不能适应形势发展。近年来,全国人大代表就《代表法》的修改多次提出议案建议。让人感到欣慰的是,《代表法》修正案将于今年6月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审议,这标志着《代表法》在保障人民当家作主,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方面,将与时俱进,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正>策划人语:1992年4月3日,七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法》。《代表法》是规范、保障人大代表工作的一部基本法,是人大工作法律体系中的一部重要法律。《代表法》颁布实施18年来,在改进代表视察工作、加强代表与选民联系、保障代表权益、发挥代表作用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它在中国民主化、法治化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代表履职环境、条件发生了很大变化,《代表法》中的一些规定已不能适应形势发展。近年来,全国人大代表就《代表法》的修改多次提出议案建议。让人感到欣慰的是,《代表法》修正案将于今年6月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审议,这标志着《代表法》在保障人民当家作主,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方面,将与时俱进,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2010年10月28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通过了关于修改《代表法》的决定。其中一个亮点是:代表出席本级人民代表大会会议,参加闭会期间统一组织的履职活动,应当安排好本人的生产和工作,优先执行代表职务。这一优先  相似文献   

5.
正2015年9月,湖南省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通过了《关于加强和规范湖南省县乡两级人大代表报告履职情况工作的指导意见(试行)》,这是当年8月全国人大常委会作出对地方组织法、选举法和代表法再次修改的决定后,省级人大常委会出台的第一个规范代表报告履职情况(又称代表向原选区选民或向原选举单位述职工作)的规范性文件,必将极大地加强、规范和推进代表履职、代表监督乃至代表工作的依法深入开展。代表报告履职情况的法律政策根据  相似文献   

6.
二十四年前,唐祖宣被选为七届全国人大代表。彼时,我国还没有关于人大代表的专门法律。 但是,社会各界包括许多全国人大代表已经发出声音,强烈要求制定代表法。顺应人民群众的呼声,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着手酝酿起草《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法》(简称代表法)。  相似文献   

7.
2010年10月28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修改代表法的决定。新修改的代表法围绕支持、规范和保障各级人大代表依法履行职责这一重点完善制度机制。新形势下,如何贯彻落实新修改的代表法。进一步完善我国的代表制度和代表工作。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8.
全国人大常委会已经将《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法》的修改列入2010年度立法计划。在修改中,有三个问题值得研究。  相似文献   

9.
胡健 《人大研究》2005,(4):19-21
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分别表决通过了《关于修改全国人大和地方各级人大选举法的决定》《关于修改地方各级人大和政府组织法的决定》《关于县、乡两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选举时间的决定》。选举法是关于我国各级人大代表选举、监督和罢免制度的重要法律, 地方组织法是关于我国地方政权制度的重要法律。尽管两部法律此次修改的条文并不多, 但却是循序渐进、稳步推动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立法措施。1995年《选举法》和《地方组织法》修改之后, 政治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入, 人民群众的民主意识进一步增强, 在实践中也出现了新的…  相似文献   

10.
李小健 《中国人大》2009,(13):27-28
6月23日下午,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分组讨论《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废止部分法律的决定(草案)》和《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修改部分法律的决定(草案)》。  相似文献   

11.
《中国妇运》2005,(11):14-16
2005年8月28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的决定》。这是一部与女性生存与发展息息相关的法律。作为代表和维护妇女权益的群众团体,妇联组织一直密切关注妇女法的实施情况,并在妇女法修改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为了全  相似文献   

12.
杨涛 《人大研究》2007,(6):31-32
2007年3月8日上午,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举行第二次全体会议,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兼秘书长盛华仁同志作了关于《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名额和选举问题的决定(草案)》等法律  相似文献   

13.
李伯钧 《中国人大》2010,(14):26-29
修改代表法是今年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工作的一个重点。吴邦国委员长3月9日所作的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在谈到今后一年的主要任务时指出,要修改代表法,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这是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一项重大举措,非常必要,非常及时。  相似文献   

14.
王刚 《人大研究》2011,(3):12-15
2010年10月28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对1992年颁布实施的代表法进行了第二次修正。关于修改代表法的决定,共有28点内容,相对原代表法增加了8条,南44条达到52条;修改了20条,其中有5条是增加款项;将第五章标题南停止执行代表职务和代表资格终止改为对代表的监督。通过这次较大修改,进一步明确了代表的权利义务,  相似文献   

15.
胡健 《人大建设》2005,(5):41-42
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分别表决通过了《关于修改全国人大和地方各级人大选举法的决定》、《关于修改地方各级人大和政府组织法的决定》、《关于县、乡两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选举时间的决定》。尽管《选举法》和《地方组织法》这两部法律此次修改的条文并不多,但却是循序渐进、稳步推动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立法措施。  相似文献   

16.
张维炜 《中国人大》2010,(22):35-36
2010年10月28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修改代表法的决定,标志着我国在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方面再次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相似文献   

17.
2008年12月27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通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主席团交付农业与农村委员会审议的代表议案共23件,涉及13项立法项目。其中要求制定法律7部,修改法律6部。根据代表议案办理的有关法律和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代表议案办理工作的要求,我委按照议  相似文献   

18.
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贺一诚,是澳门历史上继何贤、马万祺、何厚铧之后第四位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也是目前澳门特区惟一的一位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贺一诚一向是“两会”的新闻人物之一,他有不少的记者朋友,而他只把《中国人大》的记者亲热地称为“一家人”。一见面,贺一诚就高兴地告诉记者:“去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高度重视代表们的建议、意见,特别是在加强和改进代表建议的办理方面有了很大进展。我们澳门特区的全国人大代表提出的两项建议被采纳,澳门同胞都非常满意。”他介绍说“:一个是关于珠海市修改《珠海市出租小汽车管理条例》,影响…  相似文献   

19.
2003年是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任期第一年,新一届的全国人大常委会非常重视代表工作,提出密切同全国人大代表的联系,充分发挥代表的作用,是做好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的基础。一年来,代表议案建议办理、培训、视察、考察、列席常委会会议等各项工作,都采取了一些新的举措,进行了一些新的探索,从而进一步加强与全国人大代表的联系,代表作用进一步发挥。议案建议办理认真全国人大代表按照宪法和法律规定,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会议提出属于全国人大职权的议案,是代表人民参与行使国家权力的重要形式。十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代表们提出了1050件议案。议案涉及的内容很多,都是关系到国家改革发展稳定的重大问题,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其中,要求制定、修改法律或者完善有关法律制度的  相似文献   

20.
王振民 《中国人大》2010,(16):17-18
近日,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四十八次委员长会议决定,将代表法修正案(草案)提交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审议。代表法修改的法定程序已经正式启动,这有利于推进我国民主政治领域的立法、最终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也有利于坚持和完善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不断发扬社会主义民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